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獨裁者報告》目錄

第115章 「正面還是背面」

第115章 「正面還是背面」

……
「沖!沖!」
路明聲音顫抖,連聲說道:「孝子口,孝子口已被清妖衝垮了!」
司馬啟明也是一員悍將,當時用大刀指著前面厲聲吼道:「弟兄們,跟著老子沖啊,衝上山頂的官升三級,賞銀千兩!」
雖然有些自吹自擂,可實實在在的撫台大人做到了。李昇平苦笑了幾聲,自己昨日苦勸撫台,可未免有些杞人憂天了,想了一會還有不明之處,問道:
一隻夜鳥飛來,在上空盤旋了會,忽然什麼東西好像驚到了它,撲哧撲哧扇著翅膀儘力飛到了黑漆漆的夜空。
四百人從大營往棲鳳嶺運動,只要長毛稍稍多些警惕,斷然就能看到,現在唯一乞求的就是長毛真的能如撫台那樣因為撫台之死而完全喪失了警惕。
那裡本來安排著一百多人防備,可這次為了全殲偷襲清軍,調走了起碼有一半人,曾立昌原本也是成竹在胸的。
黑夜裡四下一片寂靜,偶爾傳來幾聲不知名蟲子的叫聲。
可惜從下往上攻擊哪有那麼容易,一排羽箭過後,又是一陣火槍,轉瞬間四百清兵已經在這衝鋒道路上折損了一百餘人。
棲鳳嶺正面易手難攻,可是背面卻是地勢開闊。
「你們的思路都和曾立昌一樣,不知道稍稍轉一個彎。長毛既然能在這裏設伏偷襲本撫,那就說明這個地方一定是能通到棲鳳嶺的。曾立昌誘我上當之時可怎麼也沒有想到,此處就是其嘴裏說的那條『近路』。
孝子口!曾立昌面色變得一片慘白。
心裏帶著幾分得意,張震是太平天國的老對頭了,連林鳳祥和石達開這樣的人物,都敗在了張震手裡,可今天張震卻敗在了自己手裡,傳到天京面上自然大有光彩。
整個棲鳳嶺唯一的,也是最要命的缺陷。
唯一引為屏障的就是那個要命的孝子口,也就是曾立昌伏擊張震所處之地。
那邊也是兩百條身影在那移動,那是司馬啟明帶著,由右面展開偷襲的部隊,還好今天沒有月亮,適合於偷襲,也算是唯一可以讓人覺得安慰的地方吧。
司徒定遠和司馬啟明大驚之下正想命令撤退,後面又是喊殺之聲驚天動地,不知多少長毛自身後閃出,早將這四百清兵圍困於半道。
自我親帥大軍前來,到處都本撫軍隊,長毛既然設下伏擊,必然得從棲鳳嶺方向出來,否則焉有不被我軍發現,提早做出準備的道理?盲點,這是人的思維里經常會出現的盲點,往往再聰明的人也會疏忽。算了,那麼高深的道理也就不對你們詳細說了。」
那裡本來非常隱蔽,不是當地老人根本就不知道所在。曾立昌也是到了棲鳳嶺之後,仔細勘察地形下足了功夫這才發現。
一來清兵根本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知道孝子口所在,二來即便知道了,要想把孝子口給拿下來也非得大費周折,一旦發現清軍有偷襲動向當可提前做出準備。
看看時間已到,司徒定遠咬了咬牙,拔出了腰裡大刀,帶著兩百個兄弟悄悄摸了上去,不管是死是活,反正都聽天由命了吧。
忽然之間前面火把閃動,殺聲震天,一排弓箭射來,最前面的十幾個清兵頓時死於亂箭之下。
到處都能聽到這樣的喊聲,到處都能見到揮動著火把的長毛。
「他媽的,被包圍住了,老子手下的一個千總也死了,出不去了!」司馬啟明左臂中箭,草草包紮了下恨恨說道。
可曾立昌想不到的是,清軍非但知道了孝子口所在,而且,還在那麼短的時間里湖任意了的奪取了孝子口。
「狗日的,後退是死,往前沖也是一個死,還不如合兵一處并力死戰!」司徒定遠咬牙切齒,不顧一切的吼了一聲。
「張震威名,不過如此!」
「弟兄們,上!」
「人的心態往往就是這樣,一旦識破了對方計謀,必然要反設下一個計謀,曾立昌也是如此。
「是的,是大隊的清妖!」
孝子口道路狹隘,最險處只能容一人通過。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沒能抓到張震,讓劉浩憑著一己之力能在那堅守了半柱香的原因所在。
可是,清兵又是怎麼知道的……
「廢話,廢話!」聽到部下同樣問話,張震大笑幾聲說道:
「什麼?」
曾立場大驚之下身形連晃。
說句實話,司徒定遠對於這樣所謂的「妙計」是大不以為然的,若是向軍門在的話,誰要提出了這樣的「妙計」出來非得受到軍棍不可。
四百士兵靜悄悄地埋伏在棲鳳嶺兩側,沒有一個敢發出聲音的。
「取捨,不過取捨之間。要想一舉成功,非得把戲演得像些才可。」張震微微沉吟了下,說道:
大笑聲中閃出曾立昌,指著那些亂成一團的清軍說道:「今日務必要把這股清妖全殲於此,不許走了一兵一卒!」
「撫台妙計卑職自愧不如,可大人既然料定這裡有路,為何不幹脆派出大軍強攻,而要讓四百人正面偷襲?」
不光是個曾立昌,長毛全軍都是如此,知道我軍中伏,哪有不把視線放到正面戰場道理,這裏防備必然鬆懈,幾十長毛焉能擋我全力一擊。」
話音未落,就看路明跌跌撞撞地跑來:「丞相,丞相,大事不好了,大股清妖從咱們後面上來了!」
「殺清妖!殺清妖!」
「那些清妖也真兇悍,可惜不得其主。」曾立昌眼看勝券在手,微微笑著指著不斷倒下的清兵躊躇滿志:「此番清妖大敗,張震威名受損,清妖士兵更是一蹶不振,我軍若能趁著這個時候大舉……」
這四百人是從新軍中精心挑選出來的精壯之士,眼下到了絕境,再無後路可退,一個個凶相畢露,狂呼亂叫,不要性命的向前沖了過去。
頂著如雨射下的羽箭,不斷轟鳴的火槍,司徒定遠和司馬啟明不顧生死的督促士兵,在折了幾十個兄弟之後才彙集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