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子》第一卷 李家有兒名隆基

第六十四章 有孫若此,夫復何憾!

第一卷 李家有兒名隆基

第六十四章 有孫若此,夫復何憾!

「呵呵!」武則天先是發出一陣暢笑聲,然後再給群臣解釋,道:「金字塔很高,高不可量,就算長有翅膀,飛得上去,也沒有這樣的丈量器具。」
量量身高和影子,與解題八杆子也打不著,這也能解題,沒聽說過。
張說的穩重是不用說的,他如此說,定是有所見。可武則天又想不明白,一臉的驚訝。
李旦是以袖遮面,滿臉通紅,都沒臉見人了。狄仁傑這誇讚,無異於響亮的耳光抽在他臉上。
「……」群臣張口結舌,一臉的思索。
「對。」群臣對武三思非常不爽,對狄仁傑充滿敬重,可此時他們卻是贊同了武三思的話。李隆基的瞎胡鬧誰都看見了的,狄仁傑還在大聲讚揚,他肯定是老糊塗了。
「走狗運。」武三思和武承嗣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在心裏詆毀。
要是換個時候,能得狄仁傑如此盛讚,李旦一定會引以自豪,今天不行,他只有羞愧。
「楚王了得!了得!」狄仁傑誇讚李隆基已經夠讓人震驚的了,然而,還有更加讓人震驚的,張說、宋璟和幾個太學生如狄仁傑一般,豎起大拇指誇讚李隆基。
狄仁傑精明強幹,他如此大喜而明白的道理必是驚天動地,由不得武則天不充滿期待。
「三郎,過來。」武則天笑眯眯的,打量著李隆基,怎麼看怎麼順眼,沖李隆基招手。
「他量量身材,量量影兒就解了?」武三思冷笑一聲,道:「有這樣解題的么?」
「呵呵!」武則天打量李隆基,一臉的歡喜,微微頷首,發出一陣暢笑聲。撫著額頭,感慨道:「我們誤以為要用甚奇妙的丈量器具來丈量金字塔有多高,卻是不知可以利用日頭來做這事兒。」
狄仁傑、張說、宋璟,以及幾個太學生扯起嗓子大吼,個個一臉的喜色,比起大過年還要歡喜,彷彿有天大的喜事似的。
「這就得另想辦法,把高不可量變成可以丈量。」武則天接著道。
「就這?」群臣集體失語了。
「不可能!」一片否決聲響起,出自群臣之口,個個搖頭,一臉打死我也不信的表情。
「你們……」武則天指點著他們,都不知道說什麼好。
這話正是群臣心中所想,無不是重重點頭,大聲附和。
「這……」武則天也是精通數術之人,得到這麼多提示,若有所悟,眼中精光閃閃,眉頭緊擰著,正在思索。
武則天還沒有說話,群臣就是一陣驚呼聲,更有對狄仁傑的不信任之語。
「狄仁傑,你老糊塗了吧?李隆基明明是在瞎胡鬧,丟朝廷臉面,你竟敢誇他,你肯定老糊塗了。」武三思對狄仁傑最是不爽,大聲喝斥。
「是呀。」群臣立時附和。
「啪!」猛然間,武則天右手重重拍在額頭上,一臉的恍然,大拇指一豎,讚不絕口,道:「妙!妙!絕妙!」
「陛下,你要做甚?可是要懲罰我?我可是很胡鬧呢。」李隆基並沒有過來,而是朝後退,一臉的得瑟。
李隆基又是量身高,又是量影子長度,這是瞎胡鬧,胡鬧透頂,有他這樣了得的?
「是我瘋了,還是國老瘋了?」
「解了?」武則天如同在聽天方夜譚似的,一雙好看的眼睛眨呀眨的,不明所以。
「我沒聽錯吧?」
「陛下,你們說了這麼多,可這題究竟是如何解的?」除了少數聰明過人的才智之士外,絕大數大臣還是一臉的迷糊,沒有想明白道理。
「晴天才有日頭嘛。」難題解決了,臉面保住了,朝廷威嚴保住了,武則天的心情極好,很有耐心。
「午時的影兒和身材一樣高嘛。」武則天的耐心不錯,笑道:「這時候,只需要量出影兒有多高,就知道金字塔有多高了。」
「這……」武則天和群臣看在眼裡,好一陣訝然,這也太難以讓人置信了。
「日頭,我們天天看見,可又有誰能想到利用日頭來解此題呢?」狄仁傑搖頭晃腦的感慨,讚歎一句:「楚王真是了得!了得!」
「楚王果是了得!」一片頌揚聲響起。
「是呀。」群臣立時附和。
「這還妙?」武則天的嘴巴張得圓乎乎的。
武則天的精明自是不用說的,連她都在誇讚,看來這題是真的解出來了。可是,群臣又想不明白,個個瞪圓了眼睛,皺著眉頭苦思。
「陛下,你也精通數術,你還沒明白?」狄仁傑已經失去了昔日的穩重,聲調有些高,沖武則天道:「楚王已經解了這道題目。」
「對!」狄仁傑、張說、宋璟,還有幾個太學生齊聲贊同。
要說信吧,他們就是想破腦袋也是想不明白道理。要說不信吧,武則天是九王至尊,那是金口玉言,不會信口開河。
「是我聽錯了,還是國老在胡言亂語?」
「陛下,這和晴天有甚干係?」有心急的大臣忙問道。
「楚王了得!了得!」狄仁傑大拇指一豎,差點把天捅破了,一個勁的誇讚李隆基,還搖頭晃腦,一副佩服得五體投地的表情。
「三郎,休要胡說。祖母疼你還來不及呢,哪會懲罰你。」武則天臉上滿是欣慰的笑容,笑眯眯的道:「有孫若此,夫復何憾!」
「那為何要午時?」有大臣依然迷糊。
群臣誰個不如是呢?
「晴天才有日頭,才能有影兒嘛。」武則天接著解釋。
「甚?解了?」
「沒錯。三郎了得!」武則天重重點頭,一顆頭顱點得比啄米的雞頭還要快,大聲讚歎,一臉的欣慰。
而且,他們還一臉的恍然大悟神色,彷彿他們想通了某件至理似的。
「……」武則天直接失語了。
「真解了?不會吧?」李旦也是想不明白,一臉的驚疑。
「你們明白了甚?」武則天問道,很是期待的打量著狄仁傑
「妙!妙!妙!」群臣中不乏聰明人物,經過武則天這番解釋,終於明白了,齊聲讚揚。
要是在現代社會,測量金字塔高度的辦法多的是,可以用激光,可以用遙感技術。可是,在唐朝,沒有這些先進的測繪技術,就算長有翅膀,飛到金字塔頂端,也沒有這樣的工具來測量,這是最難之處。
「真解了?」武三思和武承嗣自是更加不明白了,如同丈二金剛般,摸不著頭腦,驚疑不定。
李隆基如此瞎胡鬧,狄仁傑誇讚了不夠,張說他們還要誇讚,要不是武則天親耳聽見,親眼看見,打死她也不會相信這是真的。
「三郎又掙臉了?」武則天都在誇讚,自然是沒跑兒了,李旦不得不信了。
「妙就妙在這裏。」張說以看白痴的眼神瞄了一眼歡蹦亂跳的武三思,扯起嗓子吼道。
就是翻遍史籍,也找不到這樣的記載。
「陛下,你咋還不明白?」宋璟一拍雙手:「楚王真的解了。」
「不可能吧?」
誰不知道晴天有日頭?
讓群臣印象深刻的是李隆基那句「今兒天氣好,正好解題」,天氣和解題有屁的關係?此時此刻,群臣不能不弄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