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獨裁者報告》目錄

第262章 反擊!(三)

第262章 反擊!(三)

張震向自己伸出了手,自己這一輩子最大的敵人,居然會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向自己伸出了援助之手!
自己從來都是一個理性的人,做出的每一個選擇也是最理性的,而這,在指揮湘軍作戰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大帥,我想張震的建議是對的……」
康雪燭感覺到了末日來臨,不是自己的末日,而是,這個大清帝國的末日!
但是曾國藩的心裏一樣有擔憂,讓兩湖脫離於滿清朝廷,非但會讓素來以正統道德面目出現在世上面前的曾國藩形象大受打擊,而且也會遭到滿清最殘酷的報復。
……
曾國藩慢慢走了出去,看到自己的大帥出來,士兵們並沒有起身,只是看了一眼,然後很快低下了頭,繼續把全部注意力都投放到了食物之上……
一個團隊往往是有性格的,某種程度上,領導人的性格決定了團隊的風格,尤其是初創時期的領導人。曾國藩與湘軍的關係,同樣也是如此。
曾國華看了一會,並沒有出現曾國藩想像中的驚訝,他緩緩的把信放了下來,略略帶著一些苦惱地笑了一下:
「當一個農家翁?還是當一個教書先生?」曾國藩嘴裏不斷重複著這兩句話,然後重重嘆了口氣:
所以爭取曾國藩,就成了張震目前最需要做的事,張震同樣知道,曾國藩一定會為自己的信件動心的……
打了勝仗沒有獎勵,如果戰敗,則備受譏笑,供給更是無從談起。曾國藩雖然掛了一個「兩江總督」的頭銜,但那些大大小小的地方官一直存有戒心,經常陽奉陰違,硬磨軟抗。有時甚至還為曾國藩設計陷阱,讓他自己往下跳……
「大帥,這是軍心所向!」曾國荃輕輕嘆息一聲,說道:
曾國藩絕對不是一個滿清的忠臣,在另一段歷史上,如果條件能夠許可,曾國藩或許會選擇另外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到了開飯時間,那些士兵忽然一窩蜂的從地上爬了起來,爭先恐後的擁在了一起,完全毫無紀律的哄搶著食物。
「說下去,繼續說下去。」
「朝廷命令咱們攻佔九江,攻佔江西,可是咱們不但沒有做到,而且就連武昌也都丟了,朝廷不會放過咱們的,也不再會相信咱們湘軍了。
大量的傷兵橫七豎八的躺在那裡,不斷發出哀號呻吟,而在軍營之中,到處充斥著腐臭、血腥,交合在一起的難聞的味道,讓人聞之作嘔。
而曾國藩認為自己最為讓人欽佩的一點就是:在與太平天國軍隊長時間的對峙中,從未犯下低級錯誤,很少頭腦發熱,急不可耐,將自己的命門暴露在敵人手中。
「大帥,早該這麼做了!咱們拼死拼活的,可不是為了將來能夠飛黃騰達,可是朝廷根本不把咱們看在眼裡,想用咱們了,就死命督促咱們為之賣命,不想用到咱們了,就好像扔掉一個破麻袋一般把咱們扔掉,弟兄們心都涼了,心都涼了啊,再這麼下去,別說什麼前程,就連咱們的命,也都得葬送在了這裏……」
搶到食物的士兵急忙躲到了一邊,大口大口把吃的塞到嘴裏,然後如釋重負的躺倒在了地上,好像一天中最重要的一樣事情已經做好了……
「好!好!」還沒有等曾國藩把話說完,鮑超已經大聲叫了出來,甚至忘記了身上傷痛,也忘記了禮數一般緊緊抓住了曾國藩的手:
是的,張震贏了,在另一條戰線,在另一個反擊戰場……
看著外面有些陰沉的天氣,曾國藩忽然笑了起來:
一是設置一些不受戶部直接控制的新的地方歲入項目,將這些所得截留;二是他的部屬一旦就任撫督之後,便將歲入權集中在自己手中,避開戶部的干預,將其中的一部分用於湘軍的供給;三是賣官鬻爵。在湘軍興辦之初,湖南巡撫駱秉章為了支持曾國藩,把這一項權力交給了曾國藩,這樣,出售官銜所得成為早期湘軍主要經費來源之一。
「大帥,這仗不能再打下去了啊!」鮑超看著曾國藩,眼眶忽然紅了起來:「弟兄們都不想再打了,都不想再打了啊!咱們在九江死傷慘重,那麼多的弟兄……我聽說百戰軍的真正實力根本就沒有拿出來,他們的火炮,他們的主力,都沒有拿出來啊!現在武昌丟了,眼看百戰軍就可以長驅直入,咱們就快連家也沒有了啊……」
而在曾國藩決意和張震聯手,獨立兩湖的時候,在九江方面,康雪燭指揮的湘軍也陷入到了苦戰之中!
而現在,這樣的條件已經成熟了。
在江西的失敗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由於戰事的不順利,湘軍在給養上也遭遇到很大麻煩。最初,曾國藩籌餉的基本辦法是留下比中央財會制度所能提供的更多的資源,也就是說,曾國藩會同地方大員制定一些新的收入政策,來保證軍餉的發放,主要措施包括:
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疊加在一起,千頭萬緒,讓曾國藩困頓無比。雖然曾國藩的意志一如既往地堅定,但每每遇到這樣的麻煩,也感到束手無策,忍不住長吁短嘆,甚至會激起憤怒。
康雪燭在那竭力指揮著士兵們投入到戰鬥反擊之中,在那盡心儘力為自己所效忠的那個朝廷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
忽然失聲叫了出來:
壯大自己實力,遲早都有一天和張震一較短長……
「大人,大帥忽然停止了行軍!」
張震知道,戰場上取得的勝利,並不足以保證自己的軍政府能夠站穩腳跟,也並不足以保證將整個天下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裡。
曾國藩在那沉默不語,這件事情實在太重大了。究竟是繼續維護自己的形象,當一個大清的忠臣,還是,如曾國華需要自己做的那樣?
「可是,現在一個天大的好機會,就出現在了您的面前,我相信張震不是真心想要幫您,但是這卻是我們能夠利用的機會,也是我們湘軍最好的機會!
「春霆,你說咱們和張震聯手,獨立兩湖,這個……」
康雪燭努力想要說服自己,這隻是自己的妄想,可是無論怎麼努力,也都開始覺得這樣的猜測越來越有發瘋的可能。
停止進軍,在康雪燭想來也只有這樣一個理由了。
「不要起身,不要起身,好好的休息,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層層疊疊的沖了上來,一波接著一波衝擊著湘軍大營,本來就並不如何堅定戰鬥到底的湘軍,更加陷入到了被動之中。
「這封信你看一下罷。」曾國藩苦笑著把信交到了曾國華的手裡。
而現在,一個擺脫這樣麻煩的機會出現在了自己面前:
「大哥,咱們也該為自己考慮了。」曾國華苦澀地笑了,就連稱呼也都變了:
在湘軍與太平軍所進行的前期和中期的幾乎所有戰鬥中,很少有那種壓倒性優勢的勝利。可以說,每一場戰鬥的勝負,都在毫釐之中。雙方的爭鬥,完全是一種拼人數眾寡、拚死亡數字的過程。這樣,即使是勝利的一方,也是奄奄一息,九死一生。
曾國華知道如何今天不把自己心裏想的全部說出來,將來就再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兄長,其實弟兄們也都不想再打下去了……
張震需要休息,而我們也可以藉助這次機會得到喘息,重新武裝咱們湘軍,以便重新捲土重來!
「將來等到咱們實力壯大了后,再和張震一較短長……」
這一點,與其說是自己會打仗,倒不如說是自己具備戰爭的素質,每當危險來臨的時候,自己總是像一條蛇一樣,變得更警覺,更緘默,也更冷峻,雖然他有時候表現得十分焦躁,但他總是全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儘力使自己像冰一樣冷靜,像竹子一樣堅韌。
咱們一敗再敗,那些老兄弟們死的死,失蹤的失蹤,您再看看那些熟悉的面孔現在少了多少?就連沅浦,沅浦都已經戰死了,在這麼下去恐怕所有的人都會死去……
失去了部下,失去了湘軍,您什麼都不是了,朝廷對您也再也沒有任何顧忌,您仔細想想,這些年來您為朝廷這麼賣命,可是朝廷給了您什麼?朝廷什麼時候真正信任過您?就連一個湖北巡撫,也是在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給您的,朝廷想罷免就罷免,從來也都沒有把您真正當成一回事情,可您……」
在九江對湘軍發起反擊的同時,張震對曾國藩的反擊也開始了。
湘軍並不是一支天才的部隊,它甚至沒打過什麼堪稱經典的戰役,它只是拼盡全力慢慢消耗對方,同時,一點一滴地壯大自己。從總體上說,曾國藩的用兵非常謹慎,他從不盲目出擊,也很少用奇兵,每一場勝仗都不算完美漂亮。
這樣的性格,使得他與他的軍隊始終有一種堅忍不拔的特質;在這樣的對手面前,敵人往往會望而卻步,經常性地陷入氣餒之中,無法產生勝利的自信。
曾國藩忽然站了起來,神色之間再也沒有任何一點遲疑:「溫甫,你立刻去張震那裡,把咱們的條件全部都提出來,一條也都不能漏下!
但是,現在自己發現這份自信,已經隨著時間流逝,在那一點一點的消失。
朝著外面看了過去,士兵們無精打采,懶懶散散地坐在那裡,就連那些官長,也都和他們的部下一樣,根本就沒有任何精神。
反擊都分成兩種,就好像戰場也分成兩種一樣。
其實在曾國藩需要喘息的時候,軍政府也該得到喘息的機會了,暫時的合作,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
「不好,不好,大帥,難道,難道大帥,大帥也準備反了嗎?」
甚至,連兩湖之地的士紳也未必人人都會站在曾國藩的一邊……
實在是太難抉擇了,也許這是自己一生之中最艱難的一次抉擇。
走進了大帳,看到鮑超正躺在床上,見到大帥進來,鮑超正想起身,曾國藩急忙一步上前,扶著鮑超重新躺了下來:
曾國華說到這裏稍稍喘息一下,看了一眼自己兄長:
不知不覺之間走到了霆字營,當初這支除了吉字營外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眼下一眼看去,那裡還有半分過去風采?
這樣的事情,哪裡還有分毫戰鬥力可言?這樣的部隊,哪裡還能繼續為自己去取得勝利?
而張震的這封信,是在給曾國藩打一針強心劑,張震清楚的告訴曾國藩這個老對手,一旦兩湖獨立,自己非但會立刻停止在湖北的軍事行動,而且還會在軍事上、道義上給予曾國藩最直接的幫助!
可是必須要讓張震給咱們一個明確答覆,也就是說必須讓張震給我們提供火器,提供重新組建水師戰船,以及重新歸還武昌……」
可是康雪燭的心裏也很清楚,已經再也堅持不了多少時候了。
「停止戰鬥,立即撤離戰場!」忽然,康雪燭嘶聲力竭的叫了出來。
戰場上的失利,帶來的各方面的影響都實在太大了,無論是在士兵的信心士氣上,或者在別的什麼方面……
看到兄長沉默在了那裡,曾國華忽然一把抓住了曾國藩的手:「兄長,你看看,你仔細看看,咱們的士兵還有想打仗的嗎?」
百戰軍反了,難道現在連曾國藩和湘軍也要反了嗎?
立刻命令咱們湘軍全部,原地駐紮不動,先把那些受傷的和老弱的送回去好好修整,準備兩湖獨立大計!」
康雪燭發現自己,已經處在了崩潰邊緣,太可怕,這是自己遇到的最可怕的事情,兩江已經反了朝廷,而現在難道真的又要輪到湘軍了嗎……
我甚至想過了朝廷會怎麼對付咱們,罷免兄長,裁撤湘軍,甚至會把整個湘軍接管過來,讓兄長多年心血付之流水。湘軍再也不是姓曾了,湖北也再也不會姓曾了,兄長將來能做什麼?當一個農家翁,還是當一個理學先生,把兄長胸中那些才華去教給別人?這不是兄長所要的,也不是我們這些當部下做弟弟想要看到的……」
湘軍中的第一猛將,居然帶著哭聲說出了這樣的話,湘軍的士氣,已經到了最谷底,曾國藩在那沉默很久,說道:
湘軍在戰場上屢戰屢敗,無論在江西,還是在湖北,這將會超出咸豐的最低忍耐限度,再來一次「丁憂」,是曾國藩絕對無法忍受的。
「大人,撤不下來了,撤不下來了啊,百戰軍已經把咱們都包圍了!」
這是死亡的味道……
「大帥,兩湖獨立,再也不用受那個鳥朝廷的鳥氣,我老鮑第一個願打前鋒!」鮑超站了起來,拍著胸脯完全忘記了傷痛大聲說道。
相比起這裏的戰鬥,湖北那裡更加重要!江蘇、安徽、江西已經丟了,如何兩湖再出現任何閃失,那麼一切就都完了!
「召集全部將領來我大營!」曾國藩平靜地說道。
一支是完全被調動起來決戰信心的部隊,一支是才經歷過慘重挫折,並且已經知道老家被人抄了的消息,根本就不想繼續作戰的部隊。
「撤!撤不下來也要撤!」康雪燭用力揮動著手,在那大嚷大叫:「撤,撤!一個,兩個,跑出去多少算多少,哪怕一個人也要給我衝出去!」
「是嗎?」曾國藩甚至沒有抬頭。
隨著湘軍人數的增加,到了後來,這三項措施用到了極致,也無法保證軍隊的供給,湘軍欠餉情況非常嚴重。因為欠餉,軍士們士氣低落,開小差的,甚至圖謀不軌的都有。內部軍心不穩,讓曾國藩尤為擔心。由於曾國藩沒有地方大權,所以,很多當地官吏都視曾國藩的湘軍為額外負擔,用得著時,供給還算及時,用不著時,供給就變得拖拖拉拉。
部下忽然到來的報告,讓康雪燭一下停止了全部動作:「停止?大帥為什麼要停止進軍?武昌才被百戰軍攻陷不久,眼下正是重新奪回來的大好機會……」
百戰軍全部力量都亮了出來,上萬人馬,以炮火為掩護,對湘軍發起了一陣接著一陣的猛攻……
曾國藩忽然開始明白,在自己的這些部下,不,也許是在所有人的心裏,都認為滿清朝廷已經再也沒有救了,天下遲早都不會再姓愛新覺羅了!
必須要穩定住一切可以穩定住的局勢,無論是在什麼方面。
「張震,你又贏了……」
「誰都不要繼續打下去了,現在兩湖獨立,弟兄們心裏都很開心,都會鐵了心跟著大帥走的,大帥,這是咱們最好的機會啊!將來等到咱們實力壯大了后,再和張震一較短長,再去報當日的仇,大帥,誰不想當個開國功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