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兵天子》唐門風暴篇

第171章 三日攻防(一)

唐門風暴篇

第171章 三日攻防(一)

所以,即使在那個剎那間,這位吐蕃贊普心中忍不住產生了「我是不是被狡猾的漢人給耍了」的念頭,但眼前情景,卻實在已經騎虎難下。反正是已經和大隋這個強大得不可思議的國家撕破臉面反目成仇了。繼續往前沖,還有扭轉乾坤的可能,後退卻會同時激發外憂內患,終於落到一無所有的地步。那麼應該怎麼選擇,即使是傻瓜也懂得了吧。
能夠在貴族勢力盤根錯節,王權不振的吐蕃國內坐上贊普之位,而且更強行壓服所有反對者的聲音而獨攬大權,南日松贊本身就是位天生的梟雄。像這類梟雄,性格都是沙發過短(注:這裏沒有寫錯字……),極其堅毅的。他們要麼不作決定,一旦作了決定,那麼便會堅定立場,將事情進行到底。若無天翻地覆式的重大變故,輕易絕不會改變主意。
與楊秀聯手而發兵入侵大隋朝,是南日松贊幾經考慮,平衡過方方面面的利弊以後才作出之決定。其中牽涉之廣,委實非同小可。假如這次侵略成功了,那麼先不談從漢地可以擄掠得到的人口、工匠、財寶等好處,也不談楊秀所允諾的事成之後割給吐蕃以為酬謝的甘、涼、雍州等地盤。單單南日松贊自己在吐蕃國內的聲望,就會因此而提升到一個之前歷代贊普也未曾夢想過能夠達到的高度。憑藉這巨大聲望,他便能夠放開手腳去收拾那些不肯歸服於王權之下的舊貴族,讓吐蕃國真正建立起王權至上的大一統體制。
本來以為有楊秀的七萬蜀軍在劍門關附近牽制隋軍,此次進軍可以一路毫無阻礙地長驅直入攻陷大興。然而,還未真正踏入大隋國土,就先在九寨溝這裏意外遭到截擊,先損失了龍虎獅三尊者,可謂出師不利。但是在派斥候探查清楚攔路的竟然敵人只有區區三百之後,南日松贊自然不可能因為這區區三百人就放棄自己已經籌備多時的大計。在他意想之中,認為只要派出三千先鋒,用十倍兵力以泰山壓頂之勢猛撲,就能輕易將擋在面前的這塊攔路石砸成粉碎。
相反,假如什麼好處都沒拿到就貿然退兵,則實力受損不在話下,甚至連吐蕃國內的大貴族也會因此而蠢蠢欲動起來。到時候一個應對失當,隨時可能引發國內政變,即使南日松贊能夠將之平息,但那也意味著他登位十年以來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就此付諸東流,必須再從零開始。至於其振興吐蕃的理想。更是終其此生此世,也休想能夠實現了。
又比如說不過五十年前的拓跋氏之北魏。當年胡太后毒死北魏孝明帝自居攝政,權臣爾朱榮以給孝明帝報仇為借口進軍洛陽,在河陰將胡太后及大臣兩千餘人殺死,控制朝政。此後北魏便內亂不止。終於被高歡和宇文泰兩人各自控制而滅亡。高歡和宇文泰兩人卻還虛飾門面,遮遮掩掩地繼續擁護拓跋氏的傀儡小皇帝,將東魏、西魏兩國維持了十來年方才搞什麼「禪讓」正式篡位。
以上種種,就都是貴族權力坐大並最終威脅王室的好例子。吐蕃國既然與中國相鄰,南日松贊也是飽讀詩書,熟知史事之輩,當然就對以上種種都十分清楚。故此他一直想效仿秦始皇,消除分封而行郡縣,實現大一統王權至上。能夠通過侵略大隋朝而提高本身聲望,固然是個辦法。另一個辦法卻是讓那些貴族私兵在戰爭中損失殆盡,那麼貴族勢力自然削弱,收拾起來也容易得多了。使用這個辦法的話。雖然吐蕃整體國力一時會因此下降,但對於南日松贊和王室本身來講,只要能夠切實掌握大權,這種程度的犧牲,倒也不算什麼了不起的事。
九寨溝的出口十分狹窄,根本容不下大兵力同時進攻。楊昭麾下的三百銳士穩佔地利,越打越順手。如此一來,吐蕃軍自然死傷慘重。十二個時辰不到,地面又多了三四千具吐蕃士兵的屍體。假若在隆冬臘月的話,將這些屍體都堆起來然後再澆上水,那麼寒風一吹就是堵極堅固的天然城牆了。只可惜現在是五月初夏,卻是沒這種好事。屍體堆在那裡不管的話,用不了多久就會發臭,而且還有爆發瘟疫的危險,所以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放把火全部燒掉。開始時楊昭也確實叫人去放火了。但是火勢還沒有燒完,吐蕃軍的攻勢已經接踵而至,便讓他再沒餘裕去管這不算閑事的閑事。
這種情況其實也十分常見。上古夏、商、周三朝,天子分封諸侯,到了後期王室衰弱,往往就都會產生類似情況。比如說春秋時鄭莊公小霸中原,已視周室為無物。周桓王統周軍及陳國、蔡國、虢國、衛國四國部隊討伐鄭國,最後卻反而被鄭莊公大敗。周桓王被甚至鄭國將領一箭射中肩膀,狼狽逃出重圍。
楊秀來了又走,西城秀樹出現又消失。從表面上看,他們對於這場戰爭而言,就像投入湖水中的兩顆石子。當泛起的漣漪平靜以後,一切便又再恢復如常,並沒有能夠留下任何痕迹。但正如水底涌動的暗流一樣,那改變縱使無人發見,亦依然存在,並且仍舊洶湧。楊秀回去以後做了什麼,唐十三和其餘唐門高手又究竟都遇上了什麼事,這些楊昭都無從得知。他唯一知道的,便是眼下這場戰爭非但猶未完結。而且更恰恰相反,它只是剛剛開始。
既然作了決定,南日松贊便狠下心來,決意孤注一擲。首先是派遣斥候四齣打探道路,看能不能繞到隋軍結下的營寨後面,來個前後夾攻。只是楊昭也早防到吐蕃人這一著了,搶先將四周所有可供通行的道路,也不管大路小路,統統都用陰陽令發動「天崩地裂」,製造了十幾次小型山崩全部堵死。無可奈何之下,吐蕃軍惟有從正面發動攻擊。
南日松贊也是沙場老將了。意識到面前這三百塊石頭都是又臭又硬,很難將之踢開以後就立刻改變了作戰方式。將麾下士兵分成十幾個小隊,分批輪流進攻。如此逐次增兵,本是兵家最忌諱的添油戰術。但南日松贊本人,卻又另有打算。他這次出征所率領的三萬余將士之中,只有八千人左右屬於吐蕃王室直轄,另外二萬多士兵卻是屬於其他吐蕃大貴族的私兵。吐蕃贊普可以通過命令這些貴族跟隨自己出戰,從而調用這些兵力為吐蕃效力。但卻無權繞開這些大貴族本身而直接對其麾下兵馬進行調遣。這些大貴族各擁私兵,所以也是桀驁不馴得很。過去就沒少發生過貴族自持兵力雄強而欺凌贊普的事情。
卻沒有想到,楊昭所率領的三百銳士非但沒有如預想中的被輕易剷除,反而倒過來,全殲了這三千吐蕃軍,更連鈸爪槌三法僧也都殺了。南日松贊得知后自然又驚又怒,不禁拍案而起,就叫人去找楊秀,想要質問他為什麼和說好的情況不一樣。卻沒想到不但楊秀已經失蹤,甚至連唐十三及其麾下一眾唐門高手也全部不見影蹤,只留下一名芝麻綠豆般的通事舍人小官,以及幾十名親兵侍女之類無關緊要的人。目睹此情此景,南日松贊也不禁為之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