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在初唐》正文

第1935章 信譽破產

正文

第1935章 信譽破產

「什麼辦法?」
使者作為隋煬帝的心腹,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宣稱若是抗旨不尊,所有參戰的將校都將人頭落地。
「呃……在極西之地有一種叫做撲克的東西,類似於咱們大唐的葉子戲。所謂底牌,就是撲克中先是遮蓋起來,最後亮出來以決定勝負的牌。」
李二陛下往四下里掃視了一圈,最後落在了郭業的臉上,道:「秦國公,你可知今日朕為何召集眾將?」
「天下皆知?此人是……」
但是,就這樣給把立功的機會給了張亮?
郭業還真沒詞了。不得不承認,人家張亮說的確實有道理。就算以後世的觀點來看,他相當於擁有火藥的專利。不過這個專利呢,卻已經通過封賞淵若霜的方式,賣給李二陛下了。
郭業道:「你這還是以小人之人度君子之腹!」
想當初隋煬帝第一次征高句麗,為了表現上國氣度,曾經下了一道聖旨,「高麗若降,即宜撫納,不得縱兵」。
郭業無奈道:「就算您不願意受降,先強攻幾日遼東城總行了吧?現在城內士氣低落,萬一能一鼓而下呢?何必一定要用火藥?」
「這……」郭業道:「即便如此,除了強攻以外,還有一個辦法,可以破遼東城。」
「正是。」
「因為高句麗人根本就不可信,即便是答應投降,也會隨時反悔。他們能把假投降當成家常便飯,朕可不想步隋煬帝的後塵。」
來護兒可不傻,他對使者說,咱們打高句麗打了三回,好不容易把高句麗打得疲憊不堪,野無青草。這麼好的機會,怎能錯過?等幾天,我進兵把嬰陽王抓了再退兵不成嗎?
有了這個前車之鑒,李二陛下怎麼敢玩什麼受降的把戲?不用多,只要被騙一次,人們就得把他當成隋煬帝第二!
郭業道:「如若火藥大行於世,到了那時候,此物就會成為後世子孫的噩夢。所以,微臣以為,陛下應該把火藥當成咱們大唐的一個底牌。」
結果,這世上,除了真投降還有假投降。高句麗人整頓好了兵馬,修好了城牆,又反悔了。
「高句麗人太不要臉了,一個遼東城內,就駐守了十萬大軍。咱們唐軍得傷亡多少人才能攻下此城?若是在此城傷亡太大,陛下這次東征就算不敗而敗了。」
「招降!咱們一戰滅掉了高句麗三十萬大軍,遼東城內守軍想必已經成了驚弓之鳥,人心惶惶。若是派遣一個能言善辯之士,入了遼東城,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動守軍偷襲,豈不是更好?」
「秦國公這話我不愛聽。」張亮把臉一板,道:「您獻上火藥的配方立了大功是不假,但是陛下封賞您的小妾,已經足夠酬功。總不能以後只要用到火藥,都算是您的功勞吧?」
以後人家李二陛下怎麼用火藥,給誰用火藥,都與他無關。
「遵旨。」
好吧,皇上有旨,人家投降就得「即宜撫納」啊,於是大軍退後,等待投降。
等他一退兵,嬰陽王就又抖起來了。把先前說出去的話全然否認,繼續對抗大隋。
張亮道:「遼東城乃是高句麗數得著的堅城,此城不用火藥更待何時?秦國公是怕某家用你的火藥立功吧?」
「此言怎講?」
「這……」
嬰陽王無奈,遣使請降。
「你別不承認啊。這個人是你的情敵,可是天下皆知。」
「弊端?火藥有什麼弊端?」
結果,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隋煬帝又信了高句麗人的鬼話,遣使召回來護兒。
青史斑斑,隋煬帝就這樣,以一個被騙了四次的二傻子形象,被記載在史書之上。
「話不能那樣說。」李二陛下擺了擺手,道:「月有陰晴圓缺,此乃天地至理。我大唐盛極而衰,恐怕也難以避免。秦國公,你繼續往下說。」
張亮道:「你這是什麼話?我大唐乃天朝上國,各方面都遠超四周藩國。不攻打他們就算不錯了,又怎麼會被迫防守?」
來護兒無奈班師。
「啊?為啥?」
眼看著,遼東城又要被攻破,高句麗人繼續舉白旗。隋軍繼續退兵,高句麗人繼續說話不算數……
「底牌?什麼是底牌?」
「勛國公和陛下慧眼如炬,都看到了此物乃是攻城利器。但是您二位有沒有想過,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李二陛下點頭道:「你的意思是,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要動用火藥,要讓火藥成為咱們大唐的撒手鐧?」
還真是不甘心!
「早晚?哼哼,您知不知道,再過幾個月,遼東就會大雪紛飛,冰寒徹骨,大軍根本就無法在野外駐紮。到時候別說破城了,咱們自保都困難。」
若是他要求只要用到火藥的地方,就必須自己親自出馬,那也太無理了。再說了,以後用火藥的地方多了,他也忙不過來啊。
「百濟武王扶余璋!」
張亮還沒說話呢,李二陛下搖了搖頭,道:「不可!絕對不可招降高句麗人!」
郭業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道:「啟稟陛下,關於火藥,微臣還有一點拙見,不知當講不當講。」
簡短截說,招式不怕老,好用就行。高句麗這招足足耍了三次,拖延了幾個月的時間。直到最後天寒地凍,隋軍無奈退兵。
李二陛下說這話,還真是一點都沒誇大。
李二陛下擺了擺手,道:「別吵吵了。你們二人的話都有些道理,到底如何決斷,朕還沒有考慮清楚。不如明日朕召集眾將,商議之後,再做定奪。」
張亮道:「就算秦國公說的有理。但是老臣看來,還是應該在遼東城用火藥。換句話說,現在就是萬不得已的時候。」
隋朝百萬大軍到了遼東城下,眼看就要破城了。人家高句麗人打白旗,要投降。
三通鼓罷,諸將已經到齊。
第二日剛剛吃罷早飯,郭業就聽到了一陣鼓聲響亮。他知道這是李二陛下在擂鼓聚將,不敢怠慢,快步趕往中軍帳。
這下好了,可被高句麗人逮著空子了。
郭業道:「陛下說笑了。我哪有什麼情敵?」
當時,大隋上將來護兒大敗高句麗於畢奢城,然後揮軍南下,進逼平壤。
郭業微微一笑,道:「兵法有雲,外無必救之兵,則內無必守之城。現在高句麗的傾國的援兵已經被打敗,遼東城內就算有十萬大軍又怎麼樣?早晚也是城破人亡之局。」
話說隋煬帝第三次征伐高句麗,當時隋軍固然實力大不如前,但是高句麗已經被隋軍蹂躪了兩次,也是困頓疲憊。
沒辦法,繼續打唄。
「遼東城已是朕的囊中之物,卻是不急。今日招大家來,是為了招待一個你的老熟人,或者說是……情敵。」
「可是為了攻破遼東城一事?」
「現在我大唐君賢臣能,兵鋒一時無兩,對諸國採取攻勢,有了這樣一件攻城利器,誠然算是一件幸事。但是,居安思危,若是後世子孫不肖,以後被迫採取守勢了呢?」
李二陛下大勝之餘,又新得了一個軍國利器,心懷大暢。他說道:「有什麼話秦國公儘管說。」
你以為隋煬帝這就吸取教訓了?沒有,完全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