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奮鬥》第三卷 新時代

第233章 萬金油

第三卷 新時代

第233章 萬金油

發現這點不足后,竇澤國無奈地搖搖頭,無論是24式初型坦克或是現在的這輛辛型坦克,總是會整出一些看似先進實則雞肋的「先進」功能。
對於趙寶印而言,一年多來國防部、聯勤司令部、裝甲部隊的壓力幾乎讓他發瘋,在趙寶印看來,沒有什麼比擺脫現在的這種困境更重要的事情,幾乎是在梁曉秋的一提到那種「萬金油」坦克的時候,趙寶印就知道他在說什麼。
共和31年11月,漫天飛舞的雪花籠罩著位於伊爾庫次克以北森林深處的俄軍訓練基地,這座訓練基地是俄羅斯帝國皇家近衛軍在1934年耗資數億盧布建成的以城市戰為主的作戰訓練中心,目的是訓練近衛軍同紅軍在城市進行巷戰,同樣也是俄羅斯最大的訓練設施。
「梁先生,這是……」
「視界不錯!」
「狼式?……」
「那麼我們就重新設計一種坦克,如果軍方同意的話,我們保證可以在1個月內完成全部設計!明年春節前,製造出原型車!」
「那麼趙經理,你知道中國有多少個師,你知道我們需要多少坦克?幾乎我所接到來自部隊的報告中,除去對24式坦克的稱讚外,所有的部隊,都在問同一個問題……」
看著大約200米外三樓陽台、窗戶都出現在自己的視線中,滿意地點了點頭,視場比過去大多了。
「不過,因為小型化的緣故,它的內部空間也較為緊張,操縱裝置、燃料櫃、彈藥櫃和動力組都非常緊湊,不過根據我們的內部試驗,儘管空間緊張,但身高1.65米的坦克兵操縱不會有任何影響!」
「長官,正像你看到的一樣,俄羅斯研製的狼式坦克,的確在研製過程中給了我們一些啟式,尤其是在設想思想上,他的車體和狼式一樣,就是簡單的箱型結構,這樣即增加了車一部分容積,又減輕了重量,他的車體實際上只是7塊不同厚度的軋制均質裝甲焊接而成,國體異常簡練,非常適合自動焊接生產線的大規模生產。」
巨大的車間中,幾十個坦克車體一字排開,在大型機械的夾持下傾斜著,而一群群穿著臟工作服的工人,如工蟻一般,重事著自己刻板而無改變的工作,一段段直的或彎曲的鋼構件以及漆成紅色、黑色或綠色的細鋼管被的工人裝加裝入坦克的車體和炮塔。
一旁的公司總設計師梁曉秋突然在一旁說了名公道話。
「行了!梁先生,這輛坦克是完整原型車嗎?如果是的話,安裝好並列機炮,你們準備好資料后,我會親自向聯勤司令部推薦這種坦克。」
金雲霄興奮的又大叫了一句。
話到嘴邊鄭浩然就沒接著說下過,早在去年國防部就曾打算用把所有的24式坦克都集中到裝甲師,用俄羅斯的狼式坦克裝備步兵部隊,但最終是不了了之,狼式坦克防護上的欠佳,是國防部無法接受的。
罵過的潘厚臣后,李東光用極盡誇張的口吻讚歎著身旁的這門大傢伙,儘管75毫米坦克炮已經夠用,但辛型卻換裝了105毫米坦克炮,而不是之前教材中提到的90毫米坦克炮。
從坦克上跳下來后,鄭浩然又回頭看了一眼這輛坦克。
鄭浩然轉過身直視著身旁的這個略顯很矮胖的趙寶印。
瞅著面前的這個人鄭浩然一愣,這是什麼建議,24式坦克的數量或許不足,但在戰場上幾乎可以左右戰局發展的武器,幾乎是從24式坦克一服役,所有的軍人都無法忽視24式坦克外觀對人的強大震撼力,在這點比任何一種坦克都更勝一籌。在戰場上24式坦克是可以讓普通士兵在戰鬥中一眼,就能夠對勝利充滿信心的武器,而對敵人而言是極具震懾的恐怖的坦克「開罐器」,而且是無法摧毀的「開罐器」。
「我們的坦克什麼時候才能夠滿編!」
「長官,24式坦克的產量,目前已經達到了極限,即便是各公司的新廠年底投產後,能保證千輛的月產就已經是奇迹了,這並不是各公司、工人的問題,而是他的設計問題,您是知道的,24式坦克是以犧牲易產性為代價,換取對車組的保護,要知道我們的一輛24式坦克是50噸,僅是噸位就相當於他國近兩輛坦克,而結構複雜性……」
儘管戰爭爆發后中國軍工界推出了丁、戊、己、庚四種新改進型號,但作為中國最親密盟友的俄羅斯僅只得到少數的上百輛新型坦克,望著那些坦克絕大多數坦克兵只有眼熟的份。
「坦克巷戰?」
略帶著一些稚氣的准尉,一進門就用顯得有些無禮的口吻急不可耐地叫嚷著。
坐在車長席上的竇澤國打斷了兄弟們之間的玩笑,坦克車組間沒有軍銜、軍階之分,有的只是兄弟般同生共死的情分,互相開玩笑是調劑單調的軍旅生活的一種途徑。
「雙向炮穩,課上學的都讓你吃到狗肚子里了,過去的24式坦克是垂直單向炮穩,型是第一個採用雙向炮穩的坦克,撞一下能讓你長個記性!」
第一眼看到倉庫中停放的綠色塗裝的坦克,鄭浩然就失口喊了出來,但再一細看,這輛坦克只不過是看起來像狼式,看來比狼子大了一圈,而且炮塔和車首也有所不同,坦克炮口徑應該是90毫米,火力要遠比狼式坦克強大。
「長官,這是25毫米轉膛炮預留位置!」
喀山戰役給俄羅斯留下的記憶就是對巷戰的重視,而這座巷戰訓練城和每支部隊必須接受三個月以上巷戰訓練則只是一個旁證。
只是縱向擺動還較為安全,可現在加裝的TPW—3雙向穩定器后,儘管縱向、橫向精度都有所提高,但隨之帶來的橫向擺功,就很有可能會傷到裝鎮手。
十幾分鐘前,謝廖沙在站台看到的那十四輛24式坦克,恰恰是一種最新式的改進型號,由不得謝廖沙不激動,尤其是在皇家近衛軍的訓練場上。
鄭浩然轉過身看了一眼身旁的趙寶印,這位福田公司的經理,福田是中國最大的裝甲車輛製造商,超過70%的24式坦克都是由福田負責生產。
「那……那……」
多年來,因為中俄兩國武器設計思路的不同,導致兩國設計了截然不同的武器,俄羅斯的裝備部隊的是重視火力和機動性而忽視防護的24噸級狼式坦克,俄羅斯的設計師認為,俄羅斯的經濟、工業實力比較薄弱,不可能大量生產和裝備坦克,所以主張增強坦克遠程火力,尤其是首發命中率,以抵消敵坦克數量優勢。同時認為,裝甲防護應服從機動性,即在保證機動性前提條件下通過改進外形和減小尺寸等辦法提高防護力,而不靠增加裝甲厚度。
「步兵師是否也需要這種重型坦克?」
一連串的斥責聲不斷的從鄭浩然的唇間吐出,而來他的質問聲讓趙寶印的額頭冒出了汗來,不時的用手帕擦著汗水。
「25毫米轉膛炮?」
戰地十數平方公里的訓練場上有政府機關、百貨大樓、銀行、工廠、機場、鐵路甚至於地鐵等設施,其中大都是根據情報部門提供的蘇俄建築資料進行修建,無不模擬的惟妙惟肖。火車站中不僅有火車皮,還有信號燈、加水塔、加煤站,機場上同樣有數種不同型號的飛機。
儘管設計思路不同,得益於中俄兩國的盟友關係,24坦克同樣裝備俄軍裝甲部隊重型坦克營、團,從36年第一批12輛24式坦克進入皇家近衛軍,厚實的裝甲,不錯的機動性令24式坦克成為坦克兵們的最愛。
擁有一輛24式坦克一直是俄羅斯裝甲兵的夢想,而且在戰爭爆發后,中國軍工界更是不斷推出種種改進型,丙型42噸,可到了年中的庚型,噸位已經飆升至驚人的50噸,坦克發動機更是增加至少750馬力,速度不降反升,高達55公里時速。
望著眼前的這名軍官,梁曉秋強壓下心頭的激動,早在戰爭爆發后,地面防務公司的就已經意識到24式坦克複雜性可能導致產量問題,於是便開始進行「易產」坦克的設計,只不過至今國防部對此並沒有提出明確的要求。
「謝廖沙准尉,你已經看到了上面的軍徽不是嗎?」
聽到這數鄭浩然恨不得把眼前的這胖子生吞了,500還不夠塞牙縫的。
「鄭長官,你放心,我們一定會繼續挖掘產能,這個月保證能夠突破500……」
「你的意思是把九式坦克給步兵部隊?」
可接下來一試那門讓 泄了氣,那架看似保護成員的可以在車內使用的15毫米機槍,竟然成了一個擺設,可以在車內控制俯仰、射界,但是卻沒辦法在車內精確瞄準,除非主炮先瞄準,再參照主炮瞄準刻表設定。
梁曉秋直截了當地回答道。
身為車長的 交待了一句,一邊拿著說明書,一邊嘗試著操作這輛坦克的新型火控裝置,和車組裡的其它3名成員一樣,竇澤國也僅只是在兩個月前,由公司派來的技術人上過兩個月的培訓課,儘管公司的培訓教官還沒到達這裏,但軍人在看到新玩具後有幾個人還能忍得住。
「好了,說什麼呢!不管怎麼變,都只是能開的坦克而已!」
「鄭上校,現在我們的日產量,比參戰前一個月還要多,上個月,我們生產了475輛24式坦克……」
謝廖沙拿出了1927年中俄兩國軍方達成的協議,按照兩國協同作戰的協議,兩國一直堅持著武器的標準化,儘管採用不同的步機槍,但卻使用同一口徑,即便是現在中俄兩國使用不同的飛機、坦克,但是飛機、坦克的發動機部分零部件是可以互換通過的。
瞅著空置的並列機關炮的位置,鄭浩然看了一眼站在坦克下方的梁曉秋,這種坦克的確有點兒像是「萬金油坦克」。
而就在這時,幾十名中國坦克官兵已經將坦克開下了火車貨板,大功率柴油機的轟鳴和覆帶咣鐺聲在站台上回蕩著,而附近的俄羅斯士兵大都巴巴地看著這些坦克,不時的指指點點,尤其是周圍穿著坦克兵制服的官兵,更是目含慕色地望著這十幾輛坦克。
「喜歡?就61發炮彈,幾乎縮水了一半,等上了戰場炮彈打完了,你丫就把你的小鳥塞到裡頭當彈彈打吧!」
訓練中心火車站台旁,一名稍顯有些稚氣的近衛軍的准尉和幾名俄羅斯士兵,在十幾輛新送達的巨型坦克面前注視許久,他們仔細地打量著十幾輛平板貨車上的坦克,儘管這些坦克很熟悉,但眼前的這輛坦克和他們所熟悉的21式坦克卻有所不同。
「我的個乖乖,105毫米口徑,老天爺,上帝……你還要不要那些洋鬼活啊……不過我喜歡!」
梁曉秋的問題讓鄭浩然的眉頭一皺,的確步兵師、摩步師甚至於機械化步兵師裝備的24式坦克確實有些大材小用。
「共同訓練?國防軍第一裝甲師的坦克手們上午就到了這接收新車,他們借用咱們的訓練場,進行坦克巷戰訓練!」
十幾分鐘后,那名稍顯稚氣的准尉,推門闖入不遠處的辦公室,
換坦克!開玩笑,要是那些裝甲部隊的官兵知道要用什麼「縮水」坦克換掉24式,保證他那些的裝甲兵會開著坦克把聯勤司令部給轟平。
「比我想象中的快多了,而且比過去操縱更簡單了!」
「難道讓我們的戰士繼續開著薄皮車衝鋒陷陣嗎?」
在總裝車間內的行人通道上,兩名身穿西裝的公司高管和一名掛著上校軍銜的軍官不時的交談著,他們在談話時幾乎需要用喊,在參觀過總裝車間后,一行三人走出總裝車間,不遠處的火車專線站台處,一輛輛被漆成沙漠迷彩的坦克停在貨場等待著運出,一天24小時,除去機器設備的預修和檢查外,福田拖拉機公司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生產,而生產出的坦克則源源不斷的從這裏運到全國的各個戰場。
「梁先生,你說的這種萬金油坦克,就是狼式也達不到,狼式坦克犧牲了防禦能力,如果……」
「500……」
「要麼換坦克,要麼國防部即便是派人接管工廠生產,包括福田在內的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在產量上讓國防部滿意!」
這位國防部聯勤司令部鄭上校的責問讓趙寶印的心頭暗暗叫著苦,當年研製24式坦克的時候,是他們不斷地說著什麼「複雜點沒關係……只要性能好就行」,還有什麼質量彌補數量等等諸如此類的話。
而對中國軍方而言,相比于坦克訓練有素而優秀的車組成員卻是最珍貴的,坦克設計就遵守以保護車組成員為第一位,一個訓練有素、戰鬥經驗豐富的車組比十輛坦克更有效。重裝化、重防禦的24式坦克則成為了國防軍的選擇,得益於國內先進的發動機技術,儘管選擇了重型坦克,但24式坦克的機動性卻非常不錯,只不過過重的噸位限制了坦克的使用。
「別得意……哎喲……」
「但是,長官我們和國防軍之間不是有協議嗎?按照協議的規定,我們可以參加新型武器的訓練,以便在未來使用同型武器!」
「靠!這跟開汽車差不多嘛!」
儘管這輛24式辛型坦克的「遙控機槍」讓人很不滿意,但總得來說,辛型坦克還是讓 很滿意,800馬力機械渦輪增加發動機,105毫米坦克炮、雙向炮穩、液壓自動變速器等等,總之和舊型號根本就是天壤之別。
難道是出售給俄羅斯的新型坦克?至於坦克上的軍徽,幾乎是想當然的謝廖沙和其他人都覺得或許這是從國防軍現役裝備中劃撥而來。
「那些新坦克是不是我們的?我的部隊可以得到一輛嗎?!」
「不可能,24式坦克絕不可能停產……」
「是的,長官,這是我們根據國防軍裝甲部隊的報告而特意加裝的,當然他並沒有取代並列機槍,不過其作戰效能卻超過並列機槍,並列機關炮可以隨火炮一起俯仰,也可以單獨俯仰,最大仰角為 40°,俯角與火炮相同,為—8°。該炮除可用於攻擊樓上目標外,甚至可以用於攻擊低空飛機,當然他主要用於攻擊對付地面目標,在攻擊集群步兵目標時,25毫米轉膛炮可以在頃刻間向目標區發射百枚薄壁榴彈,同時也可攻擊輕裝甲目標,以節約主炮彈藥。」
「當然不是,九式坦克無論如何改進都已經落後了,或許步兵師不需要像24式坦克那樣的重型坦克,但同樣需要性能優良的坦克,比如說像與俄羅斯狼式類似的中型坦克,坦克的火力不需要太強、裝甲不需要太厚,但是卻更容易生產,在為提供足夠坦克的同時,這種坦克的性能同樣是優良的,具有一定的坦克突擊能力,可以擊毀絕大多數敵國坦克,正面又可以防禦敵國坦克的炮擊。」
在旁邊正擦著額上冷汗的趙寶印突然像獻寶式地說道,完全無視梁曉秋幾欲殺人的目光,難道說這個趙胖子就不知道留三分的道理嗎?還是被國防部的壓力嚇傻了。
「他的防禦能力和機動性怎麼樣?」
正在處理著公務的莫羅佐夫抬起頭看了看這個闖進門來的年青人,語氣顯得有些不滿。
「並列機關炮!」
看著眼前的合像測距儀這似乎並沒有什麼變化,唯一的變化或許就是,車長指揮塔上的那門12.7毫米機槍變成了15毫米機槍,而且可以從炮塔內控制,與同時時車長指揮塔的視線比過去更寬敞,過去的1倍觀察鏡被的置換成了0.8倍廣角境。
話未說話,打開炮彈後防彈隔倉板的裝填手潘厚臣就吃痛叫了一聲,被左擺的炮尾撞了一下。
至於裝甲部隊對24坦克卻甚為著迷,認為24式坦克在防護、火力、機動性達到了前所未來的完美,因而下意識的就排斥除新坦克的研發,擔心會影響到本就不足坦克的產量。甚至於就是之前研製的辛型,幾乎完全重新設計車體和炮塔,但為了讓國防軍接受,卻只能掛著24坦克之名。
「管他那,真上了戰場,瞎打一通,嚇唬嚇唬人!」
「現在除了全中國幾十個裝甲師、機械化師,除了第一、二裝甲師之外,根本沒有一個裝甲團、一個裝甲營甚至一個裝甲連是滿編的。由於24式坦克的產量不足,我們的裝甲連只有9輛24式坦克,各個部隊都是嚴重的裝備缺編,有的部隊為裝甲連加入了幾輛九式坦克,有的部隊則加入了31式步戰車,現在因為你們的生產,在前線,國防軍裝甲部隊不得不用老舊的九式坦克和31步戰車這樣的薄皮車去衝鋒陷陣,在卡拉奇,我們一天就損失了325輛九式坦克和31步戰車,多少裝甲兵因為你們不能提供足夠的24式坦克而慘死……」
頭上起重機緩慢的叮噹聲和尖銳的嘶叫聲,鑄造的24式坦克車體、炮塔在行車的吊運下運到加工位置,電焊的青白色閃光壓過了車間的燈光,打磨機械嘎啦嘎啦的聲響壓過了車間里的全部聲響。
平時他們高喊著質量、安全,可現在打仗了到好,成天催著產量,自己就不是孫猴子拔根汗毛一口氣就能吹出一輛坦克。但可以這麼想,卻絕不能這麼說。
「不!鄭上校,不需要到明年,我們現在就可以拿出原型車……」
鄭浩然指著主炮左側那根細長空管,這是安裝並列機槍的位置,但是並列機槍卻不需要這麼多的空間。
竇澤國的眉頭一皺,24式坦克的各個型號一個比一個先進,而越先進則越複雜,越複雜在另一方面又意味著會限制他的產量,而獲得足夠的24式坦克,又一直是裝甲部隊的夢想,但這隻是一個夢想而已,產量永遠也無法根上需求量。
「靠!真他媽的浪費!」
「好了,你們一個個都別貧了,現在咱們抓緊時間掌握這傢伙吧!」
莫羅佐夫的話頓時如一盤冷水倒在謝廖沙的頭頂。
「長官!」
「會不會……」
過去的24式坦克用的是操縱桿式轉向,而現在眼前的卻是油門、離合還有——方向盤,白色的駕駛艙看起來的很舒服,置身其中稍不信意還以為在開著汽車,尤其是操縱時不像過去那般生硬,有些興奮的金雲霄不時的轉動著坦克的方向,以檢驗這種新式轉向裝置以及液壓自動變速器,在他的操縱下,沉重的坦克如靈巧的獵犬一般,在坑坑窪窪的場地上時而蛇行、時而躍升,看著速度表,金雲霄知道24式坦克的機動性看來又提高不少。
「換坦克?」
如果沒有國防部的批准,裝甲部隊根本不會准許任何影響到24式坦克產量的新型坦克製造和研發,而現在就是一個機會。
「長官,我沒有說過24式停產。你我都知道,24式坦克在裝甲師那是突擊的尖刀,坦克間的對射是它可以充分發揮精準火力與體現堅固裝甲防護的拿手好戲,在敵人坦克的火力的有效射程外,它可以輕鬆得用火炮點名,但是長官,我想問一句,步兵師是否也需要這種重型坦克?」
是嚇傻了!
坐靠在駕駛員席上的金雲霄瞅著眼前這截然不同的操作室,興奮地罵起了髒話。
「和庚型根本就不一樣!液壓自動變速器」
梁曉秋有些無奈的向已經跳上坦克的鄭浩然解釋道,原本還可以等進一步完善後,再向國防軍展示它,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倉促的「獻寶」,這時梁曉秋留意到站在坦克車體上從車長指揮塔入觀察著坦克內部的鄭浩然眉頭輕皺。
鄭浩然反問了一句。
「長官,我看過一些軍方報告,不少裝甲師都要求把步兵師的坦克划給他們,裝甲師在坦克缺編仍然衝鋒陷陣時,步兵部隊的24式坦克卻在一旁趴著窩,長官,像24式坦克這樣的重型坦克,所適合的是在裝甲師中,發揮他堅固裝甲和強大火力所帶來的突擊優勢,而不是給步兵當移動炮台!如果是固定炮台的話,可以用其它的坦克……」
「炮塔正面裝甲110毫米、側面75毫米、頂部30毫米、尾部50毫米,車體前上70毫米,前下85毫米……除此之外在坦克的動力艙和戰鬥艙之間裝有防火裝甲隔板,車重36噸,600馬力柴油機,最高時速58公里……」
「狗日的,這他媽的炮尾怎麼左右亂擺!」
炮長李東光笑罵了一句,從丙型開始便加裝單向火炮穩定器,坦克火炮縱向精度大為提高,凡事有利有弊,安裝火炮穩定器后,火炮在坦克行進中炮尾就會縱向隨面擺動,有時可能會碰傷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