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第四卷 傳媒帝國

第三十一章 零售業要立足本土化!

第四卷 傳媒帝國

第三十一章 零售業要立足本土化!

以前是賣方市場,民眾只能被迫接受;但逐漸的,現在就已經是買房市場了,民眾買什麼,生產廠商就生產什麼。
周興盛想著以後他涉足的行業越來越多,生產的產品也越來越多的時候,如果沒能掌握賣方市場,不就意味著要被那些連鎖零售商剝削?
梁香凝雙眼立即亮了起來,高興地說道:「我懂了,就好比以後,如果我們的大賣場要進行全球化戰略,那我們就組建中國區、亞洲區、北美區、歐洲區等等等等,是不是這樣?」
「各個國家的市場情況不同,各個地區的市場情況也不相同,開大賣場,最忌諱的就是一個模式,無論在哪個國家或是地區,都是同一個模式,這怎麼行?就拿汽車來說吧,美國人喜歡大汽車,肌肉型的,排氣量也要大,但放到我們亞洲,雖然也有人喜歡大汽車,但我想更多的人還是喜歡含蓄型的,漂亮大氣之外,含蓄最重要。為什麼?文化的差異使然!」討論中,周興盛想到了一個問題,打著比方說道。
可以想象,水土不服這種情況如果不克服,就算你的經營理念再成功,你的產品再好,那也是沒用的。
「還有呢?」記完,梁香凝抬起了頭來看著他,又問道。
當時,大潤發內地區CEO黃明段在上海,也是內地第一家大潤發超市考察的時候,發現大潤發的生意居然是門可羅雀,反倒是近鄰的法國家樂福門庭若市!
雖然前世的他並沒有經營公司的經驗,但聽得多了,自然也懂得一些。
周興盛沒有真正經歷過,所以經營問題上就不得不慎重了。
比不上家樂福,是因為大潤發的貨架太高太厚,給人一種壓抑感;羽絨服在東北賣不動,則是因為東北暖氣供應方便,沒必要穿羽絨服。
梁香凝「哼」了一聲,下巴揚起:「那是當然,本姑娘這麼聰明又美麗,可謂是花見花開,車見車爆胎,舉一反三那是小Cass!」
「大潤發」這個後世內地零售商業連鎖帝國,名字里就有著「大」字。
成績也果然不負眾望,緊隨潮流而走的亞細亞的發展是一年一個台階,90年年銷售1.8億元,91年2.3億元,92年就破了三億大關,以摧枯拉朽的力量席捲整個中國內地,更是拉開了鄭州乃至全國商業流通體制改革的大幕!
89年創始的亞細亞都成為了先烈,他86年讓大賣場進入內地,一個不好就會不了後塵,也成為了先烈。
周興盛苦笑一聲,還是繼續耐心的說著:「大賣場這事,我是讓你去當總裁的,負責全面的工作,不過並不是叫你什麼事都做,那還不累死啊?我可捨不得。你只要抓一下大方向就行了,具體的工作就安排下面的人去執行就可以了。下面的人在負責具體的工作的時候,自然也是安排再下的人去執行,這樣一層一層往下,事情不就簡單了很多?」
似乎印證了後來的一句話「領先一步是先驅,領先兩步是先烈」,亞細亞瘋狂甚至可以說盲目的擴張,令亞細亞的管理以及資金方面是徹底的混亂了,最終和他的對手以及老師「八佰伴」一樣,轟然倒下了,而且還是在同一年倒下的。
在零售終端和生產廠商兩者之間。註定是矛盾的雙方,既要合作,也要競爭。
就他知道的這些公司裏面,就有著後世內地著名的零售連鎖商業旗艦「大潤發」。
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的是,「大潤發」在內地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剛開始時期。
所以最後和梁香凝一起討論之後,決定先按兵不動,等到89年再進入內地市場也不急,先開發香港市場,或許再開發台灣、日本以及其它經濟比較好的亞洲各國。等穩固了大後方,再進入內地,以做萬全之策。
周興盛摸了摸鼻子,乾笑幾聲,隨後說道:「就拿內地來說,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地,風土人情,文化傳承,各不相同,安排一個人主抓全面工作的話,肯定是顧此失彼的,很難有效率。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換一個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我們不安排一個人主抓整個內地市場,而是將內地市場按照地域來劃分,像五大區、七大區這樣來劃分,華中、華北、華南、東北這樣來設置,徹底的進行本土化。」
不過,最後的結果卻是令人大跌眼鏡,扼腕不已。
而在這三者裏面,誰掌握的話語權大,誰就有資格做主,搶佔到更多的利益。
而零售終端,以前是雜貨鋪,然後便利店、士多店這些,接著演變成專賣店、超級市場、大賣場。
將大賣場開遍內地各大一線城市,這是肯定以及必須的。只是想到有個前車之鑒的「亞細亞」在那裡,周興盛就很有顧慮了。
還有,內地東北嘛,天氣很冷,在超市裡賣羽絨服應該很有賺,這是人人都懂的常識,大潤發也是這樣認為的,於是就大量的將羽絨服運去了東北。可是其結果,卻令大潤發集體失聲,羽絨服在東北居然賣不動!
中原之行哪裡去?鄭州亞細亞!
銷售的市場,總是在不斷的變化的。
很難想象,在89年的時候,內地居然出現了媲美後世大型超市模式的亞細亞。大賣場、平價策略、服務周到熱情,統一的著裝,全是一個個漂亮的妹子,就像是後世的某個大型超市穿越回去了一樣。在當時而言,一切都是那麼的新奇、令人目瞪口呆。
一番話下來,梁香凝是若有所思,同時也在本子上記了下來。
生產廠商、零售終端、民眾。三者構成了一個循環。
一句火遍全國的中央電視台廣告詞,塑造了中國內地有史以來第一家現代化的大賣場。而要提起內地的大賣場,就繞不過提鄭州亞細亞商貿集團這個坎。
「你有什麼好的建議?」梁香凝頗有刨根問底的態勢,似乎不把他榨乾了就不罷休似的。
周興盛親昵的捏了她瓊鼻一下,笑道:「挺聰明的嘛,都舉一反三了。」
「大潤發」的名號,相信後世絕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詳,它是一家台資企業,1997年才進入內地的,時間上來說可以說是很晚了。但是「大潤發」卻以極快的速度成長了起來,很快超越了諸多前輩們,迅速的攀上了中國零售百貨業的冠軍寶座!
梁香凝一想也是,不過聽著周興盛這樣說,心下也是一惱,白了他一眼后,嗔道:「誰讓你什麼都懂似的,而且比我看得都遠,我不問你的話,如果做錯了怎麼辦?那可是幾千萬上億港元的大生意,總不能草率行事吧?」
而且,開發香港、台灣、日本等地區和國家的市場,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了,等穩固了這些後方,內地的市場也剛剛好處於萌芽階段,時機上來說正好合適。
在後世而言,小超市、便利店這些,從生產廠商那裡拿貨,就只能是受生產廠商的欺壓。但反過來,超級市場,尤其是那些零售商業連鎖帝國,情況就要倒過來了,因為連鎖零售商掌握了賣方市場,民眾是去他們那裡買東西的,所以生產廠商不得不因此而低頭。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在這裏,他卻是想到了後世許許多多內地之外的大型集團公司進入內地的發展情況,絕大部分都是前期虧損連連,嚴重的水土不服。
這番話,他並不是胡謅的。
1989年,受日本最大零售集團「八佰伴」的影響,鄭州人王逐州著手創辦了中國第一家現代化大型零售超級市場,並且在童年將廣告做到了中央電視台,是零售業界第一家在中央電視台做廣告。
這是他無論如何也不肯接受的,所以轉念一想,自己旗下非常有必要有這麼一個零售連鎖商業公司。
這一幕,周興盛很是無語,不過梁香凝堅持如此,他也是沒轍,只能聽之任之了。
「額,沒有了!」周興盛差點嗆著,好一會才道:「做生意嘛,道理基本上是相同的,尤其是做實業的。只要水土不服這個問題克服了,我想公司的發展應該是不會有問題的了,除非人員不作為或者公司發展戰略失當。」
民眾不提,那是消費者。
得,感情他懂得多了也是他的錯。
後來調查才發現,不是他們的產品有問題,而是水土不服。
在那個年代,「中原之行哪裡去——鄭州亞細亞」的廣告詞紅遍全國,而亞細亞超市也成為了人們跟隨摩登潮流的一個去處。
周興盛琢磨著他的大賣場計劃,自然是看準了大賣場在後世內地的蓬勃發展。生活大賣場、電器大賣場、服裝大賣場……,做零售業的。總之就要一個字「大」。
到了1993年,亞細亞領導制定了更加宏偉的目標,將亞細亞定位在了中國最大零售商業連鎖的帝國,與日本「八佰伴」、美國「沃爾瑪」媲美。成為世界最大零售商業集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