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軍閥》第六卷 南霸天

第三百五十五章 勇士號飛機

第六卷 南霸天

第三百五十五章 勇士號飛機

但隨後,譚根則因為得罪陸榮廷、龍濟光,被他們陷害,而逃到美國,現在在美國經商。
其次,楊仙逸也向楊興推薦譚根,譚根與馮如、林福元三人並稱為中國近代航空先驅,論知名度,在國內馮如是第一人,但在國外,尤其美國老一輩華僑心目中,則首推譚根。
在中國,在世界航運史上,波音公司第一任總設計師竟然來自中國,而他的名字則叫王助。
在慶功會上,楊興說出自己憂鬱,由於在廣州,沒有相應機械設備,建議大家搬遷到成都,建設成都飛機廠。
熟知大麻危害的楊興當然不許,連連加以勸阻,到最後竟然強制命令,空軍的補給將放在最優等,所有飛行員,飯菜管飽,上飛機前,必須吃1斤豬肉,否則不能上飛機。
楊仙逸等人大驚,雖然孫文、張學良等人非常注重中國空軍,但僅僅是注重而已,想不到楊興不但提供人力物力財力,而且在生活細節上還大家考慮。
在這個聲音的感染下,人群騷動,大家不約而同的高舉著雙手,指著遠方那個小黑點,高喊著,有的不顧維持秩序警察勸阻,向前方奔跑著。
楊仙逸等人也顯得熱忱頗高,不但同意到四川創業,更為重要的向楊興推薦了大量的中國第一代飛行人才。
過去李鴻章說國家無海防,整個國家國防就名存實亡。
第二天,在楊仙逸陪同下,楊興接見了王助。
王助顯得異常興奮,但又有一點不解的問道:總司令,你讓我利用與波音公司的老關係,購買波音10%的股份,作為持股人,要求波音公司每年培訓15名設計人員?須知道,波音公司現在只是美國一個三流飛機製造廠?
楊興解釋道,在未來,飛機絕對要做到快,機身絕對不可能永遠由木頭製造而成,其主要部件必然轉換為密度較小,硬度很大的鋁合金焊接而成,而在貴州已經發現一個大型鋁礦,已經建立起一個大型鋁礦廠,每年生產鋁礦大概有5千噸,如此完全可以保證飛機製造之用。
1918年任海軍部福建馬尾海軍飛機工程處副處長,併兼任飛潛學校專業教官。
比如,為了提高飛行員飛行過程中精力與體力,國外的做法是飛行員必須吃一斤牛肉,而我們國家積弱成貧,楊仙逸等人做法竟然是吃大麻。(我聽台灣張友驊在鳳凰衛視上講的),而我國由於經濟發展落後,國民政府難以供給這樣多肉,因此,為了保證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處於亢奮狀態,主要通過食大麻達到的。
楊興顯得非常平靜,一面給大家倒滿茶水,一面笑道:王先生,你也知道,國外航空業異常發達,而我們國家航空業則剛剛起步,要發展我們自己的航空事業,我認為只有通過這種方式,用母親孕育小雞,如此可以帶動我們航空業的發展啊?
1905年考入煙台海軍水師學校。
王助抿了一口茶,良久笑道:總司令,波音公司這幾年雖然發展很快,但聽聞其資金壓力頗大,購買10%的股份,大概需要2百萬大洋。花費如此多的巨額資金,是不是有點得不償失。總司令,你看這樣可以不,將這2百萬大洋用在國內航空事業上,如此是不是更好一點。
毫無疑問,王助首先被楊仙逸提起。
在眾人熱烈的掌聲中,這架中國人自己製造的飛機被命名為勇士一號。
王助,1893年8月10日生於北京。
毫無疑問,楊興先是向王助描述這幾年西南地區發生的變化,然後將自己的航空發展藍圖托出后,聽到蓬勃的航空藍圖后,王助顯得異常激動。
到最後,大家被迫各退一步,由楊興的警衛長楊大牛代替楊興,坐在副駕駛上,繞廣州飛行一圈。
此外,飛行員衣著也太單薄了,除了有一個皮帽能夠裹住臉,其他的就是陸軍防護了,想到前世看到一個個空軍神采飛揚,當即與楊仙逸等人商討,只要是國外有的飛行員裝備,中國也一定要裝備,可能質量有點差距,但不能在起跑線上落後一步。
楊興目光鼓勵道:「楊仙逸,黃光銳、楊官宇、周寶衡,各位仁兄,我們都是年輕人,應該有年輕人的拼搏精神,應該有年輕人的創業精神。
楊興解釋道,在西南地區,有很多崇山峻岭,分佈著很多質地不錯的森林,將飛機廠搬遷到成都,可以很好的利用這些楠木。
不過,現在一切發生改變了,由於楊興穿越,這些飛機設計、製造人員、飛行員的命運,完全改觀。
看到中國人在自己眼前實現了飛天的夢想,一些穿著長衫、留著長長的鬍鬚的老人、學者熱淚盈眶,有的竟然相擁而泣。
楊興大驚,笑道:我嘛,大家都知道的,我對技術人才、經營人才特別看重。這樣吧,仙逸,你我分別修書一封給譚根、王助吧,讓他們趕快回來,為我們祖國航空事業盡一份力。
如此害得楊仙逸連連向眾人解釋,向眾人保證,飛行絕對沒有任何問題,黃光銳會安全無恙的回來。
在「國民政府萬歲」、「國民革命軍萬歲」的歡呼聲中,黃光銳打開艙門,向眾人飛飛手示意后,跳下飛機,來到楊興身前。
楊興解釋道,西南為中國的大後方,現代國防工業應該建在敵人打不到的大後方,而不是建在廣州這個沿海地區,若是中國與列強一開戰,列強立馬佔領廣州,佔領我們的飛機製造基地,如此這個仗不用再打了。
1916年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獲航空工程碩士學位,應聘在美國飛機工廠工作。
隨著小黑點越來越清晰,隨著大家再次清晰的看到飛機的全身,隨著飛機平穩的停止在草地上,人民顯得更加激動,叫好聲,歡呼聲響徹四方。
1910年7月19日,譚根製造了船身式水上飛機,參加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萬國飛機製造比賽大會,因其飛機性能良好、設計先進,奪下冠軍。
我現在認為,在數十年後,若是沒有飛機,一切白搭。
1915年畢業於德蘭姆大學,獲科學學士學位。后又奉命赴美國深造,進麻省理工學院學習航空工程。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極大地鼓舞了喜歡研究的譚根,他省吃儉用購買機械書籍,半工半讀,進奧克蘭中學學習機械。1906年,馮如集資在奧克蘭創辦飛機製造工廠,因與譚根年齡相近(馮如比譚根大6歲),大家都來自四邑,且志趣相投,兩人成為要好的朋友。
1910年考入英國阿姆斯特朗海軍大學,后又進入德蘭姆大學學習機械工程。
國民政府初建,財政困難大家當然心知肚明。想不到楊興一下拿出100萬銀元建立中國飛機發展基金,想不到楊興準備建立真正的飛機廠,而不是在廣州那樣小打小鬧的裝配廠。
在隨後慶功宴中,楊興與一批飛機製造元勛交談過程中,中國飛行員一些做法讓楊興感到陣陣震驚。
看到周圍一遍歡騰,楊興顯得興緻非常高,執意讓黃光銳載著自己繞廣州一圈。
想到上個月陳余、歐陽琳來報,劫掠了三艘日本貨船后,所得財物已經超過200萬大洋,如此推算,每年通過南海海盜這一有前途的生意,每年至少有2千萬大洋進項,如此看來,這200萬資金壓力,是沒有問題的。
就在眾人擔憂之中,在遠方天際傳來清徹的發動機轟鳴聲,接著,大家看到一個小白點,不知道是誰喊道:那,那,那就是我們的飛機。
在聽到楊興肯定回答后,王助毫無保留的表示同意,表示自己願意前往美國,與波音公司談判購買股權事宜。
但是,接下來不安再次在人群中擴散,有的人顯得不安,有的人擔心黃光銳在飛行過程掉落,有人擔心黃光銳回不來。
一個月後,王助匆匆趕到廣州,楊仙逸當即將楊興策劃的航空發展藍圖轉遞給王助。
1923年2月,國民政府在廣東舉行盛大的飛機試飛儀式,在萬眾矚目中,中國第一代試飛員黃光銳載著大家親手研製、製造的飛機在眾人熱烈的掌聲中,消逝在眾人視野之外。
因此,興決定拿出一百萬個大洋,作為中國飛機發展基金。興成立成都飛機廠,在四川大學,重慶大學,在廣州正式成立航空班,為了祖國航天事業,希望大家不辭艱難吧。」
聽到楊興這個冒險要求,這可嚇壞了眾人,大家拚命的拉著楊興,堅決不同意。
楊興雖然顯得萬分無奈,顯得無比沮喪,只有目送黃光銳、楊大牛等人再次消逝在視野中。
1907年,譚根得到親友的資助,進入美國希敦飛機實驗學校學習,深入研究航空理論和飛機構造技術。
飛行非常成功,看著黃光銳、楊大牛等人再次走下飛機,楊興顯得無比遺憾,對眾人說道:「飛機,是中國的明天。飛行員,勇敢者的職業」。
1909年煙台海軍水師學校畢業,奉派赴英國深造。
譚根原名譚德根,1889年出生於廣東開平長沙愛民東升村,少年時因家庭貧因,被「賣豬仔」到美國三藩市,先在機械廠當學徒。
楊仙逸大喜,在眾人目光中,各修書一封,火速發給人在福建馬尾的王助,人在美國經商的譚根。
看到楊興使出渾身解數勸解,剛剛投靠國民政府的廣東省省長唐紹儀也出面規勸道:「大家知道王寵佑吧,也就是合川鋼鐵聯合公司總經理,他原來僅僅是漢陽鋼鐵公司的一個工程師,被總司令說服,在合川開礦后,現在成為中國的鋼鐵大王。」
1914年,譚根得知孫文先生因反袁失敗而遠走日本,他前往東京輾轉面見了孫文,孫文認為他是革命軍未來發展所需的人才,便極力邀請他回國擔任中華革命軍飛行隊隊長。譚根欣然回到廣州任職。次年7月,奉命籌建廣東航空學校,任飛行主任。
譚根在1911年曾回過中國,參加了廢除中國封建帝制的革命。
1917年任美國波音飛機公司第一任總工程師。年底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