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小兵傳奇》目錄

第一百一十一章 法儒之爭

第一百一十一章 法儒之爭

酈食其會和伏生等人打成一片,這是傅戈意想不到的。
而正是這一種實力上的微妙變化,讓法家和儒家重新有了平起平坐、一較長短的機會,對於鬱郁不得志許久的伏生等人來說,這是翻身爭取上位的最好機會。
形勢一片大好——。
事情在起源就是傅戈頒布的約法三章。前面的二條殺人者處死刑,傷人者和搶劫者依法治罪這倒沒有什麼可爭執的地方,關鍵是最後的一條廢除農事之外的所有法律。
一場朝堂大辯論正式開始,對陣的雙方都相當的有名氣,一個是號稱文貫齊地的博士伏生,另一個則是故左相馮去疾的長子,新任廷尉馮正。
「皇上,恕臣直言,自二世皇帝登基以來,趙高一黨不以王道而專務霸道,不以仁德布天下,而專以刑殺立威。嚴法酷令多入牛毛而密如凝脂,一舉一動皆有法式,就是很小的犯法行為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凡『偶語者棄市,犯律者連坐。』,以致殺人盈野使渭水盡赤。前些日傅丞相於街市約法三章,宣布廢除一切酷令嚴律,關中百姓聞之莫不歡欣鼓舞,拍手叫好,此為民心所向,不可逆也。故此,臣以為新朝要強盛壯大,必先改革政令,採取『以善勸善,德主刑輔』的治國策略,如此則民心如大海思歸,亂世之盜賊也將自行放下武器,國家才會安寧太平。」
五月十四日。
新皇子嬰剛當上皇帝的第四天。
不過,他的對手也並非等閑之輩,馮正的父親馮去疾曾是大秦右相,與李斯齊名,他的叔父馮劫也是御史大夫,可惜這兩位大秦的重臣在去年被趙高這個奸臣給逼得自殺了,也正是這些奠定大秦根本的重臣能臣的一個個離去,才使得大秦在暴亂面前顯得毫無還手之力,從這一點來看,趙高足可以當得起大秦第一奸臣的美名。
同時,他還必須儘快的從基層選拔優秀的人才充實到中央朝廷里來,因為趙高胡亥的大肆屠殺讓一大批為大秦建立了功勛的有識大臣早早的含冤離世,現在,留給傅戈的朝中官員,除了少數的幾個外,其他的都是些不學無術只會拍馬溜須的平庸之徒。
新政頒布的消息象長了翅膀的鳥一樣,傳遍關中各郡縣,在靠近咸陽的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的三輔地區更是率先行動,第一個轟轟烈烈的開展起推選運動來。
要治理好一個國家,首先就要確定採取什麼樣的思想學說,然後才是基於這個理念制定什麼樣的制度,這些聽起來空洞無比的東西對於傅戈來說,都是頭疼的不能再頭疼的問題,就算他擁有超前的知識,也不能信口開河胡亂說一通。
這場辯論的中心是究竟以法學為治國之本,還是以儒學以治國之道,本來這一點根本沒什麼好爭論的,被始皇帝連連打壓的儒學之士們也不敢再有什麼非份之想,但是隨著傅戈的強勢入主咸陽和他隨後頒布的廢除秦律的『宣言』,卻又讓儒生們看到了希望。
「大秦新政詔令:關中各郡縣,除郡守、縣令之外的其它官員均由轄地民眾推選,任期三年,三年滿后重新推選,連任期不得超過兩屆!」
馮氏一門忠烈——,有這樣顯赫的家世,馮正的支持者也不在少數。
始皇帝靠殺戮贏得了天下,但卻沒能保住天下,胡亥趙高靠殺來維繫其統治,結果卻是民怨沸騰,雙雙落個凄慘下場,而今,傅戈要想坐穩這丞相的位子,就必須以寬仁來治理這個國家,以廣納百川的心態來對待賢人異士。
鄉村民主直選——,在傅戈的授意下一手出爐的這條新政換個更時髦的字眼就是前面的那六個字,中國自古就缺乏民主的意識,在這樣一種先天不足的條件下,要進行一場由上而下的改革難度相當的大,廣大民眾在觀念上也很難接受,不過,在最基層試行民主初選的話,應該會有好的效果,說實在話,這種不觸及上層根本,卻又能籠絡底層人心的政策一向是上位者最喜歡用的,一方面能顯示愛才惜才的博愛之心,另一方面又能堵住那些批評朝政獨斷專行的士子的嘴。
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一旦被壓抑得太久,爆發的時候就會反彈力更大,長久以來的固定思維方式一被打破,迎面而來的就將是一場洶湧無比的思想爭論大潮,而始皇帝三十四年的那一場『焚書』之禍實際上就是爆發的前兆。
伏生的發言著實相當犀利,一言就道破了法家在治國過程中的失誤,那便是過度的集權、過度的嚴律和過於殘酷的刑罰已經將民眾的忍受力壓到了最低點,當越過了這一個極點之後,暴亂的發生也就理所當然了。
鐵血宰相——,如果有人這麼稱呼的話,傅戈倒是很樂意接受,但事實上,他面臨的情形又豈是一個殺字能解決的。
首先發難的是博士伏生,這位濟南郡的飽學儒士平素愛書如命,學識更是淵博,關於這個人的故事傅戈倒是聽酈食其說過一些,據說在始皇帝下令焚書之時,伏生曾冒險把《尚書》藏在牆壁里,由此可見,這伏生對儒學的痴迷程度。
傅戈的心情本應不錯,但是,他卻無法高興起來,因為朝廷上一件更頭疼的事情在等著他。
朝堂上。
當然,僅憑這一點還不能讓儒生們有在朝堂一辯的勇氣,在背後支撐他們的還有一個重要人物,他就是傅戈身邊最重要的謀臣——酈食其。
大秦以法立國,在商鞅變法圖強以來的這一百五十余年時間里,大秦的法律已經覆蓋到了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甚至於包括一些本屬於道德範疇的事情也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