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獨裁者報告》目錄

第366章 蘇州風雲(二)

第366章 蘇州風雲(二)

然而軍政府法度豈能輕廢,黎民塗炭,焉可不問?對大大帥衛隊中的這伙害群之馬,如不繩之於法,要這堂堂督辦何用?
那班軍車原來都是色厲內荏之輩,剛才藉著方謹的威風還神氣十足,盛氣凌人,一見督辦衙門這班生龍活虎的捕快、軍丁,個個怒目相視,立刻泄了氣,一個個垂下頭來,剛才的威風早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袁暢說:道「袁暢拿你不得?」
自己知道如果袁暢把這些贓物列成清單上報軍政府,大帥肯定拿自己做一個犧牲品,一殺了事,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看他滿身棒傷,袁暢不覺一陣可憐,就用平和的語調問:「你是誰家子孫,為什麼深夜去許方大人家中行竊?」
……
方沉吟一會,這才說道:「這麼說你是為我好了?罷,你哪裡不明白,只管問來。」
在百姓們歡呼雀躍奔走慶賀的同時,有一雙眼睛始終陰沉地盯著督辦衙門。這就是被軟禁起來的方謹。自被「護送」回住處后,雖然袁暢還處處以大帥府外官的禮節來對待他,雖然每天仍有魚蝦類的飯菜供給他,但他卻一步也不能走出這個院子。
是夜。
一聲喊罷,只聽大堂兩側齊聲威喝,三班捕頭,六房士卒,掌刑軍丁,操刀劊子手及站堂護衛,一個個手持鋼刀利刃衝上堂來,把那二十余名親軍緊緊圍住。
這一手確實大出所料,袁暢事先沒有一點準備,但大帥的手令是違背不得的,而此刻如果放了方謹,無異於縱虎歸山。袁暢想了一想說道:
聽罷這番話,袁暢已經明袁暢這又是方謹在栽贓陷害好人。為了進一步證實自己的判斷,他一面將邱慕才收監關押,一面差人去邱慕才家附近查訪,很快獲得了確實證據。據邱慕才的四鄰講,慕才平日溫文爾雅,舉止端莊,特別是常常周濟四鄰,在街坊中很受尊敬。這次突然被大帥府抓送督辦衙門,大家都感到茫然。
方謹只穿著一件短袖小褂,坐在桌子前發愣。這次奉命出差,是他主動找自己堂兄方瑋明討的差。他知道目前蘇州一帶富甲天下,想趁此機會大撈一把。所以到了無錫等處就到處以刺探消息為名,勒索富戶,敲詐官吏,同時強搶民女,橫行不法。
那軍丁們竟被他的凜凜正氣,嚇得不敢上前,只見袁暢把袍服整了一下,帶著逼人的威嚴喊聲:「升堂!」
眼看著就快到大帥府,忽見從橋東飛步跑過十幾名旗牌校尉來,為首一人手執寫著「令」字的藍旗,與袁暢走個對面,見袁暢身著官服,問道:「哪位是蘇州督辦袁暢?」
方謹原想隨便編造個罪名,狠狠地給袁暢參上一本。但又聽說袁暢為官以來頗有政聲,恐怕激起民憤,所以才想了一個借刀殺人的計策,把邱慕才送到督辦衙門,想看看袁暢的態度袁暢沒有想到,袁暢竟恭順地收了犯人,並答應加緊審訊。
袁暢急忙站袁暢施了一禮說道:「校尉大人所言,焉能不實,只是來的是一夥,擒住的只是一人,連個旁證都沒有,恐怕難以向上司稟報。此外,下官還有一事不明,要向校尉大人請教。請問方大人司什麼職守?」
方謹脫口答道:「祿米一二十六兩銀子。」
這一問,方瑋明的臉騰地紅了。
這時,方謹才看見,牆上被掏了一個小洞,僅能過人,就急急忙忙地從洞里鑽了出來。邱雲隨後鑽出,又回身用磚把洞口堵上,以便從外面發現不了逃走的痕迹。時逢六月初,滿天星斗眨眼,卻沒有一點月光,邱雲扶著方謹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前跑去……
方謹冷笑一聲,不陰不陽地說道:「偷東西能結夥去嗎??然是一個人。」
袁暢心裏只道不用喊冤我也知道你冤枉;「你且詳細地講來。」
同時,他也估計到,方謹可能早已潛出了蘇州,又派流星快馬,往城郊各縣傳送督辦衙門的通緝令,只要發現方謹,不管他持有什麼手令也要即刻拿下,解送大帥府。
這些狀紙張張泣血,字字含悲,看得袁暢怒髮衝冠,拍案長嘯。
這番話傳過,百姓們更是萬分感動,竟然燒著高香,祈禱袁督辦壽比南山。
「好了,不管這燕子飛到誰加去了,我都不想繼續追查,男人好色,本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這好色,也得分在什麼時候。」張震又看了方瑋明一眼,面上看不出什麼表情:
方謹一聽就火了,大聲吼道:「你的報帖上明明說案子已經審清,為什麼還有不明之處,難道你是想審訊許某我嗎?」
十幾天來江蘇省的官吏們,有的備珠璣,有的獻財帛,使方謹在半個月中就發了一筆大財。但唯有那個督辦袁暢,不但袁暢沒有賄賂半分,而且十幾天來竟連面也沒露過一次,實在是對自己大大的不敬。
方謹惱怒起來:「事情確實如此嘛,難道方某還撒謊不成!」
那個書生叩了一個頭說道:
袁暢介面而道:「多謝大人,下官想問一下,那邱慕才進衙門行竊是結夥去的呢,還是獨身一人?」
這一番趾高氣揚的話,幾乎把袁暢氣暈了。但他畢竟是飽經滄桑的人了,居然沒有發作,反而滿臉賠笑地說:「既然人贓兩全,此案甚好料理,列位且回衙暫候,待下官審理清楚了,再過府向方大人稟報。」
下午申時末刻,方謹在一隊親兵的簇擁下,來到了督辦衙門。袁暢親自迎袁暢,與方謹攜手進入大堂,又令衙役們將隨從人員引進花廳休息。誰知那些隨從親軍並不聽從接待,只簇擁在方謹周圍,不肯離開半步。袁暢無奈,袁暢揮手令衙役們退下。這時的大堂上,是二十多名親軍護定方謹,虎視眈眈地盯著坐在主位上的袁暢。許應袁暢視地瞟了袁暢一眼問袁暢:
方謹喝令:「將叛臣袁暢拿下!」
袁暢感嘆地搖搖頭說:「那麼邱慕才死路一條了。」
袁暢指著案幾那厚厚的狀紙道:「這一張張狀紙就是憑證。你自己寫的報失單就是你的供狀,本官難道還冤枉你不成??」
方謹冷笑一聲道:「不要說是小小的督辦衙門,就是整個江蘇,方某也照樣通行無阻。」
方謹搖了搖頭說道:「不、不,方某是個行伍出身,家境並不富裕,全憑一身武功,才掙到個現在的職位。」
「髮匪就快來了,六萬大軍,帶兵的是忠王陳玉成,是咱們的勁敵,守住了蘇州,咱們之中有的人想去找燕子,我不管,可是要真守不住蘇州,我第一個殺的就是找燕子的人……」
雖然是這麼回答了,但方謹也不禁心中一悸,因為袁暢的一句袁暢醒了方謹,他知道袁暢是個不畏權貴的人,督辦衙門上下都敬重袁暢,在這僵持下去沒有好處,俗話說得好,三十六計走為上,遂大喝一聲:
可是如果不給其給警告,上行下效,尤其是在這樣敏感的時刻,只怕會引來更加不必要的後果。
他這一呼喚,護衛在旁邊的二十余名親軍齊聲答應:「有!」
袁暢得到了證據,心中更加有底,一股無名火使他幾乎難以自制。方謹,然將被他誣陷之人,公然送到督辦衙門來審訊,分明是欲借官府名義置邱慕才于死地;也分明是欲陷自己于徇私枉法之地。
袁暢強捺怒火答道:「正是!」
隨從領命匆匆退出。袁暢此時是又是興奮又是緊張。
「轟」的一下,當場就爆發出了一陣鬨笑。
袁暢這句話讓方謹一愣,是呀,袁暢問得對,自己身為大帥衛隊校尉,竟連自己的衙門也看不住,眼睜睜地看著一夥強盜逃逸,這分明是自己失職!
那個書生此時才用顫抖的聲音回答:「生員實在冤枉。」
袁暢果斷地說道:「速將兩個惡棍拿下!」
江蘇的老百姓曾經說過「袁督辦來到,我們就有活路了」,對他非常推崇。今天,在這雪片般飛來的狀紙面前,袁暢第一次感到了為難。因為他知道被告方謹是個非同小可的人物,雖然他的官銜只有五品,但他所居的職位卻是大帥府之大帥衛隊外官。
想到這裏,袁暢不覺一陣長嘆,對於方謹這樣的惡棍,連軍政府的重臣們都得避讓三分,袁暢一個小小的督辦又能怎樣他們呢?
袁暢的擔心多餘的,派出去的四名捕頭都是緝拿盜賊的老手,督辦衙門的骨幹,辦起案來十分乾淨利落,沒費氣力就在春來店中將方謹拿獲了。方謹被獲前又亮出了大帥的手令,被四位捕頭一把搶過來,說道:「既有大帥的手令,你為什麼從大牢逃出來,又為什麼假扮客商?明是心中有鬼。」然後不容分說用刑具將方謹和邱雲鎖起來,送到了督辦衙門之中。
張震把臉轉向方瑋明,弦外有音地問道:「你知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故事嗎?」
袁暢一直看著那幾個壯漢走出了衙門,才把臉轉向被押送來的書生。只見他形容憔悴,但掩飾不住清秀的氣質,一臉書生氣,一看就是個知書達理的官家子弟。
「啊!」這是一個天大的喜訊,只要將方謹抓獲,自己的一切行動就完全處於主動地位了。他忙問:「在哪裡?」
但袁暢絕不是袁傻子,他怎麼會讓自己的敵人從眼皮下逃走呢?謹琢磨了二天,也沒有看出一點防守上的破綻,最後,他終於死心了,放棄了逃走的打算,靜等著袁暢來判處自己的死刑了。
十余名軍丁抖出刑具就向袁暢撲來。袁暢往當堂肅立,滿臉正氣,厲聲喝道:「大胆!」
「這麼說進府行竊的並不止邱慕才一人?」
說罷一揮手退下堂去。堂上捕頭捕快,早就憋足了勁,把所有隨從來的惡奴,連揪帶拽地押往監獄,方謹也被監送回行轅。
最有力的證據,是住在邱家隔壁的一位沈老先生提供的消息。他說邱家原有一個管家,名喚邱雲,平日人品不正,前幾天突然失蹤,而昨天卻有人在街上見到了他,不知怎麼他成了大帥府的親軍,穿著簇新的錦衣在一家店鋪前吆五喝六,大耍威風。
一剎間那「鐵面無私」、「黎民恩露」、「龍圖再世」的匾額,滿滿掛了一街。四方父老,選出一批德高望重的鄉紳,送來土產、布帛以及珍貴藥材,圍在督辦衙門前求見。但袁督辦只叫一名幕僚出來傳話說:「為民請命,懲治不法,乃督辦的職責,無須致謝。鄉鄰們的盛情本司領了,但所贈禮物一概不收。叫鄉鄰們速歸鄉里,勿違農時,以謝大帥。」
誰知三天前,方大人竟親自登門,要以千金重價求購。小人仍以沒有來推脫,方大人頓時變臉,拂袖而去。當天晚上,生員越想越可怕,唯恐方大人帶人前來強搶,準備將寶璧藏匿他處。誰知打開寶匣,玉石已不翼而飛。遍訊家人,才知是被一親信管家盜走。生員一時惱怒,上街尋訪盜寶之人,不想正在街上撞見,立即前去捉拿。
袁暢趕緊解釋「下官怎敢審問校尉大人,只是督辦衙門審案不比大帥府,對案中細節必須核對清楚才能詳文上報。現在案中有幾處細節剖析不清,如若輕率定案,恐怕有礙許大人的官聲。」
袁暢面色莊嚴:「這張失單價值在千金以上,邱慕才這麼多東西可要定成死罪呀!」
說到這裏,似乎把審問的事全問清了,袁暢將椅子挪動一下,又轉向方謹,好似扯家常一樣地:道「方大人是富貴家出身吧?」
袁暢似乎心領神會地點點頭:「原來如此,可夤夜之間,大大人負傷被盜,堂堂大帥衛隊竟不能拿獲強盜,而僅獲一文弱書生,下官若如此向上稟告,恐怕于方大人的官聲有些不便?」
袁暢急忙說道:「下官就是。」沒等他說完,那旗校就大聲吼道:「大帥手令!」
正當準備出發時,忽見一名隨從匆匆地走進屋來。他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示意隨從坐下,但這位隨從卻顯得十分激動,用有點顫抖的聲音說:「稟大人,方謹已經被我們發現了。」
袁暢有些羡慕:「大帥府校尉年俸多少?」
方瑋明心裏長長的鬆了口氣,大帥這麼一說,也就是等於在那暗示自己,這件事情自己可以暫時不再追究了,但絕對沒有下次。
方謹毫不示弱,冷冷地說:「不過是小小的督辦衙門。」
「既然是成伙行竊,為什麼只拿獲邱慕才一人?」
督辦衙門派了一隊刑獄軍丁,把院子的大門守護得嚴嚴實實,巡邏的皂役,不時在房前經過,方謹的一舉一動都在監視之下,要想逃走是千難萬難。這兩天,又開始查抄贓物了。有幾名計吏,帶著一衙役,把各屋裡敲詐的金銀珠寶、玉石錦緞都搬出來,在院子里清點記錄。這更使方謹萬分焦急。
方謹調整了下呼吸:「是我親自查對的。」
卻被一個人捂住了嘴,他以為是袁暢派人來殺他,就伸手去扳捂住自己嘴的手。這時一個聲音在他耳邊響起:「大人不要聲張,我來救你了。」
好熟的聲音,對,這是慕才家學生邱雲。方謹心中一陣狂喜。只聽邱雲小聲說:「快換衣服,此刻值班軍丁已被我用熏香熏倒,正好逃脫。」
車毅不知道這其中典故,傻乎乎地問了句:「大帥,燕子飛到誰家去了?」
如果換成別人,處罰起來自己會眉頭都不皺一下,可是方瑋明卻一樣,這是自己的謀士,須臾不能離開的,又屢立功勞,處罰他,或許會引起一連串不必要的反應。
「袁暢,本校尉暢已偵知你有意反叛軍政府,特來緝拿於你,軍士們!」
袁暢又發出命令,將慕才釋放,並派人抄了方謹緝事衙門,將敲詐來的財物盡數清點入庫,待稟明大帥后,發還給原主。一時間整個江南為之轟動,就連各省督辦也暗暗欽佩袁暢的膽略袁暢力,袁暢的名字譽滿大江南北。
想到這裏,袁暢把自己的安危安全拋在了一邊,他決心立即想出辦法,嚴懲方謹之流,保障江蘇一境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
袁暢謙恭地欠一下身答道:「人犯現押在大牢,諒他插翅也難逃脫,不過在押出犯人之前,下官對案情還有幾處不明,請校尉大人明示。」
當次日召開會議的時候,張震不說正事,先是看了一眾部下一眼,接著笑嘻嘻地說道:「江南五月,草長鶯飛,蘇州的確是個好地方,大家都沒出去玩玩嗎?」
有一張狀紙訴說道:方謹以尋訪珍貴寶石「祖母綠」為借口,在蘇州城郊外大肆搜查。商號富戶無不被其敲詐勒索,有的一戶竟被索賄數千兩銀子,逼得人傾家蕩產。還有一張來自無錫的狀紙寫道:大帥府使者在鄉間大施淫威,白晝強搶良家女子,去向不明。而那些民女被失蹤后後來發現,有的被殺,有的被發往官妓,弄得無錫家家白日閉戶,不敢出門。
黎明時分,方謹潛逃的消息傳到了督辦衙門,剛剛入睡不久的袁暢,被從夢中驚醒。他敏銳地感覺到,方謹的逃走,將給自己造成莫大的威脅,也將給百姓帶來禍害。於是火速傳令,蘇州四門緊閉,調動所有緝查人員,挨戶搜查,務將方謹拿獲歸案。
聽到這裏袁暢臉色陡然沉了下來,帶著點威嚴說道:「年俸一百二十六兩銀子的官員,居官僅僅兩年,又非富貴出身,卻在江任內就一下子失去千金,這許多錢財是怎麼來的??」
方謹起初還大聲斥責過幾次,後來見斥責不起作用,只好聽之任之了。自己只將頭朝牆躺著,睡不著覺就閉目養神。
那賊人徑直往方大人住所之地跑去,生員窮追不捨,直追到后衙,竟無人阻攔。誰知到后賊人忽然不知去向,卻湧出一班如狼似虎的大方大人親軍,將生員一陣苦打,然後送往大人衙門。生員平空遭此大禍,家中尚有老母嬌妻,如何過活?久聞督辦大人明鏡高懸,法不枉斷,還望大人為生員伸冤做主。」
他更沒有想到,就在人犯押到督辦衙門的第二天,袁暢就送來帖子,言說:「邱慕才盜竊一案已審理明白,特請方大人屈駕督辦衙門,商議定罪事宜。」
「對了,不過邱慕才是賊首罷了。」
這位袁暢大人自從得到大帥賞識,這麼多年,他不畏權貴,執法如山,被人稱為「包青天再世」。他善於剖解疑獄,雖然有的時候用發過嚴,但卻深得民心。
方謹猛然從懷裡拿出一張紙來冷笑而道:「我在得到命令之前,托我家堂兄求大帥親自給了我一道命令,各處官員,不經大帥親批不得緝拿懲處於我。」
袁暢這一舉袁暢立即轟動了蘇州地方,市民們抬匾,掛花,敲鑼打鼓來到督辦衙門前感謝鐵面無私的袁督辦。
由於方謹已經落網,袁暢不再擔袁暢人誣陷,所以在耽擱了一天才前往大帥府上。
堂堂王法,竟被他視若兒戲,實在是無法無天。自己若不為民伸冤,豈不壞了一世清名?想到這裏,袁暢已經下決心不管方謹有多強硬的後台,也要誅除這伙惡棍。他屏退左右,反覆思索,終於想出了一個誘敵深入,令方謹不打自招,自陷法網的辦法……
方謹指著袁暢吼道:「你血口噴人,說我殘害百姓,有何證據?」
事情偏偏那麼湊巧,還沒等袁暢去找方謹問罪,方謹卻自己找上督辦衙門來了。第二天上午,袁暢正與幾位幕僚商議處置方謹的方法,忽聽前衙一陣騷亂,緊接著,堂鼓被敲得咚咚響,袁暢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急忙戴冠升堂。等他來到堂前,才見到幾名身材高大的壯漢,一個個錦衣綈服,橫眉立目地站在堂前。
袁暢還沒有落座,那群壯漢已經迎了上來,當先一人指著袁暢問道:「你就是袁督辦嗎?」
陳俊一臉苦笑:「大帥,這是在開玩笑了吧?眼下髮匪大軍刻日即到,大家都在忙著準備,誰還有心思出去玩啊?」
方謹故意不耐煩地揮了一下手說:「該定何罪自有軍政府律法為據,我管不了那麼許多。」
夜色又悄悄地籠罩了這個大院子,大門口掛起了一串燈籠,街門上被加上了一把大鎖。守護院子的更夫打著梆子,圍著方謹的屋子轉。有時還大胆地提著燈籠往屋裡照上一照,直到看見方謹還在床上睡覺,才放心地離去。
再看那袁暢,態度愈發謙和,絕沒有詰難之意。見方謹被問得汗流浹背,袁暢伸手從案几上把那張報失單拿起來,遞到方謹面前,輕聲說:「大人這張失單可曾查對過?」
目前唯一的活路是設法逃走,搶在袁暢的前面告密,把袁暢打成逆賊,這樣一可保全自己的性命;二可狠狠地處治袁暢,以消心頭之恨。
「手令本是保你秉公行事,絕不保你行兇作惡,本督辦當上疏奪回你的手令。也罷,且將方謹以外的幫凶悉數拿下,方謹著押解回緝事衙門聽參,大帥手令一到,奪去恃恩當即緝拿歸案。」
全省上下,聞風而動,捉拿方謹的事情已經家喻戶曉。但是兩天過去了,方謹似乎泥牛入海,一點消息也沒有。袁暢盤算著此刻方謹大概已經離開蘇州界了。要想堵截捉拿,實在是大海撈針。看來只有自己親自去大帥府,一面向大帥投狀,揭發方謹的罪行;一面向大帥稟明情況,取得大帥的支持,依靠國法來懲治方謹了。
方瑋明在大帥面前說一不二。方謹也是個通天的人物。他自從得到任務之後之所以敢如此肆無忌憚地行兇作惡,就是因為深知沒有人敢於出來干預他。
時間已是下午了,五月中午的天氣,使人有點喘不過氣來。大院子內靜悄悄的,沒有人出來走動。院子中一株大柳樹,被陽光曬得葉子捲曲起來,好像失去了生命力。濃密的綠葉間,幾隻知了「吱、吱」地鳴叫不停,越發使人感到酷熱難忍。
一句話問得方謹瞠目結舌:「這……那邱慕才本是勾結了一夥江洋大盜一塊去的,只是行竊時,是邱一人進屋,其他人在門外接應。」
於是,他不再等候各縣的拘捕消息,急忙在三班捕頭中挑選了四名精明強幹的人作為隨從,準備前往大帥府上告狀。
好一會他才派一名親兵去督辦衙門送信,說他一個時辰后將到該衙門會審邱慕才,令袁暢做好準備。
捕快們一齊衝上去,像老鷹抓小雞一般把那二十余名大親軍揪了下去。此時只有方謹還算沒被嚇昏,但聲調也變得戰戰兢兢了,他說道:「周督辦,你拿我不得!」
夜幕沉沉,雲翳遮掩,一彎缺月在雲海中穿行。那淡淡的月光,時而隱匿,時而朦朧,把昏暗的光輝,輕輕地投灑在一座官衙魚鱗般的瓦頂上。夜已很深了,官衙內燈火寂寥,只有后衙的書房內還閃爍著燈光,雕著細花的窗扉上,映著一個人秉燭夜讀的身影。
「督辦大人容稟,生員姓邱名慕才,乃杭蘇州家,四代書香,雖無濟世匡民之才,卻也懂得禮義廉恥。皆因生員家中藏有祖上遺傳胭脂變色璧一塊。這胭脂璧平日看去色如瑪瑙,殷紅可愛,若遇變天,則璧色轉為淡綠,天氣好轉時又復為紅色,是江南奇石。生員一向藏之秘室,不肯宣人。不知那大方大人從哪裡得到消息,幾次派人前來索取,生員都說沒有,以為可以遮掩過去。
兩道命令傳出后,他仍然不放心,又叫幕僚起草了一份捉拿方謹的榜文,曆數方的罪惡,呼呈全省黎民,有消息的送消息,有疑點的報疑點,無論如何不能使奸佞逃脫法網。
袁暢怒極反笑:「袁暢督辦衙門豈能容你跋扈橫行?」
方謹趕緊接過邱雲遞過來的衣服匆匆穿好。邱雲將房門從裏面別上,指著后牆角說:「從這裏鑽出去!」
邱家所在地的里正證明,這幾天大帥府軍丁確曾多次到邱家去敲詐勒索,前幾天方大人也曾親詣邱宅,聽說是要買一塊什麼石頭,被邱家拒絕了。
袁暢確實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清楚地知道,如果要對方謹下手,就必須將他們一網打盡。在他們這夥人中,只要有一人跑掉,自己就有被誣告而下獄的可能。所以他與親信幕僚反覆研究了捉拿方謹的詳細步驟。現在督辦衙門裡,已布下了天羅地網,只等方謹送上門來了。
大堂下有一位文弱書生,被捆得結結實實,趴在地上,從衣衫的殘破狀況和身上的血跡可以看出,他已經挨過一頓毒打了。
只見袁暢哈哈一陣大笑,笑罷把一副冷麵往下一沉,雙目凝光,字句鏗鏘地說:「想我袁暢,乃貧寒出身,幸得大帥賞識,這許多年執法不阿,從來沒想過怕死二字。你身為大帥身邊侍衛,兩年來仗勢欺人,早為天下所共指。此番奉命辦差,假公濟私,強索民財,霸佔良女,濫用刑罰,殘害百姓,弄得家家怨恨,人人喊打,猶自不知收斂,竟欺壓到我督辦衙門頭上來了,難道你就不怕王法嗎?」
隨從趕緊躬身聽令,袁暢說道:「兩個人犯押到后,你告訴督辦衙門留守的人,就說我即刻回去。」
從前天上午開始,督辦衙門就不斷接到狀紙,這狀紙有的來自蘇州城內,也有的來自遠郊鄉村,而內容幾乎都是控告大帥府上派往各地督辦物資的方謹的。
那位隨從說道:「我們四人分成兩組,沿街緝訪,在長街東頭的春來客店發現了一個客商打扮的人,看背影很是熟悉,於是跟蹤進店,在他住的耳房裡,看見了方謹,原來這個假客商就是那個放跑方謹的邱雲。我們在窗外觀察,發現方謹並不知我們也到了涿州,他催促邱雲早點歇息,明天趕路,我們立即會合齊了,留三個人在春來店監視方謹,叫我來稟報大人知道,並請示如何處置。」
那幾個軍丁見袁暢態度謙和,發盛氣凌人,把一張贓物清單拋在地下揚長而去。
「啊……」方謹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袁暢繞來繞去竟提出了這樣一個讓他無法回答的問題來,一時面紅耳赤,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只得作出一副勃然大怒的姿態,站起來喊道:「大胆袁暢,竟敢出言戲辱本官,你就不怕丟官入獄嗎?」
大帥衛隊乃是大帥的貼身衛隊,掌有直接逮捕六品以下各級官吏的特權,尤其是這個方謹更是當今大帥身邊紅人方瑋明的堂弟,在旁人看來,方瑋明只要在大帥面前告上一狀就能輕而易舉地達到目的。
這個時候的張震,有些猶豫!
一個大帥府校尉竟然壓倒了江蘇全省官吏,可見大帥府的權勢確實可以威懾朝野。激動和狂傲,使方謹有點不能自持,竟一反平日中午要睡上兩個時辰午覺的慣例,俯在桌前發起愣來。
袁暢微微一笑:「一夥賊人行竊,只把賊首丟下,其他人都跑了,恐難令人置信。」
袁暢走迴文案前,又拿起了一份狀紙,他感到了蘇州鄰近黎民對自己的信賴。這些受害者,冒著血海般的干係,把狀紙投了上來,難道自己能置若罔聞?「在其位,謀其事」,既然軍政府委任自己蘇州督辦,自己豈能不為民做主,伸張正義?
袁暢三步並兩步走到公案前的太師椅上坐定,拿出一根火籤往地下一擲喝道:「把這幾個禍國殃民的狂徒給我拿下!」
宜興的一位富商在狀紙上控訴道:富商有一女兒,名喚美娘,年方二八,生得天生麗質,秀美端莊。被方謹看見,硬要派人提親。富商不允,方謹竟派數十名親軍將美娘強搶到私宅,欲待凌辱。怎奈美娘性情剛烈,手持剪刀抵死抗爭,被方謹活活掐死。
「周督辦,犯人為什麼不押上來。」
那方謹一步躥過來,把一疊狀紙抓在手中,三把兩把撕得粉碎。這一下可使袁暢怒髮衝冠,他把驚堂木一拍喝道:「方謹,你可知道這是什麼所在?」
只不過因為這件事情,自己在大帥心裏的分量未免打了一個折扣了……
袁暢又問道不知方大人居官幾年了?方謹頗有一些自得:「不多不多,兩年年而已。」
隨從應了一聲「是!」,轉身就走,周新又叫聲「回來!!」
半夜時分,三更的梆子聲剛剛敲過。院子里萬籟寂靜,只有夏夜的微風吹拂大柳樹發出輕微的枝條摩擦聲。方謹剛剛朦朧欲睡,忽然覺得有人碰了自己一下,他連忙坐起身來,脫口要喊「誰!」
「奉大帥府方大人之命,送來盜賊一名。該盜竟敢深夜潛入方大人官邸,盜走巨額財產。幸被巡院軍丁發現,搜出贓物,方大人命將犯人押到督辦衙門問罪。現贓物已被大人追回,被盜之物開了一張清單,連同人犯一併交你處置。堂堂蘇州,竟有人到軍政府大帥衛隊官員家中行竊,成何體統?此案如若審得明白,還則罷了,倘有半點差池,袁大人,下面的話我也就不太好說了!」
袁暢緊接著話語說道:「既是一個人去的,許大人送來的遺失清單中有金銀、珍珠、玉石、瑪瑙之類,這麼多東西,他如何拿得了?」
袁暢一見有大帥手令下來,慌忙肅立,只聽旗校大喝一聲:「奉大帥手令,著將逆臣袁暢拿下!」
袁說著一揮手,後面的旗校已蜂擁而上,摘去袁暢的官衣,袁暢的四位護衛欲將上前阻攔,卻被他喝退了,袁暢此刻已袁暢定,必是出了大變故……
壯漢丟下一個帖子說道:
方謹被問得有些焦躁,說道:「其他人都是江洋大盜,見事情敗露,都逃竄了。」
「這個……這個……」方謹一連說了幾個「這個」,竟連一句解釋詞也找不到了。
那全省官員中的許人為了保全身家性命,沒有一個敢出來勸阻的。相反上至督辦下至協察,幾乎人人都在設法巴結這幫惡棍。
方謹滿意地點了一下頭說:「袁督辦到現在才說了一句痛快話。」
袁暢冷聲而道:「校尉放心,下官定依軍政府王法行事。」
方瑋明心裏在那「撲通撲通」亂跳,只怕大帥早就已經知道了,只是當著那麼多人的面,給了自己一個面子而已……
蘇州督辦袁暢,在書房裡審閱最近蘇州市民遞上來的狀紙,已經整整三個時辰了。「梆、梆、梆」幾聲報更的梆子響,把他從聚精會神中驚醒。他雙眉微蹙,心事重重地抬起頭來,透過支起一半的窗扇,望了望那無限深邃的夜空,隨手將一張狀紙放在桌上,起身在室內徘徊起來。
方謹見問起自己的職權來了,不覺有點神采飛揚:「上護大帥,下護黎民。出得帥府有緝捕奸盜、保境安民之責。」
這還不算,美娘死後,方謹令暴徒們將她衣服剝光,赤身裸體拋屍在錢塘門外,暴屍三天不準家人收屍。還有一些鄉鄰來狀,告方謹派出的軍丁,在鄉間到處拆民房,挖水井,聲言尋找什麼「貓兒眼」、「金剛石」、「朱藍石」、「甘黃玉」,實際上是敲詐勒索,誰要微露不滿,就被他們施以種種酷刑,直到打死為止……
方謹捧著報帖,不覺一陣冷笑,在權利和專橫面前,那個被稱為「包青天再世」的袁暢,到底服服帖帖地就範了。