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約阿希姆》第七卷 和平萬歲

第69章 拔哨(上)

第七卷 和平萬歲

第69章 拔哨(上)

「六個輪子的裝甲車有兩輛,普通卡車有兩輛,還有摩托車,帶挎斗的三輛,不帶挎斗的兩輛。」
美國兩棲特戰隊的懷特少尉沒有回答對方的問題,而是反問:「你們有多少人?多少武器?」
菲律賓東北部有一座海島名為帕特納烏甘,它距離菲律賓首府馬尼拉約120公里,其面積接近200平方公里,島上植被茂盛,可用耕地稀少,居住於此的平民大多以捕魚為生,然而自1934年日軍佔領菲律賓以來,最好的天然漁場都被列為日企日船專用區,機械化的捕魚船隻大肆橫行,使得菲律賓近海的漁業資源在短短十年的時間里迅速枯竭,菲律賓漁民的生活愈發艱難,許多青壯年不得不離開故土,前往工廠或礦場謀生……
瘦小身影中的一個用純熟的美式英語回答:「我是菲律賓反抗聯盟帕特納烏甘島支隊的馬特·岡薩雷斯少校,奉命配合你們行動。」
1946年3月28日深夜,帕特納烏甘島南岸,兩個瘦小的身影躲藏在灌木叢里,四眼炯炯有神地注視著海面。約定時間將至,一艘黑漆漆的潛艇悄然出現在數百米外的海面上,甲板上的海水還在往下瀝,便有數名艇員飛快地鑽出艙門,他們迅速解開用繩索固定在後甲板的貨物,將它們盡數推入海中。緊接著,二十六名全副武裝、身穿特製救生衣的兵士魚貫入水,他們五六人一組,扶著半浮於水面的貨物游向數百米外的陸地。待他們接近之後,躲在灌木叢里的兩人打開一支手電筒,順時針轉了兩圈,逆時針轉了兩圈。
「武器情況呢?火炮和機槍?」
看到約定信號,泅渡登岸的兵士們不由得加快了節奏。片刻過後,他們悉數登岸,並在接應者的幫助下將好幾百公斤重的貨物拖進灌木叢。
「大約4英里。」
「瞧,我們這裡有半噸多重的裝備,帶著它們徒步走上4英里恐怕已經天亮了。我們的目標確實是要摧毀日軍的雷達站,但不是靠我們的力量,而是用飛機轟炸,我們要做的就是指引飛機找准航線。」
「那天亮之後呢?」蓄著小八字鬍的岡薩雷斯少校追問。
「有多少人駐紮?」
將六分儀測量的坐標輸入信標器之後,懷特少尉令操作員進行了短時的無線電測試,這可能引起附近日軍雷達站和無線電監聽站的警惕,但不足以讓他們測定信標器的準確位置。做完這些,懷特少尉和他的兵士們開始挖掘掩體,構築陣地。
美軍少尉一邊說著一邊掏出地圖,打開電筒,指著上面的兩個紅叉:
「您的部隊由您指揮,我沒有意見。」說罷,懷特少尉朝他的兵士們揮揮手,示意他們向目的地進發。這支兩棲突擊隊的26名官兵全是西方面孔,但他們不止有美國人,還有被美軍吸收的前英國軍人——這些無家可歸的可憐蟲雖然被授予了美國國籍,而且隨時可以加入加拿大國籍,卻還是固執地以「英國人」自居,以國際雇傭軍的形式繼續漂泊。
懷特少尉瞅了瞅自己的手錶:「我們還有一個半鐘頭做準備。」
「我的戰士們早已做好了準備。」少校回答說,「八個小隊在雷達站附近埋伏,還有一個小隊在外圍接應。我們以為你們會用艦炮炸爛日本人的雷達站,到時候我們只需要對付敵人的殘兵敗將,打掃收拾戰場,然後抵擋敵人的登島反撲。」
自稱懷特少尉的美國大兵沖他點點頭:「日本人的雷達站距離這裏多遠?」
經過二十多分鐘的跋涉,兩棲突擊隊連同前來接應他們的岡薩雷斯少校抵達了地圖上的那座小山丘,它的海拔高度只有二十多米,山坡和山頂都長滿了灌木,在這種地方設立防禦陣地,最憷的莫過於敵人縱火燒山了,好在東南亞氣候濕熱,尤其是在初春時節,野外到處都是濕乎乎的。
菲律賓反抗聯盟的少校稍稍遲疑了一下:「我們目前有65名戰士,分為9個小隊,分別由9個接受過正規訓練的軍官指揮,普通戰士的作戰技巧由我們傳授。我們的支隊現有42支步槍,3支手槍,2挺機槍,1門迫擊炮,子彈相對比較充足,迫擊炮彈還有12發。」
一個鐘頭的時間一晃而過,岡薩雷斯少校麾下的游擊隊還未趕到,懷特少尉率領的這支兩棲特戰隊如期打開了他們的信標器。大約一刻鐘之後,東面天際隱隱傳來飛機轟鳴聲,而帕特納烏甘島上的日軍陸基雷達站已是一片忙碌,軍官們對著光點無數的雷達屏幕一籌謀站,雖然他們已經意識到這是美國人的技術干擾手段,但對於如何克服干擾還一下子摸不著頭腦,雷達站的一組通訊兵不斷將雷達探測情況拍發給位於呂宋島的駐軍司令部,另一組則繼續進行無線電監聽,他們很快捕捉到了之前曾經出現過的奇怪訊號,並試著進行追蹤和解譯。至於那些負責守衛雷達站的日本兵,照例是一分為二,一半在防空炮位和防禦塹壕里戒備,一半在各自營房裡待命,他們大多認為美國會趁這個機會發動戰爭,而且堅定地相信,他們會給美國人一次足夠深刻的教訓,因為美國人在戰場上絕不是他們的對手!
有著東方面孔和西方名字的菲律賓游擊隊指揮官想了想:「好吧,我這就讓我的傳令兵飛奔過去,將離我們最近的幾個小隊調來,其餘小隊就地設伏,您看如何?」
「一個中隊,200多人。」個頭瘦小的岡薩雷斯少校不假思索地回答。
懷特少尉皺了皺眉頭,盯著對方看了幾秒。以日軍正規部隊的訓練和裝備水平,一個中隊在正面戰場上能夠力敵上千中國政府軍或英印聯邦軍士兵,對付菲律賓游擊隊應該不低於這個換算比例,何況他們已經在雷達站周圍預先構築了警戒和防禦工事,還有防空炮隨時投入戰鬥。除非能夠得到艦艇或飛機的火力支援,否則靠這二十多人的突擊隊和數十名武器簡陋的游擊隊員,想要將其拿下簡直是痴人說夢。
「火炮有九門,看起來不像是對付艦船而是對付飛機的,機槍大概有十幾挺,迫擊炮和擲彈筒也有一些,但數量不能確定。你們打算怎麼進攻?什麼時候進攻?有軍艦和飛機提供支援嗎?」
「天亮之後的事情天亮之後再說。」懷特少尉迅速將地圖折攏收好,「少校先生,如果可能的話,請在90分鐘內將你的戰士們召集前來協助我們作戰,或是在日軍雷達站到這裏的必經之路上設埋伏。」
由於二次大戰的消耗和戰後數年的低迷,如今的美利堅遠沒有舊時空那般牛氣哄哄,它的經濟規模還不到德意志的三分之二,國防預算僅相當於德國人軍費投入的百分之四十,重整軍備的巨大負擔讓他們不得不排列出兵種和武器發展的優先順序,1946年的美國軍隊依然以M1半自動步槍和M1卡賓槍為基礎裝備,而不像德國和愛爾蘭軍隊那樣已經開始了突擊步槍的換裝。即便如此,16支半自動步槍、2挺輕機槍、4支衝鋒槍的火力輸出依然足夠碾壓日軍一個小隊,何況這支精銳的兩棲特戰隊還攜帶了1門射程碾壓迫擊炮、威力堪比火箭筒的80毫米口徑的無後坐力炮以及兩具單兵紅外線夜視儀,對付日軍步兵,制約他們發揮的唯一因素恐怕就是彈藥量不夠充裕了。
懷特少尉微微一笑:「可惜時代不一樣了,雷達的出現使得海軍艦隊無法再像從前那樣對敵人發動奇襲,水面戰艦在上百公裡外就會被敵人發現,所以我們必須改變戰術,用敵人意料不到的方式展開進攻,然後贏得勝利。」
登岸兵士個個塗著綠黑相間的迷彩妝,其中一人對兩名接應者說道:「我是美國兩棲特戰隊的懷特少尉,你們誰掌事?」
「我們不去進攻敵人的雷達站,而是等敵人前來進攻我們。」
「呃,抱歉?」指揮著六十多名戰士和四十幾條槍的岡薩雷斯少校表示不解。
抵達目的地之後,懷特少尉立即指揮他的兵士們架設天線、組裝設備,自己則從背囊中取出一架六分儀測量起來。他們此番攜帶的物資當中,有近一半的重量屬於眼前這台特殊的信標器,它不但具有極強的抗干擾能力,而且能夠發送出帶有坐標信號的電波,裝有特製接收機的美軍戰機能夠依據信標器發出的信號自動校對航線。
「有沒有履帶戰車或者輪式裝甲車?」
「瞧,這裡是日軍雷達站,而這裡是我們要去的地方,從我們現在所站的位置往北走大約一英里,那個山丘應該是島上的最高點,我們在那裡架設無線電信標點,並圍繞它布設防禦陣地。如果日本人察覺到異常,就會從雷達站調派守軍前來攻擊我們,我們的任務就是挫敗他們的進攻,如果他們反應遲鈍,那我們只需要等著我們的飛機將雷達站摧毀。」
菲律賓的游擊隊少校看了看懷特少尉手裡的地圖,又瞧了瞧美軍兩棲特戰隊帶來的貨物,終於點頭表示理解,然後又問:「轟炸將在夜間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