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兵天子》霸王再世篇

第199章 隋閥(一)

霸王再世篇

第199章 隋閥(一)

所謂花花轎子人抬人,楊約聽眼前這位年輕的河南王說得客氣,心中也是歡喜。笑道:「無妨無妨。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么。王爺肯賞臉光臨,已經是件千金不換的最好禮物了,更何須其他?王爺,這邊請。」當下側身斜讓,伸手肅客。小王爺也不推辭,便帶同李靖、歐陽四、蕭六、祁七等人,昂然直入越國公府的朱漆大門。
楊素聞言,只覺楊昭對自己的態度十分恭敬客氣,心中不由得大樂。他掌握大權慣了,朝廷中一旦有什麼新人出現,自然習慣性的就會想到這人是否聽話,能否納為己用,會不會和自己作對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雖然楊昭是楊廣嫡長子,但假若他會對自己權力造成威脅的話,那麼楊素同樣將會毫無顧慮,並且不擇手段地將楊昭剷除而後快。反正楊廣並不僅有楊昭這個兒子,而且即使楊廣一脈絕嗣,宗室中可以挑選出來繼承皇位之人也仍舊多的是。
小別數月,李神通修為居然離奇飆升至如此地步,實在有點兒令人難以置信。其中原由,外人或者想破頭也難以明白。可是對於楊昭來講,卻偏偏因為對「原著」有記憶,所以稍加思索,已經恍然大悟。「原著」之上,提及李神通在少年時曾經遭遇過一頭異種巨熊,經歷生死搏鬥之後終於殺敗這異獸,並且生飲其血,生吞其膽。
若論身份,無疑楊昭要更高貴一些。但論實際影響力與權位,楊素卻又遠勝楊昭。當朝丞相拾階相迎,楊昭也微微一笑,拱手上前道:「楊昭見過素公。素公為國之重臣,為我大隋日夜勞神。楊昭素來景仰不已,今日既然見召,別說我本來就是個無所事事的閑人,即使真有什麼要緊事,這杯壽酒卻是無論如何,也得先叨擾了再說的。」
李靖才華高絕,鋒芒早露。少年時有一次跟隨舅舅韓擒虎來楊素家中作客,楊素曾經對之十分讚許,更手撫自己身下的坐床,對他道:「卿終當坐此。」意思是我這個丞相的位置,遲早有一天也要輪到你來做的。李靖因此頗為自矜。但他日後出仕,官運卻是平平,以至於長年沉淪下僚,鬱郁不得其志。經過這麼十多年的磨礪,早已寶劍入鞘,利錐歸囊。此時再聽楊素讚譽,便能喜怒皆不形於色。只是客客氣氣地長揖為禮,道聲:「承越國公佳言」而已。
假如說宇文化及今日在這裏出現是順理成章,那麼李神通的到來就讓小王爺大大感到意外了。當日楊昭在擺脫寧道奇和梵清惠追殺之後,曾經化名為「楊豫」,冒稱自己是楊素之遠房族人,搭了當時正護送明月一路入蜀的李神通便車而同入成都。成都錦官樓上,李神通和唐門少門主唐斯文起了爭執而大打出手,最後落得個兩敗俱傷的下場。而當時小王爺為了不讓唐門的「東斜西獨」兩個人取去李神通性命,只有出手相救,由此就和唐門結下仇怨,更被抓去了成都府衙門關押。
這以後連串事情發生,楊昭先是潛入蜀王府,然後又跟隨去凌雲山,再後來是被活埋于山腹地底。好不容易脫困后回到大興,卻驚悉楊秀已經起兵造反。緊接著又是一路領兵和蜀軍、唐門、以及吐蕃兵拚命,期間他幾乎都沒有餘裕去想起李神通究竟是怎麼樣了。直到朝廷大軍攻克成都,小王爺方才記得似乎一直都沒有李神通的消息,於是特地跑去成都府衙門查看。可是得到的消息,卻是李神通早在扣押回來的第二天已經釋放,更被王府屬官請走了。於是小王爺又回去蜀王府找人來詢問。然而楊秀起兵后,王府屬官大部分都已經隨軍出征,經過連場大戰後多半都戰死了。剩餘那些人則地位低微,根本連李神通這個名字都不曾聽說過。堂堂四大門閥之一唐國公李淵的堂弟,居然就此不明不白地失了蹤,無人知其下落,甚至無可追尋。
其實楊昭看見李神通,也不過只是感到驚訝。可李神通看見楊昭,卻簡直就是震驚了。當日蜀道相逢,這個「楊豫」的武功雖然高,可也不見得就比自己高得多少。兩人充其量只是半斤八兩而已。這幾個月中自己機緣巧合,得逢奇遇。殺熊食膽,功力提升到自己以往做夢也不敢想象的地步。甚至連兄長李淵都不放在眼內了。本以為即使仍未天下無敵,普天之下能擊敗自己的人也必定已經屈指可數。可是今日在越國公府和「楊豫」相見,旁邊的大理寺卿楊約居然介紹說他就是河南王楊昭,而且這個楊昭的修為同樣攀升至不可思議地步,更隱隱要壓過自己一頭。這卻讓李神通突然間怎麼能夠接受得了?
楊昭是河南王,楊素只是越國公。按照禮儀制度,理論上而言王府規格自然要比國公府為高。可是理論歸理論,實際還實際。空置多年,最近才剛重新修葺的河南王府,事實上無論其主樓的華麗宏偉抑或各處別院的雅緻清幽,都遠遠難望經營多年的越國公府之項背。而且從正門處沿路走過來,到處也都張燈結綵,一派喜氣洋洋,倒似乎真是要為楊素的女兒賀壽。楊昭看在眼裡,肚中則禁不住暗暗納罕。
楊素乃當朝丞相,權勢熏天。他既然說要替自己女兒賀壽,朝廷中自然多的是人前來送禮相祝。此時見楊素和楊昭攜手入廳,眾人都紛紛迎上見禮。楊約則在旁邊替楊昭一一引見。不過也不知道為什麼,今日前來道賀者,幾乎清一色都是未過三十的年輕人,而且官職也都不甚高。那些位高權重,而又年紀稍大之人,比如宇文述、獨孤峰、來護兒、屈突通等等都沒有到。這些人楊昭大部分都不熟悉,即使聽了他們的名字和官位,倉促之間卻也記不住。但這也不是說今日這裏諸多客人之間,就沒有小王爺的熟人了。至少,宇文化及、李神通、還有蕭瑀這三張面孔,楊昭就絕對不陌生。
沒想到熊膽入肚,居然立刻轉化為一股灼熱如火的澎湃異勁,並在他體內經脈之間亂沖亂撞。李神通當時抵受不住,所以暈迷了過去。蘇醒過來之後,居然發現那股異勁已經和本身內力融匯結合,使其修為大長。李神通見獵心喜,於是搜尋荒山,找到熊群聚居的巢穴,將剩餘的大小十二頭異種巨熊全部屠殺乾淨,一一生吞其膽熊膽,從此功力提升至當世絕頂高手的境界,甚至被稱為四大門閥之中,除天刀宋缺以外的第一高手。而李神通就把自己這身因為殺熊食膽而得到的功力,命名為【熊膽奇功】。
楊昭不是城府深沉之人。既然覺得奇怪,面上自然就流露出異樣神情。楊約察言觀色,自然清楚小王爺心裡頭究竟在想什麼。不過現在時辰未到,卻也不忙就揭謎底。想起自家大哥這次邀請楊昭過府的用意,霎時間他心中只覺又是羡慕又是嫉妒,不由得喉頭滑動,大大吞了口讒涎。幸虧他因為要在前引路的關係,略略比楊昭領前半步,所以倒也無人發現其失態。
言談之間,一行人等已經走到了國公府主樓的正殿大廳之前。未等眾人拾級而上,忽然就聽耳邊傳來一陣長笑。笑聲未畢,只見有名氣度儒雅的老者從內邁步而出。只見他劍眉連鬢,頜下美髯飄飄,頭戴遠遊三梁冠,身著絳紗單衣,腰系金鉤灊革帶,掛方心玉佩與金縷鞶囊,腳踏金飾烏皮履,正是當朝丞相越國公楊素。他雙手抱拳,向楊昭遙遙一拱,主動拾階相迎,笑道:「貴客相降,喜如何之?老臣楊素,見過殿下了。」
宇文化及是隨同朝廷大軍一起回來大興的。這次出征蜀地平叛,他也立功不小,故此被朝廷策勛為中護軍。這個勛位就他的出身而言,倒也算不上太高,所以他也未必會有多麼重視。只是經歷這幾個月的軍旅生涯,尤其是曾經在生死邊緣轉過一圈之後,以往只懂得任性放縱的宇文化及,倒是開始洗去身上的紈絝習氣,逐漸變得沉穩起來。在楊昭眼中,宇文化及的形象是和自己記憶中那個後來在江都發動政變,終於殺死了楊廣而自立稱帝的亂世梟雄越來越相似了。
楊素又是一陣長笑,分別執起楊昭和李靖之手,道:「來來來。今日乃小女良辰,老夫已備下一席水酒。殿下,藥師賢侄,且隨我入內享用。」左右同時攜了兩人,轉身走上石階直入大廳。楊約則拍拍手,招呼國公府的管家過來,另行安排歐陽四、蕭六、祁七等從人去別處席面之上好生招待。隨即尾隨楊素進入宴會大廳。
今日突然再見,李神通無疑令小王爺大大吃驚。然而這驚訝並非來自李神通本身,而是來源於李神通身上所出現的變化。當日蜀道相逢,李神通宛然是位翩翩濁世佳公子模樣。可是現如今,李神通的頭髮、眉毛、短須、甚至連兩隻眼珠,都變成了銀灰色。詭奇之中,更顯示出大異以往的粗獷氣質。單憑氣機交感,小王爺已經察覺他的內功修為大大精進,縱使未經交手,可是粗略估計,李神通現在至少也有了黑日法王那個水準。假如自己不動用陰陽令而和他平手相鬥的話,到最後究竟鹿死誰手,實在難以逆料。
大理寺這個機構,乃古來所無,是北齊高氏的新發明。北周滅北齊后廢止,大隋代周以後則復立。其職責是審讞平反刑獄之政令,推情定法,刑必當罪,使獄以無冤。和秦漢時期的廷尉有類似之處,所以楊昭呼楊約為廷尉,這是在私人場合通用,比較好聽的俗稱。
「原著」上面,並沒提及李神通殺熊食膽究竟是發生在什麼時候的事。可是從眼前他這副模樣看來,想必就是發生在過去那幾個月之中了。想到這裏,小王爺也不禁為之苦笑。一般來講,殺死奇怪動物並且從它們身上得到好處,這應該是「主角」才有的權利吧?可是李神通居然也撞狗屎運一樣撞上了,這究竟他是主角還是我是主角啊?
不過,以楊素的手腕與心計,要扳倒楊昭雖然是可以做得到,畢竟大大麻煩。而且楊昭又是極樂正宗宗主摩訶葉的徒弟,這個靠山也讓楊素為之忌憚三分。所以假若楊昭能夠聽話,那麼自然上上大吉。小王爺真正心意究竟是怎麼樣,楊素自然不可能只憑這麼一句客氣說話就判斷得清楚,但至少這卻是個好開始。心念及此,楊素麵上笑意更濃。他腳下快走兩步,上前道:「殿下說笑了。殿下為太子嫡長,將來要負起這大隋萬里江山的重擔,又何來什麼無所事事可言。」言語間放眼向小王爺身後一瞥,道:「藥師賢侄也來了,好,好,好啊!當年諸葛武侯雖得其主,可惜不得其時,以至於竟無機會將其經綸妙手施展於九州。今日你這位再世卧龍,卻要勝過諸葛武侯多矣。」言畢呵呵長笑,狀甚欣慰。
正因為各懷心思,霎時間楊昭和李神通的面色,就不其然地浮現出異樣神情了。旁邊的楊素、楊約、李靖等人看在眼裡,不禁各自都覺得奇怪。只是假若就此開口詢問,未免唐突。故此人人都裝作沒看見。只有尚衣奉御兼左翊衛鷹揚郎將蕭瑀依仗長輩身份,不管不顧,開口便問道:「咦,昭兒你和李千牛以前認識的么?怎麼你們神情都這樣古怪?」
那個什麼楊冰冰,根據他自己的記憶,「原著」裡頭根本沒這個人。不過話又說回來,「原著」中也只提及楊素的兒子楊玄感,卻沒提及楊玄感還有楊玄挺、楊玄縱、楊積善等幾個兄弟。那麼現在即使再多出個女兒楊冰冰,應該也不算怎麼奇怪。奇就奇在看眼前這個架勢,這楊冰冰分明甚是受寵,但偏偏不但自己沒有聽說過,連李靖也沒聽說過,那可當真蹊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