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導演》目錄

第二百二十九章 英皇模式

第二百二十九章 英皇模式

新藝城當年簽演員,如果演員也是歌星,公司就順帶連唱片約也簽下來。由於《搭錯車》的原聲大碟和《開心少女組》這兩張唱片銷售火爆,新藝城決意組建唱片公司。於是與寶麗金合作創建了一家唱片公司,名叫新藝寶。後來是新藝城佔大部分的股份!
新藝城之前的香港,讓歌星走上銀幕,或者將電影與影片的音樂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營銷,並未成為一個很普遍的做法。而新藝城卻在這方面,進行了非常大胆的嘗試。
「是的。」呂言點點頭,既然他把剛才的話都給放出去了,那麼當然也不在乎這麼正面的承認道:「所以,基本上今年我估計就不會再拍什麼新的作品出來。事實上拍攝《胭脂扣》,也有些讓我心力交瘁的感覺!」
一直以來新藝城的宣傳部非常出色,新藝城的宣傳攻勢被認為是全港最強勁的。當初的新藝城組建了一個俱樂部——「新藝城之友」,會員最高人數曾達兩萬。並且在商業一台辦了個《新藝城之友》的節目,長期介紹新藝城電影的動向。新片公映前,還要讓新藝城之友的會員先睹為快,然後向他們作調查,收集他們的反饋意見。這些調查,對剪輯廣告宣傳片、修改電影、確定檔期等,有很大的裨益。「新藝城之友」與一般明星俱樂部最大的不同在於:不僅以明星與觀眾見面,而且以新藝城這個公司的身份與會員交流、互動,藉此加強公司與觀眾之間的親善關係,樹立「新藝城」這三個字的金字招牌。
英皇娛樂集團主營發展唱片、音樂版權、舞台音樂劇演出及藝人管理多媒體創作等主要業務。唱片業務方面,在購入飛圖集團的唱片及卡拉OK業務后,英皇娛樂集團開始致力於經營唱片及卡拉OK的生產及發行業務,產品除了穩佔國內市場外,分銷網遍布香港及海外市場,而英皇娛樂集團的唱片業務迅速發展英皇娛樂集團旗下猛將如雲,重量級實力派歌手羅文、王傑,聲藝俱全的樂壇寵兒如:謝霆鋒、容祖兒、陳奕迅、鄭伊健、何嘉莉、葉佩雯、以及歌路別具風格演而優則唱的羅家良、張家輝等。當初世紀末的港台樂壇置身於國際兼并的浪潮中,英皇發展不過5年時間,卻成為香港樂壇最當紅的唱片公司之一。
在這方面,呂言自信絕對能夠做的比新藝城更好。因為新藝城和寶麗金的合作,完全是試探型的開發。但是呂言的腦袋中,可是有著今後許多公司的發展歷程。而最被他看好的,就是英皇模式!
對於呂言的發言,他們可以說是不動一字的原封報道。也並沒有刻意的將呂言寫成狂妄自大,而是深刻表示東城映像如果發展起來。對於嘉禾以及新藝城的衝擊力,必然是非常大的。
……
「一家獨立製片公司想要發展成電影公司,可需要完善很多東西。單單是相對應的部門……」這兩個記者雖然剛入行,但功課還是做的非常足的。作為娛樂記者,他們當然對於相關機構的東西有所涉及。對於呂言,那就更加的熟悉了。這可是現在剛入門的記者,必須了解的人物之一。
事實上呂言本來就需要將這則新聞給刻意的曝光出去,只不過如果沒有這兩個記者的話他使用的方法會不一樣。之所以跟這兩個記者談起來,原因只是很簡單。那就是看這兩個新記者,比較順眼!
加上東城映像不容任何公司收購,在資金方面就算充裕也不可能迅速的發展起來。畢竟現在的東城映像,按呂言說的話那麼春節檔將有三部電影進行投拍。除去已經拍攝的《賭聖》、《旺角卡門》,還有王晶的一部作品。
「搞電影跟其他行業都是一樣,需要有著良性競爭。現在的香港電影格局,那就是三足鼎立!嘉禾、新藝城和德寶,只不過德寶也才剛剛起步。想跟那兩家大公司對抗,難免會心有餘而力不足……」
第二天,《港島日報》就刊登了一篇呂言的專訪。寫出這篇專訪的,正是昨天跟呂言交流了好久的那兩個新人記者。
而東城映像出現之後,在新片的宣傳方式上則是主要以奇制勝。但是長久下去,照搬新藝城的模式才識上上之選。也正因為如此,呂言一直思索著跟TVB進行合作。商業電台比起TVB來,顯然是不如的。
在電影和音樂這兩個領域的雙棲式經營,到時候拓展了東城映像的營業範圍,拓寬了公司的贏利渠道,也擴大了公司的市場影響力。
所以,他就很平常的將這條新聞給自爆給了這兩個記者。
新藝寶的業務蒸蒸日上,許冠傑、張國榮、葉倩文、周潤發、王菲和BEYOND樂隊都簽約新藝寶。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新藝寶的市場業績堪與合作公司寶麗金相媲美。
想通了這一層,呂言頓時熱血澎湃起來。因為他,已經將自己定義為香港娛樂圈的『領頭人』!
在拍攝電影《搭錯車》時,新藝城從製作費中撥出100萬台幣來灌唱片。不久,電影原聲大碟配合電影推出,大賣特賣。接著,《聖誕快樂》邀請歌星徐小鳳和陳百強參与演出。《開心鬼放暑假》用新人袁潔瑩、羅美薇、陳嘉玲組成「開心少女組」,結果不但影片賣座,連推出的唱片《開心少女組》也賣了個滿堂紅,並獲得了金唱片獎。
加上TVB的電視劇在香港越來越火,培訓班出來的小生、花旦逐漸佔據了香港的市場來看。假如東城映像跟TVB聯手,是非常完美的攻勢。
至於對於他們公司的衝擊力,在他們看來。雖然東城映像的幾部佳作都是非常的不錯,但想要將一家獨立製片公司發展成電影公司。可不單單隻要有簡單的頭腦就行,而是需要諸多方面的進行籌劃。
這些在呂言看來,都是屬於營銷策略上的攻勢。而他真正看中的東西,現在的新藝城顯然也才準備籌備。但是呂言,顯然準備在新藝城之前搶先完善起來。
有多少記者希望能夠給呂言做專訪,但統統都被呂言給回絕了。沒想到他們次次都來拍攝房子,也不打擾呂言的兩個小記者竟然被呂言另眼相看中了!
到時候一系列的安排和優勢,自然而然的就全部都會體現出來。像嘉禾、新藝城他們如果墨守成規,必然是被淘汰。到時候帶動的,自然是香港娛樂圈全面的飛速發展!
而這一切,都需要放在強大的經濟後盾上來進行。那麼,LP公司無疑是呂言手上的經濟機器。到時候整合出娛樂公司歸入LP公司之下,然後形成良好的循環。在好萊塢大片來襲之前,提前將香港電影拉上正軌!
當初的新藝城極具市場營銷頭腦,其電影生產建立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其廣告宣傳則注重建立公司的品牌形象。為建立公司形象,新藝城不惜工本,以接近百萬元的高額費用宣傳《鬼馬智多星》和《追女仔》等片。
「寧不賺錢,也要擦亮招牌」的營銷策略令新藝城幾乎在一夜之間引人刮目相看,確立了公司在觀眾心目中的形象。這種營銷意識是邵氏、嘉禾兩家老公司當時所缺乏的。新藝城的品牌戰略頗為奏效,大大提升了觀眾對該品牌的忠誠度。當時有人說,只要有新藝城三個字,觀眾不論電影好壞,都會買票來看。
……
而呂言呢!他則已經開始了自己的籌備,目光的著眼處正是新藝城。現在的新藝城已經是強弩之末,但是他的模式卻是相當的成功。哪怕三巨頭已經鬧出了間隙,但是新藝城的效應依舊還擺在那裡。
現在的香港歌壇,雖然已經非常的鼎盛。有張國榮、譚詠麟、梅艷芳他們一批實力強盛的歌手存在,但顯然還沒進入最癲狂的時刻。因為現在的藝人包裝還沒有達到極致,等到四大天王、BEYOND、李克勤他們這批歌手開始崛起時,香港將正式進入包裝時代。而呂言需要提前做準備的,就是保障香港樂壇的勢力派存在!
「情感上來說我先是一個導演,其次才是一個老闆!不過,現在東城映像到了決定今後命運的時刻我有必要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公司的發展上!畢竟拍電影么,等公司真正穩步之後隨時都可以啦!」
呂言現在要做的,就是利用東城映像讓眾多歌星走上銀幕,並在電影的市場推廣與影片音樂產品的營銷之間建立起良性互動的關係,為香港電影的后產品開發譜寫了一則成功的案例。
呂言深信,如果用這樣的營銷策略,一定能夠成功,使得歌星步入影壇以及電影與影片音樂乃至其他相關產品的一體化營銷,成為香港電影業最常用的市場策略之一。
「那呂導演,你的意思是東城映像即將扛起大旗對抗新藝城和嘉禾了?」
隨即,其中一個記者小聲問道:「呂導演,你是準備將東城映像正式擴建為一家系統化的電影公司了嗎?」
而現在的香港娛樂圈,不論是電影還是音樂方面都是黃金時期。呂言的野心,正是準備將東城映像打造成一家全方面的娛樂公司。而東城映像,到時候就作為旗下的電影子公司!
特別是呂氏電影,觀眾們第一個反應就是好看!
倒是呂言,非常詫異道:「沒想到你們兩個還挺懂的,是啊!正因為這樣,所以才沒時間忙新片的籌備之類。好在現在公司有王晶他們……」
聽著呂言侃侃而談,兩個記者的心臟頓時不爭氣的加速跳躍起來。
「我可沒這麼說。」呂言馬上笑著擺擺手,隨即道:「而且對抗也說的太不中聽了,應該說是競爭!事實上之前,現在,我們不都在努力競爭嘛!這個公司的規模並沒有太大關聯,不過公司一旦規模大起來會更有力度而已!」
這兩個記者聽到這話,頓時目光就緊緊盯著呂言。
但是現在,呂言顯然是準備提前下手。如今的張國榮、梅艷芳他們還都在華星唱片,華星唱片的新秀歌唱大賽每年都會有一批優秀的歌手湧現出來。如果呂言早在新藝城和寶麗金合作之前弄出一個跟華星唱片合作的公司,那麼必然帶動的就是不凡的造詣!
不過不論是嘉禾還是新藝城,看到這篇報道的時候卻是都鬆了一口氣。因為春節檔對於他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既然呂言選擇要發展公司,也坦言了今年不會再拍攝任何一部作品。對於他們的壓力來說,可謂是大大的緩解了。
兩個記者都是明白人,聽到呂言的這一番言論。自然知道這是呂大導演在給自己機會,這樣的新聞讓自己爆出去了那可得多少獎金,搞不好還能在位置上動一動呢!
實際上,英皇更諳于商業宣傳的熟練推廣,音樂質素的有待提高卻是英皇包括整個香港樂壇共同面臨的問題。在後來不景氣的香港樂壇背景下,英皇正是以凌厲的商業包裝宣傳和緊鑼密鼓的演藝培訓脫穎而出的。
在這個環節上,呂言則是非常巧妙的借鑒了新藝城的模式。只不過自從東城映像成立以來,每部作品都是精良的製作。導致觀眾們,明顯是受到了潛移默化。而新藝城則以為票房一直被東城映像力壓一頭,以及一些新興導演所拍攝的電影並不如意。導致在觀眾的口碑方面,東城映像如今已經是當之無愧的香港第一。
這麼看來的話,東城映像方面的資金顯然是不容許呂言做出太大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