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士》第四卷 嘉靖一年

第二百八十七章 長夜漫漫話桑麻

第四卷 嘉靖一年

第二百八十七章 長夜漫漫話桑麻

孫淡聽得腦袋有些發漲,摸了摸鼻子,喃喃道:「我也是農家子弟出生,卻不想這種桑也有這麼多講究。那麼,你再說說種植密度,種少了,浪費土地,種多了,桑樹又長不好,這才是關鍵。」
湯臣自然就怕這個姐姐,吃她這一聲呵斥,吐了吐舌頭,也不再說話了。
汀蘭:「是,早來了,我去給你做飯。」
湯臣正要再說些諸如「絕不辜負姐夫」之類的話,卻聽得外面的院子里有人道:「孫大人可安歇了?」
「哪裡有這麼容易,清官難斷家務事,早知道我也不找這個麻煩了。最後也只能勸他們和好了事,並威脅她們若不和好,每人都要打五十大板,那婆媳二人害怕吃板子,也只能和好了事。本大人稀里糊塗地斷一回案。」孫淡心中好笑,也不知道自己這算不算是葫蘆官亂判葫蘆案:「好了,你弟弟是不是來了,吃過飯讓他過來,有事問他。」
孫淡愜意地伸了一個懶腰:「看了半天書還真累了,對了,我聽汀蘭說你以前在南方的時候,家裡也有種桑養蠶。」
孫淡笑道,「別忙。」他又點了兩隻蠟燭,並給湯臣泡了一杯熱茶遞了過去:「都是自家人,你也不要拘束,放鬆些,慢慢講。」
湯臣道:「帶根的桑苗在種下地之前應該先將主根剪了,如此,才能促進側面的鬚根發育,桑苗的存活率才高。」
吃過晚飯,湯臣畏畏縮縮地走到書屋:「姐……大老爺,湯臣前來拜見。」
孫淡的書房顯得有些凌亂,到處都堆放著書稿和卷宗。靠西牆的一邊還放著一張小床,顯然,孫淡平時就住在書房之中。
湯臣:「首先要深耕土地,使田地透氣透水。其次是要施足肥料,每個桑圓要施二十到三十擔人畜糞便,並將肥料深埋在泥中。園子中也要開挖排水溝,排水溝之間相距一米五至兩米種桑樹。每條排水溝深三到四分。」
「好,那麼我問你,依你看來,這北方能種桑樹嗎?」
好不容易等到做晚飯的時間,汀蘭這才悄悄地站起身來,孫淡好象才發現汀蘭一樣,點點頭:「來了。」
「大老爺饒命啊!」光頭大漢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不住磕頭。
孫淡雖然是農家子弟,可他是個北方人,在他那個年代,北方農民很少種桑樹養蠶的。他也擔心北方不能養蠶,聽湯臣這麼一說,心中一塊石頭落地了。
湯臣見孫淡對自己非常客氣,精神大振,暗道:看來姐姐很受姐夫寵愛啊。
湯臣笑了笑,拱手道:「老爺,你這就不知道了,種桑若要幾年才能成材,那還種什麼。再說了,若等幾年,桑樹都長得高大了,採摘桑葉的時候卻也麻煩,總不可能抬著梯子進桑園吧。其實,我們南方的桑樹都不高,最高的也超不過兩米,若再長,就要修剪枝條了。而且,桑樹的盛產期只有十年,十年之後,樹老了,也不怎麼長葉子,就需要鏟掉重種。種桑可不像種地,需要播種,直接插枝就可以了。一月插纖,三月發芽長葉,到六月就可以採桑葉喂蠶了。」
孫淡:「帶根不是跟好嗎,有什麼講究?」
「恩,我也打算將縣中的良田都改成桑圓,自然要用好地。」孫淡:「你再說說種桑樹需要注意什麼,怎麼種。」
湯臣顯得很是局促,只將半邊屁股沾在椅子上:「請大老爺問話。」
這還是汀蘭第一次來孫淡的官衙,官衙不大,總得來說分為兩大片,前面是幫辦公地點和大堂,後面是知縣起居的後花園。
不過,一坐下心中才叫了一聲糟糕,孫淡這一讀書就是一個下午,直坐得她渾身發疼。
其實,古代的七品芝麻官也沒那麼多事,不像後世那樣政務繁忙,也沒那麼多應酬。孫淡看了幾頁書,心中感嘆,說起來這做官還真是容易。正如李鴻章所說的那樣,做官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若連官也做不好,那麼也做不成其他了。
「已經好完全了,木守禮明日就來衙門當差。」木守禮推了身邊那個光頭大漢一把:「你犯下這麼大的事,還不跪下請求孫大老爺諒解。」
二人說了幾句話,汀蘭這才出了屋子,卻看見弟弟正在外面探頭探腦地偷看。
「良田沃土。」湯臣說:「地越肥越好,我先跟老爺你說說這種桑樹的講究。」
「恩,我已經派人去南方購買桑樹苗了,半個月以後應該就能運到。」
不過,他還有另外一個擔心:「湯臣,據我以前所看到,河北的桑樹都很高大,現在下種,也不知道要幾年才能長成?」
「等等,我先記一下。」孫淡忙攤開紙筆,小心地記錄下來:「接著說說桑樹的種植。」
湯臣讚歎一聲:「大老爺你算是問到點子上了,就拿我們南方來說,我們每畝地一般都種五千株桑樹,行距六分,株距兩分。下種之後,土地上要蓋一層稻草保水,我看了一下,河北氣候乾燥,得留心桑樹枯死。除此之外,也沒什麼講究,注意保水保肥就是了。桑樹是個富貴樹種,越肥的地長得越好。」
孫淡對湯臣明顯地比對汀蘭熱情許多,笑眯眯地站起身來,拉過一張椅子:「坐坐坐,正有事問你。」
汀蘭知道孫淡讀書的時候最不喜人打擾,自進屋以來就沒說過一句話,也不敢去碰孫淡的書稿,就那麼靜靜地坐在一旁,也不好說今天在宋家所發生的那一幕。
湯臣:「已經知道了。」
湯臣心中歡喜,道:「說起種桑養蠶,我可是把好手,大老爺你就看我的吧,絕對不會給你給姐姐丟人的。」
「原來這樣啊,我還真是不知道。」孫淡嘆息一聲:「世間萬物皆是學問,就算是聖人也不可能生而知之。我有聽汀蘭說你以前在紡織作坊干過,對織機也很熟悉。看樣子,讓你來房山是來對了。你且再說說種桑的事情,我問你,什麼樣的土地最適合種桑?」
「原來是木大人呀,病可好了些?」孫淡推開房門,卻見木守禮帶著一個滿臉青腫的光頭漢子站在院中。那個傷得厲害的光頭大漢模樣有些熟悉,可卻不記得是誰了?
「回老爺的話,剛才我已經說過了,桑苗一般要求在冬天和早春下種為好。當然,我看了一下,北方的可以適當延遲一下,未必要等到江河化凍之後為好。」
汀蘭神色一黯,隨即豎起柳眉:「你問這些做什麼,討厭。」
「恩,正有些餓了,今天我有些累。」孫淡好象想起什麼好笑的事情:「今天上午總算審結了一樁婆媳糾紛的案子,下午又要書。」
「大老爺明鏡高懸,你審的案子自然讓人心服,想必那婆媳二人也沒什麼話說。」
他心中也替姐姐歡喜,道:「回大老爺的話,這種桑首選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土壤,要求能灌能排,最好選擇水田。這東西是個富貴命,不是好地就不肯長。可一畝好地若種上桑樹,十年下來,就只能種樹,再不能幹其他。肥力都被桑樹給搶完了,需要每年補肥。另外零星的山地、坡地、河灘地等都可以種植桑樹,可產量卻不高。」
孫淡這才聽出這人的聲音,正是縣衙班頭梁民。
汀蘭:「你亂盯什麼,吃過了飯你姐夫讓你過去說話。」
湯臣:「可以的,實際上,北方冬天雖然很冷。可桑樹都是三月發芽,六月就可以採摘。三月間河北的氣溫和南方一樣,對桑樹沒任何影響。」
孫淡正同湯臣談得入巷,眉頭不覺一皺,這人的聲音他是熟悉的,正是一直在家中養病的房山縣丞木守禮。這傢伙一直都同自己不合拍,自孫淡來房山任職后,他就沒來上過一天班,在家裡泡了半個多月病號。如此深夜,他跑過來做什麼?
湯臣:「姐姐,你和姐夫就住在書房裡面嗎,我看那張床好小,怎麼擠呀?」
處置梁班頭的事情也花不了多少時間,一行人到了縣衙之後,孫淡剛處理完手頭那樁婆媳糾紛的案子,恰好無事,就坐在書房裡烤火看書。韓月不敢打攪孫淡,自去安置眾人,只汀蘭一個人在書房侍侯。
孫淡:「好,你進織造局之後,先弄個園子出來做樣本,我會陸續派蠶農過來聽你講課的,你就是房山人的先生。」
湯臣聽孫淡問話,忙回答說:「是,以前家裡也有養蠶。不過,汀蘭卻不會,全靠我和爹娘。」
「桑苗運來和可先在屋中放一一段時間,開春下播就可以了。不過,南方賣出的桑苗大多是商人們預先在苗圃里種好了的,都帶著根,這裏面還有些講究。」
孫淡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乾,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往常,時候老爺讀書的都是枝娘,汀蘭好不容易抓到這麼一個機會,自然不肯放過。
孫淡放下筆,微笑著看著湯臣:「我得湯臣,提起這顆心總算放下去了。你姐姐跟你說過沒有,我打算讓你進織造局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