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約阿希姆》第六卷 血火榮耀

第186章 半渡而擊(上)

第六卷 血火榮耀

第186章 半渡而擊(上)

接到報告之後,同盟國亞速爾戰區指揮部迅即令駐紮在聖米格爾島的德國空軍第54轟炸機聯隊派出6架Do-32遠程偵察機和8架He-77遠程偵察/魚雷轟炸機對特塞爾以西海域展開扇形偵察,埋伏在特塞爾以南的同盟國第1特混編隊亦在同一時間出動4架He-25艦載戰鬥/偵察機和6架He-60水上偵察機對特塞爾島與弗洛里斯島之間的預定海區實施偵察。
代號Z-0720的美英護航船隊匆匆撤回弗洛里斯島,經過清點,此次遇襲共損失8艘艦船,另有包括「懷俄明」號在內的5艘艦船受傷,陣亡者達到520人——有半數是運兵船「萊斯特」號上落水溺亡的美軍傷兵。自亞速爾戰役打開以來,美英方面傷亡過千的戰鬥比比皆是,一仗折損萬余官兵的就有三次,所以單純就損失而言,Z-0720遇襲戰還不至於讓美英陣營軍心大亂,但它的戰略影響絕不可小覷。此時亞速爾之戰正處於相持階段,雙方既是在拼智謀膽識和勇氣魄力,亦是在比拼綜合國力與後勤供應。在大西洋前線,三十萬美英軍隊、上百艘作戰艦艇、兩千多架軍用飛機,即便沒有新的軍事行動,每天的消耗也是個驚人的天文數字,何況同盟國軍隊近期大幅增強了陸航兵力,使得美英方面的防空壓力陡增,而同盟國艦隊又在亞速爾東部海域的作戰行動中給予美英海軍航空兵覆滅性的重擊,無論主動攻擊還是謹慎防禦,美英艦艇和飛機都得頻繁出動。
歷次海空大戰,雙方魚雷機總是在扮演危險刺客的角色,這也使得雙方水面艦艇的作戰人員在任何時候都格外提防低空目標。在兩艘美英主力艦及僚屬艦艇的嚴密戒備下,6架Ar-33魚雷轟炸機沒能上演奇迹的一幕,所有的魚雷均被避開。
儘管目標艦隊的位置處在特塞爾島和弗洛里斯島陸基戰機的有效作戰半徑之內,由馬克斯·巴斯蒂安中將指揮的第1特混編隊當即採取攻勢。8架He-25、4架Me-50T、18架Ju-17T、6架Ar-33組成第一攻擊梯隊,經過約50分鐘的飛行,找到了正在向西航行、未得到戰鬥機保護的美英艦隊。這般天賜良機不容錯失,同盟國艦載機群立馬發動攻擊,而且空襲模式一如往常:戰鬥機掩護策應,俯衝轟炸機正面突擊,魚雷轟炸機伺機偷襲。
「喬治亞」號對空火力稍減,最後幾架Ju-17T魚貫而下,將所有的炸彈都傾瀉到了這艘惹眼的美國戰列艦頭上,50公斤一枚的輕型航空炸彈無法擊穿它的水平甲板,卻大量殺傷了防空戰位上的艦員,把原本整潔威嚴的上層建築炸得千瘡百孔,落在前甲板和右舷近旁的重型航空炸彈則對艦體構成了實質性的破壞……
空襲臨近結束,從弗洛里斯島緊急起飛的陸基戰鬥機終於趕到,戰場形勢頓時顛倒過來:一旦同盟國方面的艦載戰鬥機無法阻擋兩倍於己的「鷹隼」和「山鷹」,速度較慢、自衛能力偏弱的Ju-17T和Ar-33恐怕難逃一場屠殺。
危局當前,同盟國的戰鬥機飛行員們毅然迎戰對手。他們駕駛的He-25和Me-50T成功經受了實戰的考驗,操控性、穩定性以及安全性都非常出色,配合飛行員的技術發揮以及合理的戰術部署,即便處於相對劣勢,也能夠跟美製「鷹隼」和英制「山鷹」周旋一二。恰在這個時候,從聖米格爾島起飛的一隊He-77抵達戰場空域,它們的到來分散了美英戰鬥機的注意力,半數「鷹隼」轉向新的目標,從而減輕了同盟國戰機飛行員們的壓力。
作為雙發構造的遠程偵察/魚雷轟炸機機,He-77相對艦載轟炸機的優勢在於較強的自衛火力和較高的飛行升限。發現自己來的時機實在不妙,它們果斷拋下機腹下的航空魚雷,一邊收攏編隊,一邊向上爬升,並在美軍戰鬥機靠近時以機首、機尾的13毫米機槍和旋轉炮塔內的7.92毫米雙聯裝機槍進行防衛。面對「鷹隼」的兇猛攻擊,He-77編隊損失了一架轟炸機,並有三架不同程度受傷,它們最終爬升至雲層之上,理智放棄了原先的攻擊計劃,調頭返航聖米格爾島,而這絕不意味著整個攻擊行動宣告結束,一大波Ju-30戰術轟炸機和Ju-28重型轟炸機正在福克G-51編隊的保護下朝特塞爾島襲去,從第2特混編隊出發的艦載機群亦以低空飛行的方式前往弗洛里斯島,此舉將間接削弱美英陸基航空部隊為這支特別艦隊提供的保護傘,為第1特混編隊絕殺目標創造理想條件。
就在第4特別艦隊駛離特塞爾島泊地的次日清晨,一架道尼爾Do-32型陸基遠程偵察機掠過這片海域,利用高精度的航拍照相機拍攝了多組照片,隨行技術人員直接在機艙里沖洗了部分膠片,並從放大的照片中發現了端倪,在返航途中便向指揮部拍發了一份密碼電報。
遭到同盟國戰機重點照顧的「喬治亞」號無疑是美國海軍現役戰列艦中設計最強大、技術最完備的,火力、防護、動力這三項主要指標都非常耀眼。以美國海軍的模擬推演,北卡羅來納級除對陣德國德意志級和英國大不列顛級是略佔優勢之外,面對任何國家的任何一款現役主力艦都具備壓倒性的優勢,這是令美國人非常驕傲的結果。亞速爾戰役期間,「喬治亞」號和同級艦「北卡羅來納」號東征西戰,無論艦隊炮戰、對岸轟擊還是奔襲迂迴均有出色表現,要說美中不足,那便是防空作戰不甚給力。聖米格爾海戰前期,「喬治亞」號就曾被同盟國艦載機擊傷,而在弗洛里斯海戰期間,「北卡羅來納」號也吃到了同樣的苦頭。再度面臨同盟國戰機的圍攻,「喬治亞」號全體作戰人員傾盡全力,近百門高炮一刻不停地噴吐火舌,爆焰硝煙布滿天空,猛烈的防空火力很快取得戰果,一架Ju-17T在俯衝過程中折翼,還有一架He-25在從右舷飛速掠過時被擊落,但這沒能嚇退意志堅定的進攻者,德軍俯衝轟炸機接踵而至,黑乎乎的航空炸彈好像長了眼睛,紛紛往這艘美國戰列艦上猛砸,攻擊最為密集的那兩分鐘,「喬治亞」號接連挨了四顆輕彈和一顆重彈,那枚250公斤重的航空穿甲彈雖然沒有對它造成致命威脅,卻切斷了艦上的主要供電線路,導致相當數量的艦載武器在此次空襲后的半程變成傳統的人工驅動模式,作戰效率大受影響。
以美國的雄厚實力和英聯邦國家的豐富資源,作戰物資在生產供應環節不存在任何問題,關鍵是要跨越半個大西洋運抵亞速爾群島。為了攻佔這個戰略意義極其重要的海上踏板,美英聯軍做了長足的準備,包括嚴密完備的海上護航體系,但Z-0720船隊的遭遇表明常規護航兵力無法對抗一支由若干准主力艦組成的襲擊艦隊,美英聯合作戰指揮部在接獲戰報之後,迅速下令所有從北美開往亞速爾和從亞速爾返航北美的艦船、船隊返回出發港,若是這種局面持續半個月,前線部隊就會面臨作戰物資短缺的困境,如若持續五六個星期,這種短缺就會極大地影響軍隊士氣,甚至引發不可挽回的後果。
就在Z-0720船隊遇襲當晚,美英聯合作戰指揮部做出了符合邏輯的戰術調度:從集結部署在特塞爾島海域的主力艦隊抽調出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喬治亞」號和海軍上將級戰列巡洋艦「安森」號,連同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3艘組成第4特別艦隊全速趕往弗洛里斯島。
早在同盟國的遠程偵察機出現之時,臨時編組的第4特別艦隊就拉響了防空警報,並向特塞爾的美英聯合作戰指揮部發報求援,怎奈敵人的艦載機群來得太快,現在只好獨力應戰。8艘艦艇仿照同盟國支援艦隊硬抗美英戰機強襲的防空陣型,主力艦居於中路,輕巡洋艦分列側翼,重巡洋艦一前一後,各艦相互策應,協調機動。在這些美英艦艇上,多數艦員已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軍官們的軍事素養和心理素質也相當過硬,獨缺了具有實用性的近炸引信技術,這導致雙方的防空效率存在質的區別。
如此嚴密的偵察網,短短兩個小時后便「捕獲」了獵物。一架Do-32在特塞爾島西北方海域發現了高速航行中的美英聯軍第4特別艦隊,從6000米高空拍攝的偵察照片可供技術人員準確無誤地判斷這支特別艦隊的構成情況——價值非凡的偵察報告經由加密無線電碼傳遞至戰區指揮部,而後迅速轉達給了以德國航母「施瓦本」號、「約阿希姆一世」號以及戰列艦「巴登」號為核心的同盟國第1特混編隊。
為了掩飾「喬治亞」號和「安森」號這兩艘主力戰艦抽離前線的重要調整,美英海軍祭出了障眼法,他們用木板改變兩艘巡洋艦的輪廓,讓它們單獨駐泊在新的錨地,意圖誤導同盟國方面的空中偵察,並準備讓一艘英國驅逐艦使用「安森」號的無線電呼號在夜間出航巡弋。不過,這類招數同盟國海軍在十幾年前就曾用過,前一階段又溫故知新了一遍,美英聯軍用起來並不那麼奏效,何況他們眼下的對手已經不是能力綽綽有餘、智謀稍有不足的貝恩克上將,而是軍事謀略領域的能工巧匠,眼界見識無人能及的天才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