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盜》第三卷 新生

第五十六章 三百對兩千

第三卷 新生

第五十六章 三百對兩千

「一群飯桶!」謝慕華一拳砸在桌子上。楊延彬急忙走了過來,謝慕華隨手將公文遞給楊延彬,七郎看了之後也是臉色一變。
謝慕華看著那些辛辛苦苦大老遠來到江寧府的學子,一個個風塵僕僕卻是神采奕奕,不禁想起自己當年參加高考的時候,豈非也是這般心情?只不過他們考取的舉人是考進士的敲門磚,而自己參加的那個高考,除非是考上少數大學的「高分生」之外,其他的統統都是野雞大學,一文不值。謝慕華甚至懶得對人提起自己上的是哪所大學,反正離開了當地就沒人知道的破爛大學,提起來做什麼?
楊剛正笑道:「這些盜匪或許真有些本事。可是大宋的禁軍和廂軍的戰力相差太大也是事實。別的不說,當年跟隨太祖太宗皇帝作戰的廂軍還算不錯。可是江南的廂軍許多都是以前唐國和吳越留下來的殘兵敗將,他們紀律混亂,訓練不佳。這可是事實。雖說廂軍只是駐守地方,為禁軍負責後勤和戰備等事,然而廂軍畢竟是一軍,現在淪落到連三百盜匪都打不過的境地,實在是太丟人了。」
楊剛正看了看左右,謝慕華會意,吩咐左右全都退下,就連楊延彬也退了出去,守在大堂門口。楊剛正這才低聲說道:「謝大人,好機會啊!」
楊延彬和謝慕華都覺得有些窩囊,千軍萬馬的仗都打了過來,居然對著幾百名盜匪還有些頭疼。
楊剛正和謝慕華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謝慕華不好意思的朝李昌齡說道:「對不住了李大人,正好這邊也要開始考試了,在下就先行告退了。」
謝慕華喃喃道:「現在的兩浙路安撫司是已經去世的大將党進的兒子——黨崇義,怕是不好動吧!」
李昌齡笑呵呵的對謝慕華說道:「謝大人,這次要你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來,實在是對不住。不過江南貢舉考試,四方學子云集,謝大人又是名動于天下的人物,要是能在此坐鎮。那些學子豈不是信心百倍?」
李昌齡笑道:「經略相公請便好了。此間事情自有下官和蘇大人照料。」
謝慕華眉頭一皺:「什麼好機會?」
楊剛正淡淡一笑:「說到功勞党進和經略相公的岳父大人靠山王是半斤八兩,加上一個楊無敵,黨家就要弱了不少。說到家世,党進只不過封侯而已,靠山王也是王爺。黨崇義只不過是仗著父親的庇佑才有今天,又怎麼能和經略相公比?」
謝慕華冷笑道:「也不是沒出過這樣的事情!」
謝慕華忽然想了起來,對於他來說是有先例,可是對於楊剛正來說卻絕對沒有先例了。在明代的時候,名將戚繼光在江南之時,曾經有一股日本浪人只有四十多人而已,上了岸之後一路燒殺掠強,居然一直轉戰到南直隸,在常州蘇州劫掠一番之後,還打到了南京城下。最後剿滅了這四十多個日本人,明軍居然足足傷亡了三千多人。這是什麼樣的代價啊?沒想到現在還是大宋的天下,就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謝慕華揮了揮手:「這些人的目的暫且不說,既然敢來我們江南東路,就要好好給他們一些顏色看看,免得這些盜匪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
李昌齡說道:「咱們大宋的貢舉考試跟唐代差不多,這樣的貢舉考試是取得解送東京城參加會試的資格,也叫『解試』。咱們考的是進士、明經、諸科,諸科大致相當於唐代的明經,其中也分為九經、五經、三禮、三傳、三史、學究、明法、通禮等,貢舉考試對應舉人既不問家庭出身,也無須他人推薦。每當開科之年,一般士人只要品行端正、身份清白、身體健康、不為父母服喪者,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這就是所謂『取士不問家世』,考試的時候跟會試差不多,第一,要鎖院以防請託;第二,別試以避親嫌;第三,按榜就座,不得移易;第四,禁止挾書、傳義、代筆……最後能夠高中的就是本屆的舉人了,只不過會試是三年一次,貢舉考試卻是五年一次,要是一次落第,就要苦苦等候再考一次了……讀書,實在不容易啊!」
李昌齡看了看天色,提醒道:「時間差不多了……」
楊剛正這時也趕了過來,看了看公文,對謝慕華說道:「經略相公,這股盜匪有些奇怪,要說尋常的海盜,最多上岸劫掠一番之後就馬上離去。是絕對不敢和大股軍隊交戰的。而這股盜匪居然深入腹地,還直奔江南東路而來,要麼他們就是發了失心瘋,根本不知道死字是怎麼寫的。要麼他們就是另有所圖。」
謝慕華正要吩咐楊延彬去挑選廂軍,忽然一個人跌跌撞撞的闖到安撫司大堂前,被侍衛一腳踢翻,跟著兩把雪亮的鋼刀架上了那人的脖子。謝慕華微微有些發怒,真是沒有眼力,安撫司衙門也是亂闖的嗎?不料那人卻抬起頭來叫道:「經略相公,小人是李昌齡大人的親隨。考場出事了。李大人請您快去看看!」
謝慕華淡然一笑:「在下那點才華實在是不值一提……卻不知道這貢舉考試和禮部春試有何不同?」
楊延彬說道:「不如我調動在江南東路的禁軍,迎頭堵截這些盜匪。」
謝慕華啞然失笑:「那豈不是說今日我也被鎖在這考場之中?」
五郎急匆匆的走了進來:「經略相公,安撫司送來緊急軍務,要你馬上去看!」
有道是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謝慕華展顏一笑:「說得是!」
李昌齡笑道:「經略相公自然不在此列,只不過本官和蘇易簡大人就要被鎖在裡邊了。」
謝慕華吩咐隨從立刻擊鼓命那些學子進入考場。每一位學子進門的時候都要被守在門口的士兵仔細的搜身,除了身上的衣服鞋子之外,任何東西都不能帶入考場,就算是頭髮都要被士兵們扒開來看看。這也怪不得那些士兵,要是最後有人被發現夾帶進場的話,這些士兵也是要受到責罰的。
秋高氣爽的時分是農夫們收成的時分,也是學子們檢驗真才實學的時分。大宋趙德昭即位之後的第一次貢舉考試如期舉行了。江南東路的各地才子紛紛趕到江寧府來,這次考取了舉人之後,就有資格去參加三年後的科舉考試,到時候一舉奪魁,就能光宗耀祖了。
「大人這次就不要動用禁軍,調動江南東路的廂軍將這一路盜匪擊潰。然後上報朝廷,讓皇帝看清楚兩浙路安撫司是多麼無能,把兩浙路的廂軍全帶成了飯桶。跟著經略相公就可以順理成章的舉薦他人擔任兩浙路安撫司……說不定皇上會直接任命經略相公掌管江南東路和兩浙路的安撫司呢。那時候,有華亭縣(如今的上海)、杭州灣等出海口,經略相公就可以和日本遙遙相望,到時候控制日本豈不是容易的多了?」
謝慕華聞言心中一動,現在江南東路被淮南東路和兩浙路夾在內陸,出海口自己是一個都占不到,還要向趙德昭申報管一批水師。要是這次利用這個機會把兩浙路安撫司拿下,到時候自己就可以背靠大海,想想從馬關源源不斷送來的金銀從杭州或者華亭縣流入大宋,那可叫一個肥啊!
楊剛正一愣:「此事還有先例?」
謝慕華匆匆忙忙的跟著五郎出了考舍的大門,一邊早有衛兵牽過馬來。謝慕華心中疑慮,到底是什麼事情能讓自己馬上去看?到了安撫司衙門卻見楊延彬已經守在安撫司了。謝慕華心中更是驚疑不定,急忙走進安撫司,卻見一個灰頭土臉的信使站在大堂上。那人見到謝慕華走了進來,急忙翻身拜倒,從懷裡遞上一封文書,上邊寫著一行大字「八百里加急」,並且用火漆密封了。
謝慕華接過來打開一看,不由得怒火中燒。這份書信說的是在杭州附近,一夥大宋的盜匪勾結日本海盜,從杭州登陸,一路燒殺掠強,要說這些人的人數不算多,大宋的盜匪加上日本海盜也不過是三百來人而已。可是戰鬥力極其強悍,居然在杭州城外將前來圍剿的兩千廂軍打敗,跟著且戰且退,一路朝江南東路而來,看著架勢勢必要進入江南東路,所以兩浙路安撫司急忙發來緊急公文,要謝慕華嚴加戒備。
謝慕華緩緩踱著步,這兒的考場並非是像明清時代一個一個單舍,而是很像後世的教室一樣的大考場,裡邊放著許多桌子椅子,每張桌子上都備好了筆墨紙硯。考生們要在這兒答完了試卷才能出去。當然,伙食茶水都是有供應的。謝慕華忽然齷齪的想到,要是那些考生忽然要上廁所可怎麼辦?這兒並不是單舍,難道要他當著眾人的面解決么?
楊剛正搖頭道:「不好,這些人人數不多,隨時可以化整為零。從杭州到江寧府路途不算太遠,只不過是幾百里路,他們可以選擇很多方向進入江南東路,禁軍在江南並不算多。要是分散了,或許會被他們所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