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導演》目錄

第四十章 混入影院

第四十章 混入影院

炮火聲不絕於耳,人們紛紛背著行囊、拉著小孩四處逃竄……
原來是小偷潛入鍾鎮濤家,這時鐘鎮濤和葉倩文回來了,接著張艾嘉也突然來了,為了避免誤會,鍾鎮濤只好把葉倩文藏起來,可憐那個小偷,不得不一次次藉機會東躲西藏……
「這片子不錯啊!」
「還好!導演你一開始說的太恐怖了。」呂言確實被徐克在進場前的話有些嚇到,不過他可並沒有質疑那些話得真實性。從剛才看到觀眾們的品頭論足,他就已經相信了八成。
「我可是一點都沒說虛話,不信你到時候去問問別人。要是跟著爛片導演來,估計你就知道什麼叫可怕了。」徐克微笑著拍拍呂言的肩膀,對著其他主創人員揮揮手道:「走吧!今天又辛苦大家了,我請大家吃點夜宵。」
「那個小偷也太笨了,要是我早就……」
「噢……原來是這樣,看來今天這片子應該不差。
在他的想象中,還以為今天就是參加所謂的『首映禮』。沒想到是場『午夜試映』,他對此可是根本不了解。
原本吵鬧的觀眾們,也都紛紛安靜下來。只不過咬甘蔗、吃花生的聲音,依舊不時的響起。
而且午夜場上,若是觀眾不滿意,罵幾句還是小事。甚至有可能動手打人,而且不需要承擔責任。
一開始的鏡頭就是幾個舞女在舞廳中賣弄妖艷的身資,女歌手俏皮的歌唱。緊跟著,畫面一轉就到了某個舞廳的後台。
呂言偷偷望了望徐克,明白這是一個導演在觀眾心中的口碑。「導演,你口碑還真不錯!」
開始投入進電影世界的觀眾們,忽然哈哈大笑了起來。
其中一人則是疑惑道:「不是吧!我聽說是叫什麼『電影工作室』。」
「按我說鍾鎮濤才搞笑,你看他那表情,好象在外麵包女人似的。」
「其實午夜場給我們的第一個共識就是拍攝和製作,是為觀眾服務的。不管你是導演也好,製片人也罷。拿出來的作品,要努力經得起觀眾的考驗。其二,就是可以通過午夜場的觀眾反應,在正式公映前,及時調整影片結構、修改硬傷。甚至有導演根據觀眾意願更改結局,也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午夜場,既是對影片品質的檢驗,也便於片方對未來公映市場有一個借鑒把握的數據支持,可以更為有效的預測票房與口碑。等會,你要記著聽觀眾們的一些意見和感嘆。這些東西,對我們後面修改有很大的幫助!」徐克掏出早有準備的紙筆,等待著影片的播放。
鍾鎮濤作為男一號,則是以小丑的打扮出現。
突然,喧鬧的電影院大燈全部熄滅。一束光亮從劇院后牆的放映口中直射在巨大的電影屏幕上,伴隨著衝擊力的聲音響起,熒幕上馬上出現了血紅色的幾個字——電影工作室。
再看看隨行的一干主創,也都在各自的角落位置偷偷筆記書寫著。至於呂言,那可是完全沒有準備。
「我覺得挺好,可惜就是有些傷情。不過搞笑的時候還是很逗的,想起來就想笑。」
不過剛看完一部電影,大家必然都是紛紛議論。腦海中諸多情節,還尚未退卻。
其實別看徐克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剛開始那會心中也有擔憂。畢竟這午夜場是最不講究規矩的,若是影片不好看,就會被觀眾指著鼻子罵得狗血淋頭。若是好看,便會迎來滿堂掌聲以及觀眾的衷心佩服,便會將口碑傳開。所以,在這時代,就是沉悶的文藝片,只要試映場有良好口碑,都同樣能夠有一些票房。
……
……
其實在呂言看來,這個不成文的規矩有好自然也有壞。好處就在於能夠督促電影人更加賣力的幹活,比起後來那些只拿片酬不好好拍片的演員和導演來說要強了百倍。壞處就在於,觀眾往往主導了創作者的思路,一旦某部影片大獲成功,便會被其他人照搬。在呂言看來,這便是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早期跟風情況猖獗的原因之一。
徐克等人,也是趁機飛速的在筆記本中記錄下觀眾們的言論。
「走吧!看來這兩天就可以開始全面上線了,到時候票房如何就看天意了。」待全場觀眾們都差不多退場,徐克才起身說道:「言仔,第一次參加午夜試映,還不錯吧?」
整部片子播放完畢,但沒到了讓全場觀眾紛紛起身鼓掌的地步。想來最近上映的幾部電影都非常出色,所以《上海之夜》在大家眼中也就中規中矩。
「你懂什麼,電影工作室是徐克才創辦的,其實就是新藝城名下的衛星公司。對了前幾個月的那部《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他就是導演。我就是沖這名字來的!」一位對此頗為了解的觀眾,開始大肆賣弄起自己的門道來。
這一幕,頓時讓觀眾們笑的前仰後合。
直到這會見觀眾們都覺得還不錯,徐克才顯的有些放鬆起來。
……
「口碑好有什麼用,還是看票房!」徐克撇撇嘴道,以前他就有那麼幾部片子口碑好的不得了,奈何偏偏不賣座。那會時候,可讓他鬱結。
「可惜了,我還以為鍾鎮濤能坐享齊人之福……」
「《開心鬼》蠻搞笑的,我們全家人都看了三遍了。這次又不是新藝城的片子,應該不錯。」坐在呂言他們不遠處的幾個人咬著甘蔗,等待著《上海之夜》的放映。
影片情感的最後續勢待發,依舊是在喜劇的氣氛里完成。一段蕩氣迴腸的亂世情緣,在含著淚笑中圓滿。葉倩文演唱的《晚風》用在此處是點睛之筆,也提升了整部電影的文藝氣息。當觀眾的心還溫存於愛的故事中時,另一個「葉倩文」出場,《上海之夜》的故事再次循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