《重生香港做大亨》第一卷 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四十三章 第一個忠實書迷

第一卷 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四十三章 第一個忠實書迷

於是在將《武俠與歷史》這本雜誌快要翻爛的時候,他想了想還是看《尋秦記》好了。
還好,今天沒晚了,也終於過了一個星期,終於讓他買到了。
報攤老闆善意的笑了笑,順手拿起一本雜誌朝天揚了揚,回道:「到了,早到了。」
「賣斷貨?怎麼可能?」報攤老闆低聲驚呼,一臉不可置信的神色。
一邊在站點這等著巴士,一邊翻到了《尋秦記》的版面,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令他興奮的是,項少龍誤打誤撞來了趙國,歷史上趙國的各色人物也一一出場,就連鼎鼎大名的「和氏璧」也出現了。
中年男人心知肚明,不過也沒說什麼,只失笑了一聲,搖了搖頭後轉身走了。
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整整二十多年間,梁羽生、金庸、古龍等等大宗師叱吒武俠小說界的時候,也是《武俠與歷史》雜誌笑傲香江,在香港小說刊物中如日中天之時。
第二個星期一,清晨,銅鑼灣。
中年男人接過雜誌,順手不停的翻著,不過卻沒有正面回答報攤老闆,而是抬頭看著了對方,笑著說道:「老闆,你呀,趕緊去進貨吧。我估計,過不了多久這些《武俠與歷史》就要賣斷貨,到就肯定能大賺一筆。」
老闆遞了一本《武俠與歷史》給這中年男人,順手接過錢,找零的時候不忘問道:「怎麼這麼急急忙忙的,是上面又有好的武俠小說了?」
因此今天一大早他就起床了,急急忙忙的跑來買今天這一期的《武俠與歷史》。
這他媽寫的什麼東西啊?
中年男人叫王恩明,三十三歲,是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中年港男,有一個普通的家庭。
但是,已經被眾多大師作品養得挑剔了的水準,溫瑞安一人的作品怎麼能夠滿足他?
遠遠的,這中年男人就揮舞著空閑的另一隻手,大聲叫道:「老闆,今天的《武俠與歷史》到了沒有?」
「和氏璧;趙國第一劍客,紅纓公子連晉;巨鹿侯趙穆;烏堡主;烏廷芳……」
普通粉絲,忠實粉絲,鐵杆粉絲,香港依舊有一大批人。也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武俠與歷史》在每況愈下的情況下,發行量依然非常可觀。
年少輕狂時,正是金庸、古龍等大師縱橫小說界的時候,他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一名忠實的武俠小說迷。《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楚留香》、《七種武器》、《飛刀問情》……,他幾乎全都拜讀過。
第二天的時候,他起晚了,等到要在站點買這本《武俠與歷史》追看《尋秦記》的時候,居然沒有買到。直到後來一拍腦袋才醒悟過來,擦,雜誌是周刊啊。
沒成想,第一次看《尋秦記》只覺得差點吐血,但第二次沉下心去看《尋秦記》的時候,他卻突然發現,這《尋秦記》似乎並不賴啊。開頭雖然有些煽情和狗血,但繼續看下去看到李小超邀請項少龍做穿梭時空試驗的時候,他自己都忍不住興奮了起來。
《尋秦記》第一天的連載看完之後,他就有了迫切想要追看的感覺,也隱隱感覺到,這本《尋秦記》一定會紅!
人到中年,生活的艱辛磨平了年輕時的菱角。但內心深處,武俠夢從來就沒有熄滅過。
排行老三的就是《明報月刊》了。
文筆也太白了一點吧,直直的,一根線,講故事就是講故事,寫得一點氣勢都沒有,這是武俠小說嗎?
王恩明深深的吸了口氣,臉色都有了些潮紅,是興奮的潮紅。
是的,興奮,打心底的興奮。
《鹿鼎記》更是讓他大呼過癮,奉為男人必讀之神作!
穿越,就是這樣的吸引人,王恩明很快就在腦海里幻想起他成為項少龍之後的情況,和歷史人物過招,泡歷史美女,裝逼吃虎,用二十一世紀的知識武裝自己,然後虎軀一震,王八之氣爆發,震翻一眾歷史名人。
只是可惜,金庸封筆、古龍停筆、梁羽生退隱,眾多大師沒有新作問世,如今的武俠小說界只有溫瑞安獨領風騷。
只不過,後來翻遍了《武俠與歷史》,發現裏面的小說居然比《尋秦記》還不如。他只是隨便翻看了一下,看了個開頭,然後不管是中間的情節還是結局的情節,他自己都能夠腦補出來了,氣得他差點吐血。
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興奮,但看到「時空機器」這四個字,看到李小超邀請項少龍做穿梭時空試驗的這個情節的時候,他就止不住的有種興奮的感覺,就好像他自己變成了項少龍,將要穿梭時空一般。
《武俠與歷史》是周刊,也是《明報》的第一份附屬刊物。不過在《明報》內,《明報》是大哥,《武俠與歷史》雜誌只是二哥。
直到三天前,他買了每天都必買的《武俠與歷史》,看見了上面連載的一部新人新作《尋秦記》,他突然發現,他失去很久的武俠激情似乎又燃燒了起來。
而等到他看到項少龍真的穿梭了時空,並且一下子穿梭到了兩千年前的戰國時代,碰上了殺手善柔的這個情節的時候,他整個人都興奮得幾乎要跳起來:「他媽的,什麼是天才,這就是天才!這個傢伙,這個叫做發達哥的傢伙,腦袋到底是怎麼長的,連穿梭時空回到過去體驗歷史這樣荒誕的時都能想象得出來,真他媽是個天才!」
一處靠近車站位置的報攤點,剛剛打開門做生意,老闆的屁股還沒有坐在凳子上,突然就看見一個肋下夾著公文包的中年男人急急忙忙的走了過來。
不過顯然,他是不會把這事放在心上的,怔了一會後立即笑著搖了搖頭,敷衍著說道:「好,承你吉言了。」
說實際的,第一次看《尋秦記》,他只有一個印象:慘不忍睹。
1960年,金庸創辦了一份小說雜誌:《武俠與歷史》。
雖然隨著這些大宗師的封筆,《武俠與歷史》上就再也沒有出現過爆紅的作品,因此發行量就不斷的萎縮;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1985年的《武俠與歷史》依舊是香港小說雜誌中的扛鼎力量。
「哈哈哈,好,剛好來的急,老闆,給我一本!」中年男人顯得很是高興,一邊大笑著嚷道,一邊快步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