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第四卷 傳媒帝國

第六十五章 要有自己的總部!

第四卷 傳媒帝國

第六十五章 要有自己的總部!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世界上的錢也是賺不完的。
目前,旗下的一切生意都是以財神投資的名義進行控股的。
綜合一下,上百人都是少的,三四百人也不算多,其中大部分是高層管理人員。
當初數千萬的總資產已經增長了一半有餘,根據目前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到87年年底的時候,萬科的總資產將提前兩年的時間突破到一億人民幣的高度!
以時間的長短來算,有麗盛傳媒、周師傅食品、萬科地產、家盛電子以及傳媒辦公室,不算多,但也不少了。就發展來看,這些產業都還是發展迅速的,尤其是周師傅食品和家盛電子。
麗盛傳媒稍有不如,但在香港的影響力,已經大大加深了。正處於鞏固影響力、擴大市場的關鍵時期。相信再過一段時間,麗盛傳媒就將迎來爆發性的增長。
家盛電子是一家側重代加工的電子公司,和大表哥劉家成合作成立,目前來看,電子代加工還是很有前途的。至於未來要不要研發自己的技術和產品,還有待商榷。
家盛電子的成立不到一年,但就發展的速度,比旗下其它產業要快得多,總資產已經翻了整整三倍有餘,過千萬。當然,這也是萬科地產的規模比它要大得多。所以速度上而言拉下了。但萬科地產的發展並不慢。雖然內地並沒有開放商品房市場,但政府基礎建設以及企業配套設施建設,就足以讓萬科以一種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往前邁步了。
不求達到做文化的地步,但做品牌的地步還是必須的。
除了工程部有宋仁昌為主的四人團隊之外,其它部門完全是一個空殼,所以人員的大量招聘就勢在必行。之上統管整個公司的總經理也是空缺,周興盛不打算自己去主抓公司事務,所以也需要招聘,而且還是第一個要招聘的人。
一流的企業做文化,二流的企業做品牌,三流的企業做生產。
所在在家裡在公司里呆得久了,也是一件令人憋悶到窒息的事,周興盛不得不在心涼身涼了之後出去走走逛逛,參加一些活動,和梁香凝去甜甜蜜蜜的喝咖啡,陪老爸老媽吃頓飯或者去朋友家坐坐。
生產方面肯定也是必須的,但更多的還是將生產外包,貼牌生產。旭升從事電子產品研發,開創品牌,然後將主要的生產外包,貼「旭升」的牌子,自己生產一小部分,保證公司的穩定。
周興盛不想成為包子或者燒麥,所以不是必要,他寧願成天都躲在別墅里或者公司的辦公室里吹空調。唯一可惜的是,互聯網時代還沒有來臨,他並不能像後世一樣做一個真正的宅男,躲在房間里就可以生活一整天甚至於一輩子。
其中,絕大部分外包的生產廠商都在中國,富士康這個所謂的世界五百強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品牌外包生產商。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周興盛看到了突如其來的宋仁昌以及他們團隊的VCD項目,考慮之後還是決定再成立一家電子公司。這一次,不再是代加工了,他希望這家新成立的電子公司主要是用於電子產品的研發,能夠在未來引領電子科技的潮流,就算是蘋果一樣,因為始終在發展,所以從未被超越,市值成功超越眾多商業巨頭,成為了第一。
另外,周興盛有了卸任財神投資公司總經理位置的心思,加上財神投資旗下控股越來越多的公司,也需要進行整頓和改革。
至於傳媒辦公室,目前正處於開始的階段,只有一部《先知》正在緊張拍攝中,結果還有待于商榷。
有鑒於此,周興盛於是在旭升成立之後,將旗下的所有高層管理人員都招齊了,商討公司的發展。
扭曲的空氣,汗水飛濺而下,整個城市都似乎變成了海市蜃樓。
連續賣座電影的撈金行動,讓周興盛底氣十足,漸漸的沒有了當初重生之時什麼賺錢行業都要摻和一腳的心態。而旗下事業發展到現在,周興盛漸漸的感覺到自己的精力不足,或者應該說是能力有限。對於企業的管理。
別的問題他不敢說,但對於他旗下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相信沒人能比得上他這個重生者。
改革后,財神投資需要增設或者擴大各個部門,行政管理中心、市場管理中心、法律事務中心、人力資源中心……;增設各個職位,總裁、副總裁、總監、經理、主管……。大量人員的招聘也是勢在必行,不能再拖延了。
炎炎夏日,空氣似乎都被陽光灼燒了起來,開始冒藍煙。大地成了蒸籠,來來往往的人們成了一個個的包子,肉包、菜包、花包,或者成了脫水的燒麥。
旭升公司有多個部門,財務部、人事部、法律部、工程部、客戶部、生產部……
在後世,許多知名的大公司,都是自己做品牌,並不生產,生產方面都是外包的,然後貼上自己的品牌。
名字很普通,旭升,取「旭日東升」之意,希望始終都像初升的太陽,朝氣十足。
只是這樣的人選,真的很難找到,加上他還年輕,所以不急,有的是時間。
勞動節之後,十號的時候,周興盛又成立了一家公司,是一家在研發方面比較側重的電子公司。
周師傅食品目前已經將產品賣遍全國,成為了內地方便麵品牌第一,雖然在全國各大的生產基地還在緊張有序的建設當中,但配套的運轉中心已經完全建立,各大代加工廠商也已經談妥,所以就發展而言,應該是穩健的迅猛發展。
憑藉著後世諸多引領潮流的電子產品,周興盛覺得旭升沒理由達不到做品牌的地步。至於技術問題和營銷問題,砸錢,周興盛不相信使勁往裡砸錢就請不到高手來。資本的力量,看穿未來的眼光,足以砸碎一切阻擋在他前面的困難。
「老闆,我想我們應該要有自己的總部!」會議上,聽完周興盛的想法之後,身為旗下第一位總經理的梁伯韜率先開口說道。
周興盛自己也想到了,他的管理很粗放。所以有意識的想要找一個專業的經理人來幫他打理,他自己則隱身幕後,做一個引領方向的董事長。
周興盛的野心很大。
宋仁昌四人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旭升的創業元老,四人以團隊的名氣佔據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另外,四人分別在旭升工程部的重要職位上任職,宋仁昌是工程部主管、技術總監,劉俊、劉天磊、趙元則都是首席技術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