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奮鬥》第三卷 新時代

第126章 動員

第三卷 新時代

第126章 動員

看著發動機架上的那台接近完美的發動機,于鴻玉想到南方動力,那家在十年前以製造液冷發動機起家的公司,他們有多種大功率液冷發動機。
在方秘書拿起電話時,于鴻玉已經走到了電梯前,乘電梯下樓了。
「或許我可以成為真正的戰鬥機飛行員!」
中國對美國宣戰了!
教官是空軍預備軍官團的成員,一但戰爭爆發預備軍官團、榮譽公民往往會是第一批接到動員令。
廉價的雀式從來都是航空業餘學校、航空俱樂部的首選,十八年來在中國數以百萬計的年青人正是從「雀」式上實現了自己的飛上藍天的夢想。
「……進入戰爭狀態!」
教室的門被推開了,一個有些興奮的年青人探著半個身子來。
「胡鬧,潛在敵對分子並不是工會裡的人,現在我們同樣需要工會的支持!」
「知道了!」
「……從即時起共和中華與美利堅合眾國進入戰爭狀態!」
站在台上的教官在沉默了數十秒后,環視著眼前的這些年青人,他們有高中剛畢業的學生,有在校大學生、有已經參加工作的白領,甚至於還有工廠里的工人,他們是自己的學生,這家業餘航空學校里的學員,都是為了那個飛上藍天的願望,花費150元進入這家學校學習飛行。
說到這李耀武壓底了聲音。
「董事長,你是學飛機製造的出身,你是知道的,多層星形發動機的後面的層次會有冷卻問題,因為流過的空氣已經在前面被加熱了,冷卻效果要下降,這個問題不是我們能解決的,相信中飛也碰到了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不是咱們能解決的。」
的話讓于鴻玉眉頭一皺,儘管有些不滿,但語氣顯然不重,似乎在某種程度上贊同他的這做法。
「什麼時候走?」
「教官,我們也在動員之列!」
名不見經傳的梁氏兄弟飛機公司,因而在市場上得已立足,而有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雀式」在中國也幾乎成為了小型私人飛機的代名詞。
「並不多?」
「嗡……」
孫擎月忍不住憧憬著未來,成為戰鬥機飛行員是每一個有著飛行夢的男人最大的夢想,和美國的之間的戰爭,意味著空隊隊伍的急劇擴大,同樣意味著他們需要更多的飛行員,這意味著自己的機會。
「偵察兵」讓于氏航空真正成為軍機供應商,或許這正是國防軍向于氏提交28規範的原因所在,但是……
從飛機上跳下來的一對青年男女,有些詫異地看著眼前空蕩蕩的機場,機場上的人都到什麼地方去了?
「要是敵人戰鬥機有本事瞄準散熱器打,為什麼不省點事,直接打坐艙呢?抗戰損能力不是戰鬥機設計的最主要指標,如何打擊敵人和不受敵人打擊才是,這裏的主次不能顛倒。等到要靠抗戰損來救命的時候,這仗還沒打就已經輸了一半了,空軍的那些將軍們肯定明白這個道理,要不然他們就不會用F—5取代F—4。我會通知其它部門聯繫南方動力,看看有沒有合適的發動機,總之這一次咱們一定要贏!。」
從當年的西北擁有第一架飛機開始,航空俱樂部就在西北出現,從出現邊防空軍之後,飛行員短訓制就成為了空中國防教育的重點,幾乎每一個大學生都可以申請加入空軍預備軍官團,接受60個小時的理論20小時的飛行訓練,從而掌握基本飛行技巧。
幾分鐘后,一輛轎車駛出於氏航空製造總部大樓朝著城外的方向駛去,在車上于鴻玉一直在思考著空軍的28規範,兩年前自己接到這份28年國防空軍轟炸機規格說明時,就意識到于氏的機會來了,如果這一次獲得成功的話,那麼于氏將來真正躋身軍品市場,儘管于氏生產的運輸機一直是空軍運輸部隊的主力產品,但中華航空卻一直壟斷著空軍戰鬥機、攻擊機以及轟炸機市場,于氏這些年唯一的成功,就是「偵察兵」遠程高空偵察機被空軍採用。
渾身是汗的趙梁臣翻弄著家裡的工具箱,最後還是沒找到鉗子,只是找到了一個起子,拉出薄鋼板制的武器箱,趙梁臣用盡全力別著鎖扣上的鉛封條。
「怎麼這麼靜?」
幾乎是在聽到廣播中的宣戰書的第一時間,于鴻玉知道很快,要不了多長時間,軍方就會派人進駐公司,國家進入戰時狀態后,但凡涉及到軍需生產的工廠,都會進入戰時生產,工廠需要加強廠衛保安,同時實施閉門生產,工廠進入戰時狀態。
孫擎月搖了搖頭,自己當年為什麼使終無法進入空軍現役,原因非常簡單,無法通過空戰考試,空軍只要最優秀的飛行員,甚至於連空中警衛隊里的飛行員也比自己優秀。
「雀」式雙座機是中國數量最多、普及程度最廣大的飛機,從共和十二年,對日戰爭結束后,梁氏兄弟飛機公司,利用空軍剩餘物資生產這種這種縱列雙座上單翼飛機,剛一在西北航展上露面,就引起了轟動,他不過只配用 20……45 千瓦的發動機,從機身結構到儀錶系統都很簡單,大量採用空軍剩餘物資,甚至於機身蒙皮都是國防軍剩餘物資中的帳蓬改制。
「等你和兒子回來,家裡人一起吃一頓飯然後就走。」
當西北動力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戰爭都結束了三年,甚至於「蹂躪者」在試飛時,就曾出現在過發動機過熱的飛行事故,但是當時空軍上下都痴迷於「跨海轟炸」,發動機事故被掩飾了下來,對日戰爭結束之後,國會曾經對此展開過調查,西北通用動力和中華航空最後支付了高達700萬元的罰金,而空軍更是有多名將領被迫退役,這一次如果不解決發動機過熱的問題,空軍就不可能接受這種飛機。
嘴唇上甚至未扎絨毛的年青人有些興奮地站起身來,激動地望著教官。
「董事長,半個小時前,第九防衛區派來了一個連接管了工廠,我們已經按照進入戰時狀態的要求,關閉了工廠,實行閉門生產,另外清退了十六名潛在的敵對分子……」
「是!董事長!」
「快!快!孫教官,廣播中開始播報動員令了!要求所有預備軍官和後備軍在十二個小時內到各地後備軍司令部報道!」
自己之所以來工廠,最重要就是查看XH28的進展,現在中國對美國宣戰,恐怕更需要遠程轟炸機,但是H—28根本就沒有可能轟炸美國,除非軍隊佔領了檀香山!但也許……會有那種可能。
「同學們,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你們永遠在學校之中!戰場並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羅曼蒂克,空軍之間對決不是『藍天之翼』中騎士般的對決,而是你死我亡的戰鬥!假如當需要你們這些孩子上戰場上的時候,那麼……我相信我不會看到那一天!」
「我是28年退役的陸軍中士,退役十五年內都是後備軍,我是跑不掉的!就是以後開不了飛機有點怪可惜的!」
在聽到新聞廣播的時候,李靜怡幾乎不顧一切的扔下手頭的工作,急急忙忙的朝家裡趕去,跑出公司,開著車回家的路上,李靜怡看到大街上到處都是奔跑的人群,有男人、有女人,偶爾還可以看到一些穿著半舊的綠色野戰服,背著武器的男人,儘管動員令剛剛下達,後備軍的集結就已經開始了,這些男人大都穿著在部隊時穿著的舊軍裝,背著一直封存在家裡的武器,他們或是坐公交車、或是乘汽車,朝著市裡的後備軍司令部趕去報道,儘管國防部給了他們12個小時的時間和家人告別,但仍然有很多在在第一時間就前往後備軍司令部報道。
「液冷,我們也曾考慮過,但是董事長,你是知道的,空軍對的氣冷發動機基本上是情有獨鍾!他們可以接受液冷的戰鬥機,但是轟炸機恐怕會很困難,氣冷發動機的抗戰損能力能力好,是由於沒有水冷管路和專用的散熱器,氣冷發動機不會因為冷卻系統被擊中、喪失冷卻能力而掛掉。但水冷發動機的最胸弱的環節就是散熱器,如果散熱器要是被擊中,發動機很快就會因為喪失了冷卻能力而導致墜機。」
李耀武的語中帶著一絲慶幸,早看那些工會組織活躍分子不順眼了,這個戰時狀態讓自己輕易的以工廠安全的名義,把他們踢出了工廠。
「廣播里不是有12個小時的準備時間嗎?」李靜怡詫異地看著丈夫,為什麼要走這早?
對於軍需物資生產工廠而言,戰時狀態並不一定意味著利潤,畢竟國防軍戰時採購法案規定,企業只能在總成本的基礎上增加不超過10.5%的利潤,但最終龐大的訂單將會彌補戰時訂單的利潤損失,即便是最無知的人也知道,宣戰書發布之後,上海、西北的股票交易所內重工類、軍工類股票一定會大漲。
靜!
「祝教官一路順風!」
幾名年歲不等的學生彼岸看了一下。
打開箱子,箱子的一端放著一支六式半自動步槍、還有一支手槍,都用油紙包裹著,而在另一端則彈藥攜具、背包,還有一個裝著一個基數彈藥的鐵皮盒,這隻槍曾在部隊陪了趙梁臣六年,在這裏鎖了四年,每年只有集訓的時候才會打開。
「過熱!咱們碰到的問題和中飛碰到的問題是一樣,都是發動過熱的問題!」
「XH—28的進展怎麼樣了?」
當外間的公共廣播傳來了宣戰的消息后,蘭州市藍天業餘航空學校內就陷入有些怪異的沉寂,那些利用暑假報名學習飛行的年青人的注意力不再是的黑板上的航空理論,而是有些茫然而興奮地看著彼此,在長達數分鐘的時間中,所有人都有發出一點聲音,似乎仍然震驚于這個消息。
于鴻玉朝著南方望了一眼,或許此時,在那裡戰爭已經打響了。
「除了三個可能是社工分子外,其它的十三個是工會活躍分子。戰時狀態就是好啊!他們連個理由都挑不出來!」
而且民間航空的普及,全國有5432家航空俱樂部、1081所業餘航校,註冊民間飛行員多達數百萬人之多,在這種情況下,像自己這樣的飛行員,只要空軍願意,隨時都可以拉出十萬、二十萬。
看著滿頭是汗的妻子,趙梁臣笑著邁上台階擦了一下她額上的汗水。
在仔細檢察核實后、並且和工廠主管李耀武聯繫后,大門處負責警戒的軍人才算放下於鴻玉這個工廠的大老闆進入自己的工廠,這是《國防動員法》的要求,過去各地國民警衛隊已經演練過無數次,但這尚是第一次真正從計劃範本,變為現實實施。
當年「蹂躪者」轟炸日本時,前後損失的78架轟炸機實際上並不是被日軍擊落,像「蹂躪者」那種結構異常堅固的大傢伙,甚至於曾有機翼被打掉一半,仍然可以返航,損失的轟炸機80%以上是因為發動機過熱造成的。
兩人看到似乎所有人都擠到了一間機庫里,兩人互相看了眼也朝著那裡都了過去,發了什麼事?
此時已經走到大型機庫內于鴻玉看著機庫內那架已經組裝完成的原型機,于氏航空的原型機比中飛晚推出了三個月,但是時至今日,仍然沒有進行試飛,最根本的原因是害怕出事!中飛的XH27的試飛過程中,就出現飛行28個小時后一台發動機自燃,如果不是飛行員的技術高超,在突劂斯坦迫降成功,恐怕真的會出大事故。
「偵察兵」遠程高空偵察機在兩年前被空軍採用時,甚至於連空軍都認為是一個奇迹,8700公里的航程、14000米升限、600公里的時速,的確將飛機的性能發揮到了極致,空軍一次就採購了106架,用以對蘇俄或者其它國家進行進行高空偵察。
「還是這個問題?沒有辦法解決嗎?」
「哦!那我給你炒幾個菜吧!」
「教官,我們可以上戰場嗎?我們已經完成了80個小時的理論課,15個小時的飛行課!」
「噠!」
就在孫擎月離開教室時,他看到幾個學生也離開了教室。
「那如果用液冷呢?」
「董事長,你看,這種發動機,整個汽缸頭都是整體精密鑄造而成的,外壁的散熱器排布的相當於緊密,比 多出了近一倍散熱片,不可否認,它的散熱效率非常高,所以他的迎風面對會做得很小,至少比我們所知的任何一種發動機都要好,最大應急功率達到2800馬力,海軍就是用他裝備的F—6,但是海軍的F—6不需要考慮30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飛行,它做到了無論是地面或是空中的試驗,26個小時,保證不會有任何問題,但是如果超過30個小時,就有15%的可能導致自燃的發生。」
「你們……」
「嗯!我去學校接小壯回來!」
看到這一幕,李靜怡盡量的讓自己的呼吸平緩一些。
伴著一聲脆響,趙梁臣擰斷了武器箱鉛封。
當年剛一推出時,一架「雀」式雙座機售價不過是400元至600元左右,發動機使用普通汽油,廉價的飛機和低廉的運行費用,輕便易用的性能彌補了航程短、升限底、速度慢的缺陷,讓他在十八年中賣掉了七萬多架,可謂是暢銷不衰,甚至於比軍用剩餘物資更受歡迎,畢竟他的運行費用更底、更省油。
「方秘書,如果軍方來人的話,告訴他們,于氏航空無條件服從軍方的任何安排。通知各個工廠,從現在起公司進入戰時狀態,所有工作按照戰時預案進行,另外如有國防軍進駐則全力配合軍方的工作。」
「像我這樣的飛行員,中國有幾十萬!」
此時的「綠茵工廠」的大門已經緊閉,大門外站著幾名荷槍實彈的國民警衛隊官兵,大門后的道路上停著兩輛綠色的軍用卡車,顯然軍方已經接管了工廠。
三十來歲的教官在說完這句話時,看著這些學生,眼中帶著一絲期許。
「但願……」
一個小時后,于鴻玉的座車駛到了位於西北市以前75公里的「綠茵工廠」,一個建在草原上的工廠,這裏于氏航空為了製造YZ—6大型客機特意修建的大型飛機製造廠。
趙梁臣點了點頭,將背包攜具和武器直接放在的牆邊,這一刻全中國數百萬20來歲至45歲的男人開始和家人告別、集結,緊急動員令在考驗著這個國家。
孫擎月點了點頭,正像自己猜測的一樣,動員令會在宣戰公告發布后的第一時間發布。
李靜怡看著丈夫眼中滿是不舍,但仍然朝廚房走了過去。
動員令並沒有城裡引起恐慌,畢竟每年分批集訓時,公共廣播都會下達動員令,多年來無論是後備軍或是民眾早就習慣了動員令的存在,只不過與過去不同的是,這一次列管後備軍的平民不再需要勞記自己的批次號,所需要的僅僅只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前往後備軍司令部報道。
教室內的學生同時起立向老師鞠躬。
一個三十來歲學員儘管語中帶著些許可惜,但滿面的興奮之色,卻將他的真實心情顯露無疑。
端著一杯熱咖啡的于氏航空製造的董事長於鴻玉,異常平靜地走到電視機前關上了電視機,然後朝著辦公室外走去,門旁坐著一個年青的女孩,一雙碧眼顯示著這個女孩是個混血兒,在西北市有幾十萬這樣的混血兒,畢竟西北市一個是中國外國人比例最高的城市。
作為中國最大的客機製造企業,于氏航空從來都是以生產客機以及軍用運輸機為主,但是如果進入戰時狀態,到時于氏航空的下屬分廠就將會按照許可證,生產各種軍用飛機或者直接照軍事規範研製自己的軍用飛機。
指著發動機架上一台未加裝的發動機,這台功率強大的發動機,一年前剛推出時,幾乎被所有人當成一個怪特,兩排總共18個汽缸的部排量更是達到58.65升,令任何一種空冷發動機都相形見絀,功率強大、安全可靠、維護方便,儘管它非常完美,但自燃卻令他根本不可能滿足28規範的9600公里航程的要求!
「同學們,我想也許這是我在這裏的最後一堂課了!」
趙梁臣試圖向妻子解釋著原因,每年後備軍例行訓練時,長官們都會重複戰時動員令除以二的規矩,後備軍是動員令下達后,第一批動員部隊,不接受繼續訓練,直接補充到缺編師和國民警衛隊,陸軍的規模一直不大,幾百萬後備軍是陸軍戰鬥的根基,否則後備軍也不會每年必須進行兩次帶薪集訓,每次半個月。
「教官,估計以你的資歷,你應該是去航空學校繼續當教官,畢竟……像你這麼優秀的飛行員並不多!」
地下室的門猛的被撞開了,李靜怡看到自己的男人已經穿好了軍裝站在樓梯上,左手提著步槍、右手提著鋼盔、背包什麼的,似乎正準備離開地下室。
「12個小時實際上只有6個小時,廣播下達的動員後備軍的時間,需要自動減少一半,如果真的等到12個小時,恐怕到時候就真的晚了。」
「鉗子!鉗子!」
嘩啦啦,亮著一盞燈的地下室內回著翻箱倒櫃的聲音。
宣戰了!
一架白色塗裝的「雀」式雙座機靈巧降落在草坪跑道上,在飛行員的操縱下,輕巧的「雀」式雙座機緩緩滑入簡易機棚。
在沉默了數十秒后,于鴻玉語氣平談地說道,空軍和海軍不一樣,海軍偏好氣冷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如果水冷系統的泄漏不足以危害每次出擊的安全,那還是需要在出擊前檢查水位,補足冷卻水。在惜水如金、只有很短的再次出動時間的航母上,額外儲備高純度水和伺候水冷發動機是不必要的麻煩,而氣冷的可靠性就顯得十分誘人,但遠程轟炸機不是給海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