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第五卷 香港大亨

第二十章 收購華美達帶來的影響

第五卷 香港大亨

第二十章 收購華美達帶來的影響

實在是底蘊不足,不得不收購成熟的公司來增強底蘊。
不過還好,當老闆久了,處理起公司的問題來也逐漸得心應手,倒也沒有到手忙腳亂的地步。
其它的產業先不提,很容易就能夠搞掂。
直到「華美達」被他收購,他順勢成為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酒店大亨,他很快就感覺到了不同。
「旭升科技」下轄「旭升電器」、「家盛電子」、以及新成立的「旭升電腦」、「旭升軟體」這些目前還是空殼的公司。「旭升電器」的成立是專營VCD、DVD以及之後的彩電、空調這些家用電器,周興盛已經有了全部的計劃。
對於「鳳凰傳媒」,周興盛可是給予了厚望的。
或許在未來的互聯網時代,鳳凰傳媒旗下還將增加一大批網路公司,譬如新浪、百度、搜狐、甚至於某點。
當然,李超人還是超人,稱呼並沒有隨著周興盛成為新的超人而改變。
真正困難的,是資金方面的問題。
和興基建,專註于基建項目的投資。
說起來,周興盛現在和招商局也算是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了,周興盛入股的招商銀行其實就是招商局牽頭創辦的。其中,招商局常務副董事袁更起了重要的作用。
周興盛的情況就是如此。旗下產業不是飲食就是電子、傳媒這些,還真沒多少可以和這些超級富豪打交道的地方,所以一直有著格格不入的感覺。即便他在股市上呼風喚雨,為世人所傾倒,但總體上卻還是被排斥在外,也算不上一個真正的大亨。
基建,顧名思義,也就是基礎建設,公路、鐵路、碼頭、飛機場這些。當然,在內地的基建項目,一般都是公路建設和碼頭建設了,鄉村公路、省道、國道、高速公路、各地出海口或江岸碼頭;鐵路和飛機場是不用太多想了,是不太可能向市場開放的。也許有特殊情況,但極少,基本上都是國家建設。
在和這些大佬聯絡感情期間,生意上的事自然沒有落下,相反的是,隨著他的人脈關係日漸寬廣深厚,旗下財神投資迎來了一陣投資高峰,生意是越做越大,越做越寬。不僅和一干超級富豪達成了合作協議,諸如以「華美達酒店」和鄭玉彤旗下「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達成了股權互換協議,以「和興置業」下「和興基建」的名義和李超人、霍英冬旗下的「長江基建」、「立信置業」簽署了共同投資內地基建項目的合作協議等等。
華人置業股東!
玩高爾夫、喝酒、玩牌的時候,有時候都來叫上他一起去。感情熱絡得很,似乎成了忘年交,這在之前是從未有過的。
周興盛談不上受寵若驚,但也欣然前往,心下頗為振奮。
除此之外,財神投資浮出水面,旗下的其它子公司也一一被強悍的媒體記者給翻了出來。這一次不比上次,上次還只是個億萬富豪罷了,低調點沒人會認真的翻他的老底;但是這一次,百億富翁,幾乎媲美李超人,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隨便打個噴嚏,整個香港都為之震動,自然值得刨根問底。
大四喜,香港零售界後起之秀!
家盛電子,目前內地最大的代加工電子生產廠商!
「周師傅控股公司」下轄「周師傅方便麵」、「周師傅飲品」。
隨便一條公路,水泥路也好,柏油路也好,在香港這些地方自然是沒有多長,但在內地,那叫一個長啊,至少十數公里,動輒就是數千萬、過億、甚至數十億人民幣的都不在少數。以周興盛現在的身家,就算全部拿出來投資也建不了多少里的公路,更別提還只是出一部分的資金。
而這,也是周興盛為什麼近來喜歡收購的原因。
這種管理模式,金字塔型,最適宜管理日益龐大並且多元化的大型集團公司。
一方面是基礎設施建設的確很有賺頭,另一方面就是在向內地政府示好了。
要換做是李超人、鄭玉彤、包玉綱等人他們旗下的公司,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根本就不愁管理班子的問題。即便一時之間難以有這麼多的人手,但一切還是能夠正常運轉的,根本發生新增公司不能運轉的問題。
就像「周師傅控股」一樣,主管「周師傅方便麵」和「周師傅飲品」這兩個公司,財神投資高高在上。
「真功夫飲食集團」下轄「華美達酒店」、「真功夫快餐連鎖」、「周記茶餐廳連鎖」。
現在,隨著「華美達」這個排名世界第一的酒店特許經營品牌被收購,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原來亞視和「周師傅」這隻是周興盛旗下的兩家子公司罷了,真正的母公司卻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投資公司:財神投資。
難免的,周興盛再一次的對財神投資進行了全方位的整頓。
許多亞洲、歐洲甚至美洲等地的投資公司或者實體公司,開始紛紛找上門來尋求合作,其中不乏世界知名的投資公司和跨國企業。在這一點上,周興盛沒有乾綱獨斷,而是盡量傾聽著下屬的意見,在投資部主管霍希妍的主持下,也和不少的投資公司達成了合作協議,和一些跨國企業簽訂了合作意向書。
收購華美達,一方面是彌補「真功夫」目前的不足,力圖將「真功夫」打造成低、中、高全方面覆蓋的飲食集團;另一方面也是增強壯大財神投資的實力,將觸角真正的伸向世界。
以上這些,是披露了出來的,另有在股市上長期持有股票的一些公司並沒有被外人得知,但饒是如此,這些披露之後,幾乎所有人都震驚到獃滯了。不論是上班一族還是富豪名流們、亦或是家長里短的大叔大嬸們,看著這些報導是全都傻了眼,嘆服不已。
財神投資之下,以前的諸多子公司按照各自行業劃分,統一集中管理,分別成立「周師傅控股」、「真功夫飲食集團」、「旭升科技集團」、「和興置業集團」以及「鳳凰傳媒集團」這五家集團公司。
和興置業,是財神投資之下又一個開設在英屬開曼群島的離岸公司,是獨立全資子公司。
幾十億的收購案,說收購就收購,還是獨資,可以想見,周興盛的身家肯定已經過百億了。
從這個方面。也可以看到財神投資的底蘊是多麼的單薄。
1978年,招商局做了一件足以影響歷史的大事,獨自開發了中國內地第一個對外的工業區——蛇口工業區!
這個決定,是霍英冬等人邀請他一起打牌的時候,見過新華香港分社以及香港招商局的主要負責人之後突然有的。
持續到十一月初,一切安排就緒,公司的具體規劃終於形成。
誰重誰輕,哪個先處理,哪個后處理,周興盛也都分得清楚。
於是乎,媒體們一致冠以周興盛超人之稱,說:「周超人」!
1988年10月中旬,周興盛透過旗下財神投資公司大動作不斷,先是斥資收購招商銀行的股份,達到百分之十的持股;接著又斥巨資26億港元收購了一家大型的酒店管理集團:華美達,這是一家興起於美國,擁有四十四年歷史,如今在全球轄有825家酒店的世界級酒店管理集團,同時也是世界第一酒店特許經營品牌。
因為他發現,隨著他手中動用的資金達到了百億,隨著拜訪霍英冬之後心態的轉變,他已經沒有必要再低調下去了,他現在需要的是高調。
在香港,李超人、包玉綱、霍英冬、方閏華這些商界大亨們,或多或少都參与了內地的基礎設施建設。
在香港,超級富豪諸如李超人、李兆基、鄭玉彤、包玉綱、以及剛剛去世不久的周昔年、馮金喜等人,各自的主業不是地產就是銀行、珠寶、船業以及酒店業這些。如果不是在這些方面有著實體公司,和這些超級富豪打交道只能是出資金,在股市上玩玩數字遊戲,並不能真正的融入這個圈子。
動作之大,周興盛之富有,世人為之咋舌!
基建項目,向來就是吃金大戶,不是資本極其雄厚的大公司,根本就不敢去運作。
前面引入日本三洋食品,現在收購華美達,都是周興盛策略大調整的產物。換做是以前。他非得全部自己投資從頭開始做起不可,就好比「旭生科技」「麗盛傳媒」這些。放到現在,肯定是先收購一家規模中等的公司,直接跨過創業初期,進入到跳躍似的發展,省下的時間都不知道有多少。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和興置業」下轄「萬科地產」、「華人置業」、「和興基建」。
旭升科技,高科技公司,旗下產品VCD在香港及全球熱銷中,掀起了世界電子視聽產品革命性的風暴!
效果是顯而易見的,這從財神投資如今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就可見一斑。
自然而然的,在基建項目上,周興盛只能採取保守的策略,走一步看一步。
李超人、鄭玉彤、李兆基之流,似乎已經接納他成為他們之中一個重量級的人物。
真功夫,香港中式快餐連鎖後起之秀!
之前,所有人都只清楚知道周興盛明面上的身份,亞洲電視台董事長兼執行總裁,至於其它的身份,並不是知道得很詳細,頂多知道周興盛在內地有「周師傅」公司,貌似還是內地方便麵第一品牌。
有人以這個問題問起李超人,李超人沉吟了一會,說出了一句令整個香港都為之瘋狂的話「周生很厲害,我不如他!」
產業多了,公司多了。各種各樣的問題自然也就多了,周興盛又不會分身術,忙得那叫一個焦頭爛額。
如今的香港,資產過百億港元的有幾個?就算有隱形富豪,但肯定五個手指頭數得過來。
永隆銀行第二大股東!
也在這個時候,財神投資正式浮出水面,為世人所知。
頓時之間,晴天霹靂,所有人都為之震驚,啞口無言!
對此,周興盛只是淡然一笑,說道:「周超人?太誇張了點,不過我喜歡。」
最上面自然是「財神投資」,之下就是「周師傅控股」、「和興置業」、「真功夫」這些控股公司,然後才是「周師傅方便麵」、「萬科地產」、「和興基建」、「華美達酒店」這些公司。從此之後,財神投資不再直管下面公司的具體經營,而是調控中間的控股公司。
至於「鳳凰傳媒」這個名字起的,也是周興盛的惡趣味來了,照搬了之後的鳳凰衛視。
最大的一個問題,缺人!
唯有「和興置業」下的「和興基建」很難搞,倒不是技術、管理班子、關係網方面的問題,這些都不是問題,因為主要的實施者還是「長江基建」和「立信置業」,無論是技術、管理,還是在內地方面的關係,他們都能夠搞定。「和興基建」還是草創階段,只能算是其中一個投資方而已。
改革開放后,招商局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不僅影響力遍及亞洲,更是外資進入內地的一個渠道。
「鳳凰傳媒」下轄「麗盛傳媒廣告公司」、「亞洲電視台」、以及和金庸正在商談收購的《明報》。
只有高調,讓自己的影響力大增,雖然不免為名聲所累,但反過來也能夠更好的保護自己。
當然,隨著事情的發展,再加上周興盛不斷膨脹的野心。在未來,肯定還會成立更多的公司以及控股公司,以實現插手其它行業,大肆發展自身的目的。不過在目前來說,這些已經足夠了,周興盛為此都忙得腳跟不著地。
周興盛決定也加入到這個行列當中來,其實也是抱了和他們同樣的心思,賺錢的同時示好內地。
萬科地產第二大股東!
設這樣一個公司,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整頓財神投資旗下散亂的有關地產業務的公司。譬如萬科地產、華人置業,或許以後還會有新的公司加入。如此一來,直接由財神投資管轄。難免精力分散,得不償失,所以將這些集中起來,統一由一個公司來管理,這就有效率多了。
財神投資,這個名字氣得可真夠霸氣。
華美達酒店,一流的酒店管理集團,旗下825家酒店,員工數以十萬計,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有力量,一聽就知道是一家實力雄厚的公司。
除此之外,最大的影響力還是體現在了香港。
公司不斷的增加,總裁、總經理、經理、甚至是部門主管、普通職員這些都缺,其中不乏有公司缺人缺到了無法運轉的地步,不得不先當一個空架子在那裡放著。
亞視、周師傅,加上現在的華美達,乖乖,每一家公司都是叫得上名號的,但卻只是財神投資旗下的子公司罷了,幾乎所有人在得知這個消息后都是一臉的驚嘆和佩服,真可謂是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有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引入外來資本參与基礎設施建設就成了必須的途徑。
尤其是後者的華美達,被收購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沒有說具體的收購金額,但看那看華美達的規模也知道收購資金肯定是一個天文數字,少說也是幾十億港元來計算。據說,這一次的收購案居然還是周興盛個人獨資。又是一段時間不見,周興盛的身家越來越豐厚了,之前還是億萬富翁,現在都可以稱之為百億大亨了。
就好比一個國家,中央、省政府、市政府、縣政府這樣下來,一級管一級,不再設什麼直轄市之類的。
新華香港分社,明面上只是個互通有無的聯絡站,但是個人都知道它兼具著情報站的作用。這一任的社長是許家囤,曾經的蘇省書記。至於香港招商局,別看掛了個香港的牌子,其實是正兒八經的內地政府的事業單位,由晚清洋務運動時期的駐港招商局演變而來,中國成立后,招商局的主要任務就是賺錢和招商引資。
麗盛傳媒廣告公司。香港最大的廣告公司之一!
百億的身家被爆了出去,周興盛自己也是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所以,他收購招商銀行的事情上低調處理了,但收購「華美達」這個世界一流的酒店管理集團的時候,他做出了收購的決定,並在之後的新聞發布會上高調亮相了。他有種感覺,別看旗下亞視、周師傅、麗盛傳媒、萬科地產這些公司影響力很大,發展前景也很大,但始終單薄了一點,像是一個看上去壯碩但實際上卻是體虛的男子。
在這個方面,內地由於積貧積弱上百年,加上幅員遼闊、地貌複雜,別說完成聯通全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了,就算是大致的建設,勉強能夠形成及格的交通體系,傾國家之力沒有個上百年也是完不成的。在後世,即便是開放了三十多年,完善的全國基礎設施建設依然遙遙無期,很多地方公路都還沒有通,還在走崎嶇的山路。
當然,霸氣是霸氣,周興盛現在完全有這個資本,倒是沒有人敢說些什麼,頂多也就酸溜溜的說些妒忌的言語,無關痛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