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目錄

第964章 面對張準的變態要求,緘默深感壓力

第964章 面對張準的變態要求,緘默深感壓力

然而,整個宣府的人口,加起來,最多也就是二三十萬。這麼點的人口,不要說遷徙到順天府,就是滿足本地的需要,都不可能。何況,日後虎賁軍還要在宣府駐軍的。
好像香河、遵化、密雲、懷柔等地,城牆都被韃子全部推平了。裏面的民眾,要麼是早早的逃亡了,要麼是被韃子全部屠戮了,僥倖活下來的,可能還不到一百人。沒有足夠的人口,就沒有足夠的勞動力。沒有勞動力,一切生產都無從說起啊!
其實,在小冰河時期,要根治京城的風沙,的確是非常麻煩的事情。這不是投入資金就可以的。沒有科學的辦法,沒有長期的規劃,根本不可能擺脫沙塵暴的威脅。
如果要大力發展海運的話,大沽口港口肯定是要擴建的,至少需要能夠同時停靠十艘大型的船隻,還需要安裝很多裝卸設備,如龍門架和滑輪組之類的,才能加快物資的裝卸速度。
不單單是後世的京城,有風沙吹襲,經常是沙塵暴滾滾。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有風沙了。每年的春天和冬天,京城都要受到風沙的嚴重干擾。在風沙肆虐的時候,曾經有過三天三夜不停的記錄。就連紫禁城,都被厚厚的風沙給掩蓋了。
除了對京城進行重新規劃之外,如何保證京城的物資供應,也是重頭戲。京城本身,幾乎不出產任何的物資,所有的物資,都要從外地輸送進來。這就意味著,輸送渠道必須豐富而且暢通。即使有某條渠道堵塞了,其他的渠道,也能滿足京城的物資需要。
明朝的北京,在最鼎盛的時候,也不過一百來萬人,最多相當於後世的一個三線城市而已。甚至可能三線都不到,得划入四線裏面。在沿海地區,隨便一個小縣城,人口都在百萬以上了。
人工整治,最有效的辦法,當然是植樹造林。只要將荒漠化的土地,都種上樹木,保證樹木的生長,風沙自然就被摁住了。不過,在這個年代,植樹造林的難度,的確比較大啊。要植樹造林,必須有足夠的水源。但是,要保證西北地區的水源,本身就是很大的難題。小冰河時期的乾旱,可不是開玩笑的。
流經京城周圍的,主要是盧溝河。盧溝河流經的地方,就是後世的永定河一帶。由於上游乾旱,降水量很少,盧溝河的水量,已經降到了歷史最低位。
虎賁軍大都督府,暫時還在青島,短期內是不會遷徙到京城來的。虎賁軍的部隊,也不會長期在城內駐紮。在未來,虎賁軍也不會在京城駐軍。因此,緘默有足夠的時間,對京城進行改造。
在光祿寺,張准和緘默討論了很多問題。作為順天府的新任知府,京城未來的重建任務,主要就是依靠緘默來負責了。他這個原來的涿州知州,這次承擔的任務,還真是有點難度。當然,要是賀逢聖有興趣的話,不妨到京城來幫一下忙。
賀逢聖本人年紀大了,精神不太好,或許做不來太多的工作。但是,他門下的那些弟子,個個都年輕力壯,精力充沛。張准和他們接觸過,發現他們還是挺能做事的。只要賀逢聖帶個頭,很多事情,就可以交給弟子去完成了。
「要想辦法,修建密雲水庫。」
但是,即使植樹造林的難度再大,也必須進行。要是繼續放任風沙蔓延,後果會更加的嚴重。當然,要是張准不負責任的話,他也可以慢慢的等,等到小冰河時期結束,氣候回暖,然後再想辦法。可是,張准絕對不是這樣坐等的人。
張准緩緩的提到了京城的第二個麻煩。
運河儘管溝通了南北,曾經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隨著海運能力的增強,隨著各地的「高速公路」的不斷出現,運河的作用,會被進一步的弱化。如果以後發明了蒸汽機,發明了鐵路和火車,運河的作用,就更加的微弱了。
當然,這些建築裏面,值錢的東西,基本上都被搬走了。剩下來的,都是體積龐大,卻又不值錢的。不過,那些傢伙,在被虎賁軍圍城的時候,拿得出手的金子銀子,基本上都被虎賁軍勒索一空了,估計也沒剩多少的身家了。
北直隸的水資源,一直都不是很充足,在進入小冰河期以後,缺水的情況,就更加的嚴重了。注意啊,這裏提到的水,都是指飲用水,至於洗澡水之類的,還不計算在內。在明代的北國,一個月洗一次澡,那絕對是奢侈了。大多數人都是洗洗腳,就上床睡了。
此外,從大沽口到京城的「高速公路」,估計也要儘快的開通。只有實現無縫連接,物資才有可能儘快的被輸送到京師。總的來說,擴建一個港口,加上建設高速公路的成本,也要比維護運河的成本低得多。這筆賬,還是非常划算的。
張准大力支持海運,其實還有戰略上的目的。海運的發達,對於增強國人的航海意識,也是很有好處的。只有認識海洋,喜歡海洋,才能爭霸海洋。在未來的兩三百年,可都是爭奪海洋的黃金時代啊!爭霸海洋,需要大量的戰艦,需要大量的水手。
京師要運轉起來,運河的暢通,是必須的。一直以來,京城物資供應的最主要渠道,就是京杭大運河。一旦這條運輸動脈被切斷,京城就要陷入癱瘓了。之前的一年多時間里,虎賁軍就切斷了這條大動脈,將京城內達官權貴的腰包,都全部壓榨扁了。
「關於植樹造林的問題,你要全面統籌,然後讓地方官員想出一個法子來。要實行一把手負責制,要問責到人。做得好的,升官發財。做的不好的,收拾包袱滾蛋。」
漕運的成本其實還是挺高的,主要是運河的維護成本高。以前,朝廷每年投放在運河維修上的銀子,都在幾十萬兩左右。在大型船隻價格越來越便宜的時候,用幾十萬兩銀子,可以新建幾百艘的大型商船了。幾百艘的大型商船,運輸能力,可要比漕運強得太多了。
緘默的首要任務,就是對京師進行重新的規劃。這是張準的意思。原來的京師,人口混雜,三教九流,什麼樣的人都有,給京城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也不利於京城的健康發展。
其實,目前的京杭大運河,只是被虎賁軍在德州、臨清等地攔腰截斷了。現在,虎賁軍將運河開放,漕運自然就恢復了。來自江南的物資,可以順利的到達京師。
張准緩緩的說道。
張准掐指計算了一下,距離小冰河期結束,至少還要二十年的時間。在這二十年的時間里,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整治,京城西北地區的風沙情況,只會更加的嚴重。換言之,在這二十年的時間里,必須依靠人工整治西北的風沙。
緘默的這個順天府知府,管轄的地區,其實是很大的,昌平、懷柔、密雲、玉田、遵化等地,都在他的管轄當中。東面的情況好一點,西面的情況就比較糟糕。順天府也是被韃子蹂躪得最嚴重的一個府,除了京城本身,其他的各縣,都被韃子破壞得差不多了。
所謂的玉泉山的泉水,只屬於極少數人的,非皇室貴族,高官重臣,不能享用。一般的百姓,喝到的,也就是河水或者是井水。有條件的,將河水或者井水沉澱一下,去掉裏面的污泥再喝。沒條件的,直接就喝了。
張准緩緩的說道。
緘默頓時深感壓力。沒有人會懷疑張準的話。都督大人的話,誰敢輕視?他既然這麼說了,就肯定會這麼做的。做得好,升官發財,前程錦繡。做的不好,就真的要捲鋪蓋回家了。
「水,也必須想辦法解決。」
張准才不管緘默的壓力,又慢慢的說道。
只有全民大航海,才有機會培養更多的水手。張準的要求不算很高,只要明國有5%左右的人口,願意投身海洋,就有幾百萬人了。就好像荷蘭人那樣,人口不過幾百萬,人手的數量,就差不多有三十萬。幾乎有一半以上的壯年男子,都是在海上討生活的。要說人口優勢,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和明國相比。
虎賁軍在城內的控制力度也很強,每個十字街口,每個重要的地點,都有虎賁軍的哨兵,日夜值守,即使有些宵小,想要趁火打劫,發一筆橫財,也沒有那樣的機會。那些無關緊要的人員,都被虎賁軍強行從城裡清理出來。
可是,緘默感覺自己的壓力,真的好大啊!眼下的順天府,是一片的破敗局面啊!不要說植樹造林,就是開墾荒地,都沒有足夠的人手。以前的順天府,包括京城的民眾,可能有足足三百萬人。但是現在,有三十萬人都算好了。
戰艦,張准可以拚命的建造,每年下水一百多艘,甚至是幾百艘的大型戰艦,都是完全可以的。只要有足夠的資金,有足夠的原材料,戰艦根本不是問題。但是,水手的培養,就有難度了。
按照張準的意思,新的京師,要對人口進行一定的控制,要將全部的人口,都控制在三十萬人以下。除了政治、科技、文化等行業之外,其他的各行各業,都可以安排到京城的外面。顯然,這有點效仿華盛頓的意思。
但是,對於緘默來說,就有點麻煩了。修建水庫,緘默不是不知道。可是,要修建一個這麼大的水庫,就超出他的認知能力了。都督大人的要求,還真是一個比一個變態。
京城,除了風沙之外,還有一個挺麻煩的地方,就是缺水。
事實上,在整個北國,自從韃子入寇以後,人口就急劇的減少了。順天府的人口少,其他地區的人口也不多。再往北的宣府等地,其實都是軍鎮了。在當地生活的,大部分都是軍戶,民戶的數量是很少的。當然,在虎賁軍到來以後,他們的戶籍,都被全部解除了,成為統一的民戶。
從景山下來,張准就寄宿在紫禁城外面的光祿寺。
來自後世的他,自然知道密雲水庫的重要性。只要將密雲水庫修建起來,京城就不缺水了。後世的北京,一千多萬人口,還有那麼多的工業,都能夠支撐起來,何況是四百年前的北京。
張準的意思,並不是要將京城變成一座空城的,不過,在下面執行的時候,出現了一點點的偏差。為了順利的對京城進行規劃和改造,緘默決定將城內的人,都暫時全部搬離出去。換言之,就是城內除了虎賁軍的士兵,再也不要其他任何人存在。
單獨依靠虎賁軍自己,一個一個的培養水手,數量根本無法滿足龐大的需要啊。按照一艘戰艦一百個水手來計算,一千艘的戰艦,就要十萬人。要是一萬艘戰艦,就是一百萬人了。以新帝國的能力,一萬艘戰艦,是非常有希望的。
「緘默,要想辦法整治風沙。」
崇禎皇帝撤離的時候,京城的建築,還算完好,基本上沒有什麼損壞的。從外面看,這些建築,還是挺光鮮亮麗的。就是看不到人,所有的人,都已經全部撤光了。在稍微重要一點的建築外面,都有虎賁軍的哨兵在把守。
不過,張准更加欣賞的,乃是海運。以現在虎賁軍海軍的海上運輸能力,加上民間的運輸能力,通過海運,向京師輸送大量的物資,可以進一步的保證京師的物資需要。
京師的風沙如此的厲害,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昌平、懷來、保安州、延慶州、宣府一帶,土地乾旱,沙漠化的程度,非常的嚴重。加上戰爭的破壞,大量的沙塵被狂風吹起來,向著京師猛撲過來。特別是在韃子連續入寇以後,當地的民眾紛紛逃亡,土地沒有人耕種,水利設施沒有人修理,風沙就更加的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