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軍閥》第十一卷 埋頭苦幹

第六百四十章 備戰與改組

第十一卷 埋頭苦幹

第六百四十章 備戰與改組

航空學校校長:楊仙逸
如此常規部隊數量雖然沒有增加,仍不到150萬人,但若加上退役軍人,各地民兵,屯邊師,在戰時軍人人數可以擴編到800萬規模。
4、完成西北鐵路、華北鐵路建設,在新疆、在外蒙古、內蒙古、寧夏、甘肅修建50個飛機場。
9、由軍情處出面,對流落在中國東北,上海的反斯大林分子、勢力進行資助,鼓勵其反抗斯大林的野蠻統治在國內輿論方面,決定採取多項措施以讓國民再次認識到蘇俄對中國國家主權威脅:
……
1、建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在各省、各縣建立分會,作為民間協會,由武裝部提供必要的經費,以幫助退役軍人在社會上獲得體面的工作。
海軍司令:溫樹德
陸軍大學校長:蔣百里
1、制定野戰部隊、地方部隊,後備役軍官體能考核標準,每年對所有的現役軍官,退役軍官進行體能測試,對不能達標的,野戰部隊轉地方部隊,地方部隊轉後備役,後備役的直接退出軍籍。
3、每年向德國派遣50餘名現役軍官到德國軍校學習,每年向德國派遣10名空軍軍官前往美國飛行學院學習。
5、進行裁軍,對中日戰爭中徵召的軍隊,按照參戰與未參戰,立功與未立功的方式,按照不同標準發放退役費。特別是上過戰場,立過功的,受到傷的,給予特別的優待,包括保送到學校學習,推薦進入鐵路部門,水利部門等部隊。
1、加強在華北、西北、東北地區屯邊工作。通過從內地徵召,或者退役士兵,在新疆、內蒙、外蒙古、寧夏、黑龍江各地再建立20個屯邊基地,由政府統一提供農具,資助建設房舍,參加屯邊的,政府在前五年每年補助40個大洋,完成屯邊任務后,10年後土地歸屯邊國民所有。
在三北地區,建立20個屯邊師,東北地區建立8個屯邊師,內外蒙古建立6個屯邊師,新疆、甘肅、寧夏建立6個屯邊師。
西北軍區司令部蘭州,司令員員楊森,轄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5省,包含4個步兵軍,2個空戰師,1個裝甲師,2個騎兵師,主要防止蘇聯中亞力量對中國的擴張。
8、重點加強炮兵、坦克、裝甲兵,空軍人才培訓,部隊建設。
華南軍區司令部廣州,司令員顧品珍,轄兩廣、福建、江西、湖南、台灣等5省1特別區,包含3個步兵軍,2個空戰師,2個裝甲旅,南海艦隊等部隊。
3、組織20餘個地質勘探隊對東北、西北、華北地質資源進行勘探,對由開採價值的,政府資助國內各大財團、各屯邊團對礦山進行開採。
海軍學校:沈鴻烈
東北軍區司令部由瀋陽遷往長春,以應對蘇俄威脅。司令員為李宗仁,轄東北三省與綏遠,包含4個步兵軍,2個空戰師,2個裝甲師,2個騎兵師,一個北方艦隊,主要防止蘇聯遠東力量,警戒日本在朝鮮力量。
空軍司令:黃光銳
……
4、加強武器製造勢力,加強武器的制式化,繼續從國外引進最新型武器研發成果,特別是飛機,坦克、裝甲車,大炮,防空武器,反坦克炮等武器,在國內進行仿製,以避免中國。
西南軍區司令部成都,司令員員李家鈺,轄雲貴川西康四省,包含4個步兵軍,2個空戰師,2個裝甲旅,1個山地師,1個騎兵師。
3、宣傳斯大林在國內所進行的種種極端措施,對民眾殘酷統治。
華東軍區司令部上海,司令員員王瓚緒,轄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安徽等四省1市,包含3個步兵軍,2個空戰師,1個裝甲旅,東海艦隊。
2、加強軍事教育,在全國各大軍區建立幹部訓練團;任命楊傑為校長,擴建中國陸軍軍官學校;任命蔣百里為校長,擴將中國國防大學。
1、在各級教育課本上系統講述俄羅斯對中國侵略,對中國領土掠奪。
參謀次長:張紹增、李烈鈞、白崇禧、楊宇霆
……
野戰軍歸國防部與地方大軍區雙重管理,在30個軍中,根據德國顧問的建議,取消裝甲軍、騎兵軍的編製,在這30個軍,全部為步兵軍。在150個師中,包含118個步兵師,14個空戰師,6個裝甲師(另5個裝甲旅),12個騎兵師(二戰前,德國也才16個裝甲師。在110個步兵師中,其中50個為守備師)。
建立50個守備師,守備師直接歸大軍區管轄,在非戰時狀態,守備師滿編人數為50%。每個縣建立1個民兵團,如此建立2千多個民兵團,每年冬天由軍區,縣武裝部派員進行1個月軍事訓練。
憲兵司令:張紹增(兼)
2、在輿論宣傳上,宣傳俄羅斯領導對中國的污衊,斯大林背信棄義,違背列寧的兩次對華宣言,將庚子俄難,俄羅斯對中國東北黑龍江30萬居民大屠殺定為國恥日,全國民眾在這一天進行刁難。
華北軍區司令部由平津遷往太原,以應對蘇俄威脅。司令員佐爾格,轄河北,山西、內外蒙古等地區,包含4個步兵軍,2個空戰師,1個裝甲師,2個騎兵師,主要防止蘇聯后貝爾加湖地區力量,支援東北軍區,西北軍區。
6、在西北、華北、東北建立多條公路,特別是蘭州到新疆喀什之間的南疆戰略公路。
在整軍方案中,在非戰時裝填,三北軍區人數為滿編的70%,中原軍區人數為60%,華東、華南、西南軍區人數為滿編的50%,在戰時,根據大本營動員令,方可進行滿編建制。
但更令軍方憤憤不平,令民間評價甚高的是楊興提出整軍方案,在整軍方案中,雖然將全國野戰軍由20個軍擴充到30個軍,將師級作戰單位由目前的100個擴大到150個,但軍隊人數與過去沒有明顯變化。
訓練總監:何應欽
到的考核標準,列兵需在體能,各項軍事素質達標后,方可提為士官。
2、發展內外蒙古、新疆等地區的養殖業工業化,鑒於已經完成牛奶保鮮技術,鼓勵牧民、各屯邊團養殖奶牛、肉牛,新疆、在內蒙古、在外蒙古需建立6個牛奶加工基地,建立6個肉類加工基地
在1年內,建立起相應的軍事組織,在3年內,除各軍炮兵外,除各空軍師、裝甲師、裝甲旅外,完成其他部隊建設,在5年內,每個野戰軍配備相應的炮兵部隊,各空軍師、裝甲師,裝甲旅完成部隊建設。
以2年為期,在全國建立起完善的民兵組織,在5年內,各民兵組織需形成必要的戰鬥力。
總參謀長:藍天蔚
4、由政府支持,每年拍攝3部西部片,宣傳牛仔精神,宣揚中國西北、北方河山優美,壯觀,在斯大林統治下,當地人民所遭受的苦難。(由於前段時間看了姜文的《讓子彈飛》,東方考慮,只有建立中國的西部片,才能讓大家更加重視西部)
工程兵司令:李濟深
5、除修建蘭渝鐵路外,修建蘭新鐵路,鄭庫鐵路(鄭州到庫倫),途徑長治,太原,在農閑時,組織屯邊人員修築完成迪化到伊利鐵路,通過伊利修一條到喀什的公路,組織屯邊人員修築完成包頭到庫倫,庫倫到烏里雅蘇台鐵路。
中原軍區司令部武漢,司令員員由參謀次長李烈鈞兼任,轄湖北、河南兩省,包含4個步兵軍,2個空戰師,2個裝甲師,作為戰略機動力量。
2、所有陸軍現役軍官,都必須能夠熟練使用擲彈筒,迫擊炮,大炮,能夠熟練駕駛卡車、裝甲車、坦克等現代兵器。
3、除戰功者外,規定陸軍士官所需達。
對武裝力量進行改組,以應對未來戰爭,改組后武裝力量為:國防部長:熊克武。
(1946年,國共簽訂的整軍方案中,全國野戰部隊整編為20個軍,108個師,每個軍包含3個師,每個師不得多與1.4萬人。)
7、將山西、遼寧、新疆建立數個重工業基地,特別是與美國通用公司、克萊斯勒公司在山西、遼寧建立相應的汽車、卡車生產基地,在5年內,使其具備坦克、裝甲車的設計、生產能力,10年內,民用車與軍用車生產能力分離。
5、支持遠東地區、北亞民眾、中亞民眾反抗斯大林暴政。在軍事方面,在德國顧問幫助下,進一步完善國防體制。
對全國各大軍區重新進行劃分,全國由8大軍區改為7大軍區,分別為:
8、對蘇俄鎮壓哈薩克、土庫曼、吉爾吉斯坦、塔吉克等勢力進行支持,對其背壓迫的,由中國政府資助,送到中國各軍校進行培訓。必要時,可以考慮建立相應的在邊疆劃定若干區域,以訓練中亞軍隊。對爭取獨立意願的哈薩克、吉爾吉斯坦,塔吉克的勢力,由外務部組織對其進行資助。
為了提高軍官、士兵的力量,制定了嚴格的考核標準:
6、對不願意退役的,在發放退役費用的同時,由政府組織前往三北地區屯邊,享受屯邊的各種優惠政策。
陸軍軍官學校校長:楊傑
民兵團包含地方壯丁,退役軍官中連及其以下軍官在民兵中產生,連以上軍官,從退役軍官,現役軍官,軍區軍官,武裝部軍官中派遣產生。
7、再次精編軍隊,全國八大軍區改為7大軍區,建立國防軍,警察,屯邊軍,民兵等多個軍事組織,以保證在未來戰爭中,有充足的,訓練有素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