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在初唐》正文

第678章 關隴世族

正文

第678章 關隴世族

郭業當初將這些東西寫在信中,就指望著虞世南能夠給李二陛下看,他就不信李二陛下不心動。
這時,一個新興的貴族集團橫空出世,一飛衝天,延續了中國貴族時代的壽命,並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偉大時代,這就是縱橫中國近二百年的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它起源於代北武川,初建於關中,空前絕後地創造出四個王朝,分別是西魏,北周,隋,唐,並將中國推向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峰,其發端便是盛極一時的西魏八大柱國。
這個提議如果還吸引不到李二陛下,那哥們真就枉為了解歷史走向的穿越人了。
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門閥世族活躍在政治舞台上,門閥世族在東漢中葉已經把持壟斷了仕途;曹魏時期創行的九品中正制保證了門閥世族的政治特權,有助於門閥世族的形成,東晉王朝時期,門閥世族及其統治達到了鼎盛。
長孫無忌一死,代表著關隴世族盛極而衰,慢慢走向了下坡路。
郭業一拍腦門,急急叫道:「我好歹是率先提出這個建議之人,怎麼著也算是首功一枚吧?陛下怎麼安排我來著?不會又想著過河拆橋吧?」
到了南北朝時期,曾經風光無限的東晉門閥世族們,隨著東晉的滅亡,劉宋的興起而逐漸衰敗,王謝庾桓這些響噹噹的貴姓也已經不復當年,眼看中國貴族的黃金時代就要結束,
最後,居然讓她趟出一條血路來,徹底將關隴世族打壓了下去。就連關隴世族的代表人物長孫無忌,也讓這狠心的娘們逼得上吊自殺。
算虞世南這老狐狸講義氣,還知道關鍵時候推自己一把,讓李二陛下在怪罪自己在蜀州不作為的情況下,還能讓李二陛下知道自己的真實能耐。
靠著關隴世族,李家的人取了天下,取了萬里江山,成了漢人的皇統正朔。但是也因為關隴世族的制約,他們甩不開膀子,邁不開步子,始終要受著這些人暗中的制約。
郭業微微點頭,他寫給虞世南的這封信本來就沒打算藏著掖著,裏面寫的東西也不是什麼悖逆言論,能夠讓李二陛下看到也未嘗不是一件壞事。
關隴軍事貴族集團起源於戰國時期的秦國,其代表人物就是王翦、李信、司馬錯等。
郭業點點頭,斬釘截鐵道:「好,明日我定會用這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陛下,保證讓咱們的計劃正常實施。不然的話,嘿嘿,你們幾個光得了陛下的口頭封賞,落不到實處,有個屁用?」
而郭業此次的提議,只是綜合了武媚娘和李隆基對待關隴世族的策略,提前使用出來罷了。
虞世南看似心情不錯,又是一陣哈哈暢笑,而後說道:「陛下說了,正所謂治病除根。這扶植清流、栽培天下寒門學子,都是治本之法。而且,他也舉雙手贊同由寒門士林與清流組成第三系,用以制衡天策府等舊臣及遍及朝野的關隴世族的力量,再與魏徵、韋挺等人成三足鼎立之勢。呵呵,老夫不才,陛下有意讓老夫取蕭瑀而代之。」
直到唐玄宗李隆基打造了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后,關隴世族的力量才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台,煙消雲散。
這也是李二陛下最無奈之處。
「郭大人,虞老大人說得半點都沒錯!」
虞世南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陳康,而後對郭業問道:「這個問題,老夫也不懂,陛下說要見完你才會說。不過郭小子,我問你,老夫與仲達,還有褚遂良都有了著落,你怎麼就不問問陛下如何安排你呢?」
郭業如今口中的關隴世族指的便是西魏八大柱國,也就是如今大唐帝國的八大世家,他們牢牢把控著地方到朝堂的官場勢力。
他們創造了西魏、北周、隋、唐四個朝代輝煌的歷史。大唐史書曰:「今之稱門閥者,咸推八柱國家。當時榮盛,莫與為比。」
李氏父子一直與關隴世族相互妥協著,李二陛下登基之後又想借重著關隴世族的力量,又想著徹底甩開這個包袱,可是一直都未能如願。
因為程咬金、秦叔寶、李茂功等人雖然位高權重,掌著軍權,卻並非是關隴世族集團的人。相反,他們只效忠李世民,因為他們都是出身山東豪傑,自成一個小團體,後世稱之為「山東豪傑集團」。
所謂的關隴世族,又稱關隴軍事貴族集團。
郭業眼前頓時一亮,欣喜問道:「哦?陛下有意讓你出任尚書右僕射,與長孫無忌分庭抗禮咯?」
虞世南搖搖頭,苦笑道:「對於你,陛下諱莫如深。應該是明日見完你之後,應該會有安排。不然,老夫剛才怎麼會說,此次陛下遲遲沒有下文,應該是取決於你嗎?放心吧,明日陛下定會召見你了。」
大唐關隴軍事貴族集團有兩大特徵:一、「融治胡漢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二、此集團中人「入則為相,出則為將,自無文武分途之事」。
至此,縱橫中國近八百年、共創造出西魏,北周,隋,唐等四個王朝的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宣告土崩瓦解,不復存在。
「對哦!」
不過傻人有傻福,李治這小子娶了個彪悍的老婆武媚娘,這娘們出手狠辣決絕。反正這天下也不是她武家天下,所以她逐步培養自己的心腹和親信,毫無避諱地開始瓦解和打壓關隴世族的力量。
「呵呵,這麼說來,今後老夫與你就是一丘之貉?」
至於後來峰迴路轉,李家又有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橫空出世,強行將李氏大唐的國運扭轉過來。
虞世南道:「皇上說,字似主人型,醜陋不堪,還是一如既往的不學無術!」
隨即,他兩眼放出光彩來,殷切地問道:「那皇上看完我給你寫得那封信后,怎麼說來著?」
「虞老大人,怎麼說話呢?」郭業又狠狠白了眼虞世南,撇撇嘴哼道,「怎麼叫一丘之貉?咱們這是守望相助,咱們這是為陛下廣開擇優取才之路,咱們這是為天下蒼生謀福祉,你說對不?仲達兄?」
虞世南道:「正是,陛下讓老夫卸任國子監祭酒一職,讓司業褚遂良代替老夫,出任國子監祭酒一職。」
郭業一副不可置信地望著陳康,詫異道:「如果真是如此,對於天下寒門學子而言,這可是皇恩浩蕩啊。」
郭業白了一眼虞世南,他知道自己那手狗走貓爬的書法,的確是登不上大雅之堂。但是現在這個會是重點嗎?盡扯淡。
無心插柳柳成蔭,武媚娘也算是因果循環,得之李家,又還之李家,為李氏大唐作了一件好事。
這也就能解釋了為何長孫無忌為何不願與同為天策府舊臣的程咬金、秦叔寶、李茂功等人交心。
靠,怎麼說話呢?
隨即,他催促虞世南道:「老大人,咱別打哈哈,也別兜圈子了,你就痛快點吧,陛下到底跟你說了什麼?」
她本來就是崽賣爺田不心疼,根本沒有李二陛下的擔憂,直接該打壓打壓,該抓捕抓捕,該斬盡殺絕絕對沒有一個能夠苟且偷生的。
陳康木訥地嗯了一聲,連連點頭稱是。
這下聽虞世南這麼說,他的心裏也坦然了不少。
至於兩系之間的鬥爭,那隻不過是內鬥消耗罷了。
世南莞爾一笑,說道:「好了,不打趣你了。皇上說了,你郭業能夠提出扶植清流與寒門學子自成一系,用以制衡長孫無忌等人天策府功勛,能夠諫言他培養天下寒門子弟,用以消減關隴世族集團對朝堂和地方官場的掌控,說明你還是有些眼光的,說你郭業還是有可取之處,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廢物不堪。」
八柱國,分別為:宇文泰(李世民外曾祖父),元欣(西魏皇室諸王之首,十二大將軍里也有元氏的三人:廣平王元贊、淮安王元育、齊王元廓。),李虎(李淵祖父秦將李信之後),李弼(李密曾祖父),趙貴(以德智而成其功名),于謹(北周三老之一,于謹在八柱國中以謀略為優,諸子在周隋間皆位重一時,而又以于翼為最),獨孤信(楊堅岳父,李淵外祖父),侯莫陳崇(三子皆為北周猛將,而其兄侯莫陳順更是十二大將軍之一)。
因此,他明裡暗裡都在消減關隴世族的影響力和壓制力。可惜大唐李氏靠得就是關隴世族的力量得來天下,他們又哪裡可能輕易被李二陛下給踢走。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李淵和李世民父子的心境,那便是成也關隴世族,敗也關隴世族。
「乖乖。」郭業感慨道,「看來陛下不是心血來潮,是動真格兒了。咦,不對啊?兩位……」
陳康點頭說道:「沒有半點虛言,而且陛下對學生說過,今後的科舉,將會加大錄取寒門學子的名額。無論是鄉試還是州府貢試,乃至是長安的會試,都會優待寒門學子。」
「靠,能不能不說這個?」
不過最後的結果也導致了李家天下土崩瓦解,直接被武媚娘這女人摘了桃子,建國大周替代了大唐。
可惜啊,這些山東豪傑集團除了李茂功此人足智多謀之外,其他人都是一水兒的莽夫武將。玩心眼,玩黨爭,又怎麼可能是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的對手呢?
郭業驚呼質疑一聲,又看著虞世南,問道:「老大人,那陛下怎麼遲遲沒有動靜,他在忌憚著什麼?」
無論是武德舊臣系,還是天策府功勛系,這些人根子里都是來源於關隴世族的力量。
如果真不心動的話,那麼只有兩個可能,要麼是李二陛下是傻子是瞎子,要麼就是——歷史,尼瑪也靠不住,儘是騙人的。
郭業心中暗暗鄙夷了下李二陛下,這哪裡是有些眼光?這叫很有眼光,眼光獨到,好不好?
恰恰,打蛇打七寸,他信中的提議也恰恰擊中了李二陛下最為心痒痒的地方。
虞世南飽含深意地看了眼郭業,輕聲說道:「皇上召我進宮,與我推心置腹了一番,我也將你派人送給我的信面呈給皇上看了。」
旁邊的陳康此時也是嘴角含春地喜道:「陛下召見學生之時,也跟學生提過。有意讓學生解散射陽書院,然後到國子監任職,出任國子監司業一職。而且陛下說了,將會解除國子監的入學門檻兒,今後,凡寒門學子中優異者,皆可入讀國子監。出了國子監,便都是天子門生。與官宦子弟一視同仁,一樣的學而優則仕!」
如果按照郭業所知的歷史軌跡,李二陛下駕崩之後,高宗皇帝李治登基,長孫無忌出任顧命大臣左右朝政,關隴世族的力量達到了最為閃光,最為巔峰的時刻。
這也是李家皇室最不願意看到的結局。
「我靠?真的假的?」
不過到了李隆基的坐穩江山,關隴世族經過武媚娘的打壓和瓦解,幾乎一蹶不振。
據郭業所知的歷史資料中,李二陛下是個非常有戰略眼光和危機感的皇帝,他登基之後就知道關隴世族對李氏皇族的皇權而言,是最大的束縛和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