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第三卷 內地之行

第三十七章 火爆銷售!

第三卷 內地之行

第三十七章 火爆銷售!

梁伯韜想到這個,他都是被震驚得無以復加。很難想象,有什麼樣的生意可以賺到這個地步?
「擬定在深圳建立一個生產基地,在武漢,鄭州,天津等三地建立三個分廠?」看著計劃書,周興盛是徹底的無語了,深吸了一口氣后說道:「步伐是不是太大了?穩健一點先只在天津建立一個分廠不行嗎?」
華豐食品公司的內部會議,周興盛以及梁伯韜自然是不知道的,不過就算知道了,恐怕也是不以為意的。佔據了一個先手,只要不犯昏,絕無可能被超越的可能。
雖然說一年的利潤可能比這個數字要少,畢竟成本之中,還有員工的工資、機械的保養維護、公關的費用、廣告的費用以及其它一些雜七雜八的開銷。但是,除掉這些后,那也是一筆足以令人瘋狂的數字了。
只是,翻看完整個計劃,周興盛卻發現有一個問題整個計劃並沒有涉及到,那就是配套廠的問題,於是立即就問了出來。
但是,他就是擔憂這個方面,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和梁伯韜討論過這個經營策略。不過現在梁伯韜既然主動提及,他也不會固執己見的立即否決掉,而是想問問看梁伯韜的想法,畢竟論起經營公司來,梁伯韜比他有經驗多了。
其中的因素,有很多。
「老闆,這是這半個月來的銷售數據,您看一看。」
沒辦法,電話打得頻繁,導致電話內部的線路忙不過來,短路了,所以很乾脆的「噗嗤」的一聲罷工了。
梁伯韜一怔,不過很快就明白了過來,但臉色立即就變了,后怕不已:「老闆,是我疏忽了,我這就重新做過計劃。」
十二月底,周師傅紅燒牛肉麵已經在全國掀起一陣火爆熱賣。
這種新鮮出爐的紅燒牛肉麵,第一次出現在市面上,立即就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眾多好評,尤其是其中的三料包,更是獲得了不菲的讚譽,在市場上將其它產品的方便麵打得節節敗退。上至八十歲的老爺爺奶奶,下至三四五歲的小蘿莉萌正太們,選方便麵就選「周師傅紅燒牛肉麵」。尤其是年齡三歲到十八歲之間的青少年們,甚至有的時候寧願吃泡麵也不願意吃飯。
「老闆可是在擔心這樣急速擴充會造成資金鏈的問題?」梁伯韜見到他的神色,有些猜到了原因,問了一句后立即補充著說道:「其實我們完全不必擔憂這個問題,只要公司隨時能拿出上千萬的資金,就基本上不用擔心這個問題。而且,就算到時出現了這方面的問題,公司也完全可以融資處理。」
周興盛這話一說,他一聽就知道周興盛其實已經心動了,他的遊說成功了一大半。
他的心裏,其實有了一個大概的想法,只是不太有把握,所以並沒有說出口。
而這個時候,火爆熱賣的場面,使得原先大華廠所擁有的三條生產線根本就無法供應全國的市場,以至於產品脫銷、短缺。各省市的代理商們。每天都要打電話過來催貨,電話都被打爆了好幾台。
為了解決生產問題,梁伯韜都開始在公司要求員工加班加點,甚至三班倒了。不過即便三班倒,三條生產線超負荷的運轉,日產量甚至達到了十八萬包,但依舊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導致梁伯韜最後是愁得直抓頭皮,頭髮都不知道掉了多少根。
梁伯韜臉上閃過一絲喜色,說道:「好的!」
或許開始的時候,華豐會因為這些年鋪就的銷售網路以及成熟的消費老顧客而領先他們,搶佔到很大一部分市場份額。但是這也只是暫時而已,憑藉著後世二十多年的記憶,周興盛不相信還干不敗華豐?
創建「周師傅」的時候,他就有想過以這種方式經營周師傅。
可以說,就光是現在的一個廠子,完全就是一隻會下金蛋的母雞!
中央電視台的廣告推廣、紅燒牛肉麵的創新、三料包的增添。甚至「周師傅」這個牌子,也替周師傅方便麵在市場上的火爆熱賣做下了汗馬功勞。
華豐經營它的三鮮伊面多年,也沒有想過開發新的產品,可以說它的經營風格已經可以看得出來,說得好聽點是「穩健」,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保守」、「固步自封」……
更何況,一個廠子就一年幾千萬的賺,那開到兩三個廠,一年下來還不輕輕鬆鬆過億?
這事,他心裏是有譜的,這個譜就建立在這半個月來的純利潤上。
為此,梁伯韜三番四次在周興盛面前遊說,說著要增加生產線,或者再建分廠以擴大生產。
一個生產企業的建立,不是單純的將企業搭建起來就沒事的,還需要上游或者下游的企業存在,形成產業的垂直和整合,或者應該說:「產業鏈」。
「八九成的把握?」周興盛沉吟著。
兩三年就成為一個開創一個資產過億的企業,成為人人羡慕的億萬富豪,但成本只不過是前期的三四百萬,這是何等的瘋狂?
資金充裕,隨便怎麼新建分廠,遍地開花,那也是沒問題的。
周興盛點了點頭,沒有再在這個問題里糾纏。
「額?還能這樣?有把握嗎?」周興盛聞言一怔,頗為懷疑他的說法。
方便麵的利潤還是很大的,每一包方便麵,除卻成本以及分薄給地區代理商的利益,公司可得的純利潤可以達到價格的一半以上。就以一半來算,三塊一包的方便麵他們公司可以得到一塊五的純利潤,乘以每天十五萬包的平均生產量,也就意味著公司每天的利潤就會有二十二萬多!
周興盛想了想,最後笑道:「融資?這倒是個好辦法。這樣吧,你先做一個計劃,到時我們再討論討論!」
時間進入到一月份,周師傅紅燒牛肉麵的銷售行情依然沒有冷卻,反而越發的火爆,生產線一刻都沒得休息。而這個時候,梁伯韜也做好了新建分廠的計劃,並且第一時間就提交到了周興盛的面前。
「不能說十成十,但八九成的把握還是有的!」梁伯韜想也沒想就回答道。
梁伯韜心下暗嘆,面上卻是笑著說道:「當然是行的,只是新建一個生產基地,三個分廠這個計劃,步子並沒有太大。這份計劃,也是經過了專業評估的,可操作性達到百分之九十!」
一天二十二萬多,一個月就是六百多萬,一年就是七千多萬。
資金不充裕,以抵押貸款,然後拿著擴建的分廠再抵押再貸款這樣的方式增值擴充,是能夠從銀行貸到款,能夠很快的擴充實力。但不管怎麼說,自身流動資金不足總是一個事實,怎麼改也改變不了。一旦公司經營策略失誤,或者遭遇到其它風險,被對手惡意攻擊之類的,資金鏈立馬就會斷裂,看似強大無比的企業就會像一個戳了一個洞的皮球,瞬間乾癟下去,灰飛煙滅。
梁伯韜說著,手上拿了一份文件夾遞到了周興盛面前:「我認為,建分廠應該勢在必行。穩紮穩打固然合適,但以我們公司如今的狀況,其實完全不必如此謹慎。再建一個分廠,對於公司的運營並沒有太大的負擔。老闆認為合適的話,再建兩到三個分廠也是可以的。這段時間,我也認真考察了一下內地的環境,以我們港資的身份和周師傅現在的影響,就算資金短缺,我們也可以抵押貸款,然後再抵押再貸款,以爆髮式的擴充模式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分廠在內地遍地開花,最後上市融資。成功后再反過來鞏固周師傅這塊牌子,將周師傅經營成品牌。至於之後周師傅的經營戰略,那就是依託方便麵為核心,建立一個龐大的食品企業,或者,橫跨諸多行業的大型集團。」
「這半個多月來的平均銷售數據顯示,北方的方便麵市場完全的要比南方的市場大,所以公司應該再在北方也建立一個生產基地,與即將在深圳建立的生產基地形成一南一北的格局。」梁伯韜解說道:「南方的市場雖然沒有比北方的市場大,但在深圳,廣州這類正在改革開放的城市,市場其實不比北方城市少,所以在深圳建立一個生產基地也是完全有必要的。」
這樣的情況,梁伯韜自然是信心滿滿,雄心勃勃的想要將「周師傅」發展壯大,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打造出一個令人目眩神馳的成績來。
拿周師傅方便麵來說,除了方便麵與三包料之外,包裝方便麵用的袋子、多包方便麵裝的紙箱、以後的紙碗廠、包膜廠……,等等配套服務的廠商,都是需要的。總不能這些要用的東西都從其它地方調運過來吧?那這運輸費用可就真的是一大筆成本開支了。
周興盛點了點頭:「計劃要重做,不過配套廠商的問題還是要想辦法解決的。」
打敗華豐,不說百分之百的把握,百分之八九十的把握還是有的。
倒不是他沒有聽說過這種企業發展方式,後世的時候他就常常見到和聽到。只是他也知道,這種發展方式,的確是勇猛精進,能夠迅速的將實力發展壯大,但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