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胡馬》第十二卷 丈夫北擊胡

第七章 青州健勇之士

第十二卷 丈夫北擊胡

第七章 青州健勇之士

張敬的謀划,即取中路而向滎陽、成皋。倘若頓兵于堅隘之下,久不得入,就只能自扈亭、銅關召河內駐軍來援,或者大軍北渡,再嘗試突破河內西部的晉軍防線了。不過如此一來,必然耗時費力,恐怕後勤保障難以跟上,這隻是萬般無奈的最後一招罷了。
張敬道:「我軍眾,而晉寇寡,即便分而制之,亦不至於挫敗。許柳雖怯,且未必能服眾,但若深溝高壘,純取守御,能夠遏阻我軍直向洛陽之勢,則恐其威望反會日增,於我大不利也。陛下當斷則斷,不可延挨啊。」
妄圖作乾坤一擲,博一場大勝的石勒,在這個接骨眼上卻不禁猶豫起來。他問張敬:「許柳得無詐乎?彼先據陽武、卷縣,呈犄角之勢,復經營厘、隴等城,似設圈套,故意誘我深入。則不克二城便即前出,恐怕中賊詭計……」
徐龕于陣前觀看良久,不禁心驚,顧左右道:「何青州健勇之士,如其之多耶?」就此始生怯意。翌日蘇峻率主力抵達,徐龕見其兵稍過於己,且驍勇異常,被迫全線後撤,退守盧子城。
不過轉念再一想,禍福相依,有了祖大將軍這道軍令,倒也方便趁機為自己圖謀些私利了……
唯有劉遐冷眼旁觀,仍然不肯給蘇峻好臉色瞧。一方面他跟蘇峻原本就不對付,另方面老婆說過了:「害家父者,實蘇峻也!彼若有救援之意,乃當早自泰山北歸,豈有為二三盜賊牽制,而不能起行之理啊?分明託詞也!」劉遐平素最聽邵氏的話——因為打不過——就此根本不為蘇峻的表演所迷惑。
再說徐龕,盡起東平之兵,有六七千眾,石勒還留下參謀秦固率五百銳卒以監其軍,命其繼圍東阿,並且東向泰山,以保障後路——就是防備蘇峻呢。當然啦,徐龕是不是能夠打得贏蘇峻,石勒心裏也沒底,但他既已控扼棘津等渡口,對於兗州北部是否得而復失,也就不怎麼太過看重了。
石勒自襄國而欲殺向伊洛盆地,主要有兩條道路可走,一是河北,經汲郡、河內,渡河而南;二就是河南,經兗州、滎陽,破成皋而西。固然也可以兜個大圈子,經兗州而向豫州,再破崿阪關、轘轅關而北,但進軍路線越漫長,運輸負擔就越沉重,危險係數更是直線上升,故此基本上可以不加考慮。
就在這盧子城下,蘇峻終於接到了輾轉傳來的祖逖的軍令,發封后不禁大吃一驚,說:「祖公重病已瘳,而能理事乎?!」他心說我要是再不賣賣力氣,怕是將來祖逖會找自己算賬吧?大都督早有令來,要我聽祖逖的調遣,則既有此命,又豈敢不遵啊?
蘇峻指天畫地地發誓,說最多五天我一定會動兵的。於是邵竺、段文鴦、劉遐等將便即率部西進,先期趕往歷城。
不日東平、任城盡皆收復,蘇峻即以青州都督的身份,署其參軍賈寧為東平國相,其舊友徐深為任城國相。隨即張健等將率部返回,便即下令,全軍壓上,猛攻盧子城。徐龕百般設謀,又守備了四天,最終還是被迫棄城而走,退向東阿。
王貢忙道:「都在貢的身上。」
「可使邵竺等領軍先往,彼等欲報邵將軍之仇,必肯死戰,而其功則在將軍所有。」
殷嶠回答道:「先司徒確乎曾與我說起過此計,我亦深感認同。然而……時勢與先前商議之時,已大不相同矣。倘若大司馬仍在長安,而中軍受挫于兗北,或者僅僅厭次陷落而不能救,則君等所言,自然可行。然而如今大司馬在晉陽,路途遙遠……」
殷嶠不作理會,只是略頓一頓,便即繼續說道:「且中軍近在滎陽,若劾許季祖,軍心必亂,到時候羯賊陷滎陽而破成皋,則洛陽危殆!我等此時施謀,其與為羯賊作內應,有何差別啊?君等慎勿再出此言!」
石勒迫近滎陽之時,洛陽城中,某日深夜,梁浚、梁允秘密過府拜訪殷嶠,問他:「先司徒臨行前的囑託,乃可行否?」
除非徐龕被蘇峻一戰而破,我被迫要分兵守備濮陽,以護渡口,保障糧道;否則你們狗咬狗,打上個半月、一月的,我要是還不能前破晉軍主力,本來就勝算渺茫嘛。
梁浚就說了:「許季祖實非能將兵者也,聞其受命後行動遲緩,據稱離開洛陽而東,一日所行不過二十里,遂至厭次失陷,徐龕再叛,兗北諸郡,亦漸次落入賊手。今其又蜷屈于滎陽城內,不敢與敵爭鋒,唯作久守之勢。我等不如趁機鼓搖群吏,上奏彈劾之,並諷荀氏趁機勾連,以久病不起,且所薦非人之過,罷祖大將軍職……」
蘇峻進逼到盧子城下,卻也不肯全力攻打。他對諸將說:「此城雖然殘破(去年被石虎攻破過一回),徐龕卻是滑賊、宿將,所部不下七千之眾,若倚其壁作困獸之鬥,恐怕我軍損失必重,難當其後的羯賊。聞賊于兗北各郡內煽動盜匪,殘破各縣,我當先為國家復此失土,同時也斷徐龕的羽翼。」於是遣張健、馬雄、弘徽、匡術等將分兵南下,去收復東平、任城二國。
梁允插嘴道:「也遠不了幾百里地……」
隨即王貢來見蘇峻,說方才得到消息,羯賊既克厭次,便即洶湧而西,渡河直入兗州——將軍您應該趕緊去救援兗州才是。蘇峻翻翻白眼,說:「我方自兗州歸來,席不暇暖,安能動兵?」王貢行了一輩子的詭道,又怎麼可能被蘇峻所欺騙呢?只是自己手上無兵,不便跟蘇子高起正面衝突,於是建議說:
所以廩丘既為大縣,城池又比較牢固,防禦設施相對完善。徐龕便即固守廩丘,然後急遣快馬西行,去向石勒求救。
石勒籌思半晌,終於點頭,說:「卿言也有道理……然為期萬全,當別遣軍南下博浪長沙一帶,以保障側翼,並威脅豫州……」
祖逖遣使給蘇峻下令,要他西向河、濟之間,嘗試切斷羯軍的後路。但其實這個時候,蘇子高已然離開泰山郡,率兵返回了樂安郡的蒲姑城。
蘇峻幾乎是掐著點兒回來的,當即往見邵竺、段文鴦等將,捶胸頓足,哭天搶地,說可惜我來遲了一步啊,不能挽救厭次城,亦不能救下邵將軍的性命……他這種地方土豪出身者,是慣會演戲的,邵竺等人原本惱恨蘇峻不肯及時回軍北救,得見其狀,不似做假,心中芥蒂就此漸消。
於是便扯著王貢一起來見邵竺等人,先問他們還剩下多少兵馬。邵竺道:「南渡多百姓,老弱,能戰者不過二三千數罷了。」蘇峻說足夠了——「我意請王府尊安置厭次百姓,散於樂安各縣就食,使將軍無後顧之憂。而我初歸,將士亟須休整,今聞羯賊已下兗州,未知將軍可肯為我先發,以搗羯賊的側翼否?最多五日,我當率部繼進。」
蘇峻一琢磨,這主意不錯唉。我固然不願意跟石趙主力正面硬磕,但既然羯軍主力西去,河上無警,那也不可能一直縮在青州,不去救援兗州吧?正好讓邵竺他們頂在前面,我從後跟隨,倘若邵軍戰勝,我是主將,功勞自然逃不掉;倘若邵軍戰敗,我就可以借口挫動本軍銳氣,難以再戰,趁機收兵了……
不過這個時候,東阿也已落入了趙軍手中——雖然城下不過才留了秦固等五百羯兵而已,卻仍然嚇得侯史旄寢食難安,於是不等徐龕戰敗,便即出城北逃了。蘇峻聽聞此事,當即上奏彈劾侯史旄,同時署任其弟蘇逸為濟北國相——兗北四郡,有三個就此而落到了蘇峻的手中。
其實就地形而論,滎陽郡與東方的兗州和南方的豫州聯繫更為緊密,與西面的伊洛盆地,則相隔箕山和嵩山。但也正因為如此,它成為了洛陽東方的重要門戶,為東西往來之鎖鑰,故此漢初即歸屬河南郡,后雖分治,也始終在司隸轄區內。
邵竺兵力有限,難以抵禦叛軍的向心突擊,一個不慎,幾乎戰敗。好在正當苦苦支撐之際,「東萊營」先鋒大將韓晃到了,替換下筋疲力盡的邵軍,率部前出,直取徐龕主陣。
邵家軍進入歷城,得到馮龍的盛情款待,為他們補充了糧食和器械,隨即沿著濟水繼續西進。徐龕得報,便請秦固監視東阿,自率主力來迎,對戰于巫山和平陰城附近。邵軍以寡敵眾,卻各懷復讎雪恥之志,殺得異常驍勇——邵竺居中坐鎮,段文鴦和劉遐各率數十騎前出,反覆突擊敵陣。徐龕被迫親自出馬,這才勉強迫退二將,隨即便在巫山和平陰之間構建工事,以阻敵西進,同時召還侵擾泰山的兵馬,嘗試從側翼夾擊晉壘。
但是徐龕並沒有急取東阿之意——就侯史旄那兩下子,估計全力攻打,有個三五天也就攻克了——而是一方面敷衍秦固,一方面遣將四齣,去破周邊各郡、縣,以求儘快擴充自家兵力。他只遣游軍一部直趨泰山,羊鑒急忙再遣使向蘇峻求援。
於是命逯明攻卷縣,吳豫攻陽武,孔萇率部南下博浪長沙,試攻中牟,他自將主力十萬,浩蕩而前,直迫至隴城之下。
張敬以此判斷說:「許柳甚怯,由此可知也。」他說根據探報,許柳分兵護守厘城、隴城等要塞,並在諸塞間掘長壕,築堡壘,貌似想要修築一條牢固的防線出來。咱們如今要趕時間哪,若被晉人建成防線,形成長期對峙的局面,則此番出師便等若勞而無功了。
梁允兩眼一翻,問道:「為何不可行?先司徒臨行之前,難道未曾與君說起過么?唯如此,才能促使大司馬東援入洛,並因荀氏之妄為,而洗刷朝政。」
邵家軍出動后僅僅三天,蘇峻也動了,因為王貢得到情報,徐龕復叛,石勒命之為兗州刺史,使繼圍東阿,並保障後路。蘇子高一聽啥,石勒跑遠了,西面目前只有徐龕?那山賊有何可懼?此正乃我建功立業,並且趁機擴大地盤兒和實力的大好機會啊!乃使大將韓晃先發,全軍離開蒲姑城,直趨濟北。
段文鴦道:「既然如此,我請為先行,去牽制羯賊,不使深入兗州。但望蘇將軍勿負所言,為我後援,好合兵破賊。」
其實蘇峻的本意,是不想那麼快就消滅徐龕,因為徐龕一敗,估計前面就是羯軍主力了……他心說我不如跟盧子城下歇個十天半月的,等探查明白石勒到了哪兒,西面戰況如何,再全力攻打此城不遲啊。
……
兩軍激戰多時,難分勝負,天黑方罷。翌晨韓晃再至叛軍壘前叫陣,徐龕遣軍出戰,韓晃挺丈八長矛,往來縱橫,連殺叛軍二將。方戰時,「東萊營」將管商亦至,前出與韓晃並馬馳騁;將近午時,匡術亦至,隨即是蘇峻之弟蘇逸……
故此建議石勒分兵監視卷縣和陽武,主力繼續深入,去攻打滎陽。
而這個時候的石勒,已然深入了滎陽郡內。他在進入滎陽之後,先猛攻陽武,並遣逯明攻打卷縣,主要目的是誘出屯駐在滎陽的許柳,嘗試野戰摧破晉軍主力。然而陽武、卷縣兩城連番遣使,破圍而出,馳向滎陽,滎陽方面的晉軍卻始終不動。
邵竺還沒答話,段文鴦先拍胸脯:「為朝廷殺賊,為邵將軍復讎,實乃我等本分。只是軍中糧秣不足……」
而且蘇峻還順便奏請署任匡術為濮陽太守——反正聽說原太守已然殉國了,刺史夏侯承被檻送而西,至於消息是否確實,暫時可以不必理會,我先把位子佔住了再說。正當兵危戰凶之際,想來朝廷不會駁回自家的表奏——這也是數十年來的慣例了——即便戰後想要收回兗北諸郡,那也總得拿出點兒別的利益來跟我交換,才合乎道理吧。
隨即以段文鴦為先鋒,大軍前指東阿,徐龕、秦固再退,直至濮陽最東部的廩丘。廩丘本是兗州州治所在,蔡豹、祖約、夏侯承都曾駐節於此。只是夏侯承這人比較廢,懼受徐龕之逼,上任后沒多久,便即西遷其治于濮陽城,然後未見敵蹤,聞警先退,一口氣逃去了燕縣,即在燕縣為祖濟所擒。
殷嶠略略一皺眉頭,問:「君等所指是……」
殷嶠趕緊擺手:「此事斷不可行,君等慎勿作此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