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導演》目錄

第二百八十九章 女才人的影評

第二百八十九章 女才人的影評

至於香港已經確定要回歸大陸的說法,就沒什麼敏感好說了。
不管怎麼說,她的確是看了這部電影。如果這部電影不好,她也必然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來!
不過好奇的不僅僅是他,其他觀眾們也是非常的好奇。
不過他們怎麼說是他們的事,至少亦舒的評論的確吸引了很多的讀者進入了電影院觀看起《旺角卡門》這部作品。
既然是這樣,那麼這個記者便無話可說了。
「言仔怎麼會選擇你來演唱這首歌曲?」記者的這個問題出口,邊上的劉德華明顯怪異的看了下張學友。
這樣的故事,精彩之處,可想而知。
司儀自然不可能一直霸佔著提問的工作,下面那多的記者全部都是翹首以待。
肯定不會是喜劇,旺角不是散心及搞羅曼史的地方,各種生意活動,直進行至深夜,卡門不是早晨見客的女性,霓虹燈下,踽踽獨行。……
他們迫切的想知道,這個片名究竟是王家衛自己起的。亦或者,又是出自呂言的手筆呢?畢竟香港這麼多的電影,鮮少會有導演起這麼『莫名其妙』的片名!
「唔……」
也為此,很多的記者開始再次前往東城映像。
可惜,他就是不再接受任何的採訪!
《旺角卡門》且別管戲怎麼樣,單聽戲名,已經感動了。
按照大家的想法,呂言的歌好象就該給張國榮唱似的。而張學友的這個回答,明顯忽略掉了呂言當初讓他和劉德華一起學國語的事情。為此,劉德華有些緊繃的臉色才好轉起來。
所以率先起身的那個記者,就毫不猶豫的向王家衛開火道:「王家衛導演,你的意思是你拍攝這部作品是壓根就沒有一個完整的劇本!就單單敘述了一下故事,就說服了言仔?還有,你這樣的拍攝方法會不會太過折磨演員?畢竟你壓根就沒有要求,他們怎麼會知道怎麼演呢?」
《旺角卡門》的首映禮,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這些記者們開始提問,可就不會向司儀那樣一直有意識的向著《旺角卡門》這部電影拍攝時的諸多事情開始詢問。
劉德華心中暗暗想到。當初他也有出過一張小唱片,可惜賣的並不好。後來又因為遭遇到TVB的『冷藏』,原本華星準備的歌曲也給了張國榮。為此,他當初是心有不滿的。後來慢慢,也就釋然了。
「原來是這樣,難怪了!」
不過雖然一開始的票房並不算可觀,但是就入場觀看的觀眾反應來看。《旺角卡門》,已經算是獲得成功了。
……
但是這可不是就說《旺角卡門》的首映票房,獲得了絕對的成功。事實上,如今東城映像旗下院線在當夜,全部開始播放《旺角卡門》。但是售票情況,並不理想。甚至很多電影院的上座率,只有百分之四十。
女主角迷惘而青春的面孔如一朵蓮花,雙腳偏偏踩在污泥斑中,強烈對比,活生寫實。
旺角卡門,是什麼樣的人物?狹窄腌臢的小地方,也出了刁潑媚艷的美人兒,她鮮明年輕的愛與恨,一定震撼人心。
「還有我!」
……
這樣毫不客氣的問話,讓本來就非常陰鬱的王家衛明顯更加的臉色怪異起來。他推了推鼻樑的黑框眼鏡,撇撇嘴道:「每個導演,都有各自的拍攝手法!我對演員之所以不提出什麼要求,就是希望讓他們肆意發揮。想看看他們,在自己的想法下該如何表現一個人物。而我,則會適當的作出提示!每個演員,都有各自的風格。我不希望拿出一個人物卡,將他們禁錮起來。在這一點上,言仔是非常支持我的。對此,我非常高興!如今《旺角卡門》也已經出來,大家也看到了。好不好,不是我說了算。但是,我相信Joey、華仔他們看到自己的表現應該都會滿意!」
有人稱之為奇迹,說亦舒、倪匡、金庸是「香港文壇三大奇迹」。金庸創作流行武俠小說,倪匡創作流行科幻小說,亦舒創流行言情小說。
不過也就在這一刻,他忽然覺得自己也該嘗試一下樂壇的發展。畢竟像張國榮、張學友他們,都是影壇、樂壇一起來。就算是在影壇並不算太成功的譚詠麟,不也一直堅持么!
旺角是九龍半島一個極之雜亂繁忙包羅萬有的地區,顧其名而思其義,平日街頭水泄不通,但這個地方;並非本港高貴地段,許多方面,都被當局列為黑點,不足為外人道。
「因為我就是歌手嘛!」張學友這個問題,很理所當然道:「既然是我出演的電影要插曲,言仔給我唱很正常嘛!而且,他當初都有說要給我寫首歌的喔!」
亦舒十五歲時,就被報刊編輯追上學校來要稿,成為編輯們不敢得罪的「小姐」。當亦舒一露頭角就迅速成名時,兩兄妹就成了香港文壇上的兩朵奇葩。
「呂導演,給我也簽一個!」
或許,我也應該試著出出唱片了?
一部電影只要口碑好,加上公司的宣傳。在後期票房崛起,還是有著很大的希望。況且王家衛的這部電影,又不算什麼另類。有著劉德華這麼帥氣的男主角,王祖賢這麼有票房號召力的美女。搭上《英雄本色》所開創的黑幫片潮流,票房還是值得期待的。
張學友看了眼台下很是隨意的呂言,想想道:「這首歌叫《忘了你忘了我》,是由言仔填詞譜曲。至於為什麼用國語演唱,按照言仔的話說:就是選擇新的事物進行嘗試一下!他說,最近他迷上了鄧麗君的歌!」
最受待見的,依舊還是我們的這位呂大導演。
卡門,人所共知,是著名的野玫瑰,美麗而不羈,飽食人間煙火,樂意沉淪紅塵,傳奇而悲哀。
「《旺角卡門》中,插曲好象是首國語歌。應該是張學友先生演唱的吧!請問,為什麼會選擇這首歌?而且還是國語歌……這首歌是新歌嗎?叫什麼……用國語演唱有什麼特別的意思嗎?」這個記者的話題,明顯比較敏感。
……
這個記者的問提,的確讓人有些惱火。換做呂言的話,估計還會時不時的打擊一下記者。王祖賢、劉德華、張學友他們,都是在旁聽到王家衛的話紛紛點頭表示支持。
不過也正是台上的這群人,一起拍攝出了《旺角卡門》。此刻台上的他們,可謂和氣融融。雖然大家相互『挑刺』,玩笑著。不過當初拍攝時,可是一個個都硬著頭皮過來的。
因此,甚至有不少的記者揣摩之所以亦舒會出來為《旺角卡門》助威。或許就是因為她哥哥倪匡,現在算是東城映像的特約編劇之一的關係。
亦舒沒有評論任何一個演員,沒有評論演技甚至只是單純的就《旺角卡門》這個片名進行評論。但是就是簡單的一篇影評,卻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亦舒的文筆,的確讓人折服。而且亦舒可不像李碧華一樣,她基本上都不會特別的去點評一部電影。但是這部《旺角卡門》一上映,她就如此高調的在專欄上寫下了這樣的文章!
不僅僅是台上的王家衛他們看到了這一幕,記者們也全部都是面面相覷的看了下忙碌的呂言。
原來的確有天才這回事,想得到旺角卡門這樣的名字,簡單明了現代,毫無做作,人人明白,因為觀眾太想知道她的下場,又引起無限遐思。
……
「就知道肯定是呂言再搞怪……」
這樣一來,味道就有些不同了。
……
他們的問題,往往都會非常尖銳。至少,需要是新聞性的話題。
聽到張學友的回答,大家都笑了。迷上了鄧麗君的歌,大家當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按照這麼說來的話,呂言用國語進行創作也就沒什麼奇怪了。而且這位鬼才導演本來就喜歡玩另類,搞不好就是希望藉此弄出個噱頭來。
……
不過真正讓大眾開始詫異的,不是影評界率先開始了好評。而是亦舒,居然為這部《旺角卡門》進行的點評。
「迷上了鄧麗君的歌?」
其實在場的記者,都很希望能夠採訪一下呂言。可惜我們的這位呂大導演,就是一副隨意的坐在台看看著記者和台上的眾人唇槍舌劍。甚至,他還趁著這些記者們採訪王家衛他們的空閑時間,給邊上不少遞來紙筆的影迷們簽簽名。
為什麼《旺角卡門》中,會出現國語歌呢?
畢竟這作品,是由新人導演執導的。換成是其他電影公司出品的話,估計還達不到這樣的一個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