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兵天子》唐門風暴篇

第078章 九州聚鐵鑄一字

唐門風暴篇

第078章 九州聚鐵鑄一字

獨孤皇后發話表了態,殿中本來緊繃的氣氛登時就為之一寬。只是頓了頓,楊堅卻又沉聲問道:「那麼之後呢?昭兒你有沒有去蜀王府?」
楊堅怒氣稍遏,嘆氣還劍歸鞘,道:「假如昭兒所言一切屬實,那麼逆子處心積慮要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委實圖謀已久,你不過適逢其會而已。無論如何,過錯不在你身上。罷了,起來說話吧。」
皇帝皇后不說話,氣氛登時變得沉默,楊昭也自動自覺地住了口。直過去好半晌,楊堅方才沉聲道:「好,那麼……之後又如何?昭兒你仔細說,任何細節都不得遺漏。」
楊昭文言文的根底究竟還是淺了點,要完全把這篇東西看得明白,可著實不容易。費了老半天功夫,他才終於把全文看完。胸中那份滋味,當真猶如開了個雜貨鋪子一樣,甜酸苦辣咸,什麼滋味都有。卻放下檄文輕聲苦笑,抬頭道:「稟皇祖父,孫兒看完了。」
整份檄文的重心,其實就是三個字:清君側。這也是古往今來,所有在體制內起兵造反者最喜歡用的借口了。總而言之,就是皇帝被身邊的小人蒙蔽,他作為君子必須為天下蒼生負責,不能獨善其身只好使用非常手段云云——無非搶佔道德制高點罷了。但老調子是唱不完的,調子越老便說明越有效,也就越有價值繼續唱下去。
甘露殿位於太極宮甘露門之內,是楊堅平日開小朝會接見群臣諮詢國事的所在。此時此刻,殿中四周點滿了牛油蠟燭,到處都被照耀得一片明晃晃地。楊堅和獨孤皇后並肩坐在殿上,蕭氏居右,摩訶葉與楊素並排居左,五個人的目光同時投注在半跪于殿中,正手捧一卷黃綢凝神閱讀的楊昭身上。
楊昭抬頭向楊素望了兩眼,目光里卻頗含不滿。楊素或者是古今罕見的能臣,卻絕非錚臣。而且利慾極重,暗地裡還拘去了楊廣的一個魂頭,準備他日楊廣登基以後暗暗控制著他,自己則好做太上皇。所以楊昭自打穿越過來之後就一直暗暗打著主意,定要把自己老子被拘禁的魂頭搶回來不可——只是一直都還沒有機會而已。而經過剛才那場惡鬥之後,這念頭更是堅定了。要不是楊廣失了一魂導致瘋瘋癲癲,又何至於會那麼容易就引發頭痛舊患,更何至於會連自己這兒子都要喊打喊殺?
楊昭一字一頓地凝聲道:「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身。禍事是孫兒惹出來的,孫兒願披堅執銳,隨軍隊再入蜀中平定戰亂。懇請皇爺爺與皇祖母,成全。」
楊昭重重磕下一個頭去,卻不起身,道:「皇爺爺雖然寬宏,但孫兒有愧於心,卻不能就此安之若素。懇請皇爺爺答應孫兒的一個請求,好讓孫兒有機會得贖前罪。」
獨孤皇后嘆道:「罷了,昭兒,你究竟想要什麼,便儘管說吧。」
「稟皇上,尚書省近日來多有各地郡縣呈上奏摺,皆言地脈有所異動。或山川崩毀、或河流改道、或田土塌陷,種種不一而足,直鬧得人心惶惶。只是蜀王起兵,關中震動,臣一時未及稟告皇上。如今看來……」楊素嘆著氣搖搖頭,語氣算是平淡,卻頗有點敲釘轉角,落井下石的滋味。只不過他是尚書右僕射,掌管尚書省的政務。正經說起來,講的也只是份內事,並不算僭越。
那捲黃綢,正是蜀王楊秀的起兵檄文。裏面洋洋洒洒過千言,文縐縐地駢四儷六,倒是文采斐然得很。在檄文之中,楊秀以受害者的口吻說,他從小自知才能庸碌,所以由始至終不敢對登位大寶有任何奢望。五兄弟之中,大哥楊勇宅心仁厚,文才武略都是天命之資,人中龍鳳。自從被冊封為太子以來,做事一向勤勤懇懇,大得朝野人心,正是父皇大行之後付託江山社稷的最好人選。但是朝廷中奸黨橫行,外有楊素助紂為虐,屢獻讒言誣捏中傷楊勇;內有西域胡僧摩訶葉,以無君無父,逆亂綱常之邪教歪說迷惑天子。這兩人皆為楊廣之黨羽,與其裡外勾結,終於令楊勇無罪卻被廢。「不意昔魏文帝與陳思王故事,竟重現於今日也。」實在「人神共憤,天地皆厭之」。(注:魏文帝就是曹丕,陳思王是曹植的封號)
可惜當下卻也不是追究楊素責任的時候。小王爺低頭向氣得直打哆嗦的楊堅凝聲勸道:「皇祖父請息怒。其實……其實這次龍骨被盜,昭兒也難辭其咎。其一,不該自以為是,想要玩弄什麼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花招手段。其二,不該和凌雲窟守護守護神獸相鬥並將其擊殺。第三,更不該沒能奪回黃帝龍骨便擅自逃生。孫子思慮不周又不自量力,縱聚九州之鐵,亦難鑄此大錯也。要論罪責的話,孫兒之罪實不下於蜀王。皇爺爺皇祖母無論要打要罰,孫兒都甘心承受,決無二話。」
獨孤皇后嘆口氣,道:「那也怪不得昭兒你。本宮即使只如今這麼聽你複述,心中也覺害怕得緊。更何況當時身臨其境,你小孩子家家的……唉~~」語氣中卻再無半絲怪責之意,只有濃濃的同情與理解。
楊昭黯然點點頭,於是再從自己混上了船隊說起。怎麼看見守望和尚出手阻止船隊靠近凌雲山,自己又怎麼乘混亂離開想要搶先入凌雲窟,中途和梵清惠臨時結盟聯手,未想在凌雲山山腰處和抄近路的楊秀狹路相逢,彼此一見之下就惡鬥起來,打了個兩敗俱傷。凌雲窟的守護神獸冰火兩頭麒麟突然出現,把小王爺拖入洞中想要進補,反被小王爺擊殺並取得了陰陽令等等都詳細說出。其中又著重講了梵清惠不認同楊秀的所作所為而「棄暗投明」,更為維護自己而和冰火兩頭麒麟大戰的事情。這是存心要替她開脫了。只是楊堅聽了,也只微微冷笑,不置可否。獨孤皇后也是冷冷一哼,道:「昭兒,別提這個了,繼續往下說。」
楊秀又在檄文最後說道,自己的生死榮辱不要緊,但是父皇楊堅年事漸高,龍馭賓天之期已經不遠。他日大行之後,楊廣登基,必立嫡長子楊昭為儲君,則必然為禍蒼生,陷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楊秀自己「為江山社稷並列祖列宗計」,所以必須起兵以清君側。更懇請楊堅能「振作精神,親賢臣而遠奸佞」,重立楊勇為太子,並將楊昭「明正典刑,使天下人皆知王子犯法,當與民同罪」。如此,則自然可以「刀兵不起,河清海晏,四海太平」。楊秀自己也會「袒臂負荊,膝行而入太極殿。一身以當君父之怒。」而且「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卻是把自己比擬為古之屈原了。
當下楊昭就從當日在極樂寺中,自己被寧道奇和梵清惠綁架了開始講起。怎麼到了白雲主持的庵堂中躲避官兵搜索、怎麼得到袁天罡的幫忙而在五丈原上逃脫、怎麼得知神兵陰陽令的消息而決定南下入蜀;其中說到寧道奇和慈航靜齋等人認為楊氏當衰,李氏當興,天命應于唐國公李淵身上,並且以一首民謠《桃李子》為證據時,楊堅和獨孤皇后不約而同地冷哼一聲,卻也沒多說什麼,只擺手示意孫子繼續說下去。
檄文中接著又說,本來自己和楊廣亦是一場兄弟。大哥雖然被廢,為了顧全大局,本想忍氣吞聲,改而輔助二哥日後治理好大隋江山也就是了。沒想到二哥生的兒子「年未弱冠,而劣績早彰;究其本性,既貪且暴,恰如狼虎,全無骨肉之情」。自己兒子楊孝做周歲賀壽,做叔叔的邀請侄兒前來赴宴,對之殷勤款待,關懷無微不至。不料楊昭卻恩將仇報,見色起意。大醉后先是逼奸蜀王庶妃唐鍾情,既而殺害王府長史唐稷學,更欲傷害襁褓中的堂弟楊孝,因被楊秀撞破而未遂,竟奪去蜀王府的鎮府之寶神兵陰陽令,打傷親叔后落荒而逃,臨走前更揚言「他日我若為皇,必當將蜀王一脈盡數腰斬棄市」。委實「狼心狗肺,古未曾有,雖桀紂不能過也。」
「看完了。那麼,你可有什麼話要說?」楊堅向前微微欠身,神情嚴肅是前所未有,而四周在座眾人也同樣滿臉緊張。小王爺暗暗嘆口氣,道:「皇爺爺,這件事其中糾葛甚多。蜀王不算完全說謊,可是孫兒也絕非那樣狼心狗肺的人。來龍去脈,皇爺爺請聽孫兒從頭說起。」
楊昭點點頭,道:「去了。皇爺爺,正因為去了,所以孫兒才知道了蜀王的……圖謀。」稍稍在腦中整理一下,又再把之後的事娓娓道出。從唐鍾情口中得知楊秀意圖謀奪黃帝龍骨、然後自己意識到事關重大,決意喬裝受傷混入蜀王府,隨即在地道暗室里偷聽到楊秀連同唐稷學對青城、點蒼、言家堡等三家掌門威逼利誘,要他們跟隨楊秀自己前往龍游縣凌雲山凌雲窟奪寶。之後楊秀又命令唐稷學向那個山寨版的小王爺施展歹毒的【菩薩鎖神針】,將其變成一具活傀儡等等,巨細無遺都說了。楊堅和獨孤皇后聽見「神州龍脈,黃帝龍骨」八個字,兩老夫妻當即又回頭對望一眼,彼此眼眸中亦儘是震驚駭然。
楊堅越聽面色就越難看,終於忍不住「嚯」地長身站起,怒罵道:「這逆子,竟敢為了一己之私就罔顧我大隋江山之安危,干下這等遺害千秋萬世的蠢事!」滿腔怒火無處發泄,隨手就拔出時刻佩帶在腰間的天劍,向旁邊的一張紫檀木書案狠狠斬下。只見紅光閃爍,那張書案被整整齊齊地劈成七八塊,連同上面的筆墨紙張等東西轟然倒下。獨孤皇后黯然嘆息,走下御座來握住丈夫的手,勸道:「皇上,保重龍體要緊。這種逆子……這種逆子……咱們就當從來沒生過他吧。」
楊昭偷眼相窺,見祖父祖母面上隱隱而有殺氣,心中一寬,隨即繼續說到自己之後如何在劍閣遇上李神通和明月大家等人、在成都錦官樓如何和唐門少門主唐斯文起了紛爭、如何被關入成都府衙門、唐門的人又是如何先向自己下毒,繼而再派殺手想要取自己性命。自己則在生死邊緣突破,一舉殺了唐門殺手,更在憤怒下強姦了唐鍾情等等事情說了。
楊昭不假思索道:「是,就如師父所說。不過,當時昭兒雖然不知道,但事情過後就知道了。無論如何,昭兒總是德行有虧,愧對了皇爺爺多年教誨。」
楊昭看見祖父祖母這模樣,登時便反應過來。敢情他們也知道慈航靜齋的存在,而且還很不待見這所謂的武林聖地。小王爺不禁微微苦笑。接著又講下去。只是當時他連吃了兩顆麒麟內丹,又喝下麒麟血,神智不大清醒,所以中間有大段的空白。只能老實說當自己恢復清醒時,就看見楊秀已經奪得黃帝龍骨。自己有心要將之奪回,未想因為神州龍脈被觸動而引發地震,山崩造成的泥石流傾泄下來,一下子將自己和楊秀分開,終於只好不了了之。
話說到這裏,席上的摩訶葉忽然插口凝聲問道:「等等,昭兒。這麼說來,是唐門的人害你在先,而你當時也不知道那女子就是唐鍾情,更不知道她是蜀王庶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