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奮鬥》第二卷 大時代

第180章 上帝是中國人?

第二卷 大時代

第180章 上帝是中國人?

但為了擺脫那些可謂的英國佬,潛艇編隊一次又一次的或是調整航向或是于深海靜停,這一切浪費寶貴的燃料、時間。尤其是食物,為了儘可能多的攜帶燃料和機械備件,艇內的食物被壓縮到了最底標準,甚至於僅只準備了海圖航程的28天分額,對於遠程航行而言,這一切是致命的人,但為了更多的燃料和備件,也只能做出這樣的犧牲。
最終在走出象牙市場的時候,魯道夫在港口用美元換的法郎全部變成一堆具有非洲特色的象牙工藝品,即便是朱文也買了數件象牙工藝品,雖然並不欣賞這些工藝品,但回國後作為禮物送給朋友顯然是再合適不過。
在美國曆來將新聞界記者稱為無冕之王,又將他們視為與政府、國會、最高法院配合行動的「第四集團」。一些美國人曾就美國人的精神狀態說過這樣詼諧的話:「美國人可以省掉別的一切,只要有麵包和報紙就可以生活。」由此可見,美國人和報紙,美國新聞和政治,其關係是何等的密切。
因為歐洲宗主國爆發的戰爭,導致往來於非洲各個殖民地間的蒸氣動力貨船大都被徵用,在非洲幾乎每一個港口只剩下了這些老舊的帆船,當然在大多數設施落後的非洲港口,這些吃水淺的帆船甚至比蒸氣鋼船更為適用。
「你是說他?是他發明的這一切?」
亨利·盧斯點頭說道,在來中國的郵輪上亨利·盧斯碰到一些從美國來的技術人員,他們到中國是為了學習那個「西北生產模式」,一個全新工業製造模式,他們最常說的說是中國工廠的效率是美國的十五倍。
朱文點頭說道,顯然啟明號到港的消息已經在大巴薩姆傳來了,也難怪一般萬噸貨輪來到這個港口,消息被傳來倒也不足為奇,就像啟明號剛進港時港務官驚訝的表情一般,這裏已經太久沒有停泊萬噸輪了。
「先生,陳經理吩咐過你一到就直接上三樓找他。這位先生,請您在這裏先休息一下!如果有什麼需要的話,請您吩附!」
年青人禮數周全的對進入商會的二人說道。
天一放晴,朱文便帶著魯道夫船長離開了啟明號貨船,朝大巴薩姆走去,大巴薩姆是象牙海岸首府所在,新建的西非華商總會就在那。在殖民地身為黃種人的朱文身邊跟著一個白人,做起事來總是會方便一些,儘管在這場戰爭中中國是法國的盟友,但歧視仍然存在,至少在中國成為真正的世界強國之前。
「魯道夫,你這裏就像到家一樣,你隨意!」
「先生,陳經理一直在等著你們,甚至連總督的邀請都回絕了!先生,裏面請!」
「我是在一個叫做登州的小城長大的,我殷切地希望能在某一天回到那個地方,親眼見證那個古老國家的正在發生的奇迹,並將那裡發生的一切如實的報道呈現給美國的讀者。」
「或許上帝真的是中國人!」
「嗯!我是啟明星號的貨主朱文,請問陳經理在嗎?」
「在戰爭爆發前的1914年,中國甚至連棉布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在戰爭爆發后的四年後,全美國甚至世界每一家百貨公司都可以找到中國商品的身影,中華高級轎車是華爾街巨富們的寵兒……你家中的那些新穎的家電,身上的時裝、火機以及讓女人們趨之若鶩的昂貴絲襪、化妝品等等,來自中國商品正在改變著你的生活,同時也在改變著那個古老的東方國家!如果你不願意相信的話,可以在自己的家中找一下,相信一定可以找到『Made—in—China』的身影,不信你就試試!」
趴在海圖上再一次計算了所需時間后,面帶疲色的馬克看著眼前的丁力雲用摻雜著生硬的中文的德語問道,目的地在法屬象牙海岸的阿比讓港,直到十六天前編隊突破北海封鎖線后,馬克才從眼前的丁力雲那獲知。
拿著地圖的朱文有些憤然地說道,「朱」是魯道夫對自己的表示親近的稱呼,就像很多德國人叫自己的中國同事、朋友「王」、「劉」一樣,但是這種親近用自己身上顯然不合適,甚至讓朱文感覺厭惡,這個字和那個字同音。
一出象牙市場,朱文就看到一座華式的建築以及建築二樓伸出的五色國旗,在建築外一群黑人正在朝著數十輛CA—10卡上車裝著成包的貨物,那裡便是西北的華商總會,也是華商們在西非唯一的貿易站。
一時之間,在美國的報紙雜誌上,對於中國的報道屢見不鮮,在這個充斥著殘酷的戰訊的時期,美國人更樂意見證一個奇迹,改變著他們生活的奇迹。讀者的需求從來都是美國報業的指向標,即然讀者們喜歡,美國的報社便紛紛向中國派出了記者,以便得到更多的新聞,畢竟那裡的一切就如同神跡一般。
「魯道夫!你這個老色鬼!我說過,如果你再叫我『朱』,我不介意用我的拳頭維護我的名譽,亦不在乎別人說我是在欺負一個老人!」
艇艙內亮著昏暗的橘色燈光,穿著德國海軍潛艇兵制服的艇員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工作著,昏暗的橘色燈光意味著現在是夜晚。雖然船員每隔8小時換班輪值,但長時間的遠程航行加上潛艇艙室的密閉生活環境,不費功夫就把他們的生理時鐘搞亂。因此,潛艇夜航時,艙內燈光調暗,清晨時轉亮,好讓水兵有晝夜有別的感覺,三餐也有早餐、午餐和晚餐之分,以儘可能的讓水兵們在長時間枯燥的航行中有身在陸地的錯覺。
而在西北的每一個工廠之中,最不缺少的就是足夠的耐心與恆心去執行。流水線與新的生產模式的結合,單動機械與新式刀具的結合,成就了現在西北的工業生產速度,在一些機械零件加工製造上,歐美需要幾十分鐘,但是在西北只需要幾分鐘,甚至一分鐘。生產效率的提高,嚴格的生產流程式控制制,使得西北工廠生產出質量最高、價格更低的產品,而這正是外國人學習的。
「不行!我們不能擔負這樣風險,一但打破無線電靜默,就有可能增加整個編隊的風險,只是四天而已,不是四個月!馬克上尉,你負責指揮編隊到達中國,其它問題我來負責!」
《華盛頓郵報》1918年7月18日的頭版中《中國!上帝的最新寵兒?》一文在整個美國引起了轟動,作為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最大、最老的報紙,《華盛頓時報》一直是哥倫比亞特區政客們的與麵包一般早餐。
因為華商僅剛涉足非洲的貿易,所在華商在這裏的身份通常是批發貿易商,商業網路仍然是依靠那些法國殖民者過去建立的貿易網路,藉助法商的網路,華商成功的把中國商品賣到了西非的每個角落。
「大巴蒂你看著這裏,裝好車就把這些貨給讓盧爾先生送去!」
坐在沙發上喝著茶魯道夫打量著商會內那些忙碌著的中國人,作為中華遠洋公司的船長,一年半以來,魯道夫和啟明號到過墨西哥、秘魯、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國家,魯道夫親眼見證了在這些國家,中國商品是怎麼一點點的用質量和低廉的價格打開這些國家的市場,隨之而來的就是設於這些國家的中國商會,這些商會之間都保持著非常緊密的聯繫,甚至一定程度上魯道夫覺得商會還有其它的身份,並不純粹的商業機構。
市場上的攤位一個個緊密地挨著,未加工的象牙和象牙工藝品擺得滿滿地,在這裏魯道夫和朱文可算開了眼界,儘管那些所謂的「工藝品」看似不符合眾的審美,但是完全另類的非洲藝術品卻讓魯道夫為之讚歎。
阿比讓外港的天邊出現一片烏雲時,天還未亮就再次暗了下來,接著狂風夾著大雨鋪天蓋地的砸了下來,看不見碼頭了,至少停于港內的商船是不會出現什麼危險情況。老天的力量是無法抗拒的,直到一個多小時后雨停風散。
「丁!我們現在已經比原定計劃超出五天,按照現在的速度,我們的食物恐怕不夠支持我們到達阿比讓,我們要做好最後四天沒有食物、甚至沒有淡水的準備。」
稍做沉思丁力雲便用起了過去在特攻編隊的老辦法,削減食物配給,特攻編隊的那幾艘美國潛艇噸位小、艙內空間狹窄裝載量有限,為了滿足遠航訓練的需求,丁力雲不止一次的採用過同樣的辦法。
馬克毫不遲疑的下達了命令,食物危機被暫時拋到了一旁,遭遇商船隊對於潛艇編隊而言是一個難得的演練機會,這一次遠航是伴存著訓練,按照丁力雲的要求,當編隊到達中國后,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戰力。
十五倍是什麼意思?難道是中國人體力是美國人的十五倍?如果不是體力,那又是什麼?那是因為美國的浪費是中國的十五倍。最大的浪費是人的浪費,智力的浪費。
沈善修笑指著餐廳中央懸挂的一副照片說道,在西北在家庭的客廳、公眾場合懸挂司馬肖像早已經是約定俗成的禮節。
在阿比讓港內昨夜剛剛進港的懸挂著五色旗排水量為一萬兩千噸的「啟明號」貨船,無疑是這個滿是千噸帆船的港口中的巨無霸,至於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整個非洲都找不到排水量過萬噸的商船。
「亨利,在西北有一句名言,我們要像一百年不發生戰爭那樣工作,要像明天可能爆發戰爭那樣做好準備。在西北幾乎所有的工作都以戰時狀態去進行,每一個工地、工廠都採取了一種幾乎是24小時工作制,就是機器不歇人休息,輪班倒制度,所以西北的工業也很快地發展起來了。你說的那家工廠是家紡織廠,現在我們只用六個月的時間就建成一座200立方煉鐵高爐並投產。如果說這是奇迹的話,我更願意說這是戰時狀態創造的奇迹!」
歐洲的戰火對於國商而言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整個歐洲陷入了戰爭之後,為歐洲人壟斷的非洲等殖民地的市場,徹底打開了原本緊閉的大門,儘管這些地區大多數國人甚至從不曾聽說過,但是卻不妨礙他們追逐財富腳步,隨著這些商人的腳步,無數的中國商品被中國的遠洋船隊運到世界的每個角落,西非自然也不例外。
在心下打定注意后,亨利·盧斯笑看著眼前的朋友,自己必須要在他成為總統之前採訪他。
「我是中國人」,這是在西北採訪的最大優勢!
在一家建築事物所工作的沈善修是亨利·盧斯在芝罘學校那所被稱為「蘇伊士運河以東最好的英語學校」讀書時的校友,在學校時兩人並不算熟悉,直到六年前亨利·盧斯隻身在前往英國的郵輪上結識后沈善修,兩人在郵輪建立彼此間的友誼。
亨利·盧斯在自薦信中如此寫到,最終在骷髏會的朋友的幫助下《華盛頓時報》資助了亨利·盧斯到中國的採訪,或許是亨利·盧斯出生在中國並在中國長大的原因說服了報社,而最重要的是他可以說著一口熟練北方官語,在中國長大的他熟知中國的一切。
手握著煙斗的魯道夫此時完全沒有往日的那種紳士模樣,反而帶著一副饒有興趣的眼光打量著不斷從街上的那些黑女人。
「呵呵!陳會長,謝謝!」
所謂的西北生產模式最初源自一份司馬交給西北公司經理穆藕初的《工業生產優化建議》,誰能想到那份建議在經過兩年的使用后,竟然成就現在被各國的「西北生產模式」。
儘管亨利·盧斯仍是耶魯大學的在校生,但是為了籌集學費,一直在課後擔任侍者,同時還是Hotchkiss文學雜誌的主編。當兩個月前美國流行起關於中國熱之後,亨利·盧斯便向多家報社雜誌提請資助以特邀記者的身份到中國採訪。
「呵呵!哪!就是他!」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東方奇迹吧!
非洲,有兩個著名的海岸,一個是象牙海岸,另一個是黃金海岸,位於幾內亞灣象牙海岸,因盛產象牙而知名,幾百年來,無數象牙從這裏被輸送到歐洲製成鋼琴鍵盤以及其它奢侈品,象牙是幾百年來法國殖民者唯一從這裏帶走的東西,儘管代價是無數大象被殘殺。
位於幾內亞灣沿岸的阿比讓港,是這個時代西非最大的港口,也是最為重要的港口,阿比讓港始建於1903年,因法國殖民政府把它作為上沃爾特—象牙海岸鐵路的終點站,並建立海上現代化碼頭而興起。
「……呵呵!先生你好!從國內來的?你們是和啟明號一起來的?」
陳遠新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道,這個沙盤裡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夢想。
「哦?阿比讓大港!」看著沙盤模型朱文一下來了興趣。
「哦!上帝!我看到了未來,這裏的一切都是奇迹!」
「你確定?或許我們可以發報給你們的遠洋船隊,讓他們到幾內亞海岸為我們提供補給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暮色溶溶,大西洋上的薄霧浮在海面上,潛艇指揮塔上的瞭望手儘管用著高倍望遠鏡,但可視距離仍然不高。突然,遠處天海一片的邊沿入出現了一連串的小黑點,在平靜的海面上中時隱時現,瞭望手隨即拿起了電話。
朱文轉身向魯道夫交待了一句然後在年青人的引領下上了樓。
「呵呵!這隻是鄙人的一些狂思妄想而已!阿比讓大港!」
看著報紙的政客們、讀者們果然像報紙上說的那樣,隨意朝周圍看了一下,正如要報紙上所料,他們果然在自己家中找到了Made—in—China,有電器、有服裝、有玩具、有化妝品,喜好奇迹的美國人這才發現自己竟然無視了這麼一個奇迹,一個改變著自己生活的奇迹。
「你難道不知道現在他正在忙著什麼嗎?我……幫你?天!我只是一個建築師!」
「嗯哼!這些我都在報紙上看到過了,你們創了一個全新的模式,甚至於英國、法國、甚至於美國的工業專家都跑到你們這裏學習你們的戰時建設模式。不過我想他們更想學習的是你們的西北生產模式,西北的工廠的生產效率是美國的十五倍!同樣一家工廠、同樣的機械,你們的生產效率比美國高出十五倍。我想這才是美國的企業家們要學習的東西!沈,到底是誰發明了現在的這種生產模式?」
隨著艇內的紅燈亮起,原本休息的水兵被紛紛喚起,水兵們急匆匆的返回各自的崗位,準備圍獵水面上的商船隊,儘管所有人都知道,魚雷發射管內的魚雷發射出去的機會非常渺茫,但是仍然像戰時一般繃緊了神經。
在得到《華盛頓時報》贊助的三千美元的採訪經費之後,亨利·盧斯立即買了一張中國郵輪公司的中等艙船票啟程來到了中國,這片闊別達六年之久土地。
「只要不超過十天就不會有任何問題,這點你放心,這次你們運來的貨物有三成是屬於皮埃爾總督,之前皮埃爾總督已經和港務處打過招呼,你們儘管放心,現在雖然是戰爭時期,但是象牙海岸依然是象牙海岸,戰爭距離這裏太過遙遠,總之還是那句話,只要你們需要,西非華商總會一定傾盡全力支持你們。」
亨利·盧斯有些驚訝地望著餐廳正牆中央懸挂的照片,很難想象被美國企業界奉為上帝法則的「西北生產模式」竟然出自一個政治家之手,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如果是真實的話,或許這將是一個轟動美國的大新聞。
「朱先生,你看如果這個港口是屬於我們的,我一定會在這裏修建一條運河。你看就在這,從這裏切穿沙嘴,然後開鑿了一條長3.2千米、寬至少300米、深至少15米的運河水道,以此溝通了埃布里耶瀉湖與幾內亞灣,這樣遠洋海輪就可以直接進入瀉湖。埃埃布里耶瀉湖有550平方面積,平均水深7—8米,只面要溝通瀉湖和幾內亞灣,這裏就會成中太西洋最好的天然良港。可惜這裡是該死的法國佬的地盤!這些法國人佔領了這裏幾百年竟然還不知道自己屁股下面竟然坐著一個天然良港。」
想起在紐約看到的新聞中,那些美國人因對中國奇迹般地經濟增長而發出的感慨,魯道夫也不禁心生這種感覺,誰能想到這個在四年前的還是一個農業國的東方國家,在四年後會把那些新穎的工業品賣到全世界?
這時的陳遠新辦公室內的一個簡易沙盤吸引了朱文的注意,看著沙盤朱文有些疑惑地看了眼陳遠新。
遼闊的大西洋上,海面風平浪靜,天空上的星星在大海夜色里閃爍,星光映襯在平靜的海面上,在這種情況下會讓有種猶如置身於神話般的仙境之中的錯覺。駛出德國基爾港已經十九天的潛艇編隊排成行列緩緩前進,浮在海面上的潛艇猶如海面上的藍鯨一般,緩速航行。
因為是戰時的關係,幾乎全世界的商船都在往返于歐洲,阿比讓港已不見戰前的繁忙,不過儘管如此作為西非最重要的港口,在港內仍可以看到數十條船在此駐港的壯觀景象,其中很多商船是古老的帆船,帆船上高大的桅杆顯得好不壯觀。
幼年時同學的驚訝讓沈善修隱覺一絲自豪,來自外國人的稱讚和驚訝是對西北取得的成就的承認,同樣是對中國發生巨變的承認。在說話時沈善修的臉上帶著濃濃的得意之色,西北的工業速度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奇迹。
「中國人的觸角已經伸到了全世界的每個角落!」
來到西北的幾天里,亨利·盧斯被眼前的這座充滿東方韻味的現代化城市驚呆了,以至於只能用這一句話來形容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亨利·盧斯很難想像這座城市在三年前竟然還只是一片荒原,城區內林立的高樓大廈,規劃良好生活社區,在城市周圍數十公里內以衛星城散布的種類繁多的工業區。
陳遠的那個天然良港吸引了朱文的注意,一直以來調查部外勤特工的一項工作就是收集所駐地區的地理資料,而這處未被發現天然良港無疑更吸引人。
象牙尖兒的一端是實心的,一般用來雕刻頭像,而更粗的空心的一端,就用來製作筆筒等裝飾品,這是象牙市場里最考究藝術水平的商品,有的頭像圓潤飽滿,安詳幸福,有的頭像卻線條硬朗,目光深邃。
不過最吸引人的那些象牙海岸的婦女,都是裸露著上身的,這一切讓自許為君子的朱文感覺非常尷尬,不過這些炭黑般的黑女人顯然不會引起朱文的性趣,儘管在朱文已在海上渡過了二十天的禁慾生活。
「嘖!嘖!如果紐約的女人也像這些象牙海岸的女人一樣赤裸著上身可就太棒了。朱!你看那個女人,如果她的皮膚再淺一些,最好變成白色,走在紐約!不柏林的街頭,每一個紳士都會為她而瘋狂!」
「嘖嘖!你看這裏的象牙,尤其是這些藝術品可真漂亮!」
「陳先生,你有詳細的地圖嗎?如果的可以的話能不能再將你的計劃複製一份給我!」
當然不會有人知道那份《工業生產優化建議》實際上是源自後世「日本豐田生產模式」因為這個生產模式基本上是衍生於日本豐田公司,所以管理界以豐田來命名此生產模式,它的創始者是大野耐一,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它不是一套理論知識,而是一套實實在在的實戰經驗。
或許相比于西北以及中國的工業奇迹,他本人更是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奇迹,好像他從來沒有接受過專訪,如果他接受自己的採訪的話,他的傳奇般的經歷,必定會讓全美國為之瘋狂,而自己也將會因為這次專訪功成名就。
這次來西北採訪,亨利·盧斯自然想到自己的這個朋友,在西北工作了一年半的「老西北人」,不過有了朋友的幫助,亨利·盧斯甚至以在中國出生的優勢,申請到了B級身份證,在西北的通行要比其它的外國記者更方便。
馬克疑惑地看了眼丁力雲開口提出了自己的建意,打破無線電靜默、改變預定集合地。
亨利·盧斯一邊吃著在美國懷念不已的中餐,一邊極其誇張的讚歎著幾天來在西北的耳聞目睹,並和自己的老朋友沈善修分享著自己的驚訝。
「馬克上尉,我的隊員的一日三餐改成兩餐,非重體力崗位上改為一干一稀。這樣的話省出的食物應該足夠支持我們到達阿比讓外海接受補給。」
詩人、政治家、經濟學家、成功的商人!
感慨著在短短兩年中,中國商人取得的成就的同時,魯道夫知道這一切均受益於歐洲的那場戰爭。當自己的祖國試圖用槍炮奪取海外市場的時候,這些中國人竟然不費一槍一彈,利用市場空白,成功佔領了這些市場。
進了大巴薩姆的兩人很快來到了大巴薩姆的象牙市場,象牙海岸最為著名的象牙市場,象牙海岸正因這裏而得明,一進象牙市場,魯道夫的眼前就是一亮,在毫無遮攔的烈日照耀下,白花花的一片象牙,晃得魯道夫把眼都眯了起來。
在西北的工廠之中,在西北工廠的生產流水線上,連材料的運放都完全精確到秒,而且每個工人身邊都有一條線,任何一個人發現問題,都可以拉這條線,然後讓整個線停下來,然後發起全民性的「改善運動」。
它的實踐準則很簡單————就是及時生產與不製造庫存!這個道理很簡單,但也很重要,所以後世世界上很多企業都將此生產模式奉為法寶,因為它能大大的降低成本與有效提高效率.但真要做應用好它,可不能光說,關鍵還在於要有足夠的耐心與恆心去執行。
沈善修有些不可置信地看著眼前的亨利·盧斯。
「我們到了!
「立即下潛到至潛望鏡深度!立即進入作戰態度!」
丁力雲一口回絕了馬克的建議,在丁力雲看來馬克的提出不是成功的建議,而是自殺的意見!至少在於警備艦隊戰艦匯合之前,丁力雲絕不會拿這六艘艦隊急需的潛艇去冒任何風險。
「陳會長這是?」
阿比讓港區人很多,就像一個市場,到處都是喧嚷的人群,望不到頭的椰林墜著溫暖朝陽。路兩旁那些野蠻的黑人,向那些剛下船的水手們兜售各種貨品——西瓜、椰子、兔子……這些新鮮的果肉往往最受那些水手們的歡迎,畢竟在海上他們根本吃不過新鮮的果肉。
在此之前,建立一家大型機械廠,僅建廠房就需要半年甚至一年,而採用蘇俄的戰時模式,先標定廠房位置,數十個施工隊同時施工,在建廠房的同時夯實廠房地基、鋪設廠房地面,隨後安裝調試機構工廠所需要的一切施工完全是同步進行,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施工,在廠房建成的同時,工廠已經投入了生產,在生產中重新調試。過去需要兩年才能建成的工廠,現在只需要半年,儘管基建投資額因而增加數倍,但提前一年半投產帶來的利潤,遠超過基建增加投資。
戰時狀態是西北工業的特點,這一切完全受益於司馬從後世蘇俄在衛國戰爭時東遷工業中提取的成熟經驗。速度!這是當時東遷工廠最根本的要求,當時蘇俄東遷的1523家大型企業,其中大半都在西伯利亞以及中亞荒原上重建,並在半年內恢復生產,其中太多的成熟經驗值得西北借鑒,這些成熟的經驗是西北工廠建設速度的根本保障。
陳遠新指著地圖對朱文說道,作為一個海外商人陳遠新明白良港對於貿易的重要性,初來象牙海岸后,埃布里耶瀉湖就吸引了陳遠新的注意力,但是一個中國人想在這裏投資建港顯然不太可能,而且好像也沒有這個必要。
馬克的話讓丁力雲一愣,沒想到編隊歷盡千辛萬險走出北大西洋后,剛出維德角,還未來得急鬆口氣,竟然會碰到這樣的問題,而且食物的缺品多達四天。
「報告!296方向發現在不明商船隊!」值班大副推開艇長室,對室內的兩位長官彙報道。
顯然朱文警告對魯道夫而言沒有任何意義。不過在進入大巴薩姆后魯道夫的眼福即隨之停了下來,大巴薩姆是白人殖民者的聚居區,這裏的一切都如同歐洲一般,街道滿是那些打著遮陽傘的小姐、夫人們,魯道夫收起了先前的那副色狼相,呈現出一副道貌岸然的紳士的模樣,不時的衝著那些小姐、夫人們點頭致敬。
年青人面帶喜色地說道,在轉身帶路時衝著一旁背著步槍的黑人喊了一聲。
「我的朋友,很難相信,僅僅只用的幾年,你們就創造了這個奇迹!相信嗎?昨天有新一家工廠投產,只用了三個月!三個月!在美國,他們甚至還在挖著地基!」
沒等眼前的這個朱先生挑明來意陳遠新即開口許諾道,華商總會是海外華人互助會的一個分支機構,作為西非華商總會的會長,陳遠新本人也是調查部的外圍人員,儘管不知道朱文等人的來意,既然部里有了指示,那麼自己就會傾力配合他們,至於他們來這裡是做什麼,越少人知道對他們而言越安全。
正如在離開基爾時馬克自信的一般,潛艇隊穿越北海封鎖線時,雖說驚險萬分,但也不過僅只是有驚無險,直正的考驗是在通過北海封鎖線后的十天中,期間潛艇編隊數十次遭遇的英國人反潛編隊、拖網漁船,雖說到也是有驚無險。
陳遠新的爽直贏得了朱文的好感,以至於朱文在心中考慮著回國后是不是應該向部里推薦聯合議會授予眼前的陳遠新嘉禾勳章,嘉禾勳章是西北頒授對國家政務著有勛勞之公務員,及對國家社會貢獻卓著之非公務員或外籍人士,相當多的實業家都得到了嘉禾勳章,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眼前的陳遠新無疑將有資格接受嘉禾勳章。
「朱!難道你不覺得這裏像是男人的天堂嗎?」
在華商總會的門外正指揮著那些黑人裝貨的年青人看到走過來的兩人,看著其中一人熟悉的黃皮膚、黑頭皮,黝黑的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我的朋友,你可以幫我約見他嗎?讓他接受我的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