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昶變天下》第二卷

第236章 賭輸

第二卷

第236章 賭輸

有問題,很有問題。慕容彥釗、吳程不耐煩了,兩人同時找到趙普。
你別說,陳覺倒還想到了對付蜀軍的好辦法。你的戰船不是又多又厲害嗎?好,我就讓你無法行動。
原來是蜀軍!筠州刺史癱坐在地。
「後來呢?」張公鐸、潘仁嗣幾人問道。
劉仁瞻安慰道:「我知道你的心思,我不怪你。」
已會合的四路蜀軍在總監軍王昭遠率領下浩浩蕩蕩地來到象牙潭,隔水列陣,準備決戰。
李谷猶豫不決,杜逸風道:「李大人,你就洗吧,不然他會一直站在這等的。」
李璟對長子一頓痛打后,將其關禁閉,讓其反省。雖然是小孩子的胡來,但這事對他的打擊太大。
袁彥超、高彥鑄、朱元等人慌忙下令大軍停止前進,商議對策,卻找不到合適的解決辦法。不得已在江對岸安營紮寨,等待時機。
王贇道:「若敵人按兵不動,待我半渡而擊,確實有些麻煩。」
王昭遠道:「結果反而是人多的危全諷大敗,自相踐踏,眾多士兵溺水而亡。危全諷逃竄,周本分兵阻截,將其俘虜。此役周本俘敵五千,又趁勢奪下袁、吉等州,大獲全勝!」
「是啊,是啊,快些吧!」唐糖、段思盈,還有嬋蕊紛紛道。
然後又對孫晟喊道:「孫將軍,你可以進壽春,我決不阻攔!」
世上的事很難兩全其美,孟昶的願望恐難實現。
「不錯。」王昭遠道,「所以歷史不會重演,我們必能擊敗唐軍。」
「但願我能想到兩全其美的辦法。」孟昶道。
這群不爭氣的傢伙。但畢竟是自己提拔的,罵他不就是罵自己無眼光嘛。李璟忍住怒氣,道:「宣城馮丞相那情況如何?」
楊守忠兵敗,陳覺面子丟盡,當即削了其職,親自領軍。
「大哥,你看人家吳將軍都同意了,你還有什麼反對的呢?呵呵。」趙普笑著對慕容延釗道。
洪州大將之才寥寥無幾,李景遂無奈答應。
「其實我很希望皇上贏。」李谷無奈坐下,脫去鞋襪,將腳放入盆中。
孟昶笑道:「現在沒有皇上,只有你的小侄。李叔,請洗腳。」說著,將水放到他眼前。
有蜀軍想上前,孟昶大喝:「孫將軍在任何地方都來去自由,任何人不得干涉。」
「你們還可以舉行比賽,哪一隊表現得真,表現得好,進行獎勵。」趙普笑道。
所謂七星樁,便是將鐵椎植于長木頂梢,將長木釘於水中,用以刺敵船底,使其無法前行。
陳覺很得意,馬上上書金陵,彙報自己的「豐功偉績」。
李璟非常信佛,而法眼文益的大名更是如雷貫耳,忙道:「快,快將大師請來。」
從古至今,最震撼人之心靈的莫過於明知將死亦慷慨赴死,只因那個「忠」字。
潘仁嗣不屑一顧,「我們可不是危全諷。」
文益含笑回應,身後跟著凈喜、凈怒兩人。
王昭遠點頭,「梁時,撫州刺史危全諷叛亂,率三萬餘眾圍攻洪州。淮南吳王遣周本率七千將士來營救,兩軍相逢於此,皆臨溪而陣。」
「小普,你這不是瞎耽誤工夫嗎?將士們來回奔波,疲憊不堪,待真要打宣城,何來的力氣?」慕容延釗是趙普大哥,直呼其名。
「皇上,高僧法眼文益最近正在金陵清涼寺講法,他法力高深,或許可以救醒小皇子。」如今唯一留在金陵的「五鬼」魏岑道。
李璟早早便在宮門外守候法眼文益的到來。倒不是因為幼子的病,是發自內心的崇敬這位高僧。
「遵命。」各將立刻按令行事。
「大師,請!」寒暄后,李璟邀請他進宮。
吳程道:「這算什麼訓練項目!」
「監軍可知此地曾發生過以少勝多的戰例?」王贇問道。
當然,也有「逃」出去的,直往筠州城狂奔。到了城下,大喊道:「馮大人在此,快開城門。」
「周本派出老弱殘兵挑釁危全諷,他上當,下令渡溪攻擊。在半渡之際,周本率軍出擊。」王贇接著道。
南唐將士紛紛抹淚。
王全斌突然眉頭一展,道:「既然在這裏曾發生過以少勝多,咱也不妨一試。」
趙普搖搖頭,笑道:「必須如此,不得更改。至於將士們的怨氣,就是你倆的事,與我無關。」
也是,我總不能拆俺自己兄弟的台吧。「好,就這麼辦。」
孫晟的嗓門也更高,「大帥,你是大唐忠臣,決不會做出降敵之事,遺臭萬年。現在固守此城,已斷無活路。大帥盡忠死節那日,請允許孫某陪同。」說完,向城頭跪地不起。
李景遂也不願坐以待斃,決定出城拒敵。各州僥倖逃脫的將士匯聚洪州,再加上原有守軍,足有五萬多。
「說得也是。」趙普點頭,「那就這樣,你們可以將士兵分成幾個部分,輪流前往,就當是訓練項目好了。」
馮延巳幾乎天天來戰報,幾乎天天擊退蜀軍進攻,韓熙載心中覺得有問題。但見皇上疲憊地閉目休息,沒有說出心中疑惑,嘆口氣退下。
「又擊退蜀軍一次進攻。」韓熙載並不隱瞞。
「大蜀皇上讓我來勸你投降,但我不會。」孫晟大聲喊道,生怕身後的孟昶聽不見。
想法是美好的,效果也不錯。大蜀水軍的先鋒船隻便中了此道,霎時混亂。唐軍趁機以箭攻之,殲蜀船數十艘,迫使蜀船後退。
當然我們也能看出,這七星樁對南唐戰船來說也是障礙,無法攻擊。
孫晟苦笑道:「大帥,我已被俘,本該盡忠,但顧念大唐社稷,顧念大帥,苟活至今。」
「這倒也是個辦法。」吳程點頭,「既可以保證士兵們的士氣,又能保證得到休息。小元帥,你的鬼點子真多,呵呵。」
「一個小小的宣城,何必每日如此折騰。」慕容延釗道。
文益邁步時突然問道:「若前進一步是死,後退一步是亡,施主該如何選擇?」這個問題,他曾在成都問過孟昶。
自從李從嘉誕生后,已十五歲的李弘翼便感覺到自己未來皇位的威脅。趁母親不在旁邊時,抄起根木棍敲向弟弟,欲除之。
李谷跟著嘆道:「所以這二人將會讓皇上很矛盾。」
孟昶嘆道:「其實我永遠也不會贏!」
魏岑領著文益一行來到,李璟忙主動向前迎接,然後自免不了一番讚頌。
「不錯,可行。」眾將表示同意。
李谷哪承受得起,慌忙跪地擺手,「皇上,玩笑而已,玩笑而已。」
「哈哈,原來李景遂想學這周本。」張公鐸大笑道。
那位不知名的筠州刺史慌亂中城門大開,「逃兵」紛涌而入,衝上城牆,大喝道:「想活命的放下武器!」
王贇答道:「三日後便可。」火炮沉重,那時又沒汽車,行動緩慢,來得遲些。
孟昶也已淚流滿面,回頭對已動容的大蜀將士道:「為帥當如劉仁瞻,為將當如孫晟!」
「我軍人多,行動不便,在水中發揮不出優勢。」李廷珪道。
從金陵遠道而來的援軍在天未亮前不再存在,筠州城亦告破。
李景達沒有反對,聽之任之。因為自己的親信李元已是大蜀水軍副指揮使。說得越多,誤會越深。
哪知孫晟又對劉仁瞻拜后,轉身走了回來,「被俘之人,怎有顏面入壽春?」然後不再理會孟昶,徑自往自己被看管的營帳走去。
最焦頭爛額的還是李家老大李璟。幼子李從嘉被長子李弘翼敲了一棍,沉睡不醒,太醫如何救治都無法救醒。
劉仁瞻聽得痛哭流涕,向孫晟三叩道謝,而後又向金陵方向叩首,仰天長嘯道:「劉某將與壽春同存亡!」
李璟欣慰地道:「也就馮丞相能給朕帶來安慰。」
「王全斌將軍,你部從東而行;李廷珪將軍,你部向西而行;潘仁嗣將軍,你部撤回筠州,待機而動;王贇將軍與我在此,與敵對陣。」王昭遠下令。
「『火龍炮隊』何時到達?」王昭遠問。
「好。待到後日便行動。」王昭元已想好保證大軍渡河,攻擊敵人的方法。
「活著就好。」劉仁瞻目含淚光。說實話,他還不知道鄂州已被破,見老部下完好,心中還是很欣慰。
他下令在江州附近沿岸江中密布七星樁,阻截蜀船行進。
大蜀水軍輕而易舉拿下黃州,並不停留,轉眼到達江州。江州李景達焦頭爛額。
前次落敗,盧絳心中不服,自薦願領軍出城。
天明,孫晟來到壽州城下。
吳程跟著道:「是啊,這清晨出發,傍晚又撤回,將士們怨聲很大。元帥,就讓我們拿下宣城吧。」
願賭服輸。晚上孟昶端盆溫水走進李谷帳內,身後眾人相隨。
「對啊。」王昭遠指向地圖,「我們只需少數兵力在此與敵對峙,其他各部便繞過象牙潭,直接進攻洪州城。」
別說兩全其美,如今一全其美都那麼難,對南唐皇室三兄弟來說。三人同時明白了什麼叫焦頭爛額。
筠州、撫州蜀軍稍作休整,大旗一揮,轉眼來到洪州。洪州李景遂焦頭爛額。
來到洪州西南的象牙潭,盧絳沿溪營建柵欄,大軍橫陳,列陣以待。
內外交加,李璟看上去老了許多。他沒想到在風雨飄搖的今天,他的兒子竟因為自己的寵愛對自己的親弟弟下毒手。
魏岑剛離去,韓熙載進來,呈上戰報道:「皇上,馮延魯在江西被俘。」
劉仁瞻遠遠向孟昶喊道:「小娃,你別白費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