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第五卷 香港大亨

第五十四章 試水日本

第五卷 香港大亨

第五十四章 試水日本

周興盛反正是不入外國籍的,不管國家如何,始終都是炎黃血脈,不然死後都無顏面對祖宗。
談這些當然是有點早,不過港事顧問和日本這一次的經濟泡沫,周興盛就不得不談了。
要麼不出手,一出手就必中!
這些高層方面的事情,周興盛當時是不清楚,即便是現在他也不清楚。
周興盛現在的經濟知識水平,已經能夠不少的分析一下這其中牽扯的關係了。大藏省的這份規定,其實是對於銀行的一個緊箍咒。因為土地價格虛高,各大銀行的資金也都放在了投資在了土地上,政府當然不能容忍這些資金隨著經濟危機而蒸發,所以才採取這樣的措施來迫使各大銀行縮緊銀根。只不過,日本政府的動作未免急了點,就好像急踩剎車一樣,局面立即就控制不住了,這才導致了現在這樣的情況發生。
令周興盛大為高興的是,試水非常成功,29號之後,日經持續下跌。
像蘋果公司、可口可樂公司,巴菲特就持有相當部分的股份,都是前期投入,後來獲利。
話說,港事顧問在香港其實是頗受諷刺的,被稱之為「講是顧問」,意思是說面對中央只說:「是」。
周興盛現在能夠清晰的看得出來,日本採取的措施是急剎車,所以日經在持續下跌,泡沫經濟即將破裂。
而在香港,除了鋪天蓋地的報道以及將這事當做一件政治事件來分大肆分析之外,大量的左派人士語氣和美國、日本方面差不多,都是酸溜溜的。不過周興盛在事後另外感覺到,他有意無意的被一批人在排斥。
察覺到這事,周興盛感覺有些棘手,但也沒讓他到束手無策的地步。
難道要涼拌?
兩個底氣,一個是背靠內地政府,完全可以藉助內地政府來迫使港英政府屈服;另外一個底氣是他自己,他並不是一個可以隨便什麼人都可以拿捏的人,小心牙口不好被蹦了牙!
自然而然的,這件事在香港乃至整個亞洲、全球都產生了轟動的影響,香港、台灣、日本、英國、美國,媒體報社是連篇累牘的報道,其中不乏《東方日報》、《明報》、《泰晤士報》、《朝日新聞》、《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等影響力巨大的媒體。
當然,周興盛現在這樣說,換做後世的人知道了,肯定得開罵說有本事你來,然後諷刺又是一頭叫獸、公知。
亞洲股神李兆基被稱為「股神」,是因為他玩併購厲害,以大搏小不說,還常常蛇吞象。
或許就跟人們常說的一樣,越是高官顯貴的人就越怕死,因為他們什麼都有了,還有大把的時光要享受,早早的死了,多可惜啊?
看看比爾蓋茨吧,微軟龐大到都能夠對抗整個歐盟的地步。長年累月的在和歐盟扯皮打官司,然後無數的歐洲人抗議和反抗議,政府動蕩,經濟動蕩。
美國、日本方面的報道是酸溜溜的說著內地對英國的又一次勝利。
不過,抽出一筆出來玩玩還是可以的。
後世,政府的口號是「軟著陸」,貌似應該是看到了現在的日本,有了前車之鑒。
其實,看著霍希妍收集過來的關於日本經濟的報告,周興盛立即就想到了後世的中國。
英國方面應該是感覺自己丟了面子,但不報道又不行,所以就不咸不淡的報道了一下,然後省略號略過。
萬一因為他的重生,尤其是現在成為了能夠影響香港乃至亞洲經濟的超級富豪之後,世界大勢發生了改變,歷史也隨之改變了,原本應該出現的經濟危機沒有出現,那該怎麼辦?
值得肯定的說,無論是日本的急剎車,中國的軟著陸,出發點其實都是好的,只是不得其法而已。
周興盛是不會理會閑言閑語的,但他也不會摻和進這些問題之中,即便在未來中國在碰到經濟過熱、地價虛高等情況的時候。雖然人在家中坐,但他也隱隱得到了消息,內地政府有意委任他港事顧問一職,進一步拉近他和內地政府之間的距離。
所以在下面的投資部經理霍希妍提出了公司可以適時投機日本股市的時候,周興盛雖然不記得日本這個時候有什麼經濟危機,但也同意了,並且劃撥了五千萬美金放手霍希妍去操作,算是謹慎的投資,前期試試水。
當時而言,世界上的金融大鱷們無一不是洞若觀火,都在準備著宰這隻肥豬。
最明顯的例子,他掌控的亞視隱隱有了不穩的跡象,更有從政府傳來的消息說廣管局正通過一項提案,亞視不應該被有著明顯政治傾向的人掌握,這不利於新聞媒體的獨立性!
每每想到此處,周興盛都不寒而慄。
對於這事,周興盛是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至於巴菲特稱為「世界股神」,被全球投機者所崇拜,也並不是他在金融市場上百分百的厲害,而是因為他夠謹慎,有超強的自控力,常常是玩長線投資,看準一家公司的潛力而投資,然後過個幾個月或者幾年,該公司股票大漲,巴菲特從而大獲奇利。
周興盛的投機,實際上是靠著重生者的金手指,並不是他真正的具備金融方面的超強眼光。
而在今年的三月初,在日本大藏省發布《關於控制土地相關融資的規定》這一法令之後,日經下跌的速度更加的快了,甚至是直線下跌,漸漸的有了泡沫經濟破裂的趨勢。
在未來,可以肯定的說,他這樣的超級富豪,肯定得掛一個人大代表的牌子,接著被國務院邀了去出席各種經濟討論會,經常和主席、總理、某某部長這些人物討論國內經濟情況,最後再出把力之類的。
再翻看一下成名的金融人物,完全可以發現,所有功成名就的人,他們對於金融投資都是相當謹慎的。
周興盛現在也是這樣想,有了這麼多錢,老老實實的做我的實業,搞我的互聯網,反正遲早都能夠成為比爾蓋茨這一等級的牛人,又何必冒風險去搞金融投機?
港事顧問,一看名字就知道是咋回事,這是為了中央為了更好管理香港而聘任一些香港有名望或有實力的人出任顧問。
早在去年,也就是1989年12月的時候,日本的金融市場就暴露出了極其嚴重的泡沫,平均股價竟然一直持續走高,並在29號這天達到了歷史最高峰的,遠遠超過了實業所能承受的價值。
反正遲早都要答應的,除非他入了別國國籍,否則的話,晚一點答應還會給中央一種扭扭捏捏或者不情不願的印象,中央雖然不至於找個由頭就拿了來開刀,但心理面總會有疙瘩的。想著,你一個中國人,中央邀請你,你還不情不願的,難道想投靠國外?還是黃皮白心的香蕉?
周興盛現在的心態和這些人差不多,因為他已經是超級富豪了,沒必要像一個賭徒似的壓上全部身家去投機,不值得。
換做讓現在的他去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他也是無能為力。
當然,這裏說的金融大鱷們,並不包括巨大部分的日本人以及周興盛這個靠投機金融起家的香港超級富豪。
周興盛這個超級大富豪成為了港事顧問、講是顧問,也就意味著周興盛是心向內地的,又是一個紅色資本家,或者說另一個版本的霍英冬!
後世的中國,其實和現在的日本非常相似,都是地產業旺盛,地價虛高,經濟持續高熱,政府不斷的再尋求降溫和調控的辦法。只不過,降來降去,調來調去,反而經濟越來越高熱,地價也越來越高,絲毫不見效果,反倒是人民幣持續貶值,老百姓感覺手上的錢越來越不值錢,民怨極大。
要知道,如果重生后他還是一個屌絲,或許世界大勢就不會改變,然後該有的危機還是會有。但是他已經是能夠影響香港乃至亞洲,未來甚至可能成為影響全球經濟的超級牛人的時候,世界大勢可能就會因為他而發生連鎖性反應,從而徹底改變。就像李超人、比爾蓋茨這等牛人,一個動作,往往牽連甚廣,影響整個行業,進而波及所在國家,最後影響區域乃至世界經濟。
就算有著重生者的金手指在,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發金融危機或者出現牛市,周興盛也不會再像之前兩次那樣壓上全部身家了,或許也不會一早就出手做空或者做多。別看鴻鈞老祖說什麼大勢不變,小勢可改,周興盛是不太相信的。
亞馬遜森林的一隻小蝴蝶煽動一下翅膀,亞洲就要爆發一場暴風雨,蝴蝶效應造成的影響有多嚴重,是他不能夠揣測的。
儘管這幾年來,周興盛在經營公司以及財務、金融、人事等等問題上不僅再也不是原來那個宅男,而且通過不斷的學習,已經變成了一個合格的企業家、金融方面的高水平者;但是,金融市場向來都是瞬息萬變的,誰也不能保證在金融市場上百分百能夠獲利,即便是世界股神巴菲特以及亞洲股神李兆基這些「股神」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