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川》第三十集 艱難抉擇

第三章 西南之戰

第三十集 艱難抉擇

第三章 西南之戰

「你不用說了,我們都看到了。」
「今西閣下,我們約見的是帝林大人,難道他不在嗎?」林康試探問,這個問題看似平常,但林康卻別有用意:打聽帝林是否在營中,這可以推測出對方的各路特遣隊是否已經返回。
我們都是該進地獄的罪惡者。
但林文認為,帝林也有其弱點,雖然這個弱點並不在戰場上。帝林的兵馬精銳,但後繼無力,物資短缺,無法與河丘源源不斷的增援相比。只要林家駐重兵控制住了河丘和旦雅兩個遙相呼應的重鎮,那些外圍的村鎮和城市就留給帝林折騰吧,看他有多少精力。他折騰得越久,留下的線索和痕迹就越多,就越疲憊,將來收拾他就越容易。
經過半個小時的激烈討論,參謀部做出總結:「帝林採用的是分進合擊的多頭蛇戰術。他派出四到五支部隊,每支部隊都在兩三萬人左右,彼此呼應,距離不超過五十里,旋分旋離,行動迅速。敵人將領間有高度的默契和配合,無論我們攻擊敵人的哪一路兵馬,其他三路兵馬都會撲上來包抄我軍,配合著吃掉我們的兵馬。比如林康長老的追擊部隊本來是想攻擊敵寇哥普拉的部隊,卻不料敵寇沙布羅突然從五十多裡外快速迂迴到他背後,導致了我軍大敗。假若我們出動絕對優勢的兵力,那帝林就會遠遠避開,不與我軍交戰。我軍是追不上他們的。從遠東戰爭中的長途奔襲戰例中可以看出,帝林軍團的機動力和戰鬥經驗遠超我軍。」
林康長嘆一聲,嘆聲中蘊涵著無奈:「偌大的林家,難道就真的找不到能與他們匹敵的勇士和猛將嗎?」
中午時分,就在河丘東南國道二○一界碑附近,河丘軍的斥候也發現了遠處那一片緩緩湧來的黑潮。
哥普拉統帥第一特遣隊,下轄部隊兩個步兵師,兵力兩萬人;
今天,在今西眼裡,他再次看到了那種眼神。
「林家小兒,可有膽子出城與我軍一戰?」
「沒辦法了,只好拖了。帝林軍的輜重和儲備都不如我們,拖到他們退兵就好了。」
林康制止了自己的思想:這是不可觸碰的敏感話題。
而林氏家族的旦雅大營則擁兵二十三萬,大部分是步兵,騎兵只有一萬五千餘人。這是一場吸引了全大陸目光的戰役,在林家和流風家,許多軍事觀察家都迫不及待地顯擺自己的先見之明,紛紛在報紙上發表文章,表示戰況必將會持續很長的時間,但最終林家必將會憑藉著雄厚的實力取得最後勝利。
今西戴上帽子,露出一個甜美的笑容:「貴國不妨試試!」他笑笑,轉身離開了。
遭遇大股紫川家軍了!
世界上沒有人是傻瓜,能充當偵查斥候兵的更是精明過人。那些最強悍最勇敢的武士戰死後,剩下的官兵也學了乖。每次接到出營查探的任務,他們就聰明地出城晃蕩——跑到那些城頭看不到的地方就行了。至於突破封鎖線和帝林軍血戰——別開玩笑,在熱血的戰士死裡逃生十幾次后血也該冷到跟冰箱里的可口可樂差不多了。至於說偵查報告,那好糊弄,大夥串通好口供,回家就胡說八道一通好了,要多驚險有多驚險,血戰連城。若是相信他們的口供,簡直跟半個紫川西南軍都交過手了。
幾分鐘后,旦雅城門打開,城門道口傳出轟隆的馬蹄聲,紅色的騎兵潮水般湧出,煙塵滾滾地朝城外撲殺而去。紫川家憲兵毫不示弱地衝上去,斜斜的一頭撞進了林家騎兵的隊伍中。兩軍對撞,數百隻馬蹄楊起了高高的灰塵,黃沙遮目,伸手不見五指。兩軍就在這一片煙塵中廝殺交戰著,只聽得交戰的聲音一陣接一陣地傳來,兇狠的馬刀劈砍聲,武器碰撞的鏗鏘聲,戰馬的嘶鳴和死傷者的慘叫聲。
林康心神有點恍惚,他記起自己當年第一次執行監斬任務的時候,那個被判死刑囚犯的眼神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瘋狂、迷亂、獃滯、執著,充滿了死意。後來,那雙眼睛又無數次在他的夢中出現,每次都讓他驚醒。
加急警報鋪天蓋地地朝河丘總參謀部湧來。因為軍務長老林康在旦雅前線指揮部隊,河丘城內軍事指揮權交給了林文。這個四十多歲的中將除了擔任林氏家族的總參謀長外,他還是林氏皇家軍事學院的校長,這是一位沉穩老練的將領,素來以穩健沉著而著稱。
士兵們齊齊舉手,高呼:「帝國萬歲!」無數的武器齊齊指上天空,林家軍團士氣如虹。
雖然河丘總參謀部看穿了帝林的戰術,但這並不等於他們能破解。帝林部隊進退神速,出擊如電,一系列動作快得令人目不暇接,而且各支部隊相互掩護,配合默契,忽進忽退,令人眼花撩亂。河丘參謀部連捕捉他們的痕迹都辦不到,更不要談出兵剿滅了。
出發前,三位將軍都來向帝林告別。大家都沒有啰嗦,而是用簡單的一句話來表達心情:「大人,保重。」
四月十二日,帝林擊破河丘邊境的第六守備聯隊,全殲,斬首一千五百人。
「民間的情緒十分糟糕。聯合商會已經提出嚴正抗議,他們說這種狀況再繼續,他們將拒絕納稅和撤離河丘。」
「計劃代號『野火』!林氏家族敢悍然侵佔西南,無非是視我監察廳政權軟弱可欺罷了。必須讓他們付出代價,讓世人知道與我們為敵的下場!」
帝林凝視今西,他用力拍拍對方的肩頭,什麼也沒說。他轉過了視線,把目光投向了東方天際的虹霞,一輪紅日正在冉冉升起。
那是一場噩夢,只是這場噩夢為何如此清晰?
四月十三日,羅巴城被帝林攻克,屠城。十一萬人被殺,帝林下令焚城。就在燃燒的城池邊上,監察廳士兵築起了大規模的景觀。
今西用力行了一個軍禮,肅容道:「大人,這世上,有人痛恨我們,有人恐懼我們,有人厭惡我們,但卻沒人能無視我們。男兒能如此一生,雖死足矣!能追隨大人您,是下官最大的幸運!」
河丘皇畿和旦雅大營都大為震驚。帝林軍團的斥候部隊頻繁活動,不斷襲擊林家的信使和斥候,這造成了旦雅城和河丘皇畿的情報空白。因為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帝林部隊埋伏,旦雅大本營和河丘皇畿相互之間也缺乏配合默契,於是兩城指揮官都謹慎地把兵緊緊收縮在城內,不敢派兵出戰。
帝林軍團如此肆無忌憚地燒殺掠奪,林家政府迫切需要一場勝利,滿懷仇恨的河丘子民渴望一場痛快淋漓的勝到來疏解他們心頭的怒火——否則的話,這股怒火就要衝著挑起戰爭的河丘政府燒過去了。
看到紫川軍斥候如此有恃無恐,有經驗的軍官都知道了,敵人大隊必定就在左近。林興盛下令全軍戒備,隨時準備迎戰。
這也是戰爭史上罕見的一幕了,河丘皇畿駐兵馬十二萬,旦雅大本營駐兵二十二萬,但就在這兩座軍事重鎮之間,帝林軍隊的數萬兵馬竟能一連幾天肆無忌憚地橫行屠殺,如入無人之境。讀到這段歷史,後世不知是該讚歎帝林的膽氣過人,還是該鄙視林家的怯弱如鼠。
黎明時分,帝林親自統帥三萬步兵和五千騎兵離開西南大營,兵馬徑直朝林氏國境奔去。大軍一路疾行,午間時分,中軍已越過了紫川家與河丘的國界碑,輕易地粉碎了林家邊防部隊的抵抗,大軍呼嘯著沖入林家國境。
林家的代表是林康,而紫川家的代表是禁衛統領今西。
四月十三日,沙布羅攻克林家東部重鎮多馬城,俘虜駐軍士兵七百人,全部斬首,但他沒有對平民出手,而是打開城門放該城的民眾逃生后再放火燒城。
四月十二日,哥普拉攻克米加爾城,屠城,七萬人被殺。
林康胸口一堵,他掙扎地說:「即使這樣也不能……」
交戰聲一陣便告結束,一群黑衣騎兵從那沙塵中衝出,斜斜向北衝去,風聲將他們的狂笑聲帶到了城頭:「林家無能,廢物一群,哈哈!」
林文總參謀長向長老作報告:「宗家殿下,帝林將寶貴的戰力浪費在毫無軍事價值的平民和城鎮上,這種瘋狂的衝殺不可能長期持續的,除非他們擁有無限的物資和精力。敵人以戰略力量來執行戰術任務,目的就是激怒我軍出動,動搖我軍不動如山的優勢。總參謀部建議,目前來說,為確保皇畿安全,我軍主力不宜輕動,應以密集的強力斥候部隊與敵人頻繁接戰,查探敵人動態為主。」
「抗議?為什麼?」
他的背影消失在帳篷門帘外,一個參謀憤怒地喊道:「長老大人,他們在恫嚇我們!紫川家既然敢濫殺無辜,那我們也動手好了,就從旦雅開始動手,見人就殺。下官就不信,他們真的會不在乎!」
過了好久,他才回過頭來,望著滿座同樣神情肅穆的參謀官們。
四月十三日,白廈橫掃十一個村鎮,屠殺平民三萬人。
今西撇了撇嘴,顯示出他對此的蔑視:「林長老,您若沒有其他事的話,我就要告辭了。還有很多事要忙。」
帝林向他們鄭重地握手,深深地望著他們,像是要把部下的相貌銘刻進心底。
這場後來被冠名以「二○一國道界碑」戰役(後來常常簡稱為二○一戰役)的遭遇戰只是一場局部地區的遭遇戰,但它對整場戰爭都有著深遠的影響。狼狽逃回去的林興盛被押上軍事法庭,他被指控以「指揮失誤導致重大損失」、「臨陣畏懼逃脫」等多項罪名,這些都是足以處決的罪名,但無論林興盛還是他的親人都並沒有為此擔心,因為林興盛不是普通的陸軍將領,他還是林家的宗室子弟,按照河丘的傳統,除非謀逆,皇室後裔免死。
「啟稟長老,照目前情勢來看,很遺憾,對方單兵戰力在我軍之上。為打破僵局,下官建議增派斥候部隊,將斥候增加到連隊以上規模,以打破對方的封鎖。」
「敵人來勢兇狠,在兩百多里的國境線上全線出突擊,處處開花。但到底哪一路才是他們的主力所在?他又想幹什麼呢?」
說話的人是林氏家族的軍務長老林康,望著城下正在遠去的騎兵們,他的聲音中有一種壓抑的憤怒。
死刑是不用受,但一通折騰是無論如何也免不了的,因為他是唯一與帝林打過會戰的將領,他的經驗非常寶貴。總參謀部、軍情局甚至長老會都來了,把林興盛翻過來倒過去地審問,核心問題只有一個:敵軍只有你的一半,你到底是怎麼輸的?
此刻,他死盯著牆上的大地圖,眉心的皺紋深深地聚成一個「川」字。在地圖上,靠近東部邊境的城鎮一個接一個地被標上紅色符號,這表明了他們發來了求援訊號。但也有不少村鎮並沒有發來信號。這並不表示他們安然無恙,正相反,這表明全村都被宰得乾乾淨淨,連發警報的都逃不出來。
旦雅城下,十幾名黑衣憲騎奔跑著,漫天灰塵中,一挑黑色的飛鷹旗赫然醒目。
「林長老,您和林家政府看來還不了解我們啊。挑起戰爭的是你們,但如何打仗就由不得你們了。既然貴國選擇了與我們為敵,那就要承擔這個後果。閣下搞這種口頭抗議,下官看來,很沒有必要。」
其實,先前林康也有擔心,戰火有可能蔓延到河丘本土去。但林睿告訴他:「不必擔心!帝林現在地位很不穩,紫川秀、明輝等軍閥隨時都有可能掀起一波復國浪潮將他掀倒。那時,唯一有可能收留他的國家就是我們林氏了。這個意思,我們已經讓河丘駐帝都大使給他轉告了,想來他知道該怎麼做的。畢竟兩國交戰是一回事,濫殺平民又是另一回事了。」
總參謀部抗議:「缺乏足夠的情報,我們無法制定計劃!」
七八六年四月二十二日清晨,應河丘軍的要求,兩軍的談判代表抵達了旦雅城外的一塊空地上。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戰爭永遠要服務於政治。雖然河丘總參謀部極力反對,認為此時與帝林交戰並非合適時機,但承受了來自民間的巨大壓力,河丘政府依然做出決定,派遣有力部隊討伐入境的各路紫川家部隊。
自從帝林安營后兩軍進入對峙階段(其實從名義上來說他們還是紫川家王軍,但河丘高層無不對那層畫皮嗤之以鼻,直接稱之為帝林軍團),在斥候戰中,河丘軍處於全面下風。林康多次選拔勇士出擊,企圖打破其優勢,但都宣告失敗。在小規模廝殺中,帝林軍強悍的戰力展露無遺,每次都把河丘斥候打得落花流水,奪命而逃。紫川家的憲兵還要不依不饒地追殺,就像今天這樣,十幾個憲兵就敢追到旦雅城下來叫戰,林家的斥候活動範圍被壓得越來越窄,越來越小。
那軍官頓時語塞。林康冷哼一聲,卻是對答案心知肚明:形勢會跟現在一模一樣,自己照樣會被壓著打。而且,如果自己增兵的話,帝林也肯定會跟著增兵,前哨戰就會不斷升級,最後變成兩軍主力的對決。但現在,決戰是不符合林氏家族利益的。
於是林康明白了,眼前的人擁有與他年齡不相稱的老練,想在這樣的對手身上佔便宜是不可能的。
七八六年的四月六日,紫川家的西南方面軍隊主力抵達旦雅城郊,與林氏家族設立的旦雅大營遙遙對峙,因為林家入侵西南的部隊都被抽回了,所以帝林軍一路兵不血刃地抵達旦雅,軍容極為鼎盛。此次增援西南的紫川軍共有二十一個師外加八個特種旅,共計二十一萬兵馬,其中有三萬人的騎兵軍,大軍分成左中右三營地分駐。
今西笑笑:「帝林大人有更重要的事情處理,我來負責與各位接洽。諸位有什麼話,可以跟我說。」
他憤怒地叫道:「怎麼回事?他們到底是何時分兵的,我們怎麼一無所知?」
白廈統帥第三特遣隊,下轄兩個步兵師,兵力兩萬人;
林康仔細把今西打量了一番,小夥子衣裳整潔,相貌平平,舉止沉穩,也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能夠這麼年輕就當上了統領。
支持監察廳走到現在的,是彼此之間的團結和支持,那種比兄弟更親密的情誼。
「閣下,貴國與我國都是歷史悠久的大陸文明國家,即使兩國刀兵相見,我們也該遵循基本的……」
軍官們齊聲歡呼:「帝國必勝!」
七八六年四月十五日清晨,在發白的黎明天空下,極速的馬蹄打破了旦雅大營清晨的寂寥。從河丘趕來的信使帶來了可怕的消息:數量可觀的帝林軍部隊已經越過了邊境,進入了河丘國土,他們正朝著林氏皇室的首都河丘城挺進。
從本質上說,軍隊是一部高效的殺戮機器,一旦這部機器對著平民全速開動時,他造成的破壞和毀滅是無可抗拒的。面對著一支從與魔族的廝殺中磨練出來的軍隊,由平民激於義憤組織起來的所有抵抗都不過很好地闡述了「螳臂擋車」這個成語。對一般平民來說,他們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找到:監察廳搞起屠殺來是很有經驗的,步驟明確,流程清晰,就跟機器生產流程一般熟練。
帝林統帥第四特遣隊,下轄兩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和一個特種師,兵力三萬五千人。
林睿的表情嚴肅中帶著憤怒:「兩百多年來,帝國的領土從未受到外來攻擊,我們的子民沐浴了兩百年的和平陽光,他們相信自己是得到保護的。比起戰爭不斷的紫川家和流風家,我們擁有得天獨厚的自豪感,但就在這幾天,林氏家族用兩百年時間打造的自豪感被擊了個粉碎!總參謀長閣下,我命令你制定更加積極的計劃,尋覓入侵敵寇的蹤跡並消滅它們!」
他站起身,林康臉色鐵青:「閣下,你們這樣胡作非為,難道就不怕我們報復嗎?」
「算了。中校,鼓舞精神,來日再戰。如果打敗仗就要受軍法……」林康環視周圍的軍官,「我這都剩不下人了。」
長老會召開緊急會議,得出的決議是——老規矩了,既然打不過,那就講道理吧!
這是一場茫然的征戰,誰也不知道前路和曙光在哪邊,也不知道這樣的廝殺什麼時候能結束。作為謀逆和弒君的共犯,每個人都背負著沉重的罪惡感。無邊的鮮血,無邊的黑暗和絕望,更可怕的是,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和出路,這樣的絕境里,再堅強的鐵漢都會變得脆弱。
長老會:「那就不要計劃,直接開打!」
「今西,在我們死亡之前,把整個世界墮入血海吧!」
除了這四路特遣隊外,禁衛統領今西負責留守大本營,統帥剩餘的十二萬部隊牽制旦雅大營的林家主力。
紫川家騎兵就這麼一衝,自己的中軍就嘩啦啦地垮了下來,第一條防線崩潰,第二條防線崩潰,第三條防線崩潰,第四條防線垮了,中央突破。紫川家軍一個小時就突破了自己中部三萬人的四條防線,一直殺到了自己帥營邊上,嚇得林興盛連忙帶著衛隊逃到了左翼。在左翼,林興盛連連調兵遣將,力圖將闖入自家中軍的紫川家給反擊出去,但什麼都不管用,精銳的河丘禁衛軍堅持不到半個小時就被紫川家步兵打得丟盔棄甲,神箭營只放得幾輪箭,好像壓根都沒給對方造成損失就被沖得七零八落,戰車營被打得哭爹喊娘地逃了……開戰不到三個小時,開戰前六萬傲氣十足的河丘禁衛軍就變成了六萬哭爹喊娘的小毛孩,林興盛想收攏兵力撤退都辦不到,最後只帶了不到五千人狼狽逃跑。
「歷史悠久的文明國家就能趁火打劫侵佔他國領土嗎?」
抱著同樣的負罪信念,整個監察廳凝聚成堅強的刀鋒,大家護衛著彼此的後背,緊緊地抱成一團,抵擋著一輪又一輪挑戰。強悍的男人們驕傲地創造了一個奇迹,併發出令世人恐怖的力量。
「吵死了!」聽到對面的聲浪一陣陣撲來,帝林皺皺眉頭,冷冷地下令:「踩死他們。」
他沉聲說:「將軍們,情形對我軍不利,諸位可有什麼好建議嗎?」
「現在是戰時,我們都是軍人,也不是羅羅嗦嗦的政治家,有話我就直說了。此次我受林家政府委託,對貴國提出嚴正抗議。」
林氏家族在大陸上第一個創立了大規模的皇家軍事學院,創建了職業軍人和義務兵結合的先進軍制,擁有各種先進的軍事理論和戰術技巧,也擁有精良的武器,但唯獨缺乏一樣東西——在一個和平了兩百多年的國度里,軍人要培養剽悍血性實在太難了。
遙想追憶林家先祖,林鳳曦的堅韌和才華,林楓的英才絕代,林堅毅的慷慨激烈,哪個不是一代豪傑。沒想到在西南傳承了三百年後,林家把先祖的氣魄都丟光了,只剩在黑暗中偷偷摸摸玩弄陰謀的手段。當代林家人物中,只有林雲飛還算繼承了先祖的風骨。可惜,英才總是死得太早……
戰場上的黃沙和灰塵漸漸被吹散,一目凄慘的景像出現在面前:被打死的騎兵橫七豎八地擺了一地,失去主人的戰馬孤伶伶地佇立著,不時發出悲哀的長嘶聲,重傷的士兵在屍堆中嚎哭慘叫,倖存的士兵六神無主地坐在馬上,眼神迷惘,像是無法接受剛剛發生的事情。
第二天,討伐軍就碰到了星羅密布的紫川家斥候隊。紫川家騎兵明目張胆地在大道上為誰討伐軍,三三兩兩地擋在討伐軍前進的道路上,向討伐軍的斥候挑釁叫囂。他們不與討伐軍正面交戰,而像狼群尾隨獵物一樣,只是遠遠地綴著他們,不離不棄。
林文苦著臉站起,應聲道:「遵命,殿下。」
帝林恍若不聞。過了好久,他才對今西說:「謝謝你們,一直陪我走到現在。」
部將們低著頭,無人敢抬頭直視。敵人大營就在自己眼皮下分兵出擊,但己方居然毫不知情,這種失誤已不能用過失來形容了。
沒想到的是,帝林這條瘋狗,他真的把事情做得這麼絕!
四月十四日,帝林攻克河丘外圍軍陣,殺河丘守備兵三千人。
就在帝林軍團越過界碑的那刻起,恐怖的消息伴隨著烈火與鐵蹄一同湧入,血海淹沒了林家的東部邊境,河丘蔚藍的天際被烏黑的濃煙所籠罩。
另外,西南歷來是元老會的重點勢力範圍。這次,各省的元老和貴族大多站在帝林政權這一邊,他們的私兵也被整編參加到帝林的軍團中。雖然經過紫川加的收編,每個貴族的私兵都不得超過五百人,但西南的貴族和元老實在太多,參加的私兵總共有一萬五千人之多。他們被單獨組編成軍,被帝林委派監察廳軍官指揮。
四月十二日,在先遣斥候的掩護下,西南大營秘密向河丘本土派出四支特遣隊,各部隊將領如下:
二○一界碑戰就像一桶漂著冰塊的冷水從腦袋上澆下來,把狂熱的河丘主戰派給澆了個透心涼。河丘總參謀部陷入了恐慌中,他們知道自家與紫川家戰力有差距,但不曾料到,差距竟大到這般地步,竟無法憑藉兵力上的優勢來彌補。
帝林佇立在晨風中,身影蕭瑟。今西提醒他:「大人,您也該出發了。」
軍官們紛紛跪倒:「下官無能,有辱軍威,還忘長老恕罪!」
將軍們一個接一個行了軍禮,轉身大步離去,黑色的軍服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沙布羅統帥第二特遣隊,下轄一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兵力一萬五千人;
此消彼長下,帝林軍斥候活動得更加囂張。他們不但壓制了河丘軍正面的活動範圍,甚至還數次侵入河丘軍的後路,襲擊了河丘軍的補給隊和信使。雖然損失不大,但給旦雅指揮部造成沉重的壓力。尤其是失去了對帝林部隊動向情報的掌握,這更是令林康深感惶恐。
但這提議被林睿否決了:「參謀長閣下,你的建議恕長老會無法苟同。敵人在整個東部邊境燒殺擄掠,屠戮我們的國民,焚燒我們的城市和鄉鎮,我們坐擁三十萬大軍卻只能旁觀坐視。這樣的事,長老會無法向國民交代。」
兩軍指揮官都在做最後的鼓舞。林興盛聲嘶力竭地吼叫道:「林家的戰士們,為你們的父老復讎的時候到了!為了無辜死難的同胞,為了祖國,為了林睿殿下,我們定要奮戰到最後一刻,哪怕打到最後一兵一卒也絕不能後退!光明帝國萬歲,金槿花萬歲!」
「閉嘴。」林康低沉地說:「這是軍國大事,我們只是負責談判,做出決定的人不是我們。馬上報告長老會,交涉失敗了。」
中校頭低得都快碰到地了:「下官無能,墮了家族的威風……下官……願受軍法處置。」他又是憤怒又是屈辱,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在自家門口,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敵人只有十幾個,自己出動上百名騎兵出去圍剿,卻被人家一通砍殺幹掉了十幾個后揚長而去。
滾滾的塵煙中,不時傳來響亮的呼喝,剽悍的殺氣隨著煙塵逼人而來。
從目測來說,紫川軍人數大約兩萬與三萬之間,更妙的是,對方竟以劣勢兵力鼓陣而前,擺明是要主動進攻。斥候報告,附近並沒有第二支紫川軍。
林家指揮部內一片雀躍。林興盛激動地對部下們說:「紫川軍天奪其魂,居然孤軍攻我。今天,讓我們以大勝向長老會報首捷!」
和長官一樣,河丘參謀部的精英同樣在冥思苦想,神色凝重。
今西詫異地望著林康:「林長老,我們不是在打仗嗎?」
「若對方也跟著增兵呢?」
「這幾天,貴國的軍隊進入了我國國界,對羅巴、米加兒三座城市和數十個村鎮進行了攻擊和掠奪,毫無理由地殺害我國平民十五萬多人,焚燒了上萬座民房建築。尤其要提出的是,被貴國殺害的完全是手無寸鐵的平民,他們並非軍人。貴國軍隊連醫院和教堂都不放過,放火將其燒為白地。對這種違背基本道德底線的野蠻行徑,我代表林家政府提出嚴正的抗議。」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囂張的傢伙肯定沒有好下場的,但問題他現在還是活蹦亂跳呢。「公當面痛罵逆賊,群賊變色,公曆遍酷刑而面不改色,慷慨就義,諡號忠貞。」——雖然被史書這樣記上一筆確實很過癮也很光彩,如果是別人幹這種事貴族們說不定還會叫好喝采一陣,但若要他們自個來的話,貴族就敬謝不敏了。那個殺人魔,他可是動輒屠人滿門的。
開戰後,帝林將憲兵團精銳力量投入先遣戰中。經過數天的剿殺與廝鬥,林家的斥候被殺得寒心喪膽,不敢越雷池一步,成功地屏蔽林家的耳目后,帝林軍開始執行代號「野火」的大規模侵殺戰術。
紫川軍採取攻勢,河丘軍很自然地就採取了守勢。這是一場標準得可以寫上教科書上的戰鬥:守軍以堅強步兵陣形疲憊攻擊方的體力和氣勢,然後發起反攻,擊潰對方。這種戰術林興盛已是多次演練,他躊躇滿志,彷彿已經看到了敵軍潰敗的狼狽了。
聞知噩耗,林康眼前一黑,幾欲昏厥。
帝林軍各支特遣隊分進合擊,進退神速,黑甲的士兵猶如一群密集的蝗蟲,經過之處便是一片慘叫和廝殺,死亡和毀滅。村莊、城鎮、城市、農場,大軍所經之處,留下的只剩一片血海和焦炭。
當然,西南貴族如此積極地參加,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忠君愛國熱情——開玩笑,真正忠君的貴族現在該跟帝林拚命的。更重要的是,帝林大人已經放出話來了:「若非同道,便為敵寇!」
面對帝林軍的屠殺,林家的軍隊不是沒做過抵抗。四月十六日,軍務長老林康從旦雅派出了一支四萬人的追擊部隊試圖阻止帝林軍,但在河丘與旦雅之間的國道上,這支部隊被沙布羅和哥普拉前後夾擊,聯手擊潰。
可是林興盛也很想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敗的。他只會說一句話:「他們就這麼衝過來,直直地衝過來,我們的人就垮了……」至於對方的戰術、武器,他壓根就想不出來了。
四月十九日,東都總督林興盛少將率領六萬禁衛軍從河丘出發,順著國道向西南方追去,那裡剛剛報告說遭受了紫川軍的襲擊。
在黎明的晨曦里,各路兵馬依次出發。士兵們鎧甲黑亮,眼神森然,殺氣衝天。隊伍如同一條盤踞的黑色巨龍從巢穴里探出了頭,不見頭尾。
林康是在四月十五日凌晨得到帝林入侵消息的,其實,早從帝都出兵之時,監察廳的參謀部就做好了大規模入侵林家的計劃了。
「帝林來了,快逃命啊!」恐怖的聲音回蕩在河丘上空,市民恐慌不安,一日數驚。大批邊境住民被屠殺,倖存者紛紛離開了家園,涌往河丘城避難。而河丘本城的居民卻逃往了更南的地域,甚至涌往流風家國境。數以千計的倉庫和店面被掠奪,被焚燒,數十萬邊境住民被屠殺,上百萬民眾逃難而流離失所,河丘城內的秩序紛亂不堪,殺人、搶劫、盜竊等各種惡性刑事案件層出不窮,謠言滿天,居民人心惶惶。
……
「敵人手段殘酷,簡直前所未聞。」信使臉色發白,大口地喘著粗氣:「他們一路燒殺掠奪,凡是所經的村莊和城市都被燒成了白地,居民被殺戮一空!如今,米加城和羅巴城都已被敵人攻陷了,敵人正在城池裡大肆放火呢!長老會已下達軍令,命令從各地抽調守備部隊前來抵禦。旦雅大營也要採取相應措施,以阻止敵人對我國的破壞!」
對於一般將領來說,分兵的確是大忌,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但帝林不同,他是當代一流的名將,他的許多戰例至今仍是河丘皇家軍事學院學習的經典案例,他對軍隊的掌握和運用絕非一般庸將能比,不可能犯那種愚蠢錯誤的。誰若輕視他,誰就自取滅亡。
領兵出擊的騎兵中校回到城頭,臉如死灰。他報告道:「長老,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