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約阿希姆》第三卷 無畏之戰

第46章 英雄的時代(下)

第三卷 無畏之戰

第46章 英雄的時代(下)

當許多參戰的德國海軍官兵驚嘆于英國海軍主力艦出色的防護能力之時,他們自己的主力戰艦——公海艦隊總旗艦「腓特烈大帝」號,亦向對手展示了德國造船業的精湛技藝。經過了先前的戰鬥以及兩次非常態的戰艦碰撞,它的進水量一度達到了2200噸,接近理論上的危險極值,艦上的人員傷亡也超過了300,相當於滿編人員的25%。結束了同「獵戶座」的親密接觸之後,大多數損管人員都集中到了中前部的底層艙室。為了增加戰艦浮力,讓接近海面的甲板相應升高,30名潛水員分成5組,他們逐個進入那些灌滿海水的艙室,想盡一切辦法堵塞隔艙之間的破口,危險的渦流和艙壁破損處的銳角時刻威脅著這些勇士的生命。憑著超乎想象的勇氣和毅力,損管人員成功修復了一部分水密艙。隨著後部艙室的平衡性注水和前部艙室的全力排水,「腓特烈大帝」號又逐漸恢復到了水平狀態,航速提高到11節,但是,這樣的狀況顯然已經不適合繼續率領德國艦隊衝鋒陷陣了。
與中小口徑槍炮隔靴搔癢式的攻擊不同,在這種近乎零距離的狀態下,兩艘戰列艦的主炮具備徹底結束戰鬥的能力,但任何一艘戰艦因彈藥庫遭襲而引發全艦大爆炸,另一艘戰艦也必然受到波及,甚至可能出現同歸於盡的結果。不過,沒等雙方指揮官在是否動用主炮轟擊對手的問題上產生糾結,也沒給英國海軍陸戰隊員們展現他們英雄氣概的機會,兩艘戰艦便已經擺脫了這奇異的合體狀態。等待它們的將是截然不同的命運——「獵戶座」號左舷遭受的可不是大口徑穿甲彈的撕裂性創傷,而是深入臟腑、傷及脊骨的重擊,切口位置的防雷艙、燃油艙、水兵艙以及底部水密艙乃至艦體的雙重甲板完全遭到破壞,洶湧海水直接灌入鍋爐艙,並且沿著水密艙上層的功能艙室和艦內通道迅速蔓延,戰艦以非常明顯的速度向左傾斜,而當傾斜角度超過維持艦體平衡的極限狀態,傾覆也就無可避免。
47個月前,「腓特烈大帝」號在漢堡伏爾鏘造船廠緩緩滑下船台,那一刻,軍人躊躇滿志,民眾歡欣鼓舞,絕不會有人料到,這艘以旗艦規格設計建造的新式戰列艦會在英德大戰中連續撞擊敵艦,否則的話,工程師應該給它裝上傳統撞角,並在舷側披掛額外的堅實重甲。
在英國戰艦一一遁入雨幕之前,隸屬於第1戰列艦分隊的幾艘德國無畏艦照著它們漸行漸遠的背影猛轟一陣,卻沒能讓任何一艘英國戰艦因傷掉隊,視線中最終只剩下了德國人自己的艦艇。這個時候,處在「本邦」和「獵戶座」沉沒位置附近的德國巡洋艦及大型魚雷艇才將精力轉移到救援英艦倖存者上。驚濤駭浪之中,水性再好的人也難以獨力支撐幾個小時。在求生本能的驅使下,沒有任何一名英國艦員拒絕登上德國戰艦,儘管等待他們的將是前途未卜的戰俘生涯。作為戰場上的生死對手,德國人並沒有為難或者羞辱這些英國艦員,為國征戰是每個軍人的職責所在,何況這兩艘英國主力艦上的官兵們拚死奮戰,用英勇無畏的精神捍衛了英國皇家海軍的神聖榮譽。
英國鐵公爵級戰列艦的防禦水平可見一斑!
猛烈的碰撞使得兩艘戰列艦都出現了極為劇烈的震蕩,巨大的慣性讓許多未固定物體原地飛了出去,17名英國艦員因此落水,但「獵戶座」號只沉寂了片刻,左舷的6英寸副炮便急不可耐地狂吠起來,炮彈齊齊轟向「腓特烈大帝」號的艦橋,只是這些炮彈根本奈何不了德國旗艦13.8英寸厚的艦橋裝甲,它們悉數發生了偏跳,而裝備皇家海軍的維克斯機槍也徒勞地掃向「腓特烈大帝」號的甲板和上層建築,陸戰隊軍官們則準備發動一場看起來屬於風帆時代的跳舷進攻……
1914年8月8日凌晨0時23分,與英國戰列艦「本邦」號發生碰撞后僅僅7分鐘,搭載德國公海艦隊司令馮·英格諾爾海軍上將、參謀長約阿希姆王子等一干指揮人員的「腓特烈大帝」號又一頭撞上「獵戶座」號。沒有爆炸的烈焰與硝煙,沒有摩擦的火星與刮刺,只伴隨一聲攝人心魄的轟然巨響,兩艘三萬噸的戰艦結結實實地撞了個滿懷——「腓特烈大帝」號的艦艏像用斧子猛砍樹榦,一口氣切開了對方那穿甲彈難以撼動的12英寸主裝甲,由左舷狠狠插進了「獵戶座」號艦體後部,撞擊點在它三號和四號主炮塔之間的后艦橋位置,大致位於它縱線的四分之三,而切口深度接近十米,幾乎觸到了戰艦的中軸線!
因為英格諾爾的沉默,資深參謀官霍費爾特上校等人絕口不提更換旗艦的事情,到頭來反而是艦長盧比奇上校主動提出了這一建議,英格諾爾沒有表示反對,夏樹再度成為拍板者。因為小型交通艇難以在這波濤洶湧的海面上作長距離航行,「腓特烈大帝」號發信號召來了在附近游弋的大型魚雷艇V-25,但用於過渡的交通艇還沒放下,海面上又出現了第三艘英國戰列艦。這個與鐵公爵級相差無幾的大傢伙突然打開探照燈並以全舷火力猛轟德國旗艦,在六七百米的距離上,英國炮手們的準頭出奇的好,大大小小的炮彈紛紛落在「腓特烈大帝」號周圍,激蕩的水柱迫使公海艦隊司令部的軍官們暫停轉移。傷痕纍纍的「腓特烈大帝」遂以僅有的4門主炮和為數不多的副炮進行還擊,但沒過多久,它前甲板的一號炮塔被英國戰艦的大口徑穿甲彈命中,一陣猛烈的爆炸過後,這艘德國旗艦就只剩下艦尾方向的一座雙聯裝主炮還能夠正常開火,雪上加霜的是,艦上的無線電天線也被炸壞。面對氣勢洶洶的攻擊以及隨之出現的第四艘英國戰列艦,它只好轉向避戰,以燈光信號調遣援手。
初遭德國艦隊後續艦隻的炮轟,在「本邦」和「獵戶座」之後登場亮相的第三艘英國戰列艦——獵戶座級三號艦「征服者」,一門心思地攻擊基本處於傷殘狀態的「腓特烈大帝」號。儘管惡劣的海況大幅降低了艦炮的近距離射擊精度,它的炮火依然接連取得命中,但德國的凱撒級戰列艦擁有比英國鐵公爵級更勝一籌的防護設計,堅厚的水線裝甲頑強抵禦著英艦的猛轟,堅實的筒樓式艦橋也在風暴般的炮火中巋然屹立。在艦上的部分照明、通訊以及觀瞄設施先後遭到破壞之後,「征服者」號終於將炮口轉向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德國戰列艦「凱撒」號。緊隨「征服者」的同級艦「雷電」號也應友艦的呼求將主要火力集中到「凱撒」號身上,意圖一舉將其打垮,但德艦後方炮焰頻閃,打向「征服者」的炮彈越來越多。隨著「本邦」戰沉、「獵戶座」傾覆的消息得到確認,英國大艦隊總旗艦「鐵公爵」號的無線電報促使「征服者」、「雷電」以及半途加入托馬斯編隊的「前衛」、「海王星」齊齊轉向,主動與德國艦隊脫離戰鬥。
戰力充沛的「凱撒」號和「國王」號原本就已追近,它們沒有理會翻沉傾覆中的「獵戶座」號以及數量眾多的落水者,而像是兩頭冷靜狡猾的狼,在黑暗中悄悄觀察目標的動向。直到進入合適的射擊陣位,它們才雙雙打開艦上的大功率探照燈,用刺目的光柱牢牢鎖定第三艘英國戰列艦,然後以快速而猛烈的全舷炮火轟擊對手,短短三輪齊射就取得了命中。距離稍遠的「阿爾伯特國王」號很快加入炮擊,它將自己的龐大身軀藏在雨幕當中,前幾輪射擊僅以4門前主炮開火,左轉繞過「獵戶座」號殘骸之後,方以全舷火力轟擊目標。
以自己的艦艏撞擊對方的舷側,「腓特烈大帝」號無疑處在優勢位置。它的艦艏部位如同卷刃的劍,整個發生了嚴重的變形,甲板高高拱起,水下部分成了踩癟的鐵皮盒子,錨機艙、水密艙悉數損毀,但傷勢未及前部彈藥庫,只要妥善封閉相應的水密艙門,戰艦並無傾覆之虞,只是難再以較高航速在驚濤駭浪中傲然巡遊。英艦的左舷槍炮密集射擊,德國旗艦右舷前部的雙聯裝6英寸副炮也逮到了發揮威力的機會,而艦橋側旁的88毫米單裝副炮和艦橋上方的37毫米機關炮亦不失時機地朝對方猛烈開火。除了堅厚的艦橋是這些炮彈無法威脅的,其他甲板建築任由它們「挑選」。「獵戶座」號艦橋後方、桅杆之間的區域因此留下了不計其數的彈孔。
與此同時,先前同德國旗艦發生碰撞的英國戰列艦「本邦」號已在「凱撒」、「國王」、「阿爾伯特國王」三艘德國無畏艦的圍攻下變成了一大團漂浮在海面上的燃燒物,堅厚的艦體裝甲和良好的抗沉設計使它不像英國戰列巡洋艦那樣很快爆炸或者傾覆沉沒,但在既無攻擊力又不能自由轉向的情況下,它儼然成了德國炮手們展開夜間射擊訓練的絕佳標靶。「本邦」號的最後時刻還沒到來,「凱撒」、「國王」、「阿爾伯特國王」便開足馬力前去支援旗艦「腓特烈大帝」號,而在此後的十數分鐘里,頑強的「本邦」號又接連遭到「路易波特攝政王」、「凱瑟琳」、「赫爾戈蘭」、「奧爾登堡」、「威斯特伐利亞」等德國戰艦的轟擊。直到0時40分,它才伴著一陣猛烈的爆炸從海面上徹底消失。
至於這場重大交通事故的肇事者,「腓特烈大帝」號,航行方向在撞擊中調轉了60度,分離之後越過「獵戶座」的航跡向南駛去,其艦體因為前部艙室的大量進水而一度前傾10度,艦艏甲板沒入海水,航速銳減至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