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第五卷 香港大亨

第十四章 引入外資問題

第五卷 香港大亨

第十四章 引入外資問題

日韓電視劇、電影裏面叫的「社長」、「會長」其實就是「總裁」和「董事長」的意思。
其實,要麼就全部照搬。要麼就另闢蹊徑,這樣遮遮掩掩的,說明什麼?只能說明日本人潛意識裡的自卑心態。
所以在兩個合作方案都告吹之後,兩人也不再尋求合作夥伴了。轉而打定了主意以後一門心思走獨立發展的道路。
最終的合作方案,周師傅控股是總作價五個億人民幣,三洋食品出資1.5個億人民幣,佔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周興盛手中的股份降到了百分之四十五,梁伯韜手中的股份不變,依然百分之五,其餘的百分之二十屬於內地政府。
而這期間,卻是有著重重困難,只是被火爆的銷售情況掩蓋了下去而已。
在日文中,「株式」其實就是「股份」的意思,「一株」就是「一股」,「會社」就是「公司」。
周興盛笑道:「既然是去大四喜購物,有必要還帶墨鏡嗎?」
周興盛點了點頭,也加入了購物大軍的行列,挑選著貨架上的商品。
周興盛手上拿到了三洋食品的資料,以及三洋食品對於入股周師傅的計劃書,認真的看著。
周興盛也沒有穿著工作時的西裝制服和繫上領帶,穿著的是他這個年紀應該有的年輕時尚服飾,牛仔褲,短袖襯衫,運動鞋。和梁香凝的靚女打扮非常的相配,站在一起,不看兩人相貌的話,任誰一看就會以為是街邊尋常的一對情侶。
說起來,新婚夫妻度蜜月,似乎都成為了傳統。
早晨,吃過早點之後。
只是周興盛沒有想到的是,前一世,三洋食品入股康師傅,這一世,三洋食品居然就盯上了他的周師傅,不知道這算不上是一種輪迴呢?還是歷史的慣性強大到難以置信的地步?或者是日本人的精明實在是出乎他的預料?
三洋食品的入股計劃,下面無論是梁伯韜、孫清雲,還是尹有才,都認為是目前來說最佳的選擇,他看過之後,雖然覺得在入股資金方面比預期低了很多,但是他也知道這是必然現象。因為這個世界不是誰都像他一樣對於「周師傅」的前景有著百分之一百的信心,所以股價偏低也屬正常現象。
像中國,幾千年來都是老子天下第一,其它盡皆蠻夷,但是在近代被英國的堅船利炮打醒之後,立即就開始反省自身,拿來主義盛行,絲毫沒有要臉面的想法,股份制就股份制吧,只是一個規範,並沒有非要在這方面搞中國化,搞什麼其它的名字。
戴墨鏡和白色休閑帽的打扮,還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國家,公司名一般都是股份有限公司,偏偏就日本和韓國要獨樹一幟,搞什麼株式會社。
上一輛賓士車給了父母用,再買的兩輛賓士,一輛是自己用,一輛給了岳父梁伯韜;寶馬車是梁香凝上班用的,寶馬跑車則是周興盛自己沒事的時候開開,悍馬也是。
在日本,不說股份制,說株式會社,內在意思其實是一樣的,但是名字就是標新立異。
三洋食品株式會社,前身是五十年代就成立的富士制面,剛開始是生產挂面,後來開發了「雞拉麵」的速食麵才真正打開市場。1961年,富士制面更名為現在的三洋食品,主要業務是開發和生產、銷售速食麵。63年,首創「飄飄拉麵」,獲得巨大成功,之後的「札幌一番」等品牌又陸續面世。到了現在,三洋食品已經是日本市場佔有率第二大的速食麵廠商。
「也沒多少東西,就衣服鞋子,然後一些必備藥品,譬如暈車、腹瀉、感冒、過敏、腹瀉時吃的葯,還有處理傷口用的創口貼、消毒藥水之類的。對了,我自己還要買一些化妝品和防晒用品,已經快沒有了。」梁香凝邊走邊說,輕車熟路。
真正的原因,主要還是管理以及技術儲備的問題。
沒錯。周興盛是有錢,但是有的時候,有錢也不一定能夠辦成事。這個社會還是個靠人的社會。
再者,後世全球經濟一體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哥不見二哥,也沒有好義憤的,有本事你也去日本投資賺日本人的錢啊,日本也不可能不讓你去。
李超人公開表示希望入股,更多的應該還是場面話,算是鼓勵一下後學晚輩,這從之後屈臣氏管理層和梁香凝接觸的情況就可見一斑。
因為周興盛真正想要引入外來資本,並不是股東和錢的問題,錢他多得是。
周興盛原本是喜歡穿拖鞋的,涼快。不過結婚了,本身又是公眾人物,總該顧忌一點自身的形象,所以出去的時候,變得極少穿拖鞋了,穿的最多的變成了運動鞋。
這些情況,周興盛以前可以不在意,但是即將上市了,就由不得他不在意了。當然,他也可以等,歷經幾年的時間來對公司進行沉澱,不過現代社會,時間就是金錢,往往一步慢就步步慢,然後悲劇的被時代所淘汰。
總作價五個億人民幣,比起未來,肯定是一個低到令人髮指的程度。
「要買些什麼?」周興盛推著購物車,問梁香凝道。
時間進入到了八月份,正值暑假,又是一個星期天,陰天多雲,正是逛街遊玩、出門旅遊的好天氣。
再加上,三洋食品不僅沒有刻意壓價,反而一切都按照他們提的要求來,三洋食品的會長井田毅甚至在他猶豫期間親來香港拜訪他,這就不得不讓周興盛感動了,心裏的最後一點疙瘩也消除了,答應了和三洋食品合作。
當然,上述股份的分配,只是上市前的狀況而已,上市之後,他們這些私人股東手上的股份肯定都得下降,拋出一部分股份公開發行,不少於一百名公眾持有。
引入同行業的外資,固然能夠在資金、生產和品質管理等等問題上對公司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加速公司的發展壯大,但是,自己發展有自己發展的好處,那就是紮實。看看那些獨立自主發展起來的企業,哪一個不是底氣十足?
對於旅遊必備物品,周興盛還真不是很清楚。記得的,也只有星爺在《唐伯虎點秋香》裏面的台詞,含笑半步顛是出家旅行,殺人越貨的必備良藥。所以這個問題還是問梁香凝這半個專家好了,半個專家,為了這次的蜜月旅行,梁香凝可是沒少查資料和找人詢問。儘管沒有到過很多地方旅遊,但是旅遊的問題還是信手拈來,張嘴就是。
不說其它,就說公司名稱吧。
日本這個國家,受限於地理環境和歷史的影響,形成了一種既自卑又充滿情侵略性的性格。侵略性,是國民好鬥,堅韌不拔,經商厲害,二戰之後短短二三十年的時間就從一片廢墟中建立起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自卑,是面對各個大國,尤其是經濟強大的美國爸爸,文化悠久的中國,對自身的不足感到自卑。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康師傅每在中國賺一塊錢,其中「三洋食品」就要拿走三毛多,再看看後世康師傅的規模,坑爹啊。是個中國人都會義憤填膺。
在周師傅的生產和品質管理方面,比起世界頂尖的公司來說,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差距的,粗放,不規範。
周師傅控股要上市,其實大可不必引入外來資本,有他一個人,加上樑伯韜,一共兩名執行董事,已經夠得上香港上市的條件了。香港證監會規定,在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必須要有兩名執行董事是香港居民。
以周興盛現在的身份地位,已經是超越楊壽成許多了,只是在人脈和做人方面還不能和楊壽成相比。加上楊壽成怎麼說也是個香港人,在後世的時候赫赫有名的大亨級人物。周興盛還真有那麼一絲心動。
「大四喜」的情況,和「周師傅」的情況相差不大,同樣是一個港資,一個日資有意向。
一前一後兩輛賓士開到大四喜之後,周興盛和梁香凝,都戴著墨鏡和白色的休閑帽走進了商城,然後直接上了二樓的大四喜百貨,這是「大四喜」的直屬連鎖百貨店。整個商城,除此之外,其它的就是品牌加盟商了。
周興盛和梁香凝都放下了手頭上的工作,開始準備兩人的蜜月之旅。
雖然每次和工作人員面對面走過之後,還是有不少的工作人員認出了梁香凝這個老闆娘,但是卻沒有引起任何的騷動,一切平靜無波,算是極好的情況了。
認真來講,三洋食品入股周師傅,對於周師傅的管理以及技術上面的提升和鞏固都是有著極大促進作用的。
兩個身穿休閑裝的保鏢緊隨兩人身後,視線始終不曾離開兩人的背影。
梁香凝摘下墨鏡看著他,認真的點了點頭,說道:「當然有必要了,我可不想到了公司后,一大群人跟在我後面轉來轉去。就算我讓他們回去,那些工作人員也會一驚一乍的,還不如乾脆點,讓他們不認識我。」
「三洋」這個牌子,周興盛其實在前世的時候就早早的認識,不過不是做食品行業的。而是做機電行業,三洋牌洗衣機。後來大學畢業后,進入社會,因為釣魚島事件,網路上爆料說康師傅其實是日資企業,號召大家一起抵制,周興盛這才又認識了一個「三洋品牌」,是「三洋食品株式會社」。當時,周興盛還特意的去查了一下。發現康師傅雖然遠遠稱不上是日資企業,但是「三洋食品株式會社」的的確確是康師傅的大股東無疑,股權佔了三分之一還多!(這裏,不得不吼一句。釣魚島是中國的!)
……
只兩人父母和親朋好友們有些意見。兩人的計劃有些不成體統啊。
梁香凝雖然有不同意見。但最後想想順便參加奧運會,來一次環遊世界,也是個非常棒的注意,所以最後也同意了。
最後。兩方面都是不了了之的吹了。
於是,到了八九十年代之後,大部分日本人都是既自卑又自大。
儘管周興盛很討厭日本公司,但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因為他還是個理智的人,沒有沖昏頭腦。
劉秀麗溫柔笑著,兩人手挽手的出了別墅。
環球飲食,別看名字起得大氣十足,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世界級的公司環球集團,但其實只是空有其名罷了,實際上只是一家經營料理店的連鎖飲食小企業。
據梁香凝說,屈臣氏的高管都沒有幾個亮相的,來和他洽談的最高級別也只是個部門經理,態度上雖然算不上惡劣,面上也有著笑容,但高高在上的優越心態還是能夠清晰的感受到,實在令她受不了,甚至感覺到噁心想吐。
別說其它的氣話,周興盛是個人,不是神,是人就有感情,有感情就不能意氣用事。
對此,周興盛只能是放棄一部分的利益,轉而和他人一起合作,利益均沾。
相對來說,李超人以及旗下的屈臣氏,積極性也不算高。
周興盛忍住笑,這次沒有再反駁他了,只是用手輕柔的掃了掃她右鬢的秀髮,隨後自己也戴上了一副墨鏡。
但是現在可不是後世,現在才1988年,「周師傅」誕生還不到三年,總投資也不超過兩個億人民幣。五個億人民幣的估價,已經是一個極高的預估了,整整翻了兩倍有餘,是一個極其驚人的成績。
周師傅控股正在謀求上市,籌備工作也進展順利。但是真正能夠掛牌上市的時間還是個未知數,最早也得到明年去了。
平常還不覺得,但是社會上的一些現象,其實就鮮明的反應了這種情況。
「大四喜」內部的員工有什麼想法,周興盛和梁香凝都不知道,但是兩人都不覺得可惜。
韓國不提,這是日本殖民問題,別說公司名這一套東東照辦日本了,就說一些體制也是照搬日本。在後世,別看韓國和日本成天在國際上打嘴仗,韓國也硬氣得很,出軍艦維護領土完整之類的,其實韓國內部不知多少人向往日本,恨不得當個日本人。
當然,也就一時義憤填膺罷了,過後不久就會忘了。因為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康師傅只是一個縮影罷了,三菱、索尼、豐田、本田這些其實才是真正的最大獲利者。豐田本田的汽車,索尼的電子產品,三菱的工業機械,哪一樣不是在中國的市場佔據了很大的優勢?別說中國企業了,就是歐美企業那也是很少有能夠企及的。
不過比起三洋食品的井田毅來說,無論是吉之島的管理層還是吉之島的會長,眼光或者說是器量就差遠了。或許也是吉之島已經在香港站穩了腳跟有關,對於入股「大四喜」一開始就抱著可有可無的心思,成功了不算大喜事,不成功也沒啥損失,所以積極性不高。
另外的合作者,香港的楊壽成,手中持有一部分環球飲食的股東。
買了新別墅,家庭用車自然也跟著多了起來。這一次,周興盛不僅再買了兩輛賓士車,還買了一輛寶馬車,一輛寶馬跑車,一輛悍馬,又是上千萬港幣的支出。
只是,周興盛的心理面總是有著化不去的不爽,太便宜日本人了。
梁香凝先是打扮了一番,穿上了一套休閑女裝。充滿女人風情的同時也顯得青春靚麗,又帶上了一副大號的墨鏡,幾乎遮蓋住了半張臉,然後就挽起了周興盛的手臂,笑意吟吟地說道:「走吧,趁著今天天氣好,我們一起去來一次大採購,買些旅遊的時候用得著的東西。就去我們的大四喜百貨,自家貨。」
周興盛剛聽到楊壽成有意入股「周師傅控股」的時候,看看環球飲食的資料,還以為自己聽錯看錯了呢,還沒有幾家分店的連鎖料理店居然想要入股「周師傅」,簡直就像是蛇吞象,心不足啊!
周興盛和梁香凝是今年春節前兩天舉辦的婚禮,按理說應該在二三月份就旅遊度蜜月了。只是考慮著各自手頭上都有著工作要忙。春節前後又是最忙碌的季節,再加上另一個重要原因,四年一屆的奧運會將於九月份在韓國漢城舉辦,所以周興盛想著等到奧運會開始前後來一次環遊世界充當兩人的蜜月之旅。
儘管多番招聘,在香港,在台灣,在內地,甚至在美國、英國廣招人手,聘請獵頭公司挖角,但還是嚴重的人才不足,尤其是中高級管理、技術人才。這個時候。如果引入同行業的巨頭入股,無疑能夠替「周師傅」帶來生產和品質管理的技術,大大的深化鞏固公司的發展。
三洋食品株式會社,翻譯過來,就是三洋食品股份公司。
雖然說這樣全盤西化,頗有否定自身文化的弊處,但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不過,這絲心動很快就被周興盛拋在了腦後。
唯一令周興盛稍微有些好感的是,楊壽成親自上門拜訪了他談論這事,夠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