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在初唐》番外篇

第1章 愛江山也愛美人(1)

番外篇

第1章 愛江山也愛美人(1)

「您實在是太客氣了。呃……此處並非講話之所,李都督裏面請。」
「那您就沒有想辦法自救?」
「當然是我大哥尚書右僕射,東華王郭業。他現在在朝廷上可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人。就是當今天子,也要對他禮讓三分。東華王要是為你們家說句話,這漫天的雲彩不就散了嗎?」
「正要叨擾。」
李大亮的事發,這份閑差也沒了。可以說,現在的李奉誡就是白丁一個。
福伯輕哼一聲道:「您要是不想找公子爺和小娘子的麻煩,今天到底是為啥來的?」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話用在李大亮他們家上並不合適。
「嗨!我那兩下子您又不是不知道?不好結交,麵皮薄膽子小,哪有什麼自救的門路?再說了,這可是謀反的案子,即便我真有門路,也沒人敢沾邊呀。」
「唉,事到如今,我還能有什麼想法?」
現在,是第四次登門了,似乎返璞歸真。自己又換回了一身文生公子裝,但身份和見識卻與之前有著天壤之別。
別管人品如何,李大亮也算是大唐難得的人才,辦事能力頗強,立了不少功勞,這個武陽縣公的爵位是一刀一槍殺出來的。
「怎樣?」
功夫不大,李義府就聽到了腳步聲聲。緊跟著中門大開,走出來一個中年男子,老管家緊隨其後。
……
李義府氣急敗壞,道:「您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可以對天發誓,武陽縣公一死,我們兩家的仇恨就算完全消失!我誰的命都不想要。」
「哪裡,哪裡。」李義府還了一禮,道:「在下今日來得匆忙,沒有事先支會李兄,說起來還是某家魯莽了。」
時間回到永徽元年。
李奉誡面露難色,道:「是他?我和他也沒什麼交情,憑什麼去求人家?」
好不容易喪事辦完,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吧?還是不成,因為有一件要緊事,他必須馬上去辦。
「其實你剛才說的也不算錯,這麼大的案子,一般人的確不敢插手。但我提一人,保管能把此事圓滿解決。」
福伯卻不肯起身,道:「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不可聽日而語。」
……
李義府微微一笑,道:「第一次提親,武陽縣公給我謀了一個石泉縣令的官職就打發了。第二次提親因為皇后賜婚橫生波折,最後不了了之。今天算是第三次提親。福伯,您進去通稟一聲吧。」
「真的假的?還望李都督不吝賜教。」
「哥哥,你同意了沒用!這場婚事,我不同意!」門外一個清麗的聲音響起。
李大亮當然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李嬌嬌對自己可一直都很不錯。如此有情有義的女子,放棄了實在可惜。
「福伯快快請起。」李義府趕緊以手相攙,道:「您老人家是怎麼了?我哪當得起您如此大禮?以前您老可不這樣,這不是寒磣我嗎?」
李義府微微皺眉,道:「剛才您說的這些我都知道。福伯,別繞圈子了,您究竟想說啥?」
李奉誡尷尬地一笑,道:「自從家父去世之後,府里的僕人怕吃瓜落兒,有的請辭,有的招呼沒打就開溜。現在偌大的府里,除了我們一家三口之外,只有剩下福伯一人。若有招待不周之處,還請見諒。」
其實,老管家福伯早就把李義府要提親的意思告訴李奉誡了,他只是不知如何開口提這件事而已。
「我來當然是有原因的……」
老皇上駕崩,新帝登基,大哥被改封為東華王,再加上父親的葬禮,這幾件事接踵而來,真把李義府忙了個腳不沾地。
……
「您捫心自問,除了縣公以外,其他人對您怎麼樣?老奴就不必說了,夫人雖然剛開始對不太好,但後來不都是了嗎?至於小娘子,那就更別提了……她是一心一意要做李家的好兒媳。」
尤其是老爺子的葬禮,有道是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後看子敬父。李義府身為東華王的結義兄弟炙手可熱,前來捧場的人自然如過江之鯽。
當然了,要是在旁人看來,李大亮乃是大唐逆賊,此時前途遠大的李義府應該離他的家人越遠越好。
老管家大惑不解,道:「那您今天是為啥來的?」
這個中年人李義府當然認識,他就是自己的便宜大舅子,李嬌嬌的哥哥,李大亮的獨子李奉誡是也。
「我要你的命幹什麼?」
李義府聞聽此言,不禁啞然失笑,道:「誰告訴您我想要禍及武陽縣公的家人了?」
李義府無奈地說道:「那您就快說吧。想當初我初入武陽縣公府,蒙您多方照顧。這份恩情,小可一直銘記於心。現在既然您有事求到了我的頭上,只要我能辦得到的,一定答應。」
「怎麼非親非故?」李義府道:「如果您不覺得李某人是在趁人之危的話,我今天就向令妹第三次正式提親。」
李義府道:「李某人倒是有個門路。」
李奉誡道:「怎麼會是趁人之危呢?其實對你和舍妹的婚事,我一直就非常看好。如今家父已然仙逝,這個家就是我做主了。我現在就可以表態,完全同意你們倆的婚事。」
「姑……啊,不,是李都督,您怎麼來了?」福伯慌裡慌張從門內擠出來,跪倒在地道:「參見李都督!」
「您指的是……」
李義府上前輕輕叩射門環。
現在終於找著話頭了,李奉誡趕緊道:「唉,你要是早點跟舍妹完婚就好了,這樣還有個由頭去求東華王。現在咱們非親非故的,您也不好開口吧?」
李大亮給他安排了一個湖州安吉縣令的職司。因為能力太差辦案不明,一任縣令沒坐滿,就被趕回了長安城。最後只得在禮部當一個閑差,干領一份俸祿。
第三次登門是送聘禮,一顆月亮八十八顆星星,龍肝鳳髓,前不見古人,后難見來者,極盡奢華。
「當然是提親而來。」
老管家趕緊道:「不是,當然不是。老奴對此事當然是求之不得……那什麼,您稍待,我馬上去通知我家主人!」
「嗯?怎麼?難道您老不同意這場婚事,想要橫加阻撓不成」
老管家一臉地不可置信,道:「此……此言當真?」
福伯一嘬牙花子,道:「說起來,這事還真有點強人所難。事情的經過老奴已經聽過了,我家縣公這次的確是大錯特錯。有道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您想報復也是天經地義之事,只是……」
「呃……」
此時的武陽縣公府當然是門可羅雀,想起了之前三次登門情景,李義府真有一種物是人非之感。
於是乎,喪禮一結束,他就換了一身便裝,直奔武陽縣公府去也。
「誠意當然是夠足,可是……」
來到武陽縣公府的客廳之內,老管家獻上香茶。
「你們沒交情,我有呀!我是東華王的義弟。一個頭磕在地上,發誓不願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年同月死。這點面子他總會給我的。」
別忘了,想當初在九連殿死的可不僅僅是李宗訓和李二陛下,他的便宜岳父李大亮也在其中。
……
再加上李義府本身的官職相對不高,迎來送往必須親自出面禮數周到,一場喪事辦完,好懸沒累出一場大病來。
見李義府在門前站立,他趕緊迎上前去,躬身一禮道:「參見李都督。不知李都督前來,有失遠迎,萬望恕罪。」
經歷了這麼多波折,不知今天能否好事終成?
吱扭扭~~
頭一次登門,自己還是窮書生一名,對於公侯的府邸充滿了敬畏之請。入得府來,不敢多行一步路,不敢多說一句話,戰戰兢兢。
啪啪啪~
第二次登門,自己身後跟著四十八位高官,包括太子和秦王在內的各位大佬對自己競相誇讚,堪稱史上最隆重的提親,風光無比。
福伯臉色黯然,道:「果然……您是想要我們武陽縣公府全家的性命!李都督,您果真不念舊情,要把這事辦得那麼絕嗎?」
「李某在此靜候佳音。」
府門開了一條小縫,老管家福伯探出頭來。見來人是李義府,他不由得臉色大變!
武陽縣公府落到這步田地,李義府早有預料,他嘆了口氣,道:「不知李兄對於今後的日子,有什麼想法沒有?」
「不敢妄自菲薄,我也是有頭有臉的人,怎麼可能拿這麼大的事信口開河?古有劉備三顧茅廬,今有我李義府三次提親,這誠意夠足得了吧?」
他沉吟了一下,繼續道:「李都督,小老兒厚著這張臉皮想求您一件事,您答應了我就起來。您要是不答應,我就跪死在您的面前。」
李奉誡苦笑道:「家父犯的是謀逆之罪,不僅自己罪無可赦,還要禍及家人,就是被誅九族也不是不可能。現在朝廷正忙,顧不上我家這點小事。等過些日子,說不定我們一家三口就要身首異處了。」
但李義府並不這麼認為。
「老奴的意思是,冤有頭債有主。老縣公害死了您親爹是不假,但他已經死了,一命償一命,這場恩怨應該就算了結了。您就不用再禍及家人吧?」
但是他的兒子李奉誡就完全不行了。此人為人膽小懦弱,爛泥扶不上牆,唯一比張弼之子張步昌強點的也就是從不惹禍。
「您不必解釋。」福伯都斷了他的話,道:「為父報仇,理所應當,沒啥不好意思的。這樣吧,您要是實在出不來這口氣,老奴可以把這條命陪賠給您。一命換兩命,您總該滿足了吧?」
緊跟著簾櫳一挑,李嬌嬌走入了客廳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