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第四卷 傳媒帝國

第五十一章 微軟以及蘋果!

第四卷 傳媒帝國

第五十一章 微軟以及蘋果!

現在沒有發跡。後世聲威赫赫,這類的公司多數體現在高科技公司上面。
投資微軟,這是必須的,所以微軟在3月份正式上市的時候,周興盛就安排人手開始吸納微軟的股票。
另外,對於周興盛來說,除了微軟、思科、蘋果、英特爾等有限的幾個大公司之外,大部分的公司他都是不知道的。或者是雖然知道,但投資進去,只是小打小鬧,遠遠談不上賺大錢,所以馬上就放棄了。
計算機行業、電子行業、信息行業等等號稱第三次工業革命之時才爆髮式增長的行業,是他投資的重頭戲。
周興盛知道自己,到底是個懶散的性子,可以通過簡單容易的方式為自己攫取金錢,他就不會拼死拼活去奮鬥來獲取。所以從《賭聖》這部影片獲取七千多萬港元之後,他就陸陸續續的開始了投機生意。
按理說,蘋果公司的股票是很值得投資,沒多少人會願意出售的,但是世事無絕對,從83年開始,蘋果就因為策略失當埋下了禍患,推出的lisa徹底失敗被當做垃圾直接給填埋在了猶他州的垃圾填堆區之外,更因為IBM這個藍色巨人雪上加霜的也加入了個人電腦市場的競爭。
他倒是可以直接飛去美國和那對斯坦福大學里的夫婦萊昂納德?波薩克、桑蒂?勒納商談入股的事宜,但想想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不實際啊。
至於其它的石油、機械、食品、房地產等等實業型公司,雖然投資進去,必然能夠大賺特賺,但是會引起諸多麻煩,最怕的就是被巨頭們盯上。以他現在小胳膊小腿的。和那些巨頭相比,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至於蘋果,這個也是非常值得長期持有其股票的公司。
微軟、蘋果、思科、英特爾……,這些後世耳熟能詳的公司,不投資還等什麼?
前兩個部分,有短期投資,也有長期的投資,當然更多的還是短期投資。專業的人才畢竟比他專業,周興盛雖然心裏有些擔心這些投資會打了水漂,可是想想,要是他以後沒有了重生者的優勢,難道他就不再在金融市場上投資了?
巨額的資金,全部投資實業,肯定是不合時宜的。
而且,周師傅食品公司、萬科地產、財神投資這些公司還遠遠談不上大規模盈利,必須準備好充足的資金,時刻警惕危機的發生,所以身家是身家。但他真正能夠隨便揮霍的資金並沒有多少,投入的金融市場估計那時一個水花都不會冒出來。
一部分是按照財神投資內部人才的決議進行有限度的投資,一部分是聽從東亞銀行那個理財顧問霍希妍的建議,最後一部分則是他自己進行股票投資。
未雨綢繆,周興盛最後還是下定了決心聽從這些專業人才的建議。
最後一個部分的投資,是最大的一部分,投資的資金也最多,是長期的股票投資。以他重生者的優勢,自然知道一些現在雖然沒有什麼名氣,但後世卻是聲威赫赫的大公司。現在買入對方的股票,長期持有,等個七八年的,或者十年二十年的,公司發展了起來,成為了行業巨頭,那他的這筆投資不就成功了?
當然,周興盛所嘗試的投機,並不是簡簡單單的當個倒爺,而是在金融市場上進行投資。
去年九月份,就連喬布斯這個創始人都被迫離開了公司。
額,上億港元,聽起來挺多,但其實也就一千多萬美元,因為一美元可以兌換7.75港元。
周興盛想想就興奮,沒理由不做這筆投資。
周興盛除了大肆吸納散戶手中的股票之外,也派出了專業人士和蘋果公司內的一些小股東接洽,想要收購他們手中的股份。事實上,有不少人心動了。
唯一令周興盛不爽的是,微軟不愧是一上市就將比爾蓋子催生為億萬富翁的公司,它的股票極受投資者的歡迎,雖然他第一時間就在吸納微軟的股票,但最終也沒有收穫多少,絕大部分都被華爾街的那些金融巨鱷們給奪走了。到了86年年底,一整年的時間都從散戶手中吸納,最後花費上億港元,但手中的股份也才不到四個點!
至於將思科打造成一代王朝的錢伯斯,擦,還要等到91年才會到思科報道,所以還得再等等。
到現在86年,六年過去了,迅猛發展的蘋果很快就發展成為了世界五百強公司中的一員了。
思科,額,這個後世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解決方案提供者雖然在84年就成立了,但現在才86年,成立不到兩年,遠遠沒有發展到上市的地步,所以他有錢也沒有地方買對方的股票。
周興盛很不甘,但也無可奈何,只能先按捺下心思。他考慮到,86年之後,到2012年,之間的二十六年裡會發生多次波及世界的經濟危機,美國也無法避免,而到了那個時候,金融市場一片大跌,微軟自然也不例外,投資者也就不得不拋掉手中的股票,而他就可以逆勢而起,趁機抄底,攫取到更多的公司股份。
英特爾?不提也罷,早就固定成形了,容不下他這個無權無勢之人,還是個亞洲人、香港人。
現在慢一點,沒關係,到時再賺回來就是。
其實,重生之初,他就想過做這樣的投資,只是資金不足,想投資也沒有辦法。後來寫小說、寫劇本、投機外匯、創立周師傅食品公司,漸漸的,他也算有錢人了。身家數千萬。只是,數千萬的資本,對於普通人來說足夠花銷一輩子,是一筆龐大到能令他們窒息的財富,但面對那些後世的超級大公司。還是有些力不從心的。
不勞心,也不勞力,無疑是世界上最划算的投資了。
高科技公司則不然,大部分現在還沒有成型,遠遠談不上具備一個國家的影響力,所以投資進去。麻煩很小,被巨頭們盯上的機會就更小了。當然,IBM這類公司是國家支持的,早就成型了。買賣股票比較困難,因為所有人都看好這些它。輕易不會將手裡的股份賣掉和稀釋的,只會想盡辦法往自己兜里裝。
《賭聖》的收益,很龐大,最重要的還是一筆可以任他揮霍的資金,所以股票投資的計劃立即就被提上了日程。
80年12月12號,蘋果公司股票公開上市,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里,460萬股全部被搶購一空,每股以29美元收市,直接催生出四名億萬富翁和四十多名百萬富翁,全都是以美元為單位的。
而到了現在,蘋果公司不僅沒有起色,反而更見虛弱,早就不復當年剛剛上市之時的氣勢如虹了。別說一般的投資者了,就連有資格出席公司董事大會的董事們之中也不乏有人想要拋售手中的股份。
微軟,這個後世在世界上排名第一的軟體公司,旗下的視窗系統遍及全球,佔據了操作系統市場的百分之九十多,當之無愧的巨無霸。1986年上市之後它的創立者比爾蓋子直接成為了億萬富翁,並且在1999年達到了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千億美元身家,可謂是富可敵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