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第五卷 香港大亨

第四十四章 鬥士徐文榮

第五卷 香港大亨

第四十四章 鬥士徐文榮

慷慨激昂的聲音,說徐文容在說著他的想法,還不如說是在敘說著他自己的夢想。
八零后,教育程度一般都很高,再加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接觸的知識和世面無疑是非常深厚而寬廣的,對於國家的政策以及現狀,認識也比較深刻。除了少數群體是富二代、官二代之外,極大部分,超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窮屌絲,在認識了國家政策和現狀后,心裏立即有了不滿,並且這種不滿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重。
周興盛儘管剛開始有些不太適應,但很快就為此君喝彩起來,是條杠杠的漢子,全然不似南方商人的那種溫文爾雅,反而像極了北方商人、山東大漢。喝彩之餘,他也忍不住暗暗稱奇。
「他說他要憑自己的努力成功,我現在都懶得管他了。」徐文容擺了擺手,說道,但臉上一閃而過的自豪神色卻並沒有瞞過周興盛的眼睛。
這邊是出頭難,但另一邊卻是花天酒地,奢靡浮華,寶馬別墅、權力美女應有盡有,偏偏鄧公寄希望的先富帶動后富根本行動不起來。
梁香凝已經懷胎有八個月,離生產已經不遠了。周興盛也是趁著這段時間過來內地做最後的考察,在一月底是一定要回去的,要陪在梁香凝身邊。
這句話,的確是鄧公說的。光明正大,也非常有道理,實踐性極高。
但現在看著頭疼苦笑的徐文容,周興盛心裏也不禁有了些許無奈,或許,再過個十三四年,他也要為了兒女頭疼苦笑了。
這時聽得徐文容說先富帶動后富,周興盛自然是聽得古怪得很,只是他也知道,這句話其實挺有道理的,現在又身在國內,所以忍住了沒有笑出來。
「徐總,眉頭緊皺的,有什麼為難事嗎?」周興盛見他又是苦笑,又是皺眉的,好奇的問了句。
酒宴之上,言笑晏晏,在知道周興盛並不太會喝酒之後,並沒有像一般官員或商人一樣不斷的敬酒。當然,這也是周興盛現在的身家地位使然,一般人根本就沒那個膽子不斷給他敬酒,另外也得顧忌身份不是,他們可都是面子、裡子都有的人,可不能像鄉下人或爆發富那樣沒水準。
周興盛驚訝了一下,笑著說道:「節能燈泡?看來令公子很好的繼承了徐總您的優良傳統啊,這可是一個很具有發展潛力的項目,做好了,說不定未來又是一個電子業巨頭呢。」
室內的大佛是蠻大的,十幾米高,周興盛也是第一次見這麼大的室內大佛像,而且全身金光燦燦,非常耀眼,同樣莊重而肅穆。
周興盛並沒有去裏面拜祭,只在外面看了一眼,然後就轉過了頭去。徐文容邀請他入內拜一拜,他也是搖頭沒去,倒是讓徐文容好一陣詫異。
前世,周興盛是屌絲一族,他並不知道上層的構架以及背後有多少黑幕,但他也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中國的貧富差距正在一步步拉大,窮者越窮,富者愈富,也難怪社會上的怨氣一天比一天嚴重。
直到第四天的時候,徐文容才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意思。
徐文容接觸過不少香港富豪,但無論是誰,基本上不是通道就是信佛,見廟就燒香。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見廟不燒香,甚至一點祭拜的心思都沒有的香港富豪。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年輕人的問題就更多了。
「……這些,還有這些,以及裏面的一尊室內大佛像,這都是我們恆店集團捐款建設的,希望在改善村民生活條件之餘,更能夠以旅遊經濟帶動大家一起發財致富。鄧公不是說了么,先富帶動后富,最後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我認為這是值得肯定的。」徐文容領著周興盛來到了「天堂村」,在寺廟參觀,指著廟內的一尊大佛介紹道。
1935年生的徐文容如今已經五十五歲了,五十知天命,六十一甲子,剛剛好處於知天命與一甲子之間。
倘若在後世,看看那些時代的弄潮兒,誰不是二三十歲就功成名就?遲點的也四十多就是一方豪雄,國內知名巨富。
周興盛喝著茶,靜靜的聽著。
但徐文容更值得欽佩,因為他足足等到了四十歲才迎來了改革開放的一夕曙光,這才偷偷摸摸的開始了集體創業之路。無論是政策上還是年齡上,徐文容創業之艱辛,比改革開放之後的成功商人來說,無疑是艱難得多。
說不好聽一點,徐文容是專橫霸道的。
席間,徐文容也沒有和周興盛說太多的話題,點到即止,只挽留著他,希望他能在恆店停留幾天,好一盡地主之誼。
因為徐文容話中的意思,核心並不是賺多少錢,他希望的是藉助這個機會改造恆店,發展恆店。
自打徐文容昂首闊步走進宴會場,爽朗的笑聲,洪亮的聲音,不時揮舞著的手臂,無一不是在述說著此君為人處世的強悍風格,氣魄十足。
於是乎,中間隔閡極深,屌絲們仇富仇官,二代們鄙視、囂張,上面的既得利益體貪慾更重,最後,先富帶動后富徹底成了一句空話。
「令公子現在已經創業了么?」他隨口問道,心理面卻在想著等自己的兒子或者是女兒長大后,他是不是也會像徐文容一樣頭疼?
徐文容並不知道他這一瞬間的想法,他無奈的回答道:「這小子向我借了二十萬去創業,廠子還沒建起來,不過項目已經選好了,他打算做節能燈泡。」
但是,周興盛卻是知道,這句話讓很多人不滿了,尤其是八零后的屌絲們,因為這句話一直沒有落實。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還真不是吹的。
在年齡上,徐文容和其它功成名就的商人並沒有區別。
徐文容說了他痛心於恆店鎮糟糕的市容,更痛心於橫店百姓的生活貧困。
對於即將降世的兒子或者是女人,周興盛的內心充滿了喜悅和感動。
「我的想法是以工業為基礎,在恆店大力發展旅游業,將恆店發展成為一個旅遊勝地,希望得到周先生您的支持。其實,我同許多人都講過,但無一例外的,他們在聽完我的想法后,都一致認為我是不務正業,是在拿前途開玩笑,但我卻不這麼認為。恆店是沒有名山,也沒有名水,更沒有輝煌的歷史,但是,這些都是可以人工建造的,我們完全可以將風景山水以及歷史全都人工造出來。之前,我有了概念,但還沒有想到怎麼去建造,不過在聽得周先生要來恆店考察的時候,我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建造影視基地,將各地的名山大川、歷史建築複製過來,這就山水、歷史全都有了……」徐文容滔滔不絕的講述著心中的想法。
說好聽一點,徐文容是強勢的。
周興盛自無不可,只矜持的想了想,然後便點頭答應了。
「等廠子倒閉了,我看你要不要回來做事。」徐文容冷冷的想到,同時也頗感無奈:「現在的年輕人啊,真是叛逆得很!」
之後的一連三天,徐文容都陪同周興盛逛起了恆店鎮,包括鎮上以及下轄的村莊,尤其是恆店集團捐款建設的文化村、娛樂村、民俗村、度假村等等。
沒有其它原因,就一句話,八零后窮屌絲出頭難,富裕不起來。
徐文容笑了笑,沒有借口,轉而介紹起整個天堂村的歷史以及大佛像的由來。只是,不知道是錯覺還是怎麼回事,他在周興盛的笑容里感覺到了一些古怪。
周興盛略感好笑,看來,再強勢的生意人,在面對不聽話的兒子的時候,都是感到頭疼和束手無策的,這就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徐文容無奈的一攤雙手,回答道:「還不是為了我那個忤逆子,本事沒學到多少,一身的傲氣倒是不知道從哪裡學來的,成天就嚷嚷著什麼自主創業,什麼年輕人該有年輕人自己的事業,這不是扯淡嗎?」
他卻是不明白,周興盛這是聽到了他說先富帶動后富,所以笑容中才摻雜了古怪。
周興盛一邊看著大佛,一邊聽著介紹,聽到這裏卻不由得笑了起來,讚歎道:「徐總善舉。可惜無酒,否則當浮一大白!」
周興盛則是沒有想到,徐文容口中的「忤逆子」居然這麼有眼光,他還以為是個紈絝富二代呢。
徐文容不由得想到了令自己很傷腦筋的兒子,恆店集團這麼大的事業不去做,有他這個大能量的老爸不來依靠,反而不顧他的意見,即便生氣也不在乎,拿了一筆錢去開了一家燈泡廠,這不是不務正業是什麼?
「這是一個孤獨的鬥士!」周興盛的腦海里不由得生出這樣一個念頭,暗自慚愧。
顯然,對於自己兒子一開始創業就很有眼光的選擇了節能燈泡項目的事情,徐文容還是很高興的。
虎父無犬子,果然不假!
讓一部分先富起來,然後帶動更多的人富裕,最後實現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