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軍閥》第四卷 川省督軍

第一百六十一章 逃命的蔣百里

第四卷 川省督軍

第一百六十一章 逃命的蔣百里

但是在逃跑過程中,由於川軍追擊甚急,參謀長蔣百里、副參謀長張承禮、財政廳長黃大暹、警察廳長雷飆等人便與戴戡分道,帶著衛兵數十人單獨行動。
得到張勳復辟后,大驚失色,作為護國戰爭三個發起者之一元勛,楊興別無選擇,只有一面發表通電,聲討張勳與清室。
這一招效果相當明顯,於是一回頭劉軍長就氣急敗壞在電話上對著他大吼起來了——你要老子表明態度?那好辦,你先把守電話局的那幫渾小子給我撤了!
一看楊興竟然準備率軍向北討伐張勳,熊克武等人大惑不解道:司令,我革命力量遍布南方各地,奈何司令率部向北討伐?
反觀四川這邊,很多秀才先生們扛不動大槍,但事關桑梓福利家族幸福,他們自然不肯落於人後,也成群結隊地蹲在省議會、國會,或是電報局子、報館之類的輿論中樞幫腔吵架。
可是劉軍長派出去打電報的辦事員們,跑到電報局一看卻全都傻了眼,因為大部分電報局都被戴秀才派去的兵監控起來了,還特別申明,嚴禁拍發劉師長的電報。
唐繼堯於7月16日發出「銑」電,威逼劉存厚率部移師北去,讓出四川,否則自己將親率三軍,弔民伐罪。
在接到通電的時候,楊興則率領護國軍主力趕到簡陽,此為基地,派出數路偵騎,以坐觀黔軍、川軍戰爭。
而戴戡的直接後台老板劉顯世,同樣也指望著能在四川分一杯羹,因而與雲南保持高度一致,派王文華率黔軍主力入川援戴。
當楊興在簡陽看見蔣百里的時候,只見蔣百里再無往日儒雅風範,渾身衣服被荊條割裂成數塊,臉上也青一塊紫一塊,走路則是一搖一擺。
而劉部一看,擋下的乃楊興所部護國軍,大家都是川軍,派出信使,聲言這幾個人乃黔軍余部,希望能將其引渡到劉部。
耷拉著腦袋,黃大暹點頭道:楊軍長,確有此事,但是你知道,這不應該怪罪與戴將軍無關,川軍攻勢甚猛,有小部未退入皇曆城,固有此等災禍。
你敢罵我「侵略鄰封」,我就罵你「爭權叛變」,遣詞造句正是此輩秀才的長項,那幾天大家玩得很是不亦樂乎。
楊森也勸解道:軍長,誠如斯言,在上次川滇戰爭,這次川黔戰爭中,滇黔二軍不惜放火焚城,引起川民共怒,若是將軍再次率兵救援的話,必然引起川民痛恨亦。
在封鎖電報局的同時,戴秀才又通知各色人等,定於7月4日召開軍事會議,並要劉存厚一併出席,準備在會議上對劉發起輿論攻擊,以便先聲奪人。
儘管道義上的大文章做不通,但戴秀才也和羅督軍一樣,很樂觀地相信自己手裡的槍杆子比較有發言權。7月5日晚間,他向劉存厚徹底攤牌:出動黔軍主力七個營,強行接收成都西、北兩門的防務未遂后,即向駐北校場的川軍留守部隊發動進攻。
楊興一聽,原來是永川人,當即笑道:哦,既然是永川人,那麼我聽一些川中父老所述,在交戰當日,黔軍行為之惡劣更甚於滇軍,交戰第一天就有部分亂兵藉機四處放火,燒毀民房,並趁火打劫。此等議論,可否為師?在戴戡部敗走成都之時,是否以大火阻攔劉存厚部攻擊,一把大火,導致了三千余民宅被毀,6千余余鄉親被燒死。
戴戡被劉存厚包圍后,外無援軍,只有依靠駐紮在四川的英法臨時代辦調停,根據協議,劉存厚大開南門準備放戴戡逃走,但戴戡懷疑劉存厚使詐不敢從南門逃走。
蔣百里一聽,將帽子往地上一扔道:楊征東,在護國戰爭的時候,你是一等一的好漢,如今戴循若遇難,正被劉存厚所部追趕,希望你能派出軍隊前往救援。
雙方一交戰,黔軍不利,被迫退回皇曆城。
楊興頗有點心動,要知道,在歷史上,蔣百里大名,早就如雷貫耳。但是楊芳毓緊緊拉住楊興道:軍長,萬勿如此。民心不可失,若是總長干冒天下之大不韙,出兵攻擊劉存厚,必然令川民引以為恥,這幾年將軍積累的聲望,也將失去啊。
而蔣百里等人則一面讓衛兵抵擋,一面率部向東逃跑。
而讓人吃驚的是,在眼前看到一個熟悉的人,怎麼越看越像黃健翔,驚問其名,這個翻版黃健翔要了兩碗開水,嘀咕嘀咕喝了一通后答道:總長大人,本人名叫黃大暹,字孟曦,乃四川永川人。過去擔任川省財政廳長,在段祺瑞組閣后,應梁任公所邀,現在為財政次長,但還未上任。(在真實歷史上,蔣百里作為梁啟超又一個土高徒,在戴戡任命為督軍后,是被任命為參謀長,但是其是否到任,史書並無明確記載。)
傍邊的黃大暹一看,也說道:楊軍長,我知道你這幾年在川北新政,成績迥然,若是你能出兵解救戴循若的話,我等也以將軍馬首是瞻。
看著二人,臉上陰晴不定,背叛人民,還是順從民意。
而此時,楊興部一個騎兵小分隊正好搜索到此,聽到前面槍聲大作,當即趕到。
況且聽說楊興已經率部已經趕到簡陽,當即建議大家往簡陽方向逃竄。
旁邊楊芳毓道:軍長,萬勿如此,此時黔軍與川軍正在酣戰,我等若是加入,勢必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啊。何況如今滇黔聯軍延綿不絕的開到,顯然有再次凌駕我川省之勢,敵我之分,恕難知亦?
要說這個黃大暹如何條理清晰,反應靈敏,我們看下他的曾孫就知道了,黃大暹曾孫黃健翔,就是那個激情足球解說員。
蔣百里等人在華陽、簡陽交界處的龍泉輔百合寺鷂子壩休息時,遭到鄧錫侯部何繩武連連突襲,蔣百里一看,暗想大事不妙,如果被劉存厚部抓住,必定此命休矣,如果南逃,鄧錫侯布下天羅地網,如今之勢,看來只有向東逃命了。
一面通過各基層組織,在川東數府舉行聲勢浩大的群眾集會,聲討張勳罪惡,聲討清室頑劣。
就在駐川滇軍出動的同時,雲南的唐繼堯、貴州的劉顯世也以討伐謀「叛」的劉存厚為名,派出了各自的援川部隊。
於是川黔之戰又告爆發。
在目前《四川軍閥史》中,還保留了其1917年3月份提交給全國財政會議議案及呈四川省長文,條理清晰、剖析中的,頗不乏憂國憂民之心,端是人才難得。
楊興微微一笑,吩咐眾人執行。
另外值得一提的這個黃大暹為重慶永川人,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為財經人才。
楊興笑而不語,熊克武驚問道:司令,北方成都乃羅佩金、戴戡、劉存厚諸部,將軍下令,凡阻擋本軍進發的,都被視為張勳、清廷餘黨,大軍將對其進行消滅。難道司令決意消滅羅佩金部,戴戡部,劉存厚部,以此挑起戰爭嗎?
更為重要的,劉存厚在背後支持彈藥,支持糧餉。
可以說,梁啟超在其時已經將四川看著中國進步黨復興的希望,將其看著與北洋、南方國民黨分庭抗禮的基地,在這種情況下,戴戡怎麼不虛與委蛇,以圖從中漁利呢?
而這個黃大暹,在梁啟超被段祺瑞任命為財政總長后,反被梁啟超延攬為財政次長,要知道梁啟超根本不是財政人才,如此看來,這個黃大暹應該是不可多得的財政人才。
蔣百里一看,幾乎聲淚俱下道:楊將軍,若是你能救得戴循若一命的話,我,我蔣百里此身甘願任由你驅使。
百里一看,所部乃楊興所部,連忙央告帶隊班長,說出大家姓名,並且聲言在護國戰爭的時候,曾經與楊興有舊,希望能保證其周全。
一面趕往重慶諮議局,召開會議,發表一番講話,要求諮議局通過決議,且發出通電以決議對張勳、康有為及其黨羽判處極刑,要求勒令清室搬出故宮,取消清室優待條例。
楊興一聽,頗為心動,要知道蔣百里、黃大暹如此表態,代表著什麼,代表著與梁啟超的中國進步黨聯合,要知道蔣百里是繼蔡鍔、戴戡之後,梁啟超唯一的軍事希望。
但是在戴戡兵敗后,好像這個黃大暹攜帶大批浚川源銀行鈔票,被鄧錫侯團所捕獲,慘遭殺害。
在羅佩金遞交的電文如此描述,黃被拿獲,至茶店子(在龍泉驛)慘遭殺害,割肝充飪,其眷屬受逆軍姦淫奇辱,無所不至。逆軍殘忍,雖流賊盜寇,無以過之,合電奉聞。
而這時,北平的張勳為了拉攏四川軍閥,以宣統名義,封劉存厚為四川巡撫,而劉存厚畢竟在護國戰場上起義,也算是個識時務的,非但不敢接受這空頭的巡撫職銜,還打算通電全國反對復辟。
如此之下,雖然劉存厚嫡系只有1萬多人,但是控制在手的,也還是有2萬餘人。
為了彰顯自己決心,在諮議局會議中,楊興下令再次組建護國軍,準備經過成都、西安討伐張勳。
要說梁啟超的中國進步黨,鄧公父親好像就是中國進步黨黨員,任廣安縣警察局長這樣一個官職,在戴戡兵敗后,鄧公父親也害怕被仇家追殺,故才將鄧公送往法國留學。這個信息是筆者參觀鄧公紀念堂的時候,好像就有這方面介紹。
當然,唐督軍還說了,如果劉願意投降,他也可以不咎既往——唐繼堯這哪裡還是什麼「弔民伐罪」的檄文,完完全全是一篇赤裸裸的吞併宣言了。
鍾體道、劉成勛等人,因為害怕所部戰鬥力太差,派出主力前來支援劉存厚作戰。
那年頭通訊事業不發達,要迅速表明態度,就只能通過打電報這種洋玩意兒——所以戴戡控制電報局子,就是不想讓劉師長有表明態度的機會。
劉存厚心知不妙,一如既往裝病,稱自己身患瘧疾動身不得,僅派其軍法處長吳榮代表出席。果然會議一開始,戴戡便嚴厲譴責劉存厚接受宣統所任偽職,責他通電取消。但儘管戴秀才聲色俱厲,與會的各色人等卻不甚買賬,紛紛在場下嘀嘀咕咕,說人家這還沒接受呢,又怎麼談得上取消?
而帶隊班長秉承楊興意旨,聲言本部前來,只是為了調解,別無它意,此三人乃戴戡部高級將領,暫時由本部收留,以便將來調解。
要知道,戴戡帶入四川的僅僅5千餘人,再加上收編各地警察,也只有7千餘人,而劉存厚雖然在劉羅戰爭中損失較大,但其時有軍隊1萬多人。
逃出成都后,戴戡部兵分兩路,一路由戴戡、熊其勛帶著大隊人馬往南逃走,以與正在進攻仁壽的滇軍會合。
在逃跑過程中,副參謀長張承禮逃跑不及,被流彈所中,被斬殺于道路旁。
如此何繩武別無他法,又害怕兩軍起衝突,如此之下,只有回撤後向鄧錫侯報告。
當然,由於穿越的緣故,楊興雄踞川東,有雄兵8個旅超過3萬餘人,在護國戰爭中屢次擊破強敵,當然毫無疑問的發電給楊興,要求其前往成都調解雙方矛盾。
就在劉存厚得知他被任命為「四川巡撫」的時候,戴戡也得到了同樣的消息。他迅即派兵控制了各個電報局,不讓劉存厚打出辯誣的通電,打算就此做一篇好文章。
苦守十三日,終致不支,戴戡乃掛印于省議會,喬裝突圍,從南門逃走,於7月18日在百裡外的秦皇寺被劉存厚部追擊而陣亡,戴戡死時,年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