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第五卷 香港大亨

第七十三章 一億美元帶來的轟動

第五卷 香港大亨

第七十三章 一億美元帶來的轟動

……
此次的情況,和後世的那些明星、運動員受到的待遇基本一樣。
但是,沒關係,一個中國人但凡能夠在歐美市場取得重大成果,不論實際影響力如何,全中國人都將為其驕傲!
「中國人來了。他要花一億美金拍攝一部沉船片,好萊塢,你準備好了么?」——華納兄弟既是誇張的威脅又是暗含譏諷的說道。
只有曾經報道過「泰坦尼克號」沉沒事件的《紐約日報》的評論文章是在真心的聲援夢工廠,聲援周興盛。
在香港,甚至有媒體公然報導稱李佳欣被他包養,所以李佳欣才一路走來,奪得亞姐冠軍,現在又進軍好萊塢,主演一億美元大投入的好萊塢大片!
當然,這隻是香港媒體的看法,而在娛樂圈資深人士以及香港的富豪群體,譬如邵大亨、鄒文淮、黃白鳴、洪今寶、李超人、鄭玉彤、劉鑾熊等人看來,周興盛此次真的是託大了。一億美元拍攝一部沉船片,不管這導演是詹姆斯·卡梅隆也好,還是斯皮爾伯格也好,其中蘊含的風險都是極大的。
諸如此類紛紛攘攘的媒體評論,在全世界範圍內,夢工廠電影公司聲名大噪,「周興盛」、「徐曉明」等字眼也隨之響徹全世界,無數人為之瘋狂、為之崇拜。
當然,以上這些,周興盛都在看過之後就拋在了腦後,他是完全不在意的。
以上這些,是夢工廠在宣布投資不低於一億美元拍攝《泰坦尼克號》之後美國方面的反應。
直到回到香港,周興盛才終於明白了過來,為什麼梁香凝會突然之間給他打電話,原因不是出在他和王佳佳的身上,而是出現在了遠在美國好萊塢籌備《泰坦尼克號》拍攝任務的大美人李佳欣身上。
《紐約每日新聞》是做低俗、庸俗新聞起家,現在雖然逐漸在提高檔次,但依然不能更改其暴發戶的本質,語氣囂張:「……一億美元拍攝一部沉船片,我們不得不懷疑,香港人是不是太有錢了,以至於可以出手就是上億美元?援用日本人的一句話。這一定是本世紀最好笑的笑話,我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看著那個不拿美元當錢的混蛋灰溜溜的滾回香港了!」
後世,那麼多明星,其實也就是在國外得到一些電影獎項,實際影響力半點也沒有,但是一回到國內,立即就被媒體冠上了「國際巨星」的稱謂;或者體育賽事里,譬如籃球隊、足球隊,國內過去的運動員只是打打替補,甚至天天坐冷板凳,但在國內依然是「巨星」一枚,廣受迷們的追捧。
「老婆,你知道的,我只愛你一個人!」周興盛陪坐在梁香凝身邊大獻殷勤,他心下也鬆了口氣,幸好梁香凝沒有將目標放在王佳佳身上,否則鐵定露餡。
周興盛暗嘆了口氣,有些歉疚的湊過去親吻了一下她的臉蛋,伸手抱著她的腰,說道:「老婆,我會一輩子都好好待你的。無論發生什麼事,你可千萬別離開我身邊,否則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香港的主流看法,周興盛這次是替國爭光了,同時也是香港電影走向世界的標誌,香港電影應該會有更加輝煌的未來!
《華盛頓郵報》曾經因為絕大部分新聞都是關乎政治的而被人們批評過,但始終不改其志。此次出乎預料的報導了此事。倒不是因為此事在整個美國都鬧得沸沸揚揚,到了不得不報導的地步,而是同樣關乎政治事件。
梁香凝笑容滿面的接過他遞來的玫瑰花,喜滋滋地說道:「算你啦!」
周興盛只在乎一件事,那就是現在在香港傳得沸沸揚揚的有關他的緋聞、緋聞主角有兩個,一個是他,一個是遠在美國的李佳欣,都議論著他和李佳欣肯定有一腿,不然的話為什麼不帶其它演員去好萊塢,偏偏只帶李佳欣?
世界一體化,但在互聯網真正實現全球化之前,世界各地的消息還是存在著時間差的。
《星島日報》同樣在唱讚歌:「……一億美元的大手筆,前所未有,這是香港電影真正獨立走向世界的開始,我們應該相信並堅信,香港電影有著更為輝煌的未來……」
很簡單,現在的影片,即便是好萊塢的大片,全球總票房能夠達到一億美元的話,這部影片就是一部非常賣座的大片了。
風波,第二天的時候就波及了整個美國,從東到西,從南到北。
在他到達上海的第二天,夢工廠電影公司就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徐曉明偕同約翰遜、詹姆斯·卡梅隆、李佳欣等人聯袂出席。在新聞發布會上,徐曉明宣布了夢工廠關於拍攝《泰坦尼克號》這部影片的計劃,並且爆料總投資不會少於一億美金。
……
「來自香港的電影人宣布一億美金拍攝泰坦尼克號,這艘上世紀初沉沒的世紀大郵輪,這真是一個不錯的消息,可以讓我們緬懷歷史。但是,我們不得不為此感到擔心,剛剛成立的夢工廠它能夠支撐起這副重擔么?它的肩膀現在還是如此的脆弱不堪!」——環球電影公司沒有冷言冷語的嘲諷,但誰都能夠看得出它對於「夢工廠」的輕視。
資歷最古老的的派拉蒙說:「夢工廠這員小將居然要挑戰一億美金的大片,它是瘋了么?還是這個世界都瘋了?夢工廠一定會付出代價的。」
歷史最輝煌的米高梅電影公司宣稱:「毫無疑問,夢工廠將為它的自大輕率付出代價。」
「初出茅廬的夢工廠投資一億美金拍大片,是那個從香港來的徐經理口誤說錯了呢?還是我們聽錯了?啊哈,我們一定是聽到了本世紀最好笑的笑話!」——剛被索尼公司收購不久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發出了大肆嘲諷的笑聲,同為亞洲公司的索尼對付起來自香港的夢工廠來可謂是毫不手軟。
《紐約日報》說:「……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悲劇。很高興夢工廠能夠投資一億美元將它拍攝出來,讓我們可以重新緬懷歷史,銘記歷史的教訓,不再讓悲劇重演……許多人都不看好夢工廠的此次拍攝計劃,都一致認為一億美元的投資成本太過於巨大,稍有錯誤就將萬劫不復,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執導影片拍攝的是詹姆斯·卡梅隆,他是一名天才導演,從來沒有讓我們失望過,從《終結者》到《深淵》,再到《終結者2》,他都以他獨特的影片風格讓世人瘋狂追捧……」
各大媒體報社紛紛發表評論,其中不乏美國重量級的報紙,譬如《紐約日報》、《紐約每日新聞》、《洛杉磯時報》,甚至於以幾乎全版面報導政治的《華盛頓郵報》都以一個很大的篇幅評論了此事。
周興盛看得是瞠目結舌,也終於知道為什麼梁香凝會拐彎抹角的問他是家花香還是野花香了。
《明報》大唱讚歌:「如果說前往美國收購電影公司並且改名為夢工廠的手筆,是娛樂大亨周興盛正式宣告自己進軍美國好萊塢的話;那麼,投資一億美元拍攝《泰坦尼克號》就應該是周興盛宣告自己真正走向世界電影產業的開始!我們有理由相信,香港電影將會在在周興盛手中走向更為輝煌的未來,也將真正的走向世界!」
而現在呢,光是投入就高達一億美元,徐曉明在新聞發布會上的說法更是不低於一億美元!這也意味著全球總票房至少要是一億美元的四五倍,周興盛的投入才能夠回本,否則就是賠錢貨,可以想象其艱難。
當然,也有媒體冷靜的表示還需要謹慎觀察,代表就是《文匯報》,發表評論文章稱:「……雖然是此次的影片投資計劃高達一億美元,投資人是娛樂大亨周興盛,但我們更應該看到,此次的影片是《泰坦尼克號》,是歐美世界的一個真實故事,實質上還是屬於好萊塢似的電影。筆者認為,什麼時候香港的故事能夠拍成好萊塢大片了,那時候才應該是香港電影正式走向世界的開始。而且,我們更應該看到,一億美元的投資,成本太過於巨大,不是誰都可以玩得起的……」
饒是如此,美國方面的轟動反應還是很快就傳回了香港,並且立即就引爆了整個香港,傳媒行業、娛樂圈、乃至整個香港社會。
《華盛頓郵報》發表評論文章:「……且不論夢工廠此次的影片投資計劃結果如何,我們都可以看到一個事實,那就是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加快,資本趨向性外流的速度明顯遞增,經濟水平低下的亞洲地區開始騰飛。其中以日本、香港的經濟發展尤為迅速,這從兩者發展到資本可以開始反攻美國市場就可以看出。在這裏,我們完全可以預計,未來的亞洲經濟必將成為世界經濟的新引擎,如果……」
這個消息一傳出,立即就在美國好萊塢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各大電影公司紛紛就此發表言論,或是高呼狼來了,或是潑冷水譏諷。毫無疑問的是,對於夢工廠的此次大手筆投資《泰坦尼克號》,絕大多數電影公司都在唱衰。
其它報紙,尤其是一些中報、小報,更是極力的吹捧周興盛在美國好萊塢取得的成功,即便周興盛只是剛剛收購了一家電影公司,剛剛投資了《泰坦尼克號》而已。
事情的起因,得從他在美國的動靜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