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約阿希姆》第三卷 無畏之戰

第40章 殺神再現

第三卷 無畏之戰

第40章 殺神再現

由於無線電設備故障,「前衛」號未能及時將「勇氣」號戰沉的消息連同伯尼中將的訣別話語傳出,傑利科尚不知己方的第1戰列艦分艦隊遭受了極其損失的打擊,而以「愛德華七世」號為旗艦的英國第3戰列艦分艦隊同樣不清楚戰場形勢的變化。它在海軍中將布拉德福的指揮下一門心思地趕赴戰場,意圖配合己方艦隊對德國主力艦隊形成圍攻之勢。不過,夜幕下頻繁閃現的爆炸火光還是讓布拉德福及其幕僚軍官深感不安,回想伯尼先前所發最後一封電報的訣別口吻,他們不禁為同伴的處境感到憂心。布拉德福接連向伯尼和傑利科發去電報,但只得到了傑利科的回電:我已擊潰德國老式戰列艦編隊,正全速向北航行。
意識到這些,布拉德福有種前所未有的無力感。因為隨時準備同德國主力艦隊交火,包括「愛德華七世」號在內的9艘戰列艦前主炮朝向艦艏,面對右舷敵艦的突然攻擊,沉重的主炮塔還在努力向右轉動,一些右舷副炮雖然以最快的速度開了火,但倉促應戰,它們的觀瞄效果都不甚理想,對德國戰列巡洋艦的威脅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相比之下,五艘德國戰艦的近距離射擊顯得十分精準,在大口徑主炮二度發威之前,中小口徑的速射炮以驚人的頻率開火,跳動的火光簡直像是一盞盞信號燈在發出威嚇的訊息。不到半分鐘的時間里,「愛德華七世」號的艦體和上層建築連續中彈,各處戰位報來的戰損消息讓軍官們疲於應付,布拉德福一動不動地站在舷窗前凝目而視,他等著那三艘德國戰艦的下一輪炮擊,此刻心中有種極強的預感——英國海軍將輸掉這場至關重要的海戰。
當伯尼分艦隊遭到德國海軍主力無畏艦群的猛烈攻擊時,在交戰海域北方,一支由22艘大小艦艇組成的英國支援艦隊正以4列縱隊全速南下。相較於後期建造的無畏艦,它們的「全速」簡直是閑庭信步,可對建造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老式主力艦來說,在未進行大修維護的情況下,能夠跑出17節的航速已是拼盡全力。
來不及去想敵艦如何掌握了己方的對驗信號,布拉德福連忙下令本艦打開探照燈。雙方此時的距離已非常接近,在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德國戰艦首輪射擊就打得異乎尋常的精準,舷側的幾根水柱還未落下,「愛德華七世」號艦體就挨了一炮,發生在水線裝甲帶位置的爆炸使得整艘戰艦都劇烈顫抖起來,濕潤的空氣中頓時彌散著濃烈的硝煙氣息。緊接著,處在「愛德華七世」號右側的防護巡洋艦「紫石英」號也遭到命中,而這艘排水量3000噸、已在皇家海軍服役12年的老式艦艇無力抵禦德國大口徑艦炮的轟擊,猛烈的爆炸過後,它那三根整齊排列在舯部甲板的煙囪僅剩一根,爆炸的硝煙、燃料不充分燃燒的黑煙以及鍋爐炸裂噴湧出的水蒸氣混雜在一起,以奇異之色在雨中滾滾升騰。
片刻之後,己方的探照燈終於穿透黑暗照向目標。在看清敵艦身形的一剎那,布拉德福驚訝得說不出話來:那是一支由五艘戰艦組成的德國編隊,它們各自將完整的右舷展現在視線當中。前面三艘擁有雄渾的艦體和修長的艦型,如果把常規無畏艦比作步兵的犀利重刀,那麼這三艘戰艦就像是騎士的優雅佩劍,它們配備的四座主炮塔分置前後甲板,包括兩座煙囪在內的上層建築全部集中在舯部,艦體結構由此顯得簡練而緊湊;後面兩艘像是前面三艘的縮小版,儘管體型屬於常規的輕巡洋艦,卻像主力艦一樣配備雙聯裝主炮,而且主炮塔採用了背負式構造,艦橋設置為筒樓式,煙囪也僅有兩座,這樣的外觀與這一時期大多數國家的輕巡洋艦是截然不同的,以至於在交戰當中,它們很容易被對手誤認為是處在較遠位置的大型戰艦,從而錯誤估算了它們的實際距離。
在僅僅兩千米出頭的交戰距離上,德國戰巡發射的炮彈轉瞬既至,「愛德華七世」號竟一口氣被4發11英寸穿甲彈命中,這艘老式的英國戰列艦像是風中的樹葉無可抑制地顫抖起來,到處是躥騰的火舌和四溢的濃煙,遭到轟擊的艦橋頓時死傷一片,而布拉德福卻奇迹般地毫髮未損,但當一名倖存的軍官上前勸說他撤離這艘岌岌可危的戰艦時,他卻長嘆了一口氣。不等他話說出口,處在艦隊前列的兩艘德國戰艦開火了,3發12英寸穿甲彈給身受重創的「愛德華七世」號加上了最後一根稻草,爆炸侵入艦尾彈藥庫,導致196發未及使用的12英寸炮彈和大量的發射藥包發生殉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爆炸瞬間吞噬了戰艦的後半部分,巨大的火焰在雨中升至百米高度,幾乎撞進低垂的雨雲。經歷如此猛烈的爆炸,戰艦前半部分也難有完好之處,再度遭到炮彈直擊的艦橋蕩然無存,連同裏面的指揮人員也隨之煙消雲散……
艦橋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由於伯尼分艦隊旗艦發出的求援電報一封比一封急促,為了分散對手的注意力,讓他們的指揮官對戰場形勢產生顧忌,位於縱隊前列的幾艘愛德華七世級戰列艦早早向最大射程外的德國艦隊開火。在超過2萬米的距離上,僅憑炮焰進行觀測瞄準,射擊精度可想而知。縱是如此,這些老式英國戰列艦依然保持著每分鐘一發的射擊速度,20多分鐘下來,「共和國」、「紐西蘭」、「非洲」、「不列顛尼亞」、「康華利」的12英寸主炮各自發射了50多發炮彈,消耗量接近戰鬥存量的四分之一。
不出兩分鐘,哨艦又發來報告,看到燈光信號的內容,「愛德華七世」號上的軍官們頓時鬆了一口氣,那原來是貝蒂艦隊殘存的幾艘輕巡洋艦。
此時此刻,五艘德國戰艦黑洞洞的炮口齊齊指向「愛德華七世」號。很顯然,它們剛剛一直在窺探這支英國艦隊一舉一動,不斷發出指揮信號的「愛德華七世」號自然是艦隊核心無疑。
由於德國的主力艦艇正在前方海域同伯尼艦隊交火,布拉德福盤算著是把分處兩列的9艘戰列艦調整成為單線戰列還是編成階梯戰列,一時沒有戒意。過了不多久,右舷方向突然亮起了探照燈,這原本光耀刺眼的人工照明在穿透雨幕的過程中受到了極大的削弱,照到「愛德華七世」號時已非常柔和,但在戰場上對己方艦艇打開探照燈本身就是極其反常的行為,布拉德福頓感不妙——那些「英國輕巡洋艦」隨之打來一排炮彈,在舷側海面高高陞起的水柱令所有人大吃一驚。
在絕對航速上,德國的無畏艦隊對這些老式的英國戰列艦具有6-8節的巨大優勢,但它們畢竟不是在進行同方向的賽跑。英國支援艦隊始終奔著戰場前行,德國艦隊為了達成戰術意圖而數度調整航向,航線基本處於由西向東的狀態。當它們擊沉「勇氣」號並對「前衛」號實施追擊的時候,英國支援艦隊距離戰場還有1.2萬米,雙方若是保持目前的航行狀態,再有差不多十分鐘,這些老式的英國戰列艦就能夠對德國的主力無畏艦發起有效攻擊了!
至於伯尼艦隊的狀況,傑利科隻字未提。
當布拉德福再一次將他那滿懷憂慮的目光投向前方焰光閃動的海面時,處在艦隊右翼的警戒哨艦突然發來燈光信號:右舷海面望見若干艦影,已發信號對驗身份。
這場海戰以雙方戰巡分艦隊的交戰拉開序幕,從黃昏持續到現在已有六個多小時,剛入夜時海面還有微弱的星光,而後風雲變色、怒濤狂浪,此刻更下起了漂泊大雨,複雜的自然環境造成了海戰形勢的詭異難測。貝蒂艦隊因為落入敵方圈套而遭受重創,但沒有確切消息指明他們的損失情況,有殘存艦艇自行撤退也不足為奇;傑利科和伯尼的編隊先後同德國艦隊交手,期間同樣可能有艦艇因傷退出戰鬥,或是有執行雷擊任務的輕艦艇在黑夜中兜了圈子。因為存在各種各樣的情況,右舷海面的艦艇是敵是友皆有可能。
在這些編入英國大艦隊的二線艦艇當中,8艘愛德華七世級戰列艦和1艘鄧肯級快速戰列艦是價值和意義的戰鬥力量。它們裝備40倍徑的12英寸艦炮,威力同早期建造的無畏艦主炮相差無幾,233毫米口徑的二級主炮則強於德國布倫瑞克級和德意志級的170毫米速射炮,而且它們的標準噸位達到1.6萬噸,僅比早期無畏艦少兩三千噸,裝甲防護水平亦不相上下,所以它們又被稱作為「准無畏艦」。
鍾錶的秒針轉過半圈,居於第三位的德國戰艦率先開火。同前面兩艘不同,它的主炮為三聯裝配置,每次舷側齊射最多可以投入12門主炮,又得到全艦統一射擊指揮系統的協調,炮火密集且精準,對愛德華七世級這樣的老式戰列艦是絕對的致命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