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兵天子》妖禍眾生篇

第549章 舊日情債今須償(三)

妖禍眾生篇

第549章 舊日情債今須償(三)

楊冰冰的語調,也隨之變得輕快起來,喃喃道:「就在這時候,大哥哥他出現了。其實,那時候他自己也只有十歲而已。但他是長老唐千張的徒弟,前程不可限量,在門內也很有分量的。他幫我辦理了娘的後事,然後又把我接去他的屋子裡住,更開始教我學武。練武很辛苦,可是每天回到住處,都有熱騰騰的飯菜,而不再只有四堵冰冷牆壁。有他在,唐門別的小孩也不敢再欺負我了。回想起來,或許……那時候的我是最幸福的吧?」
昔日在楊素的越國公府上,小王爺和楊冰冰有過了一夜肌膚之親。當時楊玄感被做了手腳,小王爺認為他不會再有機會覺醒為再世霸王了。所以就在暗地裡作了決定,只要時機合適,便正式向父王、母妃提出,迎娶楊冰冰過門做河南王王妃。兩家門當戶對,想來好事必無不諧之理。
唐門是個龐大組織。門下弟子加起來,至少也超過了萬人之數。六大部主之下,分成「金、銀、銅」三階殺使。其中金階只有六人,銀階十二人,銅階三十六人。銅階殺使的修為,約莫就和小王爺當日初初離開大興,從寧道奇與梵清惠手底逃脫時候的水平差不多。雖然距離真正的一流高手還頗有差距,但在江湖上的平均水準而言,也算得中上了。
可是接下來第二日在太極宮中,楊玄感就突然覺醒了前生記憶,成為再世霸王。而事前小王爺做的手腳,卻似憑空消失了一樣,並未發揮出預定作用。這當中究竟有什麼蹊蹺,事後小王爺也推想過很多次,卻總是到了最關鍵時刻,就不敢,也不願再想下去。
小王爺「啵~」地重重吐了口氣,忽然間移過位置,坐到了楊冰冰身邊,霸道地伸臂用力摟住了她僅盈一握的纖腰,問道:「那麼,他就是我在南鄭城見到的唐十三?」
「從何說起?那麼……就從二十年前說起吧。」明白自己沒法子可以抗拒那種溫暖感覺的楊冰冰,無奈,卻也如釋重負地嘆了口氣,終於放棄了那本來就沒出全力的掙扎與反抗。澄亮如星的雙眸之內,忽爾籠罩了一層濃霧。她幽幽道:「二十年前,蜀中唐門之內,有位年輕女弟子,名字叫做唐丹鳳。她天分不算很高,可是性格卻很倔強,無論什麼事,都從來也不肯認輸。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她才剛剛二十齣頭,已經能夠從諸多同輩中脫穎而出,成為唐門銅階殺使。」
楊冰冰黯然道:「具體究竟是怎麼樣的,唐丹鳳——也就是我娘——生前從來就沒對我詳細說過。只不過,當時唐門其實是比較傾向於支持南朝勢力的。後來南陳滅亡,蜀地內凡是支持過南朝的大小幫會門派,統統都被掃蕩了個乾乾淨淨,只有唐門卻不受波及。或許……可能……是因為他吧。可是……」
小王爺聽聞這話,卻是只能苦笑而已。楊素這般行徑,想來其實未必全因為負心薄倖。事關當年獨孤皇后當年性情十分剛烈,向來就不喜歡男子多納妻妾的行為。尚書僕射高熲為國之棟樑,早年地位甚至還高過楊素。他原配妻室去世之後,獨孤皇后曾有意介紹一位名門淑媛給他以作續弦夫人,高熲當時婉言謝絕了。但過不多久,卻有人向獨孤皇后打小報告,說高熲已經又納了好幾房美貌妾室在家中。從此獨孤皇后對高熲漸生厭棄之心,加上後來的種種事情,終於使高熲被罷官革職。前車之鑒不遠,試問楊素卻又怎敢公然做出納娶江湖女子回家?
楊冰冰眉宇之間,驟然籠罩了一層怨憤之色。恨恨道:「可是楊素卻沒有迎娶我娘過門,甚至只是納她為妾也不肯。平南戰事完結之後,楊素就獨個兒回了大興,卻把我們母女倆拋下在蜀中。他倒逍遙快活,可是我們母女卻……」言尤至此,她禁不住緊咬銀牙,一時間竟不能繼續說下去。
只不過往事已逝,如今再多說亦屬無益。小王爺不願看見楊冰冰沉溺在過往的仇恨之中,雙手用力緊了緊,問道:「那麼之後呢?」
小王爺越聽越是瞠目結舌,失聲道:「什麼愛伊威?那是……那不是……」心下暗道:「該不會就是AV吧?難道這個什麼大哥哥,竟然也和自己一樣,其實是穿過來的?還『犯我強唐者雖遠必誅』,『還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難道他是『鐵血』的網友?」正在胡思亂想之間,楊冰冰卻困惑地蹙眉道:「我也不知道什麼是『愛伊威』啊。每次人家問起來的時候,大哥哥總是不肯解釋給我聽,可是卻摸著我的頭,讓我要趕快長大,然後他親自和我一起愛伊威。回想起來,我也覺得好奇怪哦。」
楊冰冰這樣子懷念她那個大哥哥,小王爺雖然明知道自己確實是楊冰冰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可心中仍然一陣酸溜溜的。忍不住問道:「冰冰,你這個大哥哥,究竟是誰啊?」
楊冰冰搖頭道:「唐門弟子,除去門主和各部部主的子女以外,其他人在成年之前,其實都是沒有名字的。不過,大哥哥在空暇時候和我聊天,最喜歡說的就是他將來的理想。他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上天讓他來到這個地方,就是為了讓他來干一番大事業的。他要練好武功,先當上唐門門主,然後再起兵席捲天下,使天下只有『一唐』。他還說,到時候取了江山,他要繼續南征北討,先把突厥人和吐蕃人、回鶻人、吐谷渾人都殺光,再把東北大森林裏面的野豬人滅種,最後渡海過去,把東瀛島上的男人都殺光,女人搶回來天天表演愛伊威,讓天下人都知道,明犯我強唐者,雖遠必誅。大哥哥又說,要做的事太多了,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他要十三歲就成為天下第一高手,然後二十六歲取得江山。所以他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就叫做唐十三。」
「……是這樣啊。」小王爺幾乎無語了。聽到這裏,他已經可以百分百地確定,這個原版的唐十三,不但絕對也是穿的,而且多半還是個以前專門在網路上指點江山的鍵盤政治局。這傢伙對當時還只有三四歲的楊冰冰說這種瘋話,看來同時也是個死蘿莉控,想要玩蘿莉養成之類的遊戲。哼!可是他怎麼也沒想到,到頭來還是被本王爺飲了頭啖湯吧?死得好,死得妙,死得呱呱叫啊。
原本因為小王爺而逐漸溫暖起來的雙手,重新變得冰冷,並且更不停地顫抖。楊冰冰冷聲道:「唐門弟子,只有在門內居住的最基本權力。其餘一切生活所需,都必須通過執行門內分派的任務來獲取酬勞。白衣弟子向來乾著最臟最累最危險的活,拿的報酬卻也最少。那時候,娘剛剛生下我不久,身子根本沒調養好,卻已經不得不出外廝殺拚命,以賺取賞金來養活我。就在我三歲那年,唐門和川北的黑炎幫扛上了。娘奉命出去暗殺他們的副幫主。我照常留在家裡等她,可是沒想到,這次我等回來的,只有一具冰冷屍體。」
楊素從大興城逃走時,除去長子楊玄感以外,無論親生兄弟楊約還是另外兩名兒子楊玄挺、楊玄縱都沒來得及帶走,偏偏就帶了這名楊冰冰。由此也可見到,在楊素心目中,這名私生女兒,卻是比自己的兄弟和其他兒子都更加重要的存在了。
既不是悲傷,也沒有激動。楊冰冰眉宇間所有的,就只有一片教人心痛的木然。然而,融化這片木然的並非小王爺,而是她自己。更準確地說,是在她記憶深處的那個人。緬懷的笑意不自覺從唇間綻放,這剎那間,隆冬寒夜也彷彿變成了春暖花開時節。
小王爺聽到這裏,心中已經有數,介面道:「這個人就是楊素,對不對?他因為這原因,所以就此和唐丹鳳有了關係?」
在楊昭印象中,楊冰冰就像是一朵盛放于溫室里的嬌艷鮮花。精緻美麗,卻難經風雨。假如脫離了養花人的細心呵護,那麼這朵鮮花,便只怕根本連半天也活不下去。可是直至剛才她除下斗笠,揭開遮蔽真容的紗幕為止,始終表現得不亢不卑,進退有節。談話間更能巧妙地掌握住節奏,讓人不知不覺間便被她牽制住。即使不論那身驚世駭俗的高深修為,單憑這待人接物的手段,就已經當得起領袖唐門而有餘。記憶和現實之間的反差如此巨大,霎時間猶如當頭一棒,把小王爺整個人都給打懵了。
隨著楊玄感覺醒與楊素公然謀反,和楊冰冰之間的婚事,當然也就再無從提起。可是小王爺這段日子以來,卻也從來沒有忘記過她。不過,當日凈念禪院之戰,根本就不見楊冰冰的蹤影。事後楊素授首,其麾下勢力樹倒猢猻散,楊冰冰更似人間蒸發,徹底從所有人的視線中消失了。就彷彿,她這個人的本身也只是個虛幻不實的假象,根本從來未曾存在過一樣。
楊冰冰精神稍得振作,低聲道:「娘被楊素始亂終棄,即使武功不弱,可是外面風大雨大,她帶著還未滿周歲的我,又能有哪裡好去?沒奈何,只好重新回去唐門。然而唐門作風保守,對於門下弟子與外人嫁娶的行為,向來都十分排斥。那時候,前任門主唐游剛剛喪生於凌雲窟內。新任門主的,正是唐無衣那老匹夫。他知道娘和楊素的關係,不敢把娘趕出去,可是卻取消了她銅階殺使的職位。」
楊冰冰面色微微一紅,似乎下意識地想要掙扎,卻終於還是柔順地依偎在小王爺懷裡,道:「不是,大哥哥……並不是你見過的唐十三。大哥哥天賦奇才,不管再艱深的武功,他都能迅速掌握,並且修鍊到最高深境界。十三歲那年,他的武藝已經練成了。雖然平時並沒有展示給別人看,可是唐千張師父卻認為,不管門主唐無衣還是毒王唐毒,都已經不是大哥哥對手。當時,外面都傳說天下第一高手是極樂正宗的宗主摩訶葉,大哥哥於是雄心勃勃,要去大興和摩訶葉決戰,奪取天下第一高手的寶座。」
這實在是太奇怪的一回事。但……如果唐門門主唐十三,就是楊冰冰的另外一個身份的話,那麼出現這種情況就說得通了。心中想到這裏,楊昭終於長長地吐了口氣,從之前那種「僵硬」的狀態中恢復過來。而就在這一刻,他赫然發現原來在自己的意識反應過來之前,身體已經率先行動,用力握緊了楊冰冰那對柔若無骨的冰涼小手。
溫暖的熱力,從掌心處直傳進了心裏。這種安全而滿足的感覺,從「大哥哥」去世之後,就再也沒有過了。彈指之間,楊冰冰眼眸發紅,下意識地低下頭去,想把自己雙手從小王爺掌心抽回去,可是小王爺卻握得極緊,就彷彿惟恐自己一放手,楊冰冰就會再度消失得無影無蹤一樣。她嘗試了好幾次也沒能成功,忍不住嗔道:「放手啊,你捏得人家好痛。」
小王爺「啊~」地一聲輕呼,這才意識到自己忘形了。雖然並未放手,卻也立刻把力量收回好幾分。他喃喃道:「冰冰,你……居然是唐十三?這究竟……到底……唉,真是從何說起?」
楊冰冰頓了頓,續道:「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蜀地本來是南朝屬地,但後來南朝發生『侯景之亂』,北周乘機將蜀地收入囊中。蜀地之內,南北勢力由此相互混雜,爭鬥廝殺無日無之。這狀況一直持續到大隋立國,也仍未改變。楊堅……當今天子,登基后矢志統一南北,結束這紛擾亂世,於是派遣了他心腹信重的大臣入蜀。表面上,只說是為了監督建造水軍船隻,以方便日後興師南征。實質卻是為了收拾蜀中的混亂局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