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奮鬥》第二卷 大時代

第240章 雷霆

第二卷 大時代

第240章 雷霆

「一群混賬東西!惹急了我……」
「著陸滑撬縮都是無縫鋼管製成,所以其表面比較光滑,而短著陸距離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加著陸時的阻力,我們可以在滑翔機的著陸滑撬上纏繞大量鐵絲,從這裏到這裏……」
「師長,降落距離過遠,根據我們得到的資料,降落距離必須要降至150米內!今天的試飛降落距離最短的是139米,最遠達到200米!還需要進一步縮短降落距離!」
一進俱樂部,姚天就看到有幾名同事正在收拾著東西,把他們的東西朝紙箱內裝著,這怎麼了?他們在辭職嗎?
站在隊伍中間的姚天撕聲吼道,應徵來到基地的一擊中,姚天還是沒能適應這裏繁重的學習和訓練!白天學習操縱TG—1攻擊滑翔機,到是傍晚又要進行戰術和武器操作訓練。
「他們……為什麼從滑翔機俱樂部徵召教員?」
「咣啷!」
于秋實隨手拆開電報。
這才使得翔升飛行器公司開始在「飛鳥型」大型滑翔機的基礎上研發的「TG—1型」攻擊滑翔機,這是一種輕型突擊滑翔機,其結構秉承了新型的滑翔機布局方式,採用高單翼加翼下支撐的混合式結構。機身橫截面近似矩形,骨架由鋼管焊接而成,表面覆以亞麻材料製成的蒙皮,因此製造成本十分低廉,便於大量生產。這正是西北的六家滑翔機製造商能夠在20天內提供450架TG—1型滑翔機的根本原因。
從偏廳里匆匆迎出來的陳婉雲,有些錯愕地看著那在客廳中大發雷霆的司馬,似乎很都沒有見過他這般憤怒了,為了避嫌,自從進京后,陳婉雲鮮少在城內總理府內過夜,平時基本都是住西山私邸內。
于秋實問道身旁的從飛機公司臨時徵召的技術人員,上級並沒有留給空降一師太多的準備時間,三個星期,這三個星期那些從俱樂部、學校徵召的滑翔機駕駛員必須要掌握TG—1的操縱,還需要學習射擊、戰鬥!所有的時間排的滿滿的,根本不可能有充足的時間讓他們掌握過硬的技術。
除了正副兩名駕駛員以外,TG—1還能裝載 10名全副武裝的空降兵。其最大起飛重量為 2.2 噸,自身重量為 900 公斤。最大物資運載重量為 1.3 噸。除在機身後方左開有兩扇較大的艙門,可以讓空降兵迅速跳下滑翔機。為了減輕重量,TG—1的雙輪式起落架在起飛后即被拋棄,著陸時完全依靠機腹堅固的金屬滑橇。和最初的「飛鳥」型一樣由H—1型轟炸機擔任牽引機。
被姚天喚作楊經理的俱樂部經理面帶無奈的遞給了姚天一份空軍下發的徵召令。
作為總理府的安全特工,他們多少聽說一些消息,南方各省督軍長官一方面集體告病假,拒絕進京,另一方面他們甚至已經開始動員部隊,從安徽到雲南各省的軍隊都在集結,一方面他們那些督軍長官開始在報紙上借他人之口,抨擊中央政府以「廢督裁軍」之名,行獨裁之實,甚至於稱先生是「袁逆第二」!
「黃河英雄皇族漢,亞人應種亞洲田。青—年,青—年,切莫同種自相殘。不怕死,不愛錢。丈夫決不受人憐!……」
聽到師長的問話的陳姓技術軍官隨手拿起一張紙來,用筆在紙上畫了幾筆草圖。隨後開始在用鉛筆在草圖上比劃著,解決問題的並不困難,所需要僅僅只是一些鐵絲而已。
當倒數到一后,駕駛員猛的一拉拉手,連接著轟炸機和滑翔機間的拖曳繩立即被解脫開來,駕駛員立即操縱著滑翔機朝著地面上的目標飛去,空中的幾十架TG—1型滑翔機開始在氣流的作用搖晃著奔向目標。
此時聽著收音機里傳來的這首軍歌,姚天的心情顯得有些沉重,切莫同種自相殘,儘管先生和中央政府一而再的千方百計避免內戰,但是南方各省最終還是選擇了戰爭,先生的這個講話,或許是呼喚最後和解的可能,如果南方各省還不能給予回應,或許只有戰爭了。
鄭培林曾觀察看過滑翔機機降演習,對於秋實提到的滑翔機的優點並不陌生,但是地形。
于秋實從文件包中取出一份師參謀部擬定的作戰計劃。
雖然邊防公署、西北聯合議會因先生赴京出任國務總理而遭裁撤,但是政治上的變化並沒有改變西北的繁榮,這裏仍然是中國最發達的工業城市,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新移民為這個城市帶來廉價的勞動力。
下了電車后,朝著俱樂部走去的姚天非常意外的在俱樂部外看到一輛軍隊的三輪摩托車,對於這種三輪摩托車姚天並不陌生,俱樂部有時會用其寄引小型單人或雙人滑翔機。
「別問為什麼了!今天下午三點前往空軍基地報道!你們都走了,咱們俱樂部……哎!」
清脆的衝鋒槍聲不斷的在靶場上響起,坐在吉普車內的于秋實地聽著靶場上的槍聲,知道是那些滑翔機駕駛員正在進行射擊訓練,這些駕駛員不是軍人,他們只是臨時徵召來為部隊服務的平民,只不過他們的服務將會是在戰場上。
儘管滑翔機的操縱方式和飛機相似,即用駕駛桿操縱升降舵和副翼,用腳蹬操縱方向舵。但姚天並不認為滑翔機教員可以滿足空軍的對飛行員的要求,再說西北不是有很多航空俱樂部嗎?
「立即執行雷霆計劃!」
手提著衝鋒槍的訓練軍士看著面前的「學員」語重心長的交待道,二十天每天四個小時的訓練能讓他們學會什麼?可以在戰場上保住命嗎?這些都是疑問!自己能做的就是竭盡所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他們學會一些必須的東西。
至於距城區較近的翠微山、平坡山、盧師山、香山以及西山余脈荷葉山、瓮山等等,則更為人們所熟悉。西山林海蒼茫、煙光嵐影、四時俱勝,於是,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學士為它四時的景色所傾倒,遊玩賞樂其間,樂不知返。
陳婉雲連忙走過來為犯了錯的侍女解了圍,生怕他一怒之下遷怒旁人。
終於在臨近中午十二點時,緊閉的房門被打開了,司馬對一直站在走廊內的侍從官說交待道,司馬希望再做最後一次努力嘗試,講話只是開始,在未來幾周內,如果南方真的……那麼自己只能選擇戰爭。
訓練中士的聲音不帶一絲感情,邊防軍中最殘酷的就是那些訓練軍士,用報紙上的話說「他們是一群冷血動物」。
使用滑翔機機降固然可以解決問題,可問題在於師里的滑翔機根本不夠用。
「婉雲,我去書房!給我沖一壺濃茶!」
祝峰遠提到的問題,于秋實早已想到了解決之道,飛機可以新造,至於教員更不是問題,兩年前在西北各省升起的航空熱,尤其是在研究研製了更先進的滑翔機之後,便在民間成立了無數個滑翔機俱樂部,在這些俱樂部之中擁有大量技術嫻熟的滑翔機駕駛員。
這是為什麼?
「陳中尉,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嗎?我是說從技術上,而不是靠駕駛員的技術!」
姚天放下手中的報紙,搖頭嘆了口氣,督軍制是中國政體上的一棵毒瘤,不除督軍,中國難安,對於這一點,從內地移民西北的姚天從不懷疑,這也正是姚天曾參加「廢督裁軍」遊行的原因,但是姚天沒的想到,內戰真的要爆發了。
京城西山,是太行山的一條支阜,古稱「太行山之首」,又稱小清涼山。宛如騰蛟起蟒,從西方遙遙拱衛著北京城。因此,古人稱之為「神京右臂」。西山峰嶺連延,歷今房山、門頭溝、石景山、昌平等幾個區縣,古稱無定河的永定河貫穿其中,將西山截為南北兩段。
靶場草坪上站滿了從西北省六十余家滑翔機俱樂部以及高中徵召來900名滑翔機教員,此時他們的身上同樣穿上邊防空軍空降兵部隊穿著的迷彩服,他們分成十隊接受著訓練士官的操練!
自知犯了錯的侍女連忙幾乎是本能一般跪在地板上討起饒來。
「……六年式衝鋒槍,全槍17個零件,是全世界結果最簡單、零件最少的武器,使用30發彈匣供彈,理論射速為800發!……這些都是屁話!你們只需要記住一點,六年式衝鋒槍是你們的自衛武器,在操縱滑翔機著陸后,你們需要像普通的戰士一樣,與你們運載的戰士一起,並肩作戰。所以你們必須要學習如何使用六年式衝鋒槍,當然我不期望在在這麼短的時間,可以讓你們成為一名合格的戰士,但是你們至少要有自衛的能力,不能成為空降部隊的綴累!明白嗎?」
「師長,時間不夠!現在讓他們去實跳,幾乎就是等於……送死!」
「因為你們在降落之後無法再駕駛上滑翔機,所以你們如果不想成為敵人的俘虜的話,所需要的就是必須要勞記這裏學到的一切!在戰場上用衝鋒槍掃射你們遭遇的一切敵人!殺死他們!只有這樣你們才能活下來,當然如果你們還願意回到家人身邊的話!」
「明白!」
司馬的心情非常不爽,以至於在說話時語氣都帶著些許怒意!之所以選擇來西山,就是為了暫時平復一下有些憤怒的心情,那些人的所為著實在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先生!對不起……」
全國仍實行督軍制諸省之中,只有趙倜和張樹元二人回電不日進京。他們想用這種集體告假來糊弄自己,甚至指使本省議員在國會提出對自己和內閣的不信任案!該死的,他們中甚至有幾個省開始動員起了部隊,似乎真的準備頑抗到底。
黑色CA100型高級轎車在府門前尚未停穩,侍從官還來不及下車去打開車門,司馬已徑自下車,將車門重重一摔,鬆開領口的衣扣大步踏上台階,此時面色鐵青的總理令門前衛兵連平常的「敬禮」也不敢喊出聲,只屏息舉槍,抬手行禮。
「三個星期足夠了!我親自去找司令,向翔升公司還有西北的那些滑翔機制商下訂單。西北這麼多企業,三個星期再生產300架滑翔機並不困難!至於駕駛員,可以暫時從各省的滑翔機學校徵召教員入伍。」
「通知西北廣播電台,我準備發表廣播講話!」
端茶上來的女侍小心翼翼走近,湊巧看到司馬轉身,看著面色鐵青的總理,竟嚇得她一個寒噤,一直待人都是和顏悅色的先生可從來沒有像現這般。
跳傘說起來難,說容易也真容易,按照空降一師的一些軍官和士官兵的說法,跳傘並不是一個很複雜的技術,就像最初訓練他們跳傘的空軍跳傘軍官的話說,「閉上眼睛往下跳就是了」。當然這隻不過是戲說而已。
「……在南方各省似乎開始出現一股暗潮,是獨立或是統一!是戰爭是和平!但是任何一個省,都不可能僅憑自己動議,便能合法地宣布獨立,而任何以此為目的的決議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無效的。從法律的角度來看,共和國是不容分裂的,任何分裂國家之人,在法律上均為叛國者,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我也將竭盡全力,按照法律明確賦於我的責任,堅決負責讓共和國的一切法令在所有各州得以貫徹執行。這樣做,我認為只是履行我應負的簡單職責……各位心懷不滿的同胞們,內戰這一重大問題,不繫於我的或中央的手中,而繫於你們的手裡……我告訴各省同胞,我們是兄弟!不是敵人!世界上最痛苦之事莫過於兄弟之間舉槍相向……」
甚至於在南方的一些受地方督軍控制的三流地方小報上,抨擊先生的私生活,幾乎達到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如果現在那些督軍地出現在這些特工面前,他們不會介意一槍收拾了這些雜碎。
「先生在做最後一次努力,看來是準備打仗了!」
「師長,師里現在只有50多架TG—1!而且也沒有足夠的駕駛員!」
此時的司馬終於明白,為什麼最終即便是美國人也只能選擇,用戰爭去解決統一的問題,有時候或許只有戰爭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姚天!這是你的徵召令!趕緊收拾一下,回去和家人道個別!」
「嗡……」
當於秋實在心中為那些臨時徵召的駕駛員祈禱時,一輛摩托車追了過來,來是的傳令兵。
「嗯!需要我做什麼?」
儘管在外間司馬仍然保持著所謂的風度,但是此時司馬的卻無法壓抑自己心中的憤怒!自己給他們最好的選擇,但是他們仍然想要選擇負隅頑抗,如果真要打!那就……
俱樂部的楊經理拍拍姚天的肩膀嘆了口氣,空軍的徵召令抽的是俱樂部教員中的骨幹,他們一被抽走這俱樂部……難啊!
在演習結束之後,空降一師師長於秋實在演習時對滑翔機應用的基礎上,提出了直接利用滑翔機運送作戰部隊進行突擊空降的設想。這種想法與已擔任邊防空軍技術總監的南山不謀而合,而南山更是進一步提出了「突擊滑翔機」的概念,並引申出利用其在敵後降落進行突襲的戰術。更為重要的是使用滑翔機運輸突擊部隊具有很大的隱蔽性,而且不必像傘降那樣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兵力集結。這一系列眩目的成功促使其他國家也開始研製滑翔機。
自明代以來,西山一直是眾多達官顯貴的城外莊園首選之地,過去受限於交通,這裏不過是京中顯貴修閑之處,共和六年六月,西山至京城之間的公路修通之後,才逐漸有些許顯貴舉家搬至風景秀麗的西山。
隨著空中轟炸機尾翼燈紅綠交替的閃爍,駕駛著滑翔機的駕駛員知道已經到了脫離拖曳的倒數,開始在心中倒數,左手緊緊地握著解脫拉手。
茶杯從女侍的手中跌落了下來,瓷器摔碎時發出清脆的響聲,在客廳內迴響著。
「把部隊分開!用滑翔機機降這些新兵!」
「滑翔機和駕駛員」
「這是……楊經理!這是怎麼回事!」
將自己關在書房內司馬,在長達幾個小時內都沒有再走出書房,只是在書房之中靜靜地看著一本書,由卡爾.桑德堡書寫的《林肯.戰爭年代》,關於林肯的傳記有許多,其中卡爾.桑德堡的《林肯傳》是一本寫得比較好,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傳記,原著在1940年獲普利策歷史獎。
接過作戰計劃鄭培林仔細翻看了一下。
在基地內的指揮塔樓上,收到演習部隊彙報的軍官拿著一份資料,走到于秋實面前彙報道。
此時自己似乎面臨著和當年林肯一般的抉擇,是內戰!還是分裂!這是一個選擇!
「小莉,你下去吧!」
「這群欠收拾的!」
春雨綿綿,一大早雲低風急,臨近午時終於淅淅瀝瀝下起雨來。檐下水滴如珠,濺落在房檐下的青瓷浮蓮金魚缸里,一尾錦鯉耐不住雨天氣悶,啪地躍出水面,跌在門口青磚地上。在走廊下站立的特勤局的特工,不時把目光投向那扇緊閉的房門,總理從進去之後,就再未打開過門。
因為昨天下午一直在俱樂部的機場上給學員們上課,姚天並沒聽到這個新聞。
空中數十架H1型轟炸機拖曳著翔升飛行器公司研發的「TG—1型」滑翔機在3000米的空中排成編隊飛行,滑翔機是空降師的最新的選擇。五個月前,空降一師曾經在蒙古高原舉行的一次空降作戰演習。
「師長!司令部急電!」
「……二、一……」
「徵召令!空軍!這……可能嗎?」
從望遠鏡中望著跳傘塔上的那些士兵,祝峰遠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儘管他們大都經歷了數十次以上的塔跳訓練,但是一些士兵的臉上仍然帶著此許恐色,顯然他們還沒有克服心理上的障礙。
但願到時他們能夠平安歸來吧!
「噠、噠、噠……」
飛龍滑翔機俱樂部,西北市六十三家滑翔機俱樂部之一,相比于動力飛機學習,滑翔機學習成本低廉,自滑翔機俱樂部開辦以來,一直是西北市民學習飛行的首選,尤其是在航空熱之後,滑翔機俱樂部更是如雨後春筍一般,甚至於在一年前,西北教育署調整了高中教學科目后,滑翔機訓練更是成為了每所西北高中的必修課目之一。由此使當時幾乎每個西北高中生都具備了一定的滑翔機飛行技巧。
「……經過多次演練后得出結論,在突襲一個範圍較小的戰術目標時,利用TG—1突擊滑翔機實施機降比使用降落傘進行傘降具有更大的優勢。在使用傘降方式時,傘兵在從空中緩緩飄落到地面的過程中需要很長時間,處於被動挨打狀態,容易造成傷亡。即便平安著陸,也會因為降落地點分散難以快速集結形成戰鬥力。再加上傘兵還必須卸除降落傘、尋找分開投放的武器裝備,其花費的時間相當長,容易貽誤戰機,使得突襲的效果大打折扣。然而,當使用 TG—1 滑翔機時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首先,經過多年培訓,在西北民間擁有許多優秀的滑翔機駕駛員,他們可以準確地操縱TG—1 滑翔機降落在目標附近 20 米之內。一旦著陸,全副武裝的空降兵就可以立即跳出滑翔機投入戰鬥。其次,滑翔機沒有發動機產生的噪音,如果在夜間發動攻擊,可以在敵人全然不知的情況下悄悄地抵達目標地區,從而達到近乎完美的奇襲效果。而且傘兵只能使用隨身攜帶的輕武器,但是滑翔機機降卻可以將輕型裝甲吉普以及山炮等重武器直接機降至戰場!」
司馬的私邸即設在西山,佔地達百畝的私邸是早在共和六年年初開始動工,最初不過是以商人私宅的名義修建,後來直到司馬抵京就職總理后,這裏才成為司馬的私邸,在這裏司馬至少可以偷得半日閑,遠離京城內的那股污穢之氣。
按照空降兵訓練科目規模在傘降之前,傘兵必須要進行數百次塔降,所謂的塔降就是使用跳傘塔,這種跳傘塔訓練跳傘用的塔形建築物,高度七十米。塔上部有四個懸臂跳台,跳傘人員先將自己的降落傘綁在大抓鉤上面,然後抓鉤上升,到達一定高度以後突然鬆開,跳傘人員就忽忽悠悠飄落下來,這個得算是基本功之一,這種塔跳訓練主要是用來克服恐高症以及掌握初步的降落方法的。
清早的陽光照入卧室后,起床梳洗好后,姚天便和往常一樣到樓下去取報紙,從報欄取出報紙一看,《西北實業報》的頭版赫然是「總理昨日發表廣播講話!我們是兄弟!不是敵人!」
「秋碩,你的意思是用滑翔機機降部隊,但是你要知道這次作戰和上一次蘭州一樣,是城區!滑翔機不可能在城內降落!」
于秋實沉思了數十秒后道出了解決之法,既然不可能在短期內讓他們掌握傘降技術,那就改用滑翔機。
西北市邊防空軍司令部,幾乎是在鄭培林返回司令不到八個小時,于秋實便連夜乘飛追了回來,提出自己制定的新的作戰方案。
「嗯!那個縮短著陸距離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加著陸時的阻力,我們可以對在滑翔機的著陸滑撬進行改造,這樣的或許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你看……」
在演習中空降一師除了使用150架H—1Y型運輸機運載了 1300 名傘兵進行空降之外,還利用10架H—1型轟炸機拖曳 10架「飛鳥型」大型滑翔機,搭載六輛輕型裝甲吉普車一同進行機降。在空降傘兵佔領著陸場后,大批滑翔機載著彈藥和輕型裝甲吉普車依次著陸,為空降部隊提供支援。整個空降演習給參觀的邊防空軍的軍官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進客廳司馬便隨手脫去身上的中山裝,隨後擲給身後侍從,面色鐵青的始罵道。國務院通令要求各省督軍長官進京協商「廢督裁軍」事宜,結果不曾想換來的竟然是幾十個省的督軍長官,集體告病假!
「分兵,空降師的現在最多只能有1500人可實施傘降,其他的戰士訓練嚴重不足所以,用他們反而會貽誤戰機,所以師參謀部制定的計劃是空降過程兵分兩路,城內傘降,城外機降!」
姚天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手中的這份空軍的徵召令卻不假的,姚天扶了扶鼻樑上的眼鏡,加入空軍曾是姚天的夢想,但卻因高度近視而被淘汰,最後只得在民間的航空俱樂部找了一份工作,這才來到升龍俱樂部,擔任滑翔機教員。
「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