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王座》第二卷 奏鳴曲:向南之疾風

第74章 海嘯之日(下)

第二卷 奏鳴曲:向南之疾風

第74章 海嘯之日(下)

「海洋綠洲」向左舷傾斜的幅度在緩緩增大,「這種傾斜會造成很大危害嗎?三浦部長。」主持人問。
「謝謝,三浦君。」畫面回到演播室,主持人忽然面露欣喜的表情,按照提詞器指示快速念道:「最新消息:海嘯已經到達青森港,並未對港口造成太大傷害,在港口外海域待命的救援船隻已經向事故地點全速前進,另外海上自衛隊的鶴舞號、鶴翼號金剛級驅逐艦和四艘村雨級驅逐艦已經從佐世保港起航,準備參与救援工作。堅持一會兒,『海洋綠洲』,日本朋友正在趕來的路上!」
「橫傾會給船舶的安全、操縱性和經濟性帶來極大的危害,對於一些特殊的船舶,如集裝箱船、滾裝船、火車輪渡船、重型起重船等,橫傾的危害尤為明顯。船舶的橫傾不僅會使貨物裝卸的速度變慢,甚至還會因為貨物之間的卡阻或碰撞致使船舶失去平衡而最終導致傾覆。」專家回答道,「而對於大型郵輪來說橫傾也很危險,2006年美國10萬噸級豪華游輪『皇冠公主』號第四次航海途中,在接近美國卡納維拉爾港18.4公里時,由於轉向裝置的鼓掌突然向左側嚴重傾斜,造成40餘人受傷,其中兩人傷勢危急。……相信我,那樣的橫傾與眼前的角度無法相比,今天我們將目睹一場真正的災難。」
三浦大津回答道:「所有游輪都要保證每名乘客都分配到救生艇名額。『海洋綠洲』的大型救生艇每艘有12名船員操作,是很適合在大風浪條件下執行救援任務的,希望他們好運。」
顧鐵耐著性子聽著兩人毫無營養的閑聊。從事故發生之前到災難當時的應急措施,到其後的救援工作,不稱職的船長除了做出一個導致劇烈橫傾的錯誤指令之外,並沒有任何可疑的地方,——事實上,後來他躲在船長室中對著十字架偷偷哭泣的畫面還有點感人,皇家加勒比公司完全可以把這段視頻發布出去博取輿論界的同情。
「你和那個女歌手到底到哪個程度了?」船長挑著眉毛問。
顧鐵揮手關閉電視節目,嘆口氣:「小日本,小日本……該怎麼說你們呢?當年義大利禁止大馬力V8汽油跑車製造的時候,我也有過一樣的哀傷啊……」
他開始尋找救援時的各種資料。日本救援艦隊比俄方、韓方艦艇先到達三個小時,大部分的生還者是由日本人打撈起來的,在日本海發生的海難,日方也當仁不讓地擁有人道主義救援的義務和責任。
反饋回來的信息顯示加勒比公司用於數據保護的配時大約在50到60ppm之間,想要無痕迹地入侵、尋找信息並退出,打開一個5毫秒的時間窗口用於遍曆數據庫,這些需要四倍到五倍的配時,300ppm,顧鐵為這次任務分配了足夠的許可權。
他選擇了快進。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可想而知,郵輪從橫傾中恢復,救援船隻來到,曠日持久的打撈工作,最終參与救援的日方、俄方、韓方聯合發布公告,聲稱19名乘客失蹤。事後「海洋綠洲」號的船長引咎辭職,美國皇家加勒比公司召開新聞發布會當眾致歉,董事長親自跪倒在攝像鏡頭前,向喪命和失蹤的乘客祈求原諒。
「呸!」顧鐵怒道,「日本朋友……放你祖宗的日本海大屁啊!」
「今天早上起床的時候我也問過她這個問題,她說這樣看郵輪迴到港口之前,我們來不來得及培養出感情。」沃夫·威廉森哈哈大笑,回答道。
顧鐵彎腰信手拈起一顆,輕輕捏碎。6月17日早上的「海洋綠洲」號艦橋出現在眼前,名叫史密斯·威廉森的美國籍船長正端著咖啡杯,與他的親弟弟、賭場經理沃夫·威廉森聊天。從此時兩人輕鬆的表情上看,海底地震還沒有發生,天氣預報昭示了未來幾天的好天氣,這是一趟輕鬆愉快的旅途。
在放棄打撈那日的一期新聞節目上,作為嘉賓再次出現的三浦大津說的一席話倒是讓顧鐵印象深刻。「這是巨型郵輪的悲劇。」禿頂的海事專家面露悲哀,「實際上,也是大型輪船的悲劇,甚至是整個人類探索精神的悲劇。曾經有一個時代,我們父輩的時代,輪船的排水量記錄在一次次被刷新,人類對於製造更大、更長、更重、更穩固的船隻的究極夢想使得海洋成為一片冒險家的樂土,1981年,載重量56萬噸的『海洋巨人』號下水,它是人類歷史上製造過的最大載重噸位船舶,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面漂浮物,也是最美麗的鋼鐵之藝術品。從此以後,為了效率、金錢這些一點都不浪漫的字眼,人類放棄了巨型油輪,開始建造醜陋的十萬噸級雙體船;自從『海洋綠洲』號之後,郵輪的排水量記錄也從未被打破,豪華又靈巧的中型清潔能源噴射引擎郵輪成為主流。這次事故,是大型船舶葬禮上的最後一聲喪鐘,或許再過幾十年,人們就不會記得還曾經有這樣巨大而美麗的船舶存在過,航行在藍海的,都是那些奇技淫巧的精密玩意兒,帶有閃亮的鈦合金表面和奇怪的玻璃建築的時髦快船。船長用一根手指就能在觸摸屏上操縱整個船隻的世界,……這不是我想生存的世界。」
「走。」
顧鐵手撫額頭。「這分明就是海上自衛隊的宣傳片嘛……沒想到小日本也有這種洗腦攻勢,頗有我國政宣遺風哪。老肖沒準有興趣見見這個同行。」他嘟囔著丟掉這則視頻,打開搜索引擎開始尋找真實的視頻記錄,「手機、終端機、DV,什麼也好,我就不信還沒有人拍下來傳到網上了……」
這一查,問題就出現了。關於打撈救援的視頻資料非常少,前面全程直播海難發生過程的NHK電視台給出「直升機返回港口加油,未能繼續跟蹤報道」的理由,在網路上能找到的視頻信息只有事後海上自衛隊經過剪輯的官方錄像,畫面上應用的自衛隊官兵挺身而出、眾志成城、前赴後繼、奮不顧身地跳入冰冷的海水救起一名又一名乘客,哪裡有落水者,哪裡就有他們鋼鐵一般的身影,群眾的呼救聲是他們的衝鋒號,群眾的讚揚聲是他們的頒獎詞,群眾的歡喜聲是軍民團結一家親的和諧之聲……
一不做二不休,顧鐵乾脆把這位威廉森船長查了個底兒掉。履歷正常,正規海事大學畢業,擁有符合國際海事組織(IMO)《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STCW)的專業證書,具有豐富的航海經驗。賬目正常,船隻失事前後都沒有異常的大規模入賬,除了遣散金之外。交際範圍正常,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名船長與某國家或某組織具有特殊聯繫。除了偶爾招妓的風流韻事之外,——話說回來,哪名海員不得想點辦法解決一下生理需求?——這名船長沒有一點值得懷疑的地方。顧鐵皺起眉頭。地震、海嘯不是預謀,船隻失事不是預謀,那麼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日本救援艦把突發事件變成了預謀。
「天哪……」話筒前的幾人同時發出壓抑的驚呼。從高空看去,這種災難場景並沒有太大的視覺衝擊力,但每個具有常識的人都明白,這條裝載有五千多名乘客和兩千名航海人員的巨輪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
對事故有了大致了解之後,他開始尋找「海洋綠洲」號上更真實的視頻信息。出於對乘客隱私的保護,整艘郵輪的公共區域沒有一個監控攝像頭,唯一的一組監控設備負責對水手艙、輪機艙、舵機艙、纜錨艙、艦橋等處的監視,視頻資料被存儲在美國皇家加勒比公司的資料庫中。作為GTC國家,這家美國公司很自然地使用了量子計算機,顧鐵發送兩條探測線程激發了資料庫的自我防禦機制,「唔,不算棘手。」他自言自語道。
巨大的船體已經徹底傾斜,「海洋綠洲」號左舷的玻璃窗紛紛破碎,原本燈火通明的左側船體忽然陷入黑暗,能見度立刻下降。「打開探照燈!」現場記者緊張地指示飛行員,直升機下部的探照燈開啟了,透過紛亂的雨幕和洶湧的黑色海水,探照燈暗淡的光斑只能勉強照亮左舷外的混亂場景,無數碎屑一樣的東西從倒掛的舷窗中落向水面,接著被波浪吞沒。畫面連續放大,那些顯得極其微小的東西,是客艙中的衣櫃、椅子、餐桌、冰箱、電視機、鋼琴,當然還有人體。
鍵入搜索關鍵詞的一剎那,位於日本東京深深地下的某台終端機發出了報警信號,一位操作員在厚厚的玻璃面罩后睜開無神的眼睛。
「『海洋綠洲』號左舷正在放下救生艇!三浦部長,這艘游輪有足夠的救生艇用以援救落水者嗎?」主持人敏銳地發現了巨輪上的動向。
中國人做好部署,彈了一下手指。秒針沒有來得及移動,在人類無法感知的微小時間尺度之後,任務完成了,浩如煙海的視頻信息從地面上緩緩升高,淹沒了顧鐵的腳踝。「2052年6月17日。」他目光所視之處,無關的信息悄然蒸發,當天的視頻資料凝結成珠子噼里啪啦掉落在漆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