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79》第二卷 改變世界

第154章 金融戰爭

第二卷 改變世界

第154章 金融戰爭

張作霖等人起初不了解李經述為什麼要資助烏里揚諾夫這些革命分子,他覺得就憑烏里揚諾夫那些人,根本不足以在沙俄掀起什麼風浪。他發電報給李經述說:「這些革命者的主張十分激進,任何一個當政者會將他們送上絞刑架。而且他們現在只是有求于中國,才答應將取消中俄之間的一切不平條約,將沙俄侵佔中國的一百五十萬平方國土全部還給中國。」
一眾大臣不在相互推諉爭論不休,卻提不出辦法來解決問題,財政大臣謝爾蓋·維特想把手伸向皇室和王公貴族的錢袋子里。讓他們湊一些錢財解決目前的危機。但他說話時,仔細觀察了滿會議室王公權貴們臉上的表情,他們一臉不情願,讓他們出錢,像要割他們肉一樣。瞞報假賬,貪墨成風的沙皇官僚體制實在是腐朽透頂了。這些寄生蟲報賬時少虛報一些就不錯了,要想從這些只知道撈錢的吝嗇鬼口袋裡往外掏錢,無異於緣木求魚。他們唯一會出的餿主意,就是向那些窮苦的農民和工人加稅,搜刮人民的財產。
那天,財政總長席家棟來給李經述彙報貨幣改革的工作,提到了俄國在中國的華俄道勝銀行危機。
面向宮殿廣場,有三道拱形鐵門,入口處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宮殿四周有兩排柱廊,雄偉壯觀。宮殿里許多大廳用孔雀石、碧玉、瑪瑙製品裝飾,著名的孔雀大廳就了2噸多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種貴重木材,沙皇的御座背後,有用4萬多顆彩石鑲嵌成的一幅地圖。冬宮不僅外表富麗堂皇,內珍玩收藏豐富。但1901年秋天,住在如此奢華宮殿里的沙皇尼古拉二世,陰沉著臉,心情特別煩躁。俄軍不斷慘敗的消息從前線傳來,西太平洋艦隊全軍覆沒,海參崴、庫頁島接連被中國收回,那種失去領土的感覺,讓這位33歲的沙皇幾乎歇斯底里。從彼得大帝開始,俄國就一直在擴張領土,卻沒想到中國現在強勢崛起,坦克飛艇部隊讓俄軍聞風喪膽,尼古拉二世對這次戰爭充滿了失望,沒想到沙俄的華俄道勝銀行還破產了,引爆了俄國的經融危機,物價飛漲,工人們紛紛要求漲工資,內憂外患,他更加心煩意亂,召集王公貴族和大臣商議,如何度過眼前這場巨大的危機。
席家棟說:「華俄道勝銀行鈔票發行權和支配權,在俄方董事手中,也就是沙皇俄國的聖彼得堡萬國商業銀行,設立在聖彼得堡的華俄道勝銀行總行,才擁有印鈔權。盧布現在還是很值錢的,畢竟沙皇皇室儲備有黃金上千噸之巨,並承兌2盧布換一兩白銀。華俄道勝銀行濫發的五億盧布中,約有一億五千萬盧布在中國人手中,我們可以發動貨幣戰,用這些盧布大宗兌換白銀或黃金,擠垮華俄道勝銀行,引發盧幣的貶值,俄國本來就不景氣的經濟馬上就會岌岌可危。」
華俄道勝銀行,總行設於聖彼得堡,作為沙俄對晚清中國進行經濟侵略的金融機構,在1890年就成立了,時間比歷史上提前了,由俄國、法國共同出資、共同管理資本600萬盧布。不過主要還是由俄國人管理,素有「民間外交家」之稱的俄國貴族——烏赫托姆斯基公爵長期在遠東活動,擔任華俄道勝銀行董事長。
李經述點點頭,心裏還有一點擔心中國自己的銀行體系,畢竟這時是中俄戰爭時期,一旦俄國國內發生經融危機,那是致命的打擊!李經述問席家棟:「盧布貶值,中國的銀行應該沒有濫發貨幣的問題吧?」
以前,為了取得沙俄和法國的支持,打敗日本人,中俄兩國政府交好。根據三國政府達成的協議,華俄道勝銀行有權代收中國政府各種稅收;有權經營與地方及國庫有關的業務;可以鑄造中國政府許可的貨幣;代還中國政府所募公債利息;敷設東北境內鐵道和電線等工程,在中國的上海、天津、旅順、迪化、庫倫五處設立了分行,大量發行紙幣。
席家棟大笑道:「大總統果然是才智過人,我會動用席家的一切資源,打勝這場對俄國人的貨幣戰,不出一個星期,我必定讓華俄道勝銀行破產。」
在經濟學上有個術語,叫做「預期」。「預期」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甚至可以指鹿為馬,如果人們普遍預期經濟衰退,那麼,經濟就會真的衰退。而且在沒有金本位的情況下,將沒有任何辦法來保護人們的財產不被通貨膨脹所吞噬,將沒有安全的財富棲身地。俄國盧布的大幅貶值,使得聖彼得堡物價飛漲,市民們陷入一片恐慌,工人們每天的工資連一個長麵包也買不到了,烏里揚諾夫覺得,革命推翻沙皇的機會來到了,抓緊聯繫社會民主工黨在各工廠的骨幹分子,準備進行暴動!
席家棟點點頭,回答說:「請大總統放心,我們的銀行在貨幣改革后,是金本位體制,金本位制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單位貨幣價值等同於若干重量的黃金,而且我們國家的銀元儲備充足,加上這些年貿易順差帶來的巨額外匯儲備,沒有人能擠垮我們銀行。」
李經述給張作霖回電報說:「從庫頁島中釋放的五萬名囚犯中,很多都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人,這些人也許是一盤散沙,但一旦有了烏里揚諾夫那樣組織能力強的領導者,在彼得堡搞大暴亂活動也不是不可能的!你們只需要服從命令!」
頗別多諾斯柴夫這麼賣力替沙皇吶喊,在座的王公權貴們卻紛紛向沙皇哭窮,什麼家裡奴僕眾多,花銷太大各種理由,不願出錢。尼古拉二世登基之時,以剝削為主旨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與腐朽落後的俄國國家制度之間產生了不可克服的矛盾,進而使沙皇俄國國內的貧富差距擴大,大量農民破產工人薪資減了又減,社會矛盾。激化,這些王公貴族的日子的確也沒以前那麼好過了。在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逼迫下,他們這些有錢階層,一直依附在帝國身上撈錢吸血的權貴們,才象徵性掏出了一些錢出來,但這對日益吃緊的沙俄財政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就在沙皇尼古拉二世到處準備籌集資金時,彼得堡最大的普梯洛夫工廠,開始舉行大罷工了,並走上街頭遊行示威,罷工的起因,是工廠主解僱了四名工人,其中包括工人領袖尼基塔·莫古諾夫,於是以烏里揚諾夫為首的布爾什維克,有了中國的支持,開始提前領導工人登上歷史的舞台。
有人說,自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以來的300年間,幾乎每一場世界重大變故背後,都能看到國際金融資本勢力的身影。他們通過左右一國的經濟命脈掌握國家的政治命運,通過誘發經濟危機,控制著世界財富的流向與分配。可以說,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謀求主宰人類財富的陰謀史。這一次俄國遭遇了中國的強烈狙擊,盧布幾乎奔潰,沙皇不得不四處借錢來維持盧布幣值的穩定。但此時,國際金融大鱷們對俄國能打贏中俄戰爭不抱希望,根本就不借錢給俄國,或者借錢的利息非常高。
聖彼得堡,奢華的冬宮,這是俄羅斯最著名皇宮之一,坐落在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冬宮廣場中間,高聳著巨大的亞歷山大圓柱,類似於天安門前的華表,這柱子用來紀念俄國抗擊拿破崙的勝利。
但一億多沙俄工人農民窮的叮噹響了,哪裡還有餘錢來繳納日益增加的稅種?沙皇的老師頗別多諾斯柴夫一直替尼古拉二世協調各種事務。對此一清二楚,他知道1901年第二季度帝國財政是何等窘迫,他幾乎是以懇求的語氣開口道:「財政大臣維特大人已經說的很清楚了,諸位應該都要搞清楚,那些賤民就是一年再多交一倍的稅金,也沒多少錢。何況現在很多地方的農民和工人已經欠稅很嚴重了。帝國政府可以加稅,可是收得上來嗎?多數工業廠礦主,也消減了工人工資,減輕開支成本。儘力滿足帝國的軍隊在遠東的軍事物資需求。希望大家能明白陛下的難處,諸位要明白自己的家族,能夠擁有如今的榮華富貴,都是殿下的恩賜。我願意帶頭捐獻10萬盧布,你們多少也貢獻自己一點自己的家產吧。」
席家棟跟李經述彙報:「從1896年開始,華俄道勝銀行總股本為1365萬盧布,但截止1900年,華俄道勝銀行一共發行了5億盧布紙幣,這些錢大部分都花到俄國的西伯利亞鐵路的建設中去了。」
李經述這才放下心來,說:「你儘管放心去做吧,我讓盛宣懷總理全力配合你!而且,全國的報紙都將支持你,輿論戰爭也必不可少,我相信東北的商人會很支持你的!金融戰爭雖然不見硝煙和鮮血,但是比槍炮的戰爭要厲害和殘酷百倍,你去好好準備吧,我和前方的將士們都等著你的好消息!」
果然,中國大量拋售盧布三天後,華俄道勝銀行在旅順、迪化、庫倫的分行就倒閉了,接著是上海和天津的分行,這場金融危機很快波及了聖彼得堡的總行,盧布很快貶值了50%。
其實,1902年前後的俄國,不僅華俄道勝銀行存在貨幣超發的問題,其他國內銀行為了支持西伯利亞鐵路建設,都存在貨幣超發問題。而紙幣是由國家發行並強制流通的價值符號,在貨幣流通的條件下,如果紙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實際需要的數量,多餘的部分繼續在流通中流轉,就會造成通貨膨脹。
李經述雖然不太懂金融,但他也大致明白怎麼回事了,畢竟他曾和盛宣懷在上海聯手成功搞掉過「大清首富」胡雪岩。李經述知道擠兌對於一家流動資金短缺的銀行來說意味著什麼。何況烏赫托姆斯基這貪婪的俄國金融資本家也太誇張了,就一仟三百萬的本金,敢發五個億的發行貨幣,相差三四十倍,很容易就把擠兌垮掉。
張作霖等人只好聽命。很快,果然如李經述所預料的,烏里揚諾夫這些革命者暴亂的機會就來了,因為李經述對俄國發動了一場慘烈的金融戰爭,俄國盧布大幅貶值,一敗塗地!
李經述聞之大喜,不過,有過搞掉胡雪岩的經驗,他問席家棟:「我們是不是還要聯合其他國家的洋行?」
席家棟輔助內閣總理盛宣懷進行貨幣改革后,制定了《中國銀行管理法》,就連張之洞控制的湖北、湖南等地都只能使用共和國統一發行的銀元,以及後來還發行了控制極嚴的紙幣。華俄道勝銀行連同中國的舊制錢莊,都沒有了印鈔權,稅收特權也取消了。而且根據這個銀行的管理辦法,中國1900年就已經全面境內禁止外幣流通,並不得以外幣計價結算,但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華俄道勝銀行也只能在中國境內機構、境內個人的外匯收支或者外匯經營活動。
席家棟點點頭,回答說:「我已經聯繫了法國霍丁銀行代表馬塞爾·德塞利、巴黎荷蘭銀行代表約翰·特里、里昂信貸銀行代表亨利、巴黎國家貼現銀行代表本·澤馬,英國太古洋行代表約翰·巴倫等人,都是我父親的老朋友了,他們都很願意幫這個忙。華俄道勝銀行這樣一家國際銀行破產倒閉,他們都有發財的機會,大家都是商人,都是銀行家,誰會和錢過不去呢?盧布劇烈貶值,他們可以先拋盧布,加劇盧布的貶值。」
中俄戰爭爆發后,李經述在財政總長席家棟的建議下,對俄國發動一場貨幣戰。李經述命令中國政府取出所有存入華俄道勝銀行的錢,開始大量兌換黃金白銀,這讓華俄道勝銀行一下子陷入了流動資金短缺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