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第四卷 傳媒帝國

第七十七章 排排坐,聽周老師來講電視劇

第四卷 傳媒帝國

第七十七章 排排坐,聽周老師來講電視劇

李元可,亞視的老牌監製,78年就在亞視幹了,不過當時的亞視還是麗的。最老版的《天涯明月刀》、《雲海玉弓緣》、《仙鶴神針》都是他的監製作品。
PS:從明天,六月一號開始,恢復每天五千字更新,不定時加更。
初期的策略還算得當,所以那段時期也是亞視比較輝煌的時期,甚至一度壓過無線。
至於丁亮、阮惠源等監製,雖然在後世基本上沒了名氣,周興盛也是看了亞視的具體資料才認識的這些監製,但不代表他們此刻在香港沒名氣。丁亮的《八仙過海》、阮惠源的《四大名捕重出江湖》都是紅極一時之作。
入主亞視,不是砸錢收購了事,那隻會讓人敬畏你,因為你是老闆,我們靠你吃飯,所以才敬畏你,但卻不會信服你,一到關鍵時刻掉頭就走的概率極高。歷史上,每逢亞視易主,都是內部人才跳槽的高峰期。上至監製甚至執行總裁,下至藝員甚至幕後人員。有的時候更甚,一個團隊一個團隊的跳槽;究其原因,除了動蕩不安之外,更多的還是掌門人沒能得到公司全體員工的定力支持。
「另外,現代都市的還可以參照現實社會曾經發生的大事件進行改編演繹。譬如這次的股災就是很好的題材嘛,迷上炒股,然後鬥爭開始,最後又在股市上一決雌雄結束;又或者以樓房當題材,將底層市民苦於買棟房子的艱難為主線展開,兄弟或者戀人為了房子而反目或者分手,然後發展出一系列的恩怨情仇,也是個很好的題材啊!」
他這一番說下來,侃侃而談,說得來了興緻,右手都開始在空中揮舞,充滿了鼓動性,讓在場的一眾監製無不驚嘆連連。
這是周興盛在召集節目部各大電視監製開會的時候做出的論調,新人演員的大量起用是必須的,力度還得加大,但是厲行節約就不必了。在製作精良的保證下,能省則省才是合理的基調。
庄偉健,此君也是大牌一個,他是85年的時候才加入亞視的,但剛加入就成了紅極一時的電視監製,一部《濟公》就令他聲名鵲起。後來在無線的《尋秦記》、《倚天劍屠龍刀》、《潛行狙擊》等等轟動一時的電視劇都是他的監製作品。
邱得根要是剛開始那會就同意了將亞視轉讓給他,這兩人還沒走呢,他自然有的是辦法留住兩人。
更別說職場上歷來就奉行老闆說的對的是對的,錯的也是對的,反正老闆的話就是對的。
周興盛沒有著急發出自己的聲音,那不現實。
在後世,史于柱欠下一屁股債,但最後又翻身了,除了他自己的能力以及廣泛的人脈之外,他幕後始終不離不棄的團隊才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沒有幕後團隊的扛鼎支持,就靠史于柱一個人單打獨鬥,除非他是神仙,否則那都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儘管一種監製們都是一副洗耳恭聽,很是贊同的神色,不過周興盛還是能夠從他們的眼神之中看到不以為然,恐怕心理面多半是在暗暗不屑了。
亞視的人起初還有些擔心周興盛新官上任三把火,誰知道一連兩個禮拜,居然沒動靜,緊張的心頓時就放下不少。
如此多的題材,隨便一個都能演繹出無數經典的劇情來,而且絕對不會重複,也絕對不會沒人看。
但是現在,眾人真的是服氣了,而且還是徹徹底底的心服口服,再也沒有了之前的驕傲,也驕傲不起來。眾人心下均想:「果然不愧是編劇聖手,影壇里縱橫無敵不說,電視這一塊,照樣實力雄厚,不是一般人可比擬。憑他剛才的那番話,來做電視編劇的編劇,編劇聖手依然當之無愧!」
初期的時候,一般都是重用亞視自己的藝員拍戲;但到了中期,尤其是84年到86年間,起用外來演員採取部頭合約拍戲以及去外景的居多,譬如劉勇的《秦始皇》,劉勇是部頭約,《秦始皇》則是亞視花費了重金前往內地西安取景。而到了近期,尤其是87年,大部分是實行節約以及提拔新演員了。
他緩了口氣,接著說道:「以我個人的觀點,電視劇類型大致可分為三個類型,我是以時間段來分的,古裝劇、時裝劇,科幻劇。當然,時裝劇,也包括了近代民國那會兒,才是如今電視劇的主流;古裝劇次之,科幻劇再次之甚至是沒有。」
現在走都走了,周興盛又沒有必須去禮賢下士的再拉兩人回來,所以才會感覺尤為可惜。
謝謝!
之後,周興盛進軍影壇,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連續推出多部大破票房的電影,部部經典,每一部都在亞洲颳起一陣強烈的旋風,瘋狂吸金。
自此,周興盛被媒體冠上了「金牌編劇」、「編劇聖手」、「三千萬編劇」、「上帝之手」……等等光芒耀眼的稱號。
整個亞視,不只有一個獨立電視台而已,而是分門別類的由多個公司組合而成,包括電視台在內,另有國際推廣公司、娛樂電影公司以及音樂公司。至於旗下的部門,則有製作資源部、新聞及公共事務部、節目部、工程部、美術部、品牌傳播部……
好半響,眾人反應了過來,趕緊找了紙和筆認真的將他說的話給記下來,他們已經被震撼到麻木了。
中期的策略就有些失策了,為了應對無線越來越猛的攻勢,雖然說中期的策略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聲勢上也一度擊敗過無線,但在亞視內部卻造成了一種極其嚴重的後果,那就是人心不穩和青黃不接。用外人,自己人會不會有意見?用外人,新人能得到鍛煉嗎?很顯然,兩個問題都是否定的。
譬如妃子宮斗和諸子奪嫡這兩個題材,中華上下五千年,數十個朝代,每個朝代都有著十數位帝王,這裏就能夠演繹出不下百部不同的這類型的電視劇。
顯然,節約的同時也就意味著電視劇的粗製濫造,大量用新人的同時也就意味著電視劇質量的下降。
可以說,亞視是陷入了一種困境當中,而且一直在兜兜轉轉走不出圈子,甚至於迷失了方向。
再接再厲的話,當然是最合適了,不過比起一檔電視節目至少三四個月的製作周期來說,不如去打造一部轟動香港的電視劇,頂多也就一個月的功夫便能播映了。
周興盛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那種程度,不求全體員工支持,但求大部分員工都挺他就行了。
「說起來,公司前段時間的劇集讓我有些失望,甚至於不忍目睹。雖然說成本問題極大的限制了發揮,也不求每一部電視劇都產生轟動性的效應,但也不能播映了之後連一個水泡都不冒吧?製作一部好的電視劇,或者說一部經典的電視劇,真的有那麼難嗎?我看不見得吧!」坐在中央席位上,周興盛環顧左右大聲的說著。
兄弟姐妹間的恩怨情仇、股市風雲、樓市風雲、妃子宮斗、諸子奪嫡、多交虐心戀……
原本還有劉嘉豪、梅小清、賴水青、袁浩全、張志珏等監製,只是都跑去了無線,極為可惜。尤其是劉嘉豪以及梅小清。
邱得根時代,亞視的電視劇拍攝有著明顯的變遷。
周興盛的舉動正是如此,引而不發,反而更令人心慌慌。
亞視的電視監製還是挺多的,雖然在質量上和聲勢上比不得無線,但底蘊也算是深厚。
沒有親身經歷,很難想象要經營亞視需要怎樣的心血付出。
只是,他是影壇的編劇聖手,又是他們的老闆,沒有人敢於當面反駁他罷了。
至少自認為有著不少管理經驗的周興盛是一頭霧水了好久,幸好有徐小明這個熟人在,充當了一回帶路黨,這才慢慢的熟悉了。當然,也僅限於熟悉而已,要想在公司推行自己的理念,徹徹底底的打上屬於他的烙印,非得下水磨工夫不可。
直到大致了解了亞視內外情況之後。周興盛才真正有了動靜。
不過對於周興盛來說。這可真是冤枉他了,他真正的目的只是讓亞視內部安穩而已,並沒有想到那麼多,這也算是意外之得了。
也確實,不論是丁亮、阮惠源,還是王欣慰、李照華、庄偉健,或者徐小明、李元可,聽到他這番話的時候是有著深深不屑的,暗道他紅口白牙的,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周興盛入主亞視,自然而然的要對旗下的各個分公司以及各個部門進行了解和有必要的巡視,除了熟悉亞視之外,也得讓亞視的人認識他這個新老闆。微服私訪之類白龍魚服的事情,純粹是裝逼過頭了。
所以思前想後,周興盛覺得入主亞視之後,第一要做的事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頂著「編劇聖手」的頭銜先做出驕人的成績來,之後再放手整頓亞視,將亞視上上下下的員工打造成一支極具戰鬥力的隊伍。
達摩克利斯之劍只有蓄勢待發的時候才是最可怕的時候,因為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落下來。
雖然說:「影視圈」,但做電視和做電影還是有區別的,不是你做電影厲害就做電視也一定厲害。
以他目前的條件,在最短時間內能做出成績來的,一個是電視節目的製作,一個是電視劇的製作。
梅小清是劉嘉豪的老婆,也是香港電視圈子裡數得著的金牌監製之一。《法證先鋒》是她的代表作,《宮心計》、《Chick入黃金屋》、《當旺爸爸》都是她的監製作品。
一個又一個絕妙的題材就像是大白菜一樣不值錢的被周興盛往外扔,他們真想剖開周興盛的腦瓜子來看看,看看裏面到底有什麼,他的腦瓜子到底又是怎麼長的。同樣都是人,怎麼差距就那麼大呢?
但是,聽著聽著,他們就都投入了進去,深受震撼,也暗暗感嘆著編劇聖手的實力。到最後,他們都聽得入了迷,以至於周興盛這番話都說完了好一會,他們都還沒有從震撼中清醒過來。
以老帶新,投入重金!
眼前的這些監製,徐小明不說,大名鼎鼎了。
雖然並不清楚這偶像愛情劇是什麼樣類型的題材,但並妨礙他們將這些當做聖旨來照辦,他們已經被徹徹底底的震懾住了,更別提周興盛還是他們的老闆。
劉嘉豪是家庭恩怨劇的炮製老手。《溏心風暴》就是此君的代表作。此君在後世12年的時候甚至還有劇集《護花危情》出手。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李里持是他的徒弟,周興馳第一部主演的電視劇《蓋世豪俠》就是他監製的。
不得不說,這種變遷的趨勢,實在是糟糕透了。
「對了,都市愛情劇,也不是一定非得將觀眾定位在本港市民身上,完全可以放開手腳,放眼亞洲其它地區和國家甚至歐美各國嘛。當然,亞洲這一塊天然的陣地先守護好再說,尤其是台灣和日本,拍攝偶像愛情劇我看就很合適。帥哥、美女、靚車、豪宅,看的就是一個酷字,要的是流行語時尚,拍出的就是飛揚的青春和纏綿的愛情,別怕肉麻,相反還要有多肉麻就拍多肉麻,這類電視劇的對象可不是那些有著豐富生活閱歷的成年人,而是那些對於愛情充滿了美好幻想的花季少男少女。」周興盛補充著說道。
周興盛笑了笑,不以為意。
近期,或許是意識到了之前的不妥,再加上之前投入重金去外景,所以改變了策略,大量用新人,厲行節約。
王欣慰、李照華,監製的電視劇也是紅極一時的,尤其是李照華,《少女慈禧》、馮寶寶版《武則天》,都是轟動香港的大製作。
「以時裝劇來說,不論是現代都市還是近代民國。矛盾有哪些?不外乎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具體分析,愛情矛盾,三角戀、四角戀、忘年戀、白富美與窮屌絲、白富帥與灰姑娘,然後輔以各自背景的衝突;生活矛盾,兄弟爭鬥為家產、後母與子女在生活或者遺產上斗、繼父與子女斗等等。延伸出來,放在古裝劇裏面也可以用,在古代爭家產、愛情虐心戀;又或者發展到宮廷裏面,妃子宮鬥爭寵、諸子奪嫡,這些題材都可以拍攝啊?」
周興盛這人,沒出名前他們就有過了解,是從麗盛廣告傳媒和亞視合作開發《百萬富翁》這檔電視節目開始的。
當然,兩人固然厲害,走了非常可喜。但袁浩全、賴水青也很厲害,特別是賴水青,在後世可謂是大名鼎鼎。之所以說是劉嘉豪和梅小清兩人尤為可惜,實在是因為這兩人是在不久之前走的。
老闆有吩咐,照辦就是,他們還得靠周興盛這位大老闆混飯吃呢。
不僅是各個部門照常運轉,就連亞視里的每一個員工他都沒有動,只是每天必去亞視,每天都找不同的人進行談話。上至徐小明這等高管,中至公司的藝員和中層管理人員,下至保安和前台,了解公司的一切。
除了徐小明、李壯烈、李元可這幾個元老監製之外,另有李照華、庄偉健、王欣慰、丁亮、阮惠源、李艷芳、周華宇等人。
但是,也就只有這些了。
這些人,個個都有著真才實學,比起他這個大老闆來,不知道強了多少倍,心理面有著自己的傲氣那是必須的。憑他剛才一番話就像折服這些人,根本不現實,周興盛也有自知之明。
驚嘆!
可以說,「亞視」代表的不僅僅只是電視台而已,而是一個傳媒集團。
不過,有這類心思的,都是下層人員。包括藝人在內的高層人員。不僅心情沒有放鬆。反而越發提了起來。
電視節目不說,有他之前還沒有入主亞視的時候和亞視合作的《百萬富翁》打底,亞視內部上上下下的員工,對他還是有一點信心的。
眾人心服口服,也只是服他在影壇的成就,但在電視圈裡面,眾人可就不怎麼服氣了。
起初,他們聽著還不以為意,什麼三種類型,古裝時裝科幻的,從來就沒有這樣分門別類好吧?
「兩大類題材中,選擇拍攝何種劇情,其實認真來說是不分哪個時代的。無論是古裝劇還是時裝劇,都得有著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具體來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看電視劇,看得就是矛盾衝突,不然就寡淡了,看著也沒意思。看看紅極一時的經典劇集,無一不是有著劇烈矛盾衝突的主線。」
在這裏,也要謝謝一直以來支持本書的書友,訂閱的書友、打賞的書友、投月票的書友、以及投推薦票、提出意見的書友,儘管幾個月來更新不給力,各位依然支持,本人十分感激!
「電視劇的製作,編劇很重要,在座各位都是我的前輩,自然是知道的了。當然,編劇也更要注重細節,講究合情合理,即便是科幻類的,那也得經得起推敲,不能這裏犯點常識性的錯誤,那裡又犯點穿幫的失誤,很容易就會讓觀眾產生心理上的厭煩感官,導致一部本來挺優良的電視劇最後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