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喉》目錄

第二百八十四節 問訊傳法(下)

第二百八十四節 問訊傳法(下)

反倒可以以此酬孔璋這次之功,讓孔璋無話可說。
不過有一點孔璋卻也不知道,那就是這般紀錄下諸般法訣,還有一重作用,這作用便是如何讓後來修鍊者如何將自己的補遺、見解、註釋加在這幾本法訣之中。
孔璋心中大喜,想起剛才秦廣所說第三層藏著的是蜀山根本大法,正待翻閱法訣,不料斬神訣卻重新化為一團金光,猛地掙開孔璋的手掌,飛了開去。
而且這些經書典籍出於祖師心血,書寫時更是借用了玄奧的神識之力,又養在這靈氣充沛的地方,日久天長,已經跡近通靈,若是能再進一步,生出靈胎,便有可能生出道基。
如第一層第二層般留下文字,始終存在差異,容易失了原意,傳者會根據自己對法訣的理解而傳法,受者也會因為天資的不同而各有領悟。
至此時,他已明白,這幾本法訣是蜀山根本大法,恐怕不是創派祖師留下,就是堪比祖師的天才修士所留,非是有根基有道緣之士難以修鍊。
用了強后,靈物本能驅使下只要將法訣稍作影響,得到錯亂法訣,反倒有害。
得法後傳予親人的也不是沒有,但是這幾種法訣以這般奇異的形式傳下,便是因為神識顯形最為直接有效。
由此可見,當初玄門所傳,並非沒有可能發展出與星界觀想術相似的法訣,只不過前人恐怕是已經察覺觀想術借識轉元是修鍊上的歧路,所以並未由此演化,反倒是用在了孔璋如今所遇之上。
若是勉強修鍊,先得強行制住這些通靈經文,但能以這種玄奧方式紀錄下來,一旦用強,最讓人擔心的倒不是毀損,而是內中修鍊之法會不會因此而錯亂變異,畢竟已經通靈,正在蘊生靈胎,雖無靈識主動辨人,但已有本能能辨氣分出根基不同。
孔璋不由轟然大震,那法訣卻化作一道金光印向他眉心正中,種種玄奧奇妙紛呈而來。
這第三層其實也是一個獨立的洞天,孔璋進入后才發現數團金光懸于空中,孔璋伸出手去抓向其中一團,那團金光立時化為一本法訣,上有金色篆字斬神訣。
要知道這幾種根本大法既然是用了這種蘊物生靈方式傳法,不說光是維持這些通靈法訣存在的洞天所需靈氣,就需要多少靈石支持。
這幾種法訣不比尋常,之所以以這種玄奧的,甚至不惜點化生靈的方式留下,便是因為修鍊時的艱難,而且須得有根基,這根本,便是得者須先行修鍊過與之相關的基礎法訣,否則便會像孔璋剛才一樣,數種法訣跳離他手。
孔璋能有此機緣在還未入真人境便進入幾乎是不可能,想必是羽紅袖答允過他,所以暗中加了一把力。
不過既然他能來一次,豈可空手而歸。
這傳承過來的法訣信息量巨大,孔璋命魂已生倒勉強承受得了,但是識別記憶上卻是一個極大的難題。
最後一抓,那團金光卻是停在他手中不動,並未如前幾本一樣立即離開。
傳承時是要消耗此間靈氣,那金光黯淡便是例子,因此一人進入只有一次機會,下次要傳承便得等上些時間,待靈氣補滿之後方再可。
太清玄門有無形劍訣!
所以秦廣和羽紅袖皆說現在他並不適合,皆因為他尚未破境,這些已經近乎通靈的法訣也不肯屈就於他。
一旦化為死物,旁人要修鍊這幾種蜀山根本大法便難上加難。
只有像現在這般直接進入洞天,接觸通靈法訣,才能最完整的「看到」原始經文和歷代修鍊此法者的各種補遺。
孔璋不信邪,又連抓了數本,分別是氤氳紫氣錄、玄天鬥勝法,卻還是不肯落於他手。
孔璋沒料到竟然還有這種事,只好看著斬神訣越飛越遠,伸手抓向第二團金光,這團金光卻化作了一本先天太乙神罡,不過孔璋依然抓拿不住。
而這些法訣載體開始萌生靈識,接近通靈后,也離不開這第三層的洞天,因為萌生的本能會影響他們,只有這洞天之中持續存在的靈氣才能滋養他們,在沒有真的生靈成道之前如果離開,不但喪失得道的機會,更可能令已萌生的靈識本能轉為枯萎,從而化為一本死物。
孔璋心神顫動,這團金光卻化成了他自進入以來字數最多的一本。
但誰都料不到孔璋雖然真元道法滯后,但偏偏神識境界上了得,命魂已生,便有了初步接受通靈法訣傳承一次的可能,他修鍊的是先天無形破體劍氣,雖不合於其他法訣,但恰是太清玄門有無形劍訣的基礎法訣,能使通靈法訣感應到而不排斥。
孔璋已然明白,蜀山派的祖師在給後來弟子留下這些法訣時動用了玄奧的神識之力,點化出一絲靈神,並且在這獨立的洞天中使得其不被打擾,不但紀錄下了法訣,而且同時給了一絲成精得道的機會。
幸好他在星界得了觀想術,觀想術的神識顯化恰好與這傳承方式有相通之處,他可以借觀想術將這些顯化法訣全部記下,便如描圖一般繪入識海,日後再一一顯現出來,一絲不差。
單說與第一層和第二法那些法訣不同之處,那些法訣若是後來傳人,晚輩弟子中有青出於藍者所寫續、解、補、改、注、紀,便只有來到此洞天,以超出孔璋現在境界的神識之力將之留于這些通靈法訣之內。
孔璋不甘心的又伸手抓向剩下的幾團金光,這次抓到的卻是通玄劍經,應該是記有白千秋所修的劍心通玄。
待他從那龐大的法訣信息中清醒過來時,太清玄門有無形劍訣所化金光已經離他而去,在數丈前的空中微微一滯,似乎在看著孔璋,只是經文的金光卻是比其他幾團金芒黯淡了不少。
光只是這一道門檻就能攔下不知道多少人,以孔璋命魂已生的神識都只能初步解讀剛才法訣傳來的信息,要想反過來留下自己對法訣的見解,那是休想。
所以必然是與修鍊此法有根基的修士才能在進入這裏后得到法訣,得法修鍊有成后又重新回到這裏將自己的心得重新還給法訣本身。
而其他長老也是早就知道第三層的法訣就算有緣進入,無能識得,也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