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魂》第二卷 北洋之狼

第218章 總統、皇帝

第二卷 北洋之狼

第218章 總統、皇帝

而在中國國內,隨著青島大捷的到來,抵制日貨,驅逐日人掀起了新的高潮!
安陽大捷、龍萊大捷、青島大捷!
蕭天幾人面帶微笑,蔣介石只一句話,已經輕易化解了楊度的來勢洶洶。
在軍事上,他們丟掉了整整七萬軍隊,在政治上,他們同樣遭遇到了失敗!
楊度也是個脾氣古怪的人,一進來,直接了當說道:「蕭存毅,莫非想當土皇帝嗎?」
這部《大總統選舉法》,簡直就是中西合璧又奇形怪狀,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楊度說了一會,忽然把目光轉向蕭天:
「埋頭十年,與日本抬頭相見!」
蕭天首次提出「鐵甲車」理念,要求在汽車、卡車、拖拉機的基礎上,製造一種以鐵甲包裹,配屬火炮、機槍的新型戰車。並在未來大量裝備部隊,成立單獨鐵甲車部隊,以應對未來戰場。
「毅帥,該為咱們自己考慮考慮了。」蔡鍔介面說道:
總參謀部提出,至1915年,護國軍將擴充為二十個陸軍師,八個獨立旅,空軍、海軍建軍計劃亦同時提出。
「楊先生。」邊上蔣介石不緊不慢說道:「楊先生是大總統眼裡的曠代逸才,聽說做了一篇《君憲救國論》,令大總統擊節讚歎。中正正想請教。」
自己早年跟隨王闓運學習帝王之術,這時也敏銳的看到袁世凱是不急著稱帝的,但「太子」袁克定卻已迫不及待,兩人便很快氣味相投。
蔡鍔正了一下精神:
蔣百里身邊一笑:「不管、不理、不打!」
第二是現任大總統有權推薦下一任總統候選人,只需事前用嘉禾金簡封著,密儲于大總統府的金匱石室中藏著,等大總統死了,再去開啟。
12月8日,日本大隈重信內閣倒台,寺內正毅在接任首相之後不得不悲哀地承認:
而青島大捷,也最直接的給予了北京袁世凱政府以支持!
蕭天和他所領導的護國軍,一步步走上了中國最耀眼明星的位置!
而日本人想在南滿、東蒙開發產業,也大都遭到張作霖的阻擾而極少施行。
「方震兄,這三個不字好啊!」蕭天笑了起來:「就按照這麼去做。咱們幫大總統鎮守三省之地,但卻是以軍政府的名義鎮守。咱們不反北京政府,但卻保持自治,靜待時局變化……」
《大總統選舉法》有兩樣特別引人注目,第一是大總統的任期,一任十年長得過分且不說,還可連任,而且連任幾次也無規定,幾乎可以理解成終身制;
在警衛隊的擴軍構想中,警衛隊初期組建十萬人,有隸屬於自己的炮兵、鐵甲部隊、特種部隊……
自己隨後寫了一篇《君憲救國論》的文章,經袁克定牽線搭橋,袁世凱得見此文且十分欣賞,當時親筆寫下「曠代逸才」四個大字,並製成金匾條幅賜給楊度。
「大總統要真這麼做,只怕落個身敗名裂,遺臭萬年那。」
楊度站了起來,沉著臉:「存毅,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你蕭存毅心中早有自己想法,楊度終其一生,不敢再和大都督討論君主立憲之事,告辭!」
「軍事上和政治上的雙重失敗,讓帝國的威信遭到了最嚴峻的考驗。現在不是要考慮如何繼續進行武力報復,而是如何切實做好國內的事,使日本重新振作……」
「皙子……」蕭天在那沉默一會:「倭寇雖敗,但還有許多後事沒有處置好。比如日本俘虜怎麼辦?英國俘虜怎麼辦?這些交涉,皙子,你說是繼續我們出面的好,還是大總統出面的好?」
7日,張作霖給蕭天拍來電報,電文中說:
這個時候外面有人進來報告,蕭天和幾個部下互相看了一眼,笑道:「說客又來了。」
在擴軍計劃中,最引人注目的有兩條,一是裝甲部隊秘密開始組建。
這無疑是讓日本人最沮喪的時刻!
同時,蕭天提出「三年經濟發展計劃」,這點有些奇怪。這一經濟發展計劃似乎是針對全國而言的……
「大總統想當皇帝了。」蕭天皺了一下眉頭:「這已經和皇帝沒有任何區別,嘉禾金簡封存下任總統人選?我看這和滿清雍正用過的手段也沒有什麼區別了。大總統準備推薦袁克定還是其他兒子?」
一聽說到自己得意之作,楊度一下忘記剛才發難,仔細講解起自己君憲救國理論。
句當初蕭天鐵骨錚錚的誓言,誰也沒有想到會這麼快的就實現了。
其二,以警衛師為底子,組建軍政府警衛隊,直接由蕭天控制。
為了支持擴軍計劃,大量的配套軍工企業將拔地而起。除安陽之外,南京、上海、青島等地都將建設相應之兵工廠。
楊度面色一沉:「軍政府成立,乃是為了抗擊倭寇而為,此時倭寇既敗,為何軍政府猶存?難道你蕭存毅也想當個三省大總統嗎?」
「是啊……」蕭天嘆息了聲:「大總統為國家做了不少好事,實實在在的事,義務教育,鼓勵實業……可就這麼一條……」
楊度見了這四個字,既喜又憂,喜的是袁總統還認可他這個人才,但憂的是他在袁總統的眼中只是個「曠世逸才」,尚不能得到重用。
也有部下擔心給予張作霖資金和軍事上的援助,會不會因此為軍政府未來豎立一個強敵?
「只要有我在,日本人不敢出附屬地!」
的確,日本人暫時失去了繼續大舉用兵,以圖報復的力量!
「日本陸軍公敵」蕭天,已經一躍而成為「日本公敵」!
蕭天大是好奇:「什麼是不管、不理、不打?」
「存毅,大總統待你不薄,你以為究竟是共和救國,還是君主立憲可以救國?」
在袁記約法的體制下,原來的責任內閣制被總統制代替,國務院也就不復存在。為了更好的行使權力,袁世凱在總統府下設立政事堂,以老友徐世昌充當國務卿,楊士琦、錢能訓分別為左、右丞。
不過在軍政府積極振興的同時,北京之袁世凱政府,卻藉助青島大捷,斷然拒絕「二十一條」之機,強行通過了《大總統選舉法》。
在東北,二十七師師長張作霖在得到蕭天秘密援助之後,勢力忽然大增,並從德國洋行購買了大量的軍械,並聲稱:
護國軍用一次次的大捷,宣告著一個時代的到來!
楊度面色一變,蕭天這話直接就是說自己把大總統往火坑裡推了。
說著,不顧眾人挽留,轉身就走。蕭天一眾部下面面相覷。
蕭天嘆息一聲,自己和楊度之間的這條裂痕大了,這才讓楊度說出這樣話來。
這次自己主動請纓,前來試探蕭天心意,不想卻被蕭天如此拒絕。
「其一,張作霖是亂世之梟雄,但為人重義氣,講情誼,我既出手援其,其必不會忘我。其二,讓張作霖在東北勢力大漲,總比日本人在東北勢必大漲要好的多……」
「……此次青島大捷,大長我國人氣勢。弟在三省,我在東北,遙相呼應,則日人焉敢逞強?」
「我護國軍政府自取得青島大捷之後,威勢日盛,毅帥聲名,無一人可以比擬。眼下咱們有兩條路走,一是宣布取消軍政府,重歸北京政府,但我以為這是一條下策。一旦大總統真的宣布恢復帝制,毅帥身為大總統麾下第一愛將,勢必受到牽連……」
「皙子,坐。」蕭天也不在意,請楊度坐了下來:「皙子何來此言?」
而在青島大捷后,蕭天並沒有陶醉於軍事上的勝利,而是對護國軍展開了新一輪的擴軍。
蕭天脫口而出:「蕭天只是一個軍人,不方便參与討論此事,我以為大總統心裏必然有自己想法。皙子,就一條,千萬不可把大總統往火坑裡推那!」
護國軍大捷!
蕭天微微點頭,這也正是自己心中所想的。
蕭天對此並不是十分擔心:
12月6日,青島日軍投降次日,袁世凱政府拒絕日方提出的「二十一條」。
看來,有些事情無論自己如何努力,也是無法避免的了!
蔡鍔也皺了一下眉頭:
「毅帥,楊度先生來了。」
蕭天清楚,此番楊度前來,必是奉了袁世凱之命,一來為了軍政府的問題,二來想必是為了試探自己對於稱帝態度。
「第二條路,則繼續維護軍政府現狀。我以為以軍政府今時之地位,護國軍今時之實力,再加上毅帥人脈之廣,大總統必然不會輕易用兵……」
「如果偏偏就用兵了呢?」蕭天不緊不慢問道。
蔣百里緩緩說道:「不管,則是對北京政府無論從什麼地方調兵,都不去管它,我看那些地方勢力,未必就會服從政府命令;不理,對於那些勉強應從,但無實際出兵動作的,咱們不去搭理,任他們如何通電,如何虛張聲勢;不打,則針對我三省周邊之地,就算偶有摩擦,也不還擊,那些都督將軍知道咱們護國軍,咱們不打了,他們再打,則容易引起激變,我料他們也不敢真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