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奮鬥》第三卷 新時代

第160章 不成熟的看法

第三卷 新時代

第160章 不成熟的看法

「但是……」
報紙上如此自信地說道,戰爭沒有損害節日的歡樂,反而給人帶來了一種期望心情。下次大捷快來了吧?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勝利很快就會到來,戰爭很快就會結束,他們的家人一定會平安歸來。
顧雲澤再次自酌了一杯,原本酒量一般的二人,此時已經喝了整整半壇的沼興黃,此時兩人已經是醉意正濃。
用冷水洗把臉后,顧雲澤隱約憶起昨天自己對顧維鈞說過的話來,想起自己的提的那個想法,總算是明白為什麼今天早晨自己離開時自己的那位本宗的臉色那麼難看。
「說來聽聽!」
「仇恨?」
至於後勤問題,他們根本不加以考慮,一些人甚至信誓旦旦宣稱,每個士兵發8枚手榴彈,200發子彈,五天的野戰口糧,國防軍就能從喜馬拉雅山一路打到小科摩林解,飲馬印度洋。
「他瘋了!難道你也跟著瘋了嗎?」
喝了一杯濃茶,總算是清醒許多的顧雲澤依如過去一樣,第一件事就是打開辦公桌上的厚厚的一疊文件,剛一翻開文件,顧雲澤的頭又開始痛了起來。
過去的十幾年,國防部、聯勤署一直致力於後勤保障體系的優化,其中消減武器種類就是這項工作之一。在自由戰役和對日戰爭期間表現出色的240毫米迫擊炮,就被列為儲備武器,甚至為了簡化彈藥供應,一直被視為步兵進攻中堅的75野炮被撤編,隨後被與75高炮採用相同炮彈的26式反坦克炮取代。
顧雲澤讓顧維鈞的臉上露出一些苦笑,現在國務院和參謀部的難以決斷關鍵,就是力度掌握的問題,打重了,有9成可能打出了一個空前強大的德國,對中國威脅更大,打輕了,美英兩國很有可能在收拾了德國之後,轉頭調動全世界的力量打中國。
但是問題在於步兵師所需要的不僅僅是6式半、6式甲,陸軍的戰鬥力保障在於火炮、在於坦克。為了向新動員部隊提供武器,過去的幾個月,一方面不斷擴大供應商,要求他們限期提供火炮、坦克等重裝備之外,聯勤署已經將絕大多數的封存火炮重新列入現役,甚至於利用的封存的配件組裝了一批火炮,以為應急之用。
共和31年元旦,依如往一般,中國還是一樣慶祝了元旦的到來。
「顧少卿啊!顧少卿!你到底是瘋了,還是……」
和往年一樣,到元旦的時候國防軍聯勤署署長顧雲澤中將都會到自己的同鄉本家外交部總長顧維鈞那裡拜年,無論是在中國任何城市,同鄉總會相互拜年、互聚,這是一種對鄉情的依戀,在西北這座典型的移民城市更是如此。
自從中美宣戰之後,顧維鈞可是知道前些時候總理在總參作戰室內整整呆了三天三夜,總參的那些高參們同樣關閉在作戰室里陪總理呆了三天三夜,儘管沒人知道他們在討論什麼,但最後,總理是面色非常難看的走出作戰室,如果沒錯,肯定就是這個輕重拿捏的問題。
顧雲澤的話到嘴邊,又吞了回來,作用軍人,自己並不懂得外交,只是認為這場戰爭或許時候結束了,從過去的兩場戰爭來看,在中國佔盡優勢的時候,主動結束戰爭,往往會令中國獲得更多的利益。
「有限的戰略目標,大陸上的實際敵人,按照現在的計劃,我們必須要徹底粉碎英美兩國戰勝我們的希望,這需要不斷的進攻,不停的進攻英美,利用戰場上的一個又一個勝利,逼他們回到談判桌前,但是現在我們的政策卻有些矛盾,或者說是那裡的政策卻有些矛盾,在現在,德國佔盡優勢,假如我們全力進攻,必然導致英美力量,尤其是美國力量向太平洋的偏重,但是假如我們不全力進攻,用不斷的勝利迫使英美回到談判桌上,我們又無法結束這場戰爭,而這最終導致了咱們現在騎虎難下的局面,全力進攻不行、保留實力的防禦又不行!總之!一個字難!」
而那些年青氣盛、明顯得有些狂熱過頭的參謀官,更是被總參謀長蔣百里直接踢到了部隊,「失去理智的參謀軍官,已經不再適合作參謀」,但這同樣可以從側面反應出現在國防軍內部的變化。
「外交部的政策是以國務院的要求為基準,現在停戰並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儘管嘴裏這麼說,但是顧維鈞隱隱的相信,顧雲澤沒瘋,他的那個「想法」如果真的實際操作或許真的可以讓中國擺脫當前的困境,瘋的不是顧雲澤,瘋的是那個想法。
顧雲澤扶著桌子站起來,頭朝著顧維鈞那邊伸了伸,作出一副很神秘的模樣。然後用非常輕微的聲音說出了幾個字眼。
酒杯從顧維鈞的手間跌落到地板上,碎裂的酒杯發出的脆響引起外間的僕人連忙走進餐廳,看到的是已經喝醉的顧署長已倒頭趴在桌上睡了下去,而自家老爺卻在面色煞白雙目獃滯看著前言,甚至於連同端著酒杯的左手,都沒有意識到杯子已經摔落在地。
吩咐僕人把顧雲澤扶到客房休息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坐在書房內的顧維鈞的眼光總是會撇向左邊拉開的抽屜內的木盒以及右邊隔著一房間的客房,顧維鈞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冒出這個同樣瘋狂的想法,但在至少在長達幾個小時內,這個想法不停的在顧維鈞的腦海間徘徊著。
出人意料的,在顧維鈞這位全國知的鴿派外交總長,卻搖了搖頭。
「少川兄,你知道的,我不知道,但聯勤署這幾年把多少東西送出去,我心裏有本明帳!多少總是能猜出來一些。」
和往年相比,西北市的街面上顯得清冷了一些,儘管依然人流如織、到處都是一片人山人海之相,但細心的人們還是發現,今天街上男人少了很多。宣戰4個月零10天後,國務院已經先後簽署了兩次動員令,後備軍動員了,新的徵兵令簽署了,作為代價就是數以百萬計的青年遠離了他們的家人和平民生活,進入了軍營成為了一名士兵。
儘管試驗的結果喜人,但國防部一直都沒有批准這種武器的生產定型,其中自己的責任非常大,作為後勤主管,自己並不願意增加後勤保障的難度,如果國防軍裝備這種火炮,那麼的就等於在後勤保障供給中,多增加數百種零件、以及一個新口徑下的列系列炮彈。
「其實以我看來!」
顧維鈞一口把杯中剩下的黃酒喝完,語氣中帶著濃濃的不滿,轟炸紐約無論是國務院或是軍方都未對外交部透過任何風聲。
「其實,也就是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但那是共和十四年之前,十四年後,隨榴彈機槍的普遍裝備,先是60毫米迫擊炮撤編,連屬炮改為14式81毫米輕型迫擊炮,射程儘管只有1.8公里,與60迫相近,但炮彈威力卻提高的兩倍。6式100毫米迫擊炮改為營級裝備,每個步兵團增加一個6式105榴彈炮連。
為此聯勤屬也曾下達了研製120毫米級別迫擊炮的標書,但數十種參測產品,沒有任何一種能讓軍隊欣然接受。迫擊炮是平射火炮,使用總是受到一些限制。但是在另一方面,迫擊炮的優點同樣讓人有些難以棄捨,炮彈為鑄鐵鑄造,因膛壓底可以採用薄彈體容納更多的炸藥,無論火炮或是炮彈製造工序都非常簡單,相比于結構複雜的榴彈炮,保障迫擊炮的生產無疑更容易。
今年的元旦和過去有著明顯的不同,所有的供應軍需的工廠都沒有放假,這使得街上的顯得少了許多,而放假的人們走上街頭后,卻看到與過去不同,幾乎每一個百貨公司、大型超市前都懸挂著無數面小小的五色旗組成的彩旗帶,而在一些商場外還懸挂著「軍屬七折」的字樣。
同宗的話讓顧維鈞一愣,自己的這個同鄉加同宗並不以軍事見常,他是畢業於東京帝大機械系,北方政府時在陸軍部兵工署任職,共和6年棄職加入邊防軍,一步步晉陞為國防軍聯勤署署長,似乎所有人都沒有注意過他在軍事上有什麼過人的之處。
幾杯紹興黃喝下肚之後,略帶著些許酒意的顧雲澤,放下酒杯。
「少川兄,國民對勝利太高興過頭了,是不會有什麼好處的。若是的再這麼下去,今後的只怕更難了!」
感覺有些頭痛的顧雲澤從抽屜內拿出一份報告,這是一家小型武器公司遞交的報告,從一個月交遞交這份報告后,聯勤署一直未給他正式的回應,但在另一方面,卻下達了60門火炮的訂單,那些火炮一直在靶場進行著綜合試驗。
整整一夜,顧維鈞使用在良知和國家之間搖擺著,當人類的道德底線和國家利益發生矛盾時,顧維鈞第一次陷入迷惘。
戰局的空前順利刺激的那些參謀官都有些忘忽所以了,他們忘記在僅僅49天的馬來戰役,一個第九軍和兩個聯隊的空軍以及海軍支援艦隊就消耗30萬噸以上的物資,幸好他們瘋,主掌著參謀部的老將們還沒瘋。
顧維鈞詫異重複了一遍這兩個字眼,有關係嗎?
「……有時候,咱們必須要做出選擇,要看這個選擇怎麼做,與其像現在這樣束手束腳,到不如痛下決心,行壯士之舉,當斷不斷身受其亂。」
「步兵營反坦克排3門75毫米24式反坦克炮、團部反坦克連12門24式反,團炮兵營一個6門24式105榴炮連,一6門制25雙聯高炮連,師屬炮兵3個12門制105mm榴炮營、1個12門制155mm榴彈炮營、一個師需要63門24式反坦克炮,54門6式或23式105榴,12門6式155榴彈炮。」
同樣有些微醉的顧維鈞一下來了興趣。
而與往截然不同的,人流象一條望不到頭的長龍擁向寺院、道觀、教堂,人們在這裏為自己的兒子、丈夫、戀人祈福或祈禱,但是在人們的臉上並沒有看到多少憂色,畢竟按照報紙上的統計,戰爭進行四個多月,國防軍三軍的陣亡官兵僅僅不過只有數千人,這一數字用報紙上的說法,甚至不及共和29年全國各防衛區,訓練以及軍事演習造成的意外傷亡多,這場戰爭至少從目前來看,順利的超乎人們的想象。
「能不解決嗎?」
再一次把迫擊炮作為團屬支援火炮。曾經有一段時間,迫擊炮是邊防軍和早期的國防軍最重要的火力支援武器。60迫連炮、81迫營炮、100迫團炮,尤其是6式100毫米迫擊炮,更是在長達8年內,都是國防軍步兵團唯一的「重火力」,9公斤重的炮彈、6.8公里的射程,81公斤的全重,儘管其精度有限,但卻因威力和便攜性,一直受到部隊的歡迎。
清晨,來到辦公室的顧雲澤讓秘書給自己泡一杯濃茶,搖了搖因為宿醉而頭痛欲裂的腦袋。「下次不能再喝這麼多了!」
想起顧維鈞有為難看的臉色,顧雲澤長嘆一聲,同時在心下暗自責怪自己為什麼沒控制住,竟然把不該說的話都說了出來。
「真是的,參謀部真以我是孫悟空,撥一把猴子就能變出飛機大炮來了!」
「其實我覺得,少川兄!如果有何不當之處,還望多多包涵!」
「喂!把30B1775號的試驗報告取過來!」
「以外交的眼光來看,卻是一大敗筆,空軍對紐約的轟炸報復了美國人對上海的轟炸,但卻激怒了美國人,我想這一點,你比我更清楚不是嗎?現在恐怕就是我們願意停戰,美國人都不會接受,實際上從戰爭爆發之後,結束這場戰爭的主動權,就不在國務院、外交部,甚至不在國防部,而在於美國,現在的問題不是我們是否願意停戰,而是在於美國人願意把這場戰爭進行到什麼地步!」
「也就是說,現在對於我們而言,結束戰爭的唯一方式,就是徹底粉碎美國人試圖擊敗我們的可能!利用戰場上的徹底主動權的謀求的結束。但這並不見得是最好的選擇!」
第一次在外人面前提起這個想法,顧雲澤總感覺有些不太自在,在肯定的答案后,才繼續說下去。
第一次顧維鈞對軍事問題上了心思,而顧雲澤的話,卻讓顧維鈞更加好奇了起來。
「總理、總長他們都是當局者迷,為什麼咱們非要去解決這個難題。」
「如果是在戰前,我和外交部會儘可能的希望可以避免,至少拖延戰爭的爆發,但是現在,當戰爭爆發之後,對於我們而言,無論如何都要把戰爭進行下去,在達成我們的戰略目的后,利用戰場上的不間斷的勝利,換取英美兩國的妥協,承認我國對亞洲以及西太平洋的絕對控制權!現在英美兩國仍然堅持認為,他們有迫使我們妥協的籌碼,所以一味的釋放和平信號,反而會被視為軟弱的表現。」
醉意已濃的顧雲澤說到這,微眯著眼睛看著自己的這位同鄉,全然沒有注意到自己的這個本宗已經被自己的建議嚇的驚出了一身冷汗來。
「咣啷!」
「哦?」
「仇恨!有時候仇恨可以蒙蔽人們的眼睛,當仇恨達到一定地步的時候,一切就好辦多了!」
作為國防軍聯勤署署長顧雲澤儘管不可能參加決策會議,但這些並不是算是秘密,至少在高層,對德國的警惕是一個公開的秘密,畢竟對於中國而言,更重要的是大陸安全。
「婦人之仁啊!」
已經喝醉的顧雲澤一副意有所的模樣。
微醉的顧雲澤的語氣仍顯得很是謹慎,實際上一直以來自己從未敢把這個想法告訴其他人,畢竟這個想法有點兒……如果說出去的話,恐怕會有人認為自己瘋了。
此時顧維鈞的語間帶著的一種無奈,作為鴿派官員,一直以來都堅持著「利用談判同列強國家調各矛盾」的方針,儘可能的避免戰爭,但是在戰爭爆發之後,自己卻不得像其它一樣,堅持著把這場戰爭進行到底,宣戰後,外交部向英美釋放和平信號遭拒后,至少暫時在英美國兩國再次作出回應前,中國是不可能主動的停止這場戰爭。
看著木盒內的銀白色的六式警用手槍,在右手接觸到冰涼的槍身那一剎,顧維鈞猛的用力把木盒的盒蓋壓下,同時用力的關上抽屜。
「我們現在在對美方略上犯下了一個錯誤,我們的戰略目標是什麼?眾所周知,亞洲民族解放,實際上就是我們對亞洲的主導權,正是因為這個不可調和的矛盾導致了我們最終和美英兩國的決裂,直到戰爭,我們的戰略目標是有限的,不以徹底擊敗美國或英國為前提,實際上,少川,你是知道的,相比于英美,國務院對德國的警惕性更強,實際上這是必然,德國戰勝,對我國而言是百害無一益,一些人認為,咱們應該和德國聯手徹底擊敗美英,但是代價是什麼?是在俄國的邊界出現一個空前強大的德國,而我們和俄羅斯的盟友關係導致,我們不得不考慮俄羅斯的安全,實際上也是我們自身的安全,中國是個大陸國家,絕不可能容忍在接壤大陸上出現一個威脅到我們的國家!這是我們在宣戰後,國務院以國防軍軍需為由,停止實業界對德物資出口的原因所在。」
說到這,顧維鈞端起酒杯,輕吱口杯中的五十年沼興黃。
在接下來的幾十分鐘內,顧維鈞一直就是做為一個旁聽著,聽著顧雲澤「看法」,但當顧雲澤說了一半之後,顧維鈞發現自己的竟然被自己的這位本宗的建議嚇出了一身冷汗來,這個建議太過於瘋狂,或許說能想到這個建議的人,根本就是一個瘋子。
兩字!頭痛!
這個輕重如何拿捏輪到那個將軍來做決定都非常困難,他不是簡單的要擊敗敵人、擊退敵人,這樣的作戰方案任何一個將軍或高級參謀都能拿出幾十個,但是碰到這種恰到好處的把握分寸,卻難為住了所有人。
「沒人說不解決,只不過是換一種方式,說實話,我不懂軍事戰略,這些年我做的就是算數,保障部隊的後勤供應,優化後勤保障體系,然後再就是驗收武器、制定新武器使用規範,這是聯勤署的工作。但是我覺得,咱們現在太平洋的問題上,實際上陷入了一個誤區,咱們老想著,怎麼打美國,而且要打的美國不痛不癢的,但可能嗎?戰場上的分寸就是讓神仙來,他也不見得有辦法控制分寸。空軍這邊轟炸了紐約,那邊羅斯福像瘋了一樣,把原本調到英國的轟炸機,先飛到的非洲,又從非洲飛到印度,他想要報復咱們,空軍是加強了西南的空防,但是結果呢?德國人笑了!我們在紐約扔的炸彈,實際上是幫助德國人,因為美國人抽走的是支援英國的轟炸機。這個分寸啊!難!」
面對著自己的這位本家,顧雲澤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來,假如說有外人聽到顧雲澤的話,一定會覺得的非常驚訝,畢竟在戰前顧雲澤同樣屬於軍內少壯派。
「現在都到了這個份上,再不動那步棋,恐怕……只要是棋子上了台,剩下就容易辦了。」
作為國防軍的高級將領,顧雲澤知道,連續四個月的不間斷勝利,除了國民對這場戰爭高度樂觀外,甚至於就是在國防軍內部,都因戰局的順利而發生了變化,戰前的國防軍各部都是謹慎對待這場戰爭,每一個預案都嚴格遵從「最壞原則」,而現在呢?參謀部甚至有一些年青的參謀官們認為,進攻印度,根本不需要等待中美海軍決戰後,在海軍保障海運后,對印度發起全面進攻,在他們看來,駐緬甸部隊派出兩個師,駐藏部隊派出一個師,駐新部隊派出一個師,就可以橫掃整個印度了。
相比於國人喜愛的春節,元旦這一「洋節」,對於國人而言似乎並不需要太多的慶祝,但對於商家而言,元旦是一個掙錢時節,早在幾個星期前,全國上下的商家們便開始策劃著元旦的熱賣,以作為春節前後熱帶的預演。
顧維鈞的話未說完,已經喝醉的顧雲澤便出言批斷了顧維鈞的話。
當那個相法在心中成形之後,顧雲澤從來未敢和別人分享過,根本原因就是不可能有人會接受自己的那個建議,不僅僅只是婦人之仁的問題,最重要的問題是,誰都無法去承擔那一切,一但消息外泄,政府的聲望將有可能被陷至最底點,誰會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去冒險,恐怕就是總理也不見得能下得了那個狠心。
「照這樣的下去,明年春節前,我們的那群孩子就能夠回家過年吃團圓飯了!」
「所以,現在外交部的政冊應該是儘快結束戰爭。」
「我們對紐約轟炸,從你們軍人的角度,是一次勝利。但……」
「但……像你說的那樣,即便是行壯士之舉,又怎麼能保證他們會按照你計劃里一般……」
整整長達半個小時顧維鈞都一言未發保持著同一個姿勢,當回過來神時,看著趴在桌上睡下的顧雲澤,顧維鈞突然發現自己的這位同鄉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溫厚,難不成在日本留學九年經歷對他影響真的這麼深。
但是現在無論是聯勤署或是工廠,都不可能在短期內提供足夠的榴彈炮,裝備動員部隊。數幾個月前,國防部內部就有恢復100迫為團級炮的傾向,但最終還是不了了之,畢竟相比於105榴,100迫並不佔什麼優勢,無論是威力或是精度。
望著手裡30B1175號的資料,顧雲澤加以猶豫后,想到越來越多的動員部隊,還是把這個決定權交給國防部來決定吧,要麼新部隊等下去,要麼就改變團炮。
給酒杯添滿酒後,顧雲澤知道現在的這個看法是國務院和軍方高層的主流觀點。
文件上的內容非常簡單,無非是羅列的一連串的數字,國防部每增加一個師,聯勤署就需要提供一個師的裝備,小到襪子大到重炮,官兵被服很容易解決,國內有大量的成衣廠生產軍需品,步機槍也容易解決,宣戰後國防軍的輕武器供應商從25家增加到了95家,間接承包商包括涉及近2000家輕武器公司。以共和29年,全國銷售生產1500多餘萬支手槍、步槍、獵槍、氣槍的規模,輕型武器供應不存在任何問題。
也許只有這麼辦了!
掃了眼30型步兵師的編製表,又看了眼總參剛轉交的要求補充45個師裝備的命令,此時顧雲澤只剩下了一個感覺。生產動員不是自己的事,但是提供裝備卻是自己的份內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