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約阿希姆》第四卷 兩棲狂潮

第80章 風中的雨燕

第四卷 兩棲狂潮

第80章 風中的雨燕

浩浩蕩蕩的英國艦群排成長達數公里的隊列,一些輔助艦船才剛剛經由灣口駛入海峽。在風浪的作用下,這些艦船顛簸得十分厲害,大多數海上作業都無法進行,但有一艘艦隻例外。每隔一陣便會有一架水上飛機從它上面直接彈射起飛,而相比于英國艦隊的主力艦隻,它的體型既不龐大也不雄武,艦艏甚至還是古老的撞角型,可它的艦體之上卻鋪設了平整的木質甲板——儘管擁有全通式的飛行甲板,「競技神」號在英國海軍的定位仍是水上飛機母艦。
後座飛行員斬釘截鐵地答道:「能,當然能!」
「長官!剛剛截獲一份無線電報,從我們掌握的編碼規律來看,這是德國海軍情報部門聯絡用的二級加密電碼,德國艦隊不會無緣無故打破無線電靜默,而這份電報的發出位置離我們很近,最有可能的情況是潛伏在法羅群島的德國間諜拍發的電報,我們正在努力解譯電報內容,能否成功還不得而知。」
投入偵察的水上飛機相繼出發之後,「競技神」號的艦員們正往4架維爾索普「獵鷹」式水上飛機的機腹下方掛載魚雷,這些魚雷的直徑和長度幾乎跟英國驅逐艦上裝備的魚雷一模一樣,以維爾索普「獵鷹」的正常載重能力,就算能夠載著它們起飛,飛行狀態也令人堪憂,何況是這樣惡劣的天氣條件,但英國艦員和準備駕機出發的飛行員身上全然看不到這樣的擔心,很顯然,這些魚雷已經經過了相應的改裝。
戰爭爆發時,除了「競技神」號,英國海軍還擁有數艘由數艘海峽渡輪和快速貨船改裝成的水上飛機母艦,其中「厄嘉丁」、「坎帕尼亞」、「哈格梅特」、「盧諾」被編入英國本土艦隊,日德蘭海戰中,它們跟隨本土艦隊從斯卡帕弗洛出征,但因航速不濟而落在後頭,等它們抵近交戰海域時已是夜晚,沒能對海戰進程起到任何積極的作用。
飛越法羅群島前去偵察的英國飛機遲遲沒有帶回敵情,這讓英國人心中很是忐忑,而在航行至海峽中段的旗艦「鐵公爵」號上,所有的軍官和艦員都值守在各自的戰鬥崗位上,尤其提防著德國人的飛機會在這個時候出現,並用魚雷和炸彈對英國艦隊發起攻擊,然而這種極端悲觀的情況也遲遲沒有變成現實,整支艦隊彷彿航行在迷霧當中,氣氛詭異得讓人渾身不自在。
負責通訊的參謀官給艦橋上的軍官們帶來了這樣一個充滿懸念的消息,悲觀者自然會在心裏做最壞的盤算。傑克遜爵士一語不發地沉思著,等待著,而艦隊參謀長馬登中將則舉著望遠鏡,久久凝視東北方。突然間,他輕叫道:「那好像是一架德國人的飛機……不在天上,而是在樹梢高度,它在低空飛行……真見鬼,這不是幻覺,我們被德國人發現了!」
傑克遜爵士就任英國本土艦隊司令后,「競技神」號進行了第四次改裝,通過搭建鋼架鋪設木板的方式將艦首起飛平台和艦尾停機平台聯成一體,形成了全通式的飛行甲板,但因改裝工程倉促進行,沒能對艦體結構進行調整,兩根煙囪突兀地置於飛行甲板中央,導致飛機直接在甲板降落的試驗以機毀人亡的結局宣告失敗,改裝的成效只是讓「競技神」號的載機量增加到了10架,並且同時彈射起飛2架水上飛機。由於水上飛機起飛前可以並排停放在飛行甲板上,起飛的效率也提高了不少。訓練的時候,「競技神」號曾有過在10分鐘內將全部10架艦載機彈射起飛的記錄,起飛效率較其他水上飛機母艦提高了許多,對海況的適應能力也相應增強了不少。
前座飛行員邊想邊說道:「我猜他們已經到了法羅群島東北方,也許就在鳥島北面。我們去那裡碰碰運氣!」
將老式防護巡洋艦「競技神」號改裝成的水上飛機母艦的設想誕生於1912年,改裝工程耗費了幾個月時間,英國人在它的艦首裝一個起飛平台,在後甲板裝一個停機平台,這樣的改裝卻算不上成功。在之後的近兩年時間里,「競技神」號又陸續進行了兩次改裝,並且不斷嘗試各種機型以及起降方案,包括使用彈射器起飛水上飛機,歷史性地採用摺疊式機翼。在1913年的海軍大演習中,「競技神號」上的一架飛機失事,被扮演敵對角色的艦隻救起,此事曾經一度引起恐慌,在英國海軍內部被列為重大安全事故。
第一次弗蘭德斯海戰,英國人對這些水上飛機母艦寄予厚望,但「坎帕尼亞」號出師不利,而當英國本土艦隊受困於德國人的水雷伏擊和潛艇襲擊戰術時,其餘三艘水上飛機母艦以及它們所搭載的水上飛機疲於奔命卻收效寥寥。在這之後,英國戰時內閣緊急撥款用於突擊建造航空母艦,現有的水上飛機被集中起來包圍首都圈,這使得水上飛機母艦在英國海軍的處境變得更加尷尬。
與此同時,在東島與博羅伊島之間相對寬敞的海峽中,一艘艘鉛灰色的戰艦正井然有序地向北航行。在它們當中,最惹眼的自然是那些體型雄渾、氣勢威武的主力艦,尤其是那五艘艦齡尚不滿2年的超無畏艦。它們擁有這個時代最強大的火力,多場海戰的殘酷考驗也證明了它們一流的防護性能,它們的單艦能力足以抗衡德國無畏艦,正因它們的存在,英國王室政要以及普通軍民迄今還對扭轉頹勢寄予厚望。
「既然勝利有望,我們就努力為這場勝利做些什麼吧!」前座駕駛員忽然來了興緻,他激情昂揚地高聲說道:「我們在此逆風翱翔,哪怕下場是粉身碎骨!」
「希望上帝能讓我們活到戰爭結束!」後座的觀察員兼機槍手艱難地回應說,「但在這之前,我們得打敗德國海軍,不然4500萬英國人今後可沒有好日子過。」
狹窄的敞開式座艙中,兩名飛行員背靠背地擠在一起。他們戴著皮帽、穿著皮衣,耐不住冰冷的雨水浸濕了圍巾,刺骨寒意直往衣服裏面鑽。這裡是歐洲北部的法羅群島,在這個年代,「領空」還沒有成為明確的公約條文,丹麥政府難就英國飛機飛越其領土空域提出抗議,何況如今的丹麥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叱吒風雲的北歐強國。就算英德兩國把法羅群島當成戰場大打出手,它也無計可施,這就是強者制定規則而弱者遵守規則的現實。
陰沉的天空中飄著零星的小雨點,一架周身灰白、翼展平直的飛機在狂烈的風中左搖右擺地向北飛行。人們若是去現場觀看過在1913年4月和1914年2月舉行的頭兩屆施耐德杯水上競速賽,應該能夠認出這架單翼水上飛機。它由美國的紐波特公司製造,雖然發動機馬力偏小,但得益於簡單輕盈的機體設計,其轉彎半徑小、操縱性好的優點使之在兩屆競速賽上都有相當不錯的表現。眼前這架紐波特IV型水上飛機,機身和機翼都塗刷了英國皇家海軍航空隊新採用的同心圓徽標。為了執行戰鬥偵察任務,英國人給它增加了一名觀察員,安裝了朝後射擊的機槍,這使得飛機的最高時速降到了90公里每小時,但它出色的靈活性及不錯的續航力足以媲美英國自產的肖特和維爾索普水上飛機。
海峽北端,擔任前哨的兩艘英國驅逐艦已經望見了開闊的海面,海平線上沒有哪怕一個艦影,這讓艦員們感到寬心,他們未必了解三百多年前發生在朝鮮半島的那場著名海戰,但英國艦隊的微妙處境卻是顯而易見的。如果德國艦隊此時在海峽出口處展開戰鬥隊形,便相當於在英國艦隊面前搶佔了「T字頭」,從而將英國艦隊置於戰術上的極端不利境地。
這個時候,飛行甲板前端還停放著1架紐波特IV。由於額外增加了一名飛行員和一挺機槍,它要想再搭載100公斤的東西都夠嗆,但英國人還是想方設法往它的機身下方掛載了兩枚裝有觸發引信的炸彈。現在,攻擊所需的一切都已準備就緒,「競技神」號上的英國人開始祈禱,祈禱在天氣變得更糟糕之前,先行出發的那些水上飛機能夠偵察到德國艦隊的位置,然後他們便要用德國人慣用的方法還以顏色。
說罷,他輕擺操縱桿,白色的紐波特IV輕盈地轉身向右,只是這強勁的海風使得它的飛行姿態並不像往常那樣穩定,機身一度出現了嚴重的顫抖,飛行員不得不雙手握緊操縱桿,以免它失去控制。
飛過東島的斯萊塔拉山,機翼下方青灰色的陸地變成了深邃的海面。波濤翻滾的海面上似有無數的白點,仔細觀察卻是狂風捲起的浪尖。這時候,戴著防風眼鏡的駕駛員偏過頭,對他的搭檔大聲說道:「這不識趣的風真是太大了,情況不妙啊,我們隨時會失控的!」
前座駕駛員對這種期許顯得信心不足,他反問:「你覺得我們能嗎?」
濛濛細雨中,兩艘英國驅逐艦加足馬力準備衝出海峽,若德國艦隊是向法羅群島東部海域編隊航行,英國艦隊將有機會從背後給他們狠狠一擊,雙方的優劣態勢就完全顛倒過來了,但前提是德國人對這一切始終茫然無知。以德國艦隊以往的表現來看,除非他們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或是所有的偵察警戒手段都因為惡劣天氣的影響而暫時失效,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
「所以我們得儘快找到德國艦隊。」後座飛行員回應道,「他們肯定就在這片海域的某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