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約阿希姆》第二卷 王子養成記

第28章 上陣

第二卷 王子養成記

第28章 上陣

果不其然,以「雷電」為基礎定造的「尼爾德」號在初始階段取得了領先。以眼角餘光瞟見「尼爾德」號的方形艇尾時,夏樹沒有因此而亂了方寸,而是沉著冷靜地加檔提速。靜心側耳,他聽到從「尼爾德」號傳來的轟鳴聲明顯有別於戴姆勒125馬力六缸發動機——後期海軍型「雷電」快艇的制式配置,也是「尼爾德」號的初始配置。鑒於戴姆勒的新發動機一個月前方才面世,夏樹想盡辦法才為皇家船舶造修廠爭取到第一批發動機,瑞典王子應該是從其他國家購入大功率發動機對「尼爾德」號進行了動力升級。在內燃機領域,德國人並非一騎絕塵,美國、英國和法國的技術發展狀況大體相近且各有千秋。
透過同樣由西門子公司製造的鋼化玻璃艙蓋,兩位王子相視一望,各自露出友善的笑容。
也不知是出於相同的考慮還是想跟自己來一場面對面的較量,古斯塔夫駕著他的「尼爾德」號來到了夏樹近旁。
雨多霧多的英格蘭,萬里無雲的碧色藍天並不多見。春日的暖陽驅走了濕寒,輕柔海風帶來了陣陣清爽,碧波蕩漾的大海令人心曠神怡。在泰晤士河口,繁忙的航道從一個小小側面反映出世界帝國的巔峰光輝,兩岸聳立的那些著名建築彰顯海洋大國的深厚底蘊。此時的大不列顛就像是一個意氣風發的中年人,經驗和財富的積累都達到了理想程度——于內,國富民強、秩序井然;在外,地位鞏固、僕從眾多。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大概沒有比這更加理想的狀態了。
正如主辦方造勢所想要的效果,本屆英王杯的預賽成績已成為倫敦最近兩日的最熱門話題,連主流報刊都進行了詳盡刊載,然而這對即將到來的決賽並不構成任何實質影響——六十艘賽艇不分先後次序地列于起始線,看到出發信號,它們所要做的就是筆直向前沖,等到了半程浮標再轉向調頭,率先返回起始線的即為本屆賽事冠軍。
10時20分整,三枚綠色信號彈從海岸方向冉冉升空。
決賽進行之日,泰晤士河口一早就為濃霧所籠罩。在英國王室成員和諸多尊貴賓客駕臨現場的情況下,主辦方無奈將決賽進行時間從上午9點推遲到9點半,之後又從9點半推遲到10點。在這漫長的一個小時里,所有人都竭力保持著耐心,但除了兜售香煙零食的商販外,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做到心平氣和。10點過後,海面上的霧氣終於開始消散,主辦方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發布現場通知——決賽將於10點20分舉行,錯過者將自動失去比賽資格。
海面瞬時為音調各異的機械轟鳴聲所充斥。
在泰晤士河口以東的大韋克靈,海岸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水面上彩旗招展、馬達轟鳴,等待參賽的船艇在這裏湊成了一鍋超級大雜燴。根據抽籤決定的分組,近700艘參賽船艇分批進行預賽角逐。由於參賽船艇性能參差不齊,大部分組別都沒有太強的競爭性,但場面倒是頗有趣味——因避讓不及而發生擦碰甚至相撞的,強行爆速而致傾覆的,連續拋錨還堅持跑完全程的,船體漏水以致沉沒的,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出黑色喜劇,全然沒有競速賽的緊張刺激。
看著少年自信飽滿的笑容,大叔臉上的凝重之色終究還是緩和下來,他點了點頭。等到少年駕艇離開棧橋,他以右手連續在額頭和胸前划著十字,口中碎碎念詞。
冠軍獎金較往屆翻了十倍,賽制也進行了臨時調整,但此次英王杯的比賽路線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全程依然是沿著大韋克靈的平坦海岸線跑一個來回,10海里航程所耗時間最短者取勝。經過了整整兩天的鬧騰,工程浩大的分組預賽終於宣告結束。在進入決賽的60艘船艇中,預賽最低成績為16分40秒,也即以36節的平均時速跑完全程,同時期性能較好的蒸汽快船完全可以輕鬆達到這一航速。預賽成績最高者是來自美國的菲利普兄弟,他們的賽艇有著相當新穎的外觀——低矮寬平的艇身就像是一扇大貝殼。這大貝殼以四台發動機驅動四具水下螺旋槳,全速行駛時簡直是一個巨大的雜訊源,稍遇風浪便會左搖右擺,而這外形奇特的傢伙跑完全程只用了11分47秒,平均速度已經超50節,同時期還沒有哪艘蒸汽動力船能夠達到這樣驚人的航速。
夏樹對他笑了笑:「放心吧,這樣的比賽我能夠應付。途中若是出現意外,我保證絕不逞強!」
在快艇出發之前,盡職的威澤爾大叔作出了最後一次努力:「殿下,記錄無關緊要,我們怎麼都能贏得勝利,您完全不必冒這個險。」
位列預賽總榜第二的是上屆英王杯冠軍獲得者、來自瑞典的古斯塔夫王子,他親自駕駛「尼爾德」號快艇跑出了48.7節的均速,僅比來自美國的大貝殼慢了半分鐘。排在預賽總成績第三、第四的分別是來自義大利和法國的參賽快艇,英國本土賽艇僅僅位列第五,而德國弗里德里希皇家船舶造修廠的參賽快艇「海妖」號名列第六,全程均速45.5節。對於這看似缺乏競爭力的預賽成績,夏樹一點也不覺得失望,鑒於預賽分組毫無壓力,他特意安排了兩名駕駛員乘艇,並令快艇裝滿燃料載荷出賽,有所保留的表現也令「海妖」免於過早成為焦點。在進入決賽的60艘快艇當中,總共只有三艘是雙人乘艇,一艘排名末座,註定成為決賽的陪襯,一艘是獲得第六的「海妖」,第三艘便是菲利普兄弟的大貝殼,他們顯然需要兩個甚至更多的乘員來操縱這個相當複雜的怪傢伙。
由於之前海面大霧瀰漫,獲得決賽資格的60艘賽艇只能在指定停泊區等待指令,而當喇叭播送的通知一出,發動機啟動的轟鳴聲頓時此起彼伏。在其中一座泊船棧橋中段,身穿黑色西服的威澤爾大叔憂心忡忡地看著助手們對「海妖」號快艇做最後一次檢查,此刻坐在駕駛艙前座里的並不是首席駕駛員戈德或他的第一替補埃米爾,而是德國皇帝的幼子、才華橫溢的約阿希姆王子。配有輔助操縱設備、可應付一些突髮狀況的駕駛艙後座空置,快艇燃料箱半載,艇身兩側的壓載艙全空,這已是「海妖」號的最輕便狀態——在這裏所有能駕馭「海妖」的人當中,約阿希姆王子可是體重最輕的一個。
隨著節速表的指針越過50的標線,夏樹所在的駕駛艙內已充斥著給力的轟鳴聲。從外觀上看,「海妖」號同雷電、雷霆系列幾乎沒有什麼共通點,它艇身短而敦厚,截面狹窄的雙座駕駛艙位於艇身中段,兩隻怪異的長條形圓筒置於艇身兩側,高速航行時,艇身前下部的滑板式造型令整個艇艏傲然揚起,稍遇波浪,整艇便如同海豚躍水般騰起、落下,激起的白色浪花團繞著除艇艏外的大部分艇身,形成一幅美麗壯觀的破浪奇景。
主辦方的安排固然體現了公平公正的競賽原則,但當賽艇高速航行時,駕駛員的一個細微疏忽或是不可控的偶然性因素都可能導致賽艇之間發生碰撞。從預賽情況來看,半程轉彎后出現事故的概率尤其高。為了避免這些意外因素影響「海妖」號的正常發揮,也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夏樹有意挑選了距離海岸最遠的出發位置。
完全一致的操作模式,相差無幾的動力輸出,「海妖」和「尼爾德」齊身啟動。夏樹並不分神去看其他賽艇的位置,僅以眼角餘光稍稍打量古斯塔夫的「尼爾德」號。自從贏得第一座競速賽獎盃以來,瑞典王子樂此不彼地投身其中,甚至連大洋彼岸舉辦的賽事也不願錯過,在短短几年的時間里,他贏得的獎盃幾乎堆滿整個屋子,操縱快艇的經驗自是十分豐富。近一年以來,夏樹的大部分時間精力都花在了海軍學院課業和船艇設計方面,駕艇出航的次數遠不及從前,在人艇合一這方面勢必遜於對手。
不知不覺中,橫條彩紋的半程浮標映入眼帘,夏樹輕緩擺頭朝左掃了一眼,「海妖」與海岸之間的水面全無快艇蹤跡,他嘴角微翹、略松油門,緊控方向盤使「海妖」從正前方兩個浮標正中偏左位置穿過,然後完全鬆開油門、直接降低一個速度檔位,同時將方向盤右轉90度。機動力極其敏捷的「海妖」艇身猛然右傾45度以上,同步產生的離心如無形之手把夏樹往座位上按,此刻,他右手邊的玻璃艙蓋幾乎已經貼至水浪翻滾的海面,這對常人而言絕對是一種無比奇妙的感官體驗。
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上行駛,這艘模仿F1賽艇造型並裝配兩台140馬力六缸汽油機的新銳快艇迅速展現出它的不凡身手,其優越的高速性能使得「尼爾德」號僅僅保持了半分鐘的微弱領先,一轉眼的功夫,「尼爾德」號的艇尾、艇艏然後是艇艏統統退出夏樹的視線,前方的空曠海面讓夏樹的心情豁然開朗。他定了定神,拋開心中雜念,全神貫注地馭艇疾行。不多會兒,節速表上的指針已悄然邁過與60相對應的紅色標線,輕載出航的「海妖」號跳躍步伐達到極致,有那麼幾次,夏樹甚至感覺快艇離開海面飛行了兩三秒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